第50章 皇後有心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是敬拜花神的日子,卻突然有了這樣一段意外,眾嬪妃各個都很心驚。
端妃許久不曾在外停留這麽久,明顯有些疲乏,但聽皇後說要先給麗嬪診治一下,倒也沒有急於回宮。
皇後當著眾人的麵發了話,要將麗嬪留在景仁宮西配殿等太醫過來診治,又著人去請皇帝空了過來瞧。就算是見慣了大場麵的康祿海也隻知此時不好硬來,隻能看看華妃陰晴不定的臉色,不得不將麗嬪放開,口中的帕子也給取了下來。
麗嬪嘴上鬆動,話自然就攔不住了,隻是人有些瘋瘋癲癲的。
麗嬪被景仁宮的宮女太監攙扶著送到西配殿,一路上也沒有片刻安寧,一會高聲喊叫,一會又低聲癡語。可到底人是瘋癲的,話雖說了不少,卻都是些連不到一塊的詞句。有時突然高呼幾個人的名字,有時又像是在默念你道咒語,但有一個名字卻讓眾人格外注意,那就是“妙音娘子”的閨名袁玥靈。
在宮裏伺候都要記著避諱主子的名諱。
皇帝、皇後和太後的名諱自然不必說,是首要要避諱的字。但是後宮裏嬪妃眾多,到底主子們閨名是何字,很多時候下麵的奴才是搞不清楚的。所以隻能取個討巧的法子,就是都改成簡單上口的名字,因此宮裏除了主子們身邊得臉的宮女,有機會保留自己的名字或是有主人賜個好名字之外,其餘的宮女大多都是入宮的時候嬤嬤給取的名字。
袁氏曾是宮女出身。從前雖未被分到宮嬪名下,但既在宮裏,便也要記得避諱主子的名諱,隻不過滿人取名很少用“靈”字,因此入宮時袁氏得了個靈子的名字。
後來,袁氏被皇上寵幸,封了常在,又懷了龍胎,晉了貴人。
做了貴人便在不複從前的卑微,那是皇帝身邊露過臉的人,晉升貴人更是要有禦筆親書的聖旨,而聖旨上便要清楚寫明晉封之人的姓氏和名字。也是從那時起,後宮沒了靈子這個宮女,而是多了妙音娘子,袁貴人,袁玥靈。
因袁氏的出身實在低微,反倒讓人不經意間留意了袁氏的名字。
而這個名字,從麗嬪口中說出,著實有些嚇人。
其實就算不了解事情的始末,隻看麗嬪提到袁玥靈三個字時心虛驚恐的模樣,眾人便能猜到幾分。
從前袁氏之死本就是個含糊了事,如今看來,含糊了事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再追查下去恐傷了皇室顏麵,更是不知道,背後是否還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比如,今日一直想要堵住麗嬪嘴的華妃。
今日出了這樣的事端,敬拜花神的儀式自然無法再繼續了。
見麗嬪已被安置妥當,皇後帶著眾人便又回到偏廳之中。
隻是這時,眾嬪妃的神色卻不複前頭剛入景仁宮時的輕鬆自如。
剛剛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麗嬪身上,可是安陵容卻是實打實的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又一圈,生怕漏掉眾人的半分神情。
安陵容瞧著眾嬪妃臉上的百般神態,心中暗笑,怕不是每個人心裏都有點小九九。
今日麗嬪失常,華妃的言行也十分失態。而往日裏一向給華妃出謀劃策的曹貴人卻並沒有半分要勸阻華妃的意思。
端妃端坐在下首,眼睛微合,似乎是閉目養神,但這樣的時候,得是何等定力才能做到不聽不看呢。
敬妃一向不喜參與後宮爭鬥,今日麗嬪發病前就站在她身側,胡亂之間仿佛還有波及到她,可她卻絲毫不亂,隻是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欣貴人嘴直,一向想到什麽就說什麽,但實在不是個工於心計的主,隻坐在椅子上定定的出神。
不多時,殿外一聲,“皇上駕到。”將眾人的注意力又拉了回來。
眾嬪妃立刻起身跪拜。
然而皇帝前腳剛踏進殿內,還未來得及讓嬪妃起身,華妃就先開口了,“皇上,麗嬪身子不好,今日又犯了重病,不如帶回去讓本宮照看吧。”說話間,淚光楚楚,似乎是受了極大的委屈。
皇帝深深的看了華妃一眼,淡淡道,“華妃,沒規矩了。”
華妃隻能悻悻的退到一旁,和眾嬪妃一起行了大禮。
皇帝坐穩,目光略過下首眾人,說道,“起來吧。”倒是看不出半分情緒。
安陵容想著,皇帝一向偏愛麗嬪,想來上來便要詢問麗嬪的病情了。
誰知皇帝目光一轉,瞧著端妃問道,“端妃今日也來了,可是身子好些了?”
端妃由宮女攙扶著緩緩起身,輕聲答道,“入了春好些了,今又是二月十五,便想著該來給皇後娘娘請安了。”
皇帝點頭,讚許道,“端妃素來知禮,你身子不好,坐下說話吧。”
端妃謝恩後,又由宮女攙扶著緩緩做回椅中,然而落座時似是沒有扶穩,不小心碰到了手旁的茶水,不僅一盞新茶潑出去大半,更是將邊上的點心也打濕了不少。
皇帝眸色一動,問道,“今日皇後準備的可是百花宴?”
皇後抬頭,輕笑道,“確是姐姐當日想出的百花宴。臣妾想著今日是花神節,闔宮姐妹都來湊這個熱鬧,就特意帶人一起做了這些點心,但總是不及當年和姐姐一起做的了。”
皇帝眉毛一揚,蘇培盛眼明心亮,立刻知道皇帝是想嚐下皇後宮裏的點心,便快步走去將端妃手邊的海棠芙蓉糕端了過來。
仔細端詳了片刻,皇帝捏了一小塊放在嘴裏,然後深深一歎點頭道,“倒是也有從前的九分了。”
皇後卻搖搖頭,說道,“皇上見笑了,越是臨近二月十五,臣妾越是想念姐姐,從前姐姐巧思最多,那時臣妾頭胎有孕,胃口不好,便是姐姐自己進廚房琢磨許久做的這道海棠芙蓉糕來給臣妾開胃。後來姐姐入了王府,姐姐又有了花神節百花宴的巧思。當真是有趣。”皇後說著,眼底微微泛紅,眼眸中溢滿惆悵。
皇帝聽了,複又點頭道,“是了,純元一向多巧思,有她在從不缺這些精巧有趣的玩意。”
見皇帝有些出神,端妃輕聲道,“今日景仁宮裏的每一道點心都巧妙得很,聽聞都是皇後娘娘帶著宮女親手做的,皇上可要再嚐一嚐其他的?”
“哦?這些都是皇後親手做的?”皇帝聽聞,轉頭問向皇後。
皇後淺淺微笑,答道,“皇上您知道,百花宴中的每一道點心都是姐姐親自研製的,食材講究步驟繁瑣,臣妾擔心奴才們愚笨做不好,反倒壞了姐姐的手藝。而且,自己去做,也全了自己的念想。”說完,皇後輕輕歎息,似是滿心遺憾。
皇上聽聞,心下動容,拉過皇後的手,覆在手心之中,說道,“皇後有心了。”
眾嬪妃都以為皇帝來了便要開始查問麗嬪病情,亦或是興師問罪。如此溫情的場麵實在是讓人沒曾想到。
安陵容坐在下首最遠處,靜靜的看著眼前這情景,從前對純元皇後的羨慕和對皇帝的仰望都已不複存在,此時的心中竟然無喜無悲。
不僅如此,安陵容還要暗暗罵上自己一句,原來前世的自己竟是這樣眼盲心盲。
早在前世便知道,皇帝一直放不下純元皇後,但那時的她並沒有想過,當今的皇後為何可以在後宮屹立不倒這麽多年。
後宮裏那麽多事並未全然無跡可尋,可為何皇後還依然是皇後呢。
那是因為,當今皇後是純元皇後的妹妹,因這一層,皇後在皇帝心中就有了不同於旁人的位置。
畢竟斯人已去,而這後宮之中,除了皇後之外,還有誰能如此了解純元皇後,又還有誰能在皇帝思念純元皇後的時候,可與皇帝一起追憶往昔,回憶純元皇後的美好呢。
想到這裏,安陵容不禁輕輕歎息。
甄嬛啊甄嬛,即便你我今世不再姐妹分崩,命運也因為我們相互扶持而一再改變,可是如今你對皇帝確是真心傾慕,接下來的日子,怕還是情傷難逃吧。
端妃許久不曾在外停留這麽久,明顯有些疲乏,但聽皇後說要先給麗嬪診治一下,倒也沒有急於回宮。
皇後當著眾人的麵發了話,要將麗嬪留在景仁宮西配殿等太醫過來診治,又著人去請皇帝空了過來瞧。就算是見慣了大場麵的康祿海也隻知此時不好硬來,隻能看看華妃陰晴不定的臉色,不得不將麗嬪放開,口中的帕子也給取了下來。
麗嬪嘴上鬆動,話自然就攔不住了,隻是人有些瘋瘋癲癲的。
麗嬪被景仁宮的宮女太監攙扶著送到西配殿,一路上也沒有片刻安寧,一會高聲喊叫,一會又低聲癡語。可到底人是瘋癲的,話雖說了不少,卻都是些連不到一塊的詞句。有時突然高呼幾個人的名字,有時又像是在默念你道咒語,但有一個名字卻讓眾人格外注意,那就是“妙音娘子”的閨名袁玥靈。
在宮裏伺候都要記著避諱主子的名諱。
皇帝、皇後和太後的名諱自然不必說,是首要要避諱的字。但是後宮裏嬪妃眾多,到底主子們閨名是何字,很多時候下麵的奴才是搞不清楚的。所以隻能取個討巧的法子,就是都改成簡單上口的名字,因此宮裏除了主子們身邊得臉的宮女,有機會保留自己的名字或是有主人賜個好名字之外,其餘的宮女大多都是入宮的時候嬤嬤給取的名字。
袁氏曾是宮女出身。從前雖未被分到宮嬪名下,但既在宮裏,便也要記得避諱主子的名諱,隻不過滿人取名很少用“靈”字,因此入宮時袁氏得了個靈子的名字。
後來,袁氏被皇上寵幸,封了常在,又懷了龍胎,晉了貴人。
做了貴人便在不複從前的卑微,那是皇帝身邊露過臉的人,晉升貴人更是要有禦筆親書的聖旨,而聖旨上便要清楚寫明晉封之人的姓氏和名字。也是從那時起,後宮沒了靈子這個宮女,而是多了妙音娘子,袁貴人,袁玥靈。
因袁氏的出身實在低微,反倒讓人不經意間留意了袁氏的名字。
而這個名字,從麗嬪口中說出,著實有些嚇人。
其實就算不了解事情的始末,隻看麗嬪提到袁玥靈三個字時心虛驚恐的模樣,眾人便能猜到幾分。
從前袁氏之死本就是個含糊了事,如今看來,含糊了事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再追查下去恐傷了皇室顏麵,更是不知道,背後是否還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比如,今日一直想要堵住麗嬪嘴的華妃。
今日出了這樣的事端,敬拜花神的儀式自然無法再繼續了。
見麗嬪已被安置妥當,皇後帶著眾人便又回到偏廳之中。
隻是這時,眾嬪妃的神色卻不複前頭剛入景仁宮時的輕鬆自如。
剛剛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麗嬪身上,可是安陵容卻是實打實的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又一圈,生怕漏掉眾人的半分神情。
安陵容瞧著眾嬪妃臉上的百般神態,心中暗笑,怕不是每個人心裏都有點小九九。
今日麗嬪失常,華妃的言行也十分失態。而往日裏一向給華妃出謀劃策的曹貴人卻並沒有半分要勸阻華妃的意思。
端妃端坐在下首,眼睛微合,似乎是閉目養神,但這樣的時候,得是何等定力才能做到不聽不看呢。
敬妃一向不喜參與後宮爭鬥,今日麗嬪發病前就站在她身側,胡亂之間仿佛還有波及到她,可她卻絲毫不亂,隻是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欣貴人嘴直,一向想到什麽就說什麽,但實在不是個工於心計的主,隻坐在椅子上定定的出神。
不多時,殿外一聲,“皇上駕到。”將眾人的注意力又拉了回來。
眾嬪妃立刻起身跪拜。
然而皇帝前腳剛踏進殿內,還未來得及讓嬪妃起身,華妃就先開口了,“皇上,麗嬪身子不好,今日又犯了重病,不如帶回去讓本宮照看吧。”說話間,淚光楚楚,似乎是受了極大的委屈。
皇帝深深的看了華妃一眼,淡淡道,“華妃,沒規矩了。”
華妃隻能悻悻的退到一旁,和眾嬪妃一起行了大禮。
皇帝坐穩,目光略過下首眾人,說道,“起來吧。”倒是看不出半分情緒。
安陵容想著,皇帝一向偏愛麗嬪,想來上來便要詢問麗嬪的病情了。
誰知皇帝目光一轉,瞧著端妃問道,“端妃今日也來了,可是身子好些了?”
端妃由宮女攙扶著緩緩起身,輕聲答道,“入了春好些了,今又是二月十五,便想著該來給皇後娘娘請安了。”
皇帝點頭,讚許道,“端妃素來知禮,你身子不好,坐下說話吧。”
端妃謝恩後,又由宮女攙扶著緩緩做回椅中,然而落座時似是沒有扶穩,不小心碰到了手旁的茶水,不僅一盞新茶潑出去大半,更是將邊上的點心也打濕了不少。
皇帝眸色一動,問道,“今日皇後準備的可是百花宴?”
皇後抬頭,輕笑道,“確是姐姐當日想出的百花宴。臣妾想著今日是花神節,闔宮姐妹都來湊這個熱鬧,就特意帶人一起做了這些點心,但總是不及當年和姐姐一起做的了。”
皇帝眉毛一揚,蘇培盛眼明心亮,立刻知道皇帝是想嚐下皇後宮裏的點心,便快步走去將端妃手邊的海棠芙蓉糕端了過來。
仔細端詳了片刻,皇帝捏了一小塊放在嘴裏,然後深深一歎點頭道,“倒是也有從前的九分了。”
皇後卻搖搖頭,說道,“皇上見笑了,越是臨近二月十五,臣妾越是想念姐姐,從前姐姐巧思最多,那時臣妾頭胎有孕,胃口不好,便是姐姐自己進廚房琢磨許久做的這道海棠芙蓉糕來給臣妾開胃。後來姐姐入了王府,姐姐又有了花神節百花宴的巧思。當真是有趣。”皇後說著,眼底微微泛紅,眼眸中溢滿惆悵。
皇帝聽了,複又點頭道,“是了,純元一向多巧思,有她在從不缺這些精巧有趣的玩意。”
見皇帝有些出神,端妃輕聲道,“今日景仁宮裏的每一道點心都巧妙得很,聽聞都是皇後娘娘帶著宮女親手做的,皇上可要再嚐一嚐其他的?”
“哦?這些都是皇後親手做的?”皇帝聽聞,轉頭問向皇後。
皇後淺淺微笑,答道,“皇上您知道,百花宴中的每一道點心都是姐姐親自研製的,食材講究步驟繁瑣,臣妾擔心奴才們愚笨做不好,反倒壞了姐姐的手藝。而且,自己去做,也全了自己的念想。”說完,皇後輕輕歎息,似是滿心遺憾。
皇上聽聞,心下動容,拉過皇後的手,覆在手心之中,說道,“皇後有心了。”
眾嬪妃都以為皇帝來了便要開始查問麗嬪病情,亦或是興師問罪。如此溫情的場麵實在是讓人沒曾想到。
安陵容坐在下首最遠處,靜靜的看著眼前這情景,從前對純元皇後的羨慕和對皇帝的仰望都已不複存在,此時的心中竟然無喜無悲。
不僅如此,安陵容還要暗暗罵上自己一句,原來前世的自己竟是這樣眼盲心盲。
早在前世便知道,皇帝一直放不下純元皇後,但那時的她並沒有想過,當今的皇後為何可以在後宮屹立不倒這麽多年。
後宮裏那麽多事並未全然無跡可尋,可為何皇後還依然是皇後呢。
那是因為,當今皇後是純元皇後的妹妹,因這一層,皇後在皇帝心中就有了不同於旁人的位置。
畢竟斯人已去,而這後宮之中,除了皇後之外,還有誰能如此了解純元皇後,又還有誰能在皇帝思念純元皇後的時候,可與皇帝一起追憶往昔,回憶純元皇後的美好呢。
想到這裏,安陵容不禁輕輕歎息。
甄嬛啊甄嬛,即便你我今世不再姐妹分崩,命運也因為我們相互扶持而一再改變,可是如今你對皇帝確是真心傾慕,接下來的日子,怕還是情傷難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