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文宇做事果然雷厲風行、毫不手軟,不愧有著鐵麵郎君這個名頭。
自慕文宇來蘭院那日算起,不過短短三日之時,柳姨娘便被逼離了慕府去。
柳姨娘剛為慕清德添下一子,正是受寵之際。怎會無端端的被逼離出府呢?
這其中貓膩,自然有著慕文宇的手筆。
外界流言四起,說是慕尚書不守孝道。竟在守喪期間與小妾行房,誕下一子來。
此事雖是喜事,卻是為世人所不容的。
對於此番謠言的日漸喧囂,慕清德也是始料不及的。這生孩子的時辰明明合不上孝期,這些人怎的不探究一番,就隨隨便便的信口胡謅呢。
那些個言官也不管內情如何,隻知批判慕清德此番德行缺失是不對的。若慕清德不給個說法來,隻怕是官位難保的。
慕文宇也想借著這些外界壓力,逼著慕清德放棄這個幼子。可這孩子生都生了,慕清德自是不能狠心扼殺了他的。
若是先前,或許還能迫使著柳姨娘打了胎去。如今事已至此,就算柳姨娘這胎為孝期所結。基於人情,也是得饒其性命的。
也怪慕文宇先前沒有發現柳姨娘的歹毒心機。若是他及早發現了去,定是不會歡喜盼著這個孩子出生的。
除了慕思歡這個妹妹,其他人與他的些許血緣情份,他一概可以不予顧念。
慕清德身為朝廷命官,犯下如此德行缺失之事,如何能給天下人做個好的榜樣?
眾言官一番聲討,就算慕清德有著諸多解釋,也是有理說不清的。
畢竟這生產之日與守喪之期還是有些接近的,慕清德此番清白,當真是難以說得明白的。
那些個言官也是明白,慕清德不至於如此犯傻。在孝期裏與人行房誕子,還無遮無掩的辦起了滿月酒來。
不過這日期如此相近,外界流言又很是紛擾,他們自然不能無動於衷。任流言繼續惡化,影響到朝廷聲譽。
悠悠眾口難掩,慕清德自是得給個交代的。柳姨娘攜子安逸生活於府,總歸是叫人垢話的。
迫於朝廷壓力,慕清德向外界解釋一番後。將這幼子說成了是慕老夫人在世之時向菩薩求取而來的,與佛有緣。讓柳姨娘領著剛出生的幼子住往了山上的寺廟裏去,長伴菩薩身邊。替慕老夫人供奉菩薩,以結善緣。
柳姨娘上山之後,外界流言頓是消停了許多。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慕文宇沒再從中作梗的緣故。
畢竟此事沒有確切的依據,隻是好事者隨口傳揚而已。一旦少了那些造謠之人,這些個平民百姓對此事的關注程度立是大大減少了去。到最後,也就少有人議了。
不過就算現下風平浪靜了,慕清德也是不敢接回柳姨娘的。他雖然心疼兩人,但他話已出口。沒有個三五七載,他怕是難以找到由頭接回兩人的。
那幼子雖然保全了性命,慕文宇的目的也是達到了。畢竟讓柳姨娘攜子上山修佛,還是慕文宇向慕清德提的建議呢。
隻要柳姨娘與那幼子不在府中,她總歸是折騰不起多大的浪的。至於以後,大不了再尋個理由將柳姨娘留在廟裏繼續禮佛,接回慕存遠就是了。
一個姨娘自然不足掛齒,慕清德將兒子領回,想必就不會再掛念著什麽了。一個三五歲的幼童,就算回到府中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待到慕文宇掌家的時候,一個庶子,隨便打發點田產房契,讓他搬離出府,接回柳姨娘自立門戶便是了。
當然,這是慕文宇為他們所打算的最好的情況。若是柳姨娘再有什麽不該有的念頭,下場自是不會如此愜意了。
柳姨娘被打發出府後,仍覺有些夢幻。她如何能夠想到,慕文宇竟不怕影響自家父親仕途,造謠出如此之事陷害於她呢。
她無恥,慕文宇自然不在乎卑鄙一回。此次事件的最大影響,最多是慕清德遭到停職罷了。同她那番心機比較起來,他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就算他拿不出確切的證據,將柳姨娘處置了。卻也有的是法子,叫她無法再染指一切事宜。
慕思歡也是沒有想到,自家哥哥所說的處理此事是這樣的一手準備。那個待人溫和的哥哥好像驟變了個性一般,叫她大吃一驚了來。
這便是所謂的兔子急了也咬人罷。
慕思歡不知道的是,她心裏那個溫柔體貼的哥哥,其之內裏並不似表麵這般謙和。對慕思歡,他麵麵俱到。對那些不相幹的人,他卻是個殺戮果決的凶狠之人。
不過他的這一麵,是永遠不想叫慕思歡見識到的。
對於柳姨娘的意外離開,府裏的兩位夫人自也是歡喜非常的。
絲毫沒想到自己全無動作,便輕易掃除了柳姨娘這顆眼中釘去。於此,她們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這柳姨娘出去得容易,要想回來,怕是不好回了。
莫說是慕文宇不許了,便是這府裏的其他女人,也不是什麽好說話的。
此事塵埃落定後,府裏便隻剩下方氏與肖氏這兩位夫人了。
方氏身為主母,自然沒必要再整出些幺蛾子來爭權奪勢。而肖氏現下也還算是個識趣的,看得清自己的身份,沒橫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來。
肖氏如今最想的,便是將慕思芸安安穩穩的嫁到侯府去了。
慕思芸如今年歲已大,與那些妙齡女子相比本就少了幾多優勢。齊祁現下的心思又不在慕思芸的身上,肖氏自然很是為她擔心。
未免夜長夢多,總歸得盡快促成這門婚事才是好的。
因得肖氏這枕邊風吹得勤快,慕清德便也是心上掛念著,明裏暗裏的提醒了靖遠侯一番。
這婚事早已定下,也因得那一則流言鬧得滿城皆知,侯府那邊自是沒道理幾番拖延的。慕清德一提,靖遠侯便立即催促著自家兒子準備著聘禮,登門去訂下婚期了。
齊祁在外拈花惹草的風流韻事雖多,卻從沒缺個心眼,落下個一男半女來。
侯爺自然也是著急,想慕思芸盡快入府,給侯府添個乖孫了。
齊祁沒了拖延的法子,隻得聽從自家父親的話,風風火火的到慕府訂下了婚期來。
自慕文宇來蘭院那日算起,不過短短三日之時,柳姨娘便被逼離了慕府去。
柳姨娘剛為慕清德添下一子,正是受寵之際。怎會無端端的被逼離出府呢?
這其中貓膩,自然有著慕文宇的手筆。
外界流言四起,說是慕尚書不守孝道。竟在守喪期間與小妾行房,誕下一子來。
此事雖是喜事,卻是為世人所不容的。
對於此番謠言的日漸喧囂,慕清德也是始料不及的。這生孩子的時辰明明合不上孝期,這些人怎的不探究一番,就隨隨便便的信口胡謅呢。
那些個言官也不管內情如何,隻知批判慕清德此番德行缺失是不對的。若慕清德不給個說法來,隻怕是官位難保的。
慕文宇也想借著這些外界壓力,逼著慕清德放棄這個幼子。可這孩子生都生了,慕清德自是不能狠心扼殺了他的。
若是先前,或許還能迫使著柳姨娘打了胎去。如今事已至此,就算柳姨娘這胎為孝期所結。基於人情,也是得饒其性命的。
也怪慕文宇先前沒有發現柳姨娘的歹毒心機。若是他及早發現了去,定是不會歡喜盼著這個孩子出生的。
除了慕思歡這個妹妹,其他人與他的些許血緣情份,他一概可以不予顧念。
慕清德身為朝廷命官,犯下如此德行缺失之事,如何能給天下人做個好的榜樣?
眾言官一番聲討,就算慕清德有著諸多解釋,也是有理說不清的。
畢竟這生產之日與守喪之期還是有些接近的,慕清德此番清白,當真是難以說得明白的。
那些個言官也是明白,慕清德不至於如此犯傻。在孝期裏與人行房誕子,還無遮無掩的辦起了滿月酒來。
不過這日期如此相近,外界流言又很是紛擾,他們自然不能無動於衷。任流言繼續惡化,影響到朝廷聲譽。
悠悠眾口難掩,慕清德自是得給個交代的。柳姨娘攜子安逸生活於府,總歸是叫人垢話的。
迫於朝廷壓力,慕清德向外界解釋一番後。將這幼子說成了是慕老夫人在世之時向菩薩求取而來的,與佛有緣。讓柳姨娘領著剛出生的幼子住往了山上的寺廟裏去,長伴菩薩身邊。替慕老夫人供奉菩薩,以結善緣。
柳姨娘上山之後,外界流言頓是消停了許多。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慕文宇沒再從中作梗的緣故。
畢竟此事沒有確切的依據,隻是好事者隨口傳揚而已。一旦少了那些造謠之人,這些個平民百姓對此事的關注程度立是大大減少了去。到最後,也就少有人議了。
不過就算現下風平浪靜了,慕清德也是不敢接回柳姨娘的。他雖然心疼兩人,但他話已出口。沒有個三五七載,他怕是難以找到由頭接回兩人的。
那幼子雖然保全了性命,慕文宇的目的也是達到了。畢竟讓柳姨娘攜子上山修佛,還是慕文宇向慕清德提的建議呢。
隻要柳姨娘與那幼子不在府中,她總歸是折騰不起多大的浪的。至於以後,大不了再尋個理由將柳姨娘留在廟裏繼續禮佛,接回慕存遠就是了。
一個姨娘自然不足掛齒,慕清德將兒子領回,想必就不會再掛念著什麽了。一個三五歲的幼童,就算回到府中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待到慕文宇掌家的時候,一個庶子,隨便打發點田產房契,讓他搬離出府,接回柳姨娘自立門戶便是了。
當然,這是慕文宇為他們所打算的最好的情況。若是柳姨娘再有什麽不該有的念頭,下場自是不會如此愜意了。
柳姨娘被打發出府後,仍覺有些夢幻。她如何能夠想到,慕文宇竟不怕影響自家父親仕途,造謠出如此之事陷害於她呢。
她無恥,慕文宇自然不在乎卑鄙一回。此次事件的最大影響,最多是慕清德遭到停職罷了。同她那番心機比較起來,他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就算他拿不出確切的證據,將柳姨娘處置了。卻也有的是法子,叫她無法再染指一切事宜。
慕思歡也是沒有想到,自家哥哥所說的處理此事是這樣的一手準備。那個待人溫和的哥哥好像驟變了個性一般,叫她大吃一驚了來。
這便是所謂的兔子急了也咬人罷。
慕思歡不知道的是,她心裏那個溫柔體貼的哥哥,其之內裏並不似表麵這般謙和。對慕思歡,他麵麵俱到。對那些不相幹的人,他卻是個殺戮果決的凶狠之人。
不過他的這一麵,是永遠不想叫慕思歡見識到的。
對於柳姨娘的意外離開,府裏的兩位夫人自也是歡喜非常的。
絲毫沒想到自己全無動作,便輕易掃除了柳姨娘這顆眼中釘去。於此,她們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這柳姨娘出去得容易,要想回來,怕是不好回了。
莫說是慕文宇不許了,便是這府裏的其他女人,也不是什麽好說話的。
此事塵埃落定後,府裏便隻剩下方氏與肖氏這兩位夫人了。
方氏身為主母,自然沒必要再整出些幺蛾子來爭權奪勢。而肖氏現下也還算是個識趣的,看得清自己的身份,沒橫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來。
肖氏如今最想的,便是將慕思芸安安穩穩的嫁到侯府去了。
慕思芸如今年歲已大,與那些妙齡女子相比本就少了幾多優勢。齊祁現下的心思又不在慕思芸的身上,肖氏自然很是為她擔心。
未免夜長夢多,總歸得盡快促成這門婚事才是好的。
因得肖氏這枕邊風吹得勤快,慕清德便也是心上掛念著,明裏暗裏的提醒了靖遠侯一番。
這婚事早已定下,也因得那一則流言鬧得滿城皆知,侯府那邊自是沒道理幾番拖延的。慕清德一提,靖遠侯便立即催促著自家兒子準備著聘禮,登門去訂下婚期了。
齊祁在外拈花惹草的風流韻事雖多,卻從沒缺個心眼,落下個一男半女來。
侯爺自然也是著急,想慕思芸盡快入府,給侯府添個乖孫了。
齊祁沒了拖延的法子,隻得聽從自家父親的話,風風火火的到慕府訂下了婚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