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這輩子都注定被他鎖死了
抄家後,第一美人被權臣強取豪奪 作者:楊姒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實則佛寺庵堂眾多也不全是壞事,由於連年流民的增加,佛寺庵堂為部分流民提供了避難所,在一定程度上維係了大魏的社會治安。
佛寺庵堂一旦被大舉搗毀,僧尼能被放歸田間耕作,流民無處安身定然會爆發大的動亂。
募兵製便是在動亂發生之前就采取了遏製措施。
百姓被搶奪田地,弱小者成為流民,膽大者落草為寇,募兵製的實行,讓淪為賊寇的庶族平民也可被招安參軍入伍。
魏明帝積極采納了這項政策,改革後的科舉製和募兵製都從應順二十八年正式施行。
*
日子越往後推,天氣逐漸回暖,休沐這天,容寂一整日都待在府中,難得閑適,他命人去把卿言叫到他的書房來。
容寂的書房設在一處閣樓中,站在露台上,視野開闊,其中一麵正對他的府門。
卿言來時,容寂正在案前練字,抬眼見到她的身影,即刻喚道:“言兒快過來。”
卿言眉間微動,容寂日常忙碌無暇天天到杏簾居,隻要空下來就會招惹她。
等她走到近前,容寂將她拉進懷中。
“言兒寫幾個字來我看看。”他將筆擱在她的手心裏,自己的掌心仍放在她的手背上。
舉案齊眉,相依相偎便是這樣一副場景。
卿言心中輕震,墨汁滴落到宣紙上,她也沒動。
“言兒的字,本官甚是喜愛,言兒也給本官賜下一幅墨寶,讓本官掛在書房裏日日欣賞。”容寂自說自話,“就寫‘花好月圓人長久,隻羨鴛鴦不羨仙’。”
卿言一臉迷惑側目望向他,眼神裏夾雜的情緒仿佛在問他是不是吃錯藥了?
“言兒不想練字,那咱們作畫,言兒的畫工也十分了得。”容寂笑容綻開,是真心實意的笑,不帶任何的偽裝。
他將桌麵上寫過的紙拿開,重新鋪了一卷新紙。
而後握著她的手,在紙上作畫。
卿言的手根本沒用力,畫是他畫的。
“言兒卿卿重新習慣在這座府邸居住了嗎?”容寂比她高出許多,要低頭才能對她耳語,“可還想要跑?”
卿言凝望著他,懷疑他是想用對她的好來消磨她的意誌,讓她往後乖乖留在他身邊,不能再對他生出二心。
“言兒當初若是從本官身邊逃走,本官沒有費工夫找尋,言兒眼下怕也無處可去吧?”他親昵地與她耳鬢廝磨。
大舉搗毀佛寺庵堂是必然,她私逃走,沒有戶籍也隻能做個流民。
卿言原本最好的去處便是出家為尼,她不知道出家這麽難,庵堂被搗毀,她連作為流民的棲身之地都沒有。
“言兒生的貌美,逃過兩次之後心裏該清楚,一個女子孤身在外有多危險,那兩次言兒是沒遇上惡人,要是遇上惡人,言兒可有逃脫之法?”容寂言語溫和,不帶脅迫與她分析利害。
“以後乖一點,安安心心留在我身邊,言兒聽見了嗎?”他放在她腰間的手臂收緊,胸腔中強烈跳動了幾下。
對她的感情愈發不可控,這一點容寂發現了,任由其發展還是及時掐斷,他的心在帶著他尋找答案。
卿言螓首低垂,似是對他妥協,答應了以後要乖乖留在他身邊。
容寂心情大好,繼續將這幅江渚漁樵山水畫作完。
他放開握著她的那隻手,仍將她摟在懷裏,不讓她去別處。
卿言無奈隻得近距離看他作畫。
不說其他,容寂真擔得起稱讚一句文武全才。
可能覺得相擁作畫有些單調,容寂竟將朝堂上的一些近況也說與她聽,仿佛知曉她能聽懂。
卿言震駭才過去了幾個月,大魏朝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常年定居在繁華之地的人來說,遠離偏遠的州縣,百姓疾苦自是不得而知。
山高路遠,有地方貴族和豪強欺壓百姓,若地方官府與士族勾結,皇帝也不得而知。
卿言雖是士族出身,但從小受爹爹的熏陶,從無以士族自視甚高,歧視寒門庶族。
由於聽爹爹常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忠於社稷、忠於君。即便魏明帝冤死了她爹爹,卿言也沒有產生過殺了皇帝為爹爹報仇的想法。
她隻有一腔的怨憤,一腔的恨意。
士族無視皇帝政令,暗自欺壓百姓,容寂和魏明帝借滅佛事件敲打士族和世家,令其交出強占的土地,其做法無可非議。
身後,容寂暖熱的胸膛隨著作畫手上遠近交替的動作,時而與她緊密相貼,時而又隔了一點空隙。
她倏然對容寂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容寂在上京趕考之前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曆,才能將天下之事看得如此透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他沒親自走過許多地方,都不可能每次提出的政策都那般切中要害,又能以小見大,從全局觀入手解決問題。
她一點都看不懂他,與百姓相關的事,他條條都盡善盡美,那他背後的秘密究竟又與什麽有關?
難道他背後隱藏的那些秘密實則也是魏明帝知曉的?
魏明帝對容寂的信任超越了一般臣子,卿言前些時日翻看容寂府裏的賬目,看到出賬的花銷,在她回到上京之前,容寂就在府裏舉辦過“燒尾宴”。
當朝臣子高升後都會邀請同僚在府中開宴,這場宴席就叫“燒尾宴”,燒尾有化魚為龍之意,是個好兆頭。
按照一般的習俗,這場宴席上的山珍海味還要送一份進宮給皇帝,但皇帝的飲食嚴謹,以往魏明帝不會親口品嚐,菜肴都會賞給左右。
卿言好奇問過管家,容寂為魏明帝上的“燒尾”,魏明帝都親自品嚐過,還下了諸多賞賜。
容寂是魏明帝寵臣,是當朝最年輕的宰相,他若能一直得寵,將來加太師銜,官至一品,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不在話下。
那她這輩子都注定被他鎖死了,永遠不可能再離開他。
佛寺庵堂一旦被大舉搗毀,僧尼能被放歸田間耕作,流民無處安身定然會爆發大的動亂。
募兵製便是在動亂發生之前就采取了遏製措施。
百姓被搶奪田地,弱小者成為流民,膽大者落草為寇,募兵製的實行,讓淪為賊寇的庶族平民也可被招安參軍入伍。
魏明帝積極采納了這項政策,改革後的科舉製和募兵製都從應順二十八年正式施行。
*
日子越往後推,天氣逐漸回暖,休沐這天,容寂一整日都待在府中,難得閑適,他命人去把卿言叫到他的書房來。
容寂的書房設在一處閣樓中,站在露台上,視野開闊,其中一麵正對他的府門。
卿言來時,容寂正在案前練字,抬眼見到她的身影,即刻喚道:“言兒快過來。”
卿言眉間微動,容寂日常忙碌無暇天天到杏簾居,隻要空下來就會招惹她。
等她走到近前,容寂將她拉進懷中。
“言兒寫幾個字來我看看。”他將筆擱在她的手心裏,自己的掌心仍放在她的手背上。
舉案齊眉,相依相偎便是這樣一副場景。
卿言心中輕震,墨汁滴落到宣紙上,她也沒動。
“言兒的字,本官甚是喜愛,言兒也給本官賜下一幅墨寶,讓本官掛在書房裏日日欣賞。”容寂自說自話,“就寫‘花好月圓人長久,隻羨鴛鴦不羨仙’。”
卿言一臉迷惑側目望向他,眼神裏夾雜的情緒仿佛在問他是不是吃錯藥了?
“言兒不想練字,那咱們作畫,言兒的畫工也十分了得。”容寂笑容綻開,是真心實意的笑,不帶任何的偽裝。
他將桌麵上寫過的紙拿開,重新鋪了一卷新紙。
而後握著她的手,在紙上作畫。
卿言的手根本沒用力,畫是他畫的。
“言兒卿卿重新習慣在這座府邸居住了嗎?”容寂比她高出許多,要低頭才能對她耳語,“可還想要跑?”
卿言凝望著他,懷疑他是想用對她的好來消磨她的意誌,讓她往後乖乖留在他身邊,不能再對他生出二心。
“言兒當初若是從本官身邊逃走,本官沒有費工夫找尋,言兒眼下怕也無處可去吧?”他親昵地與她耳鬢廝磨。
大舉搗毀佛寺庵堂是必然,她私逃走,沒有戶籍也隻能做個流民。
卿言原本最好的去處便是出家為尼,她不知道出家這麽難,庵堂被搗毀,她連作為流民的棲身之地都沒有。
“言兒生的貌美,逃過兩次之後心裏該清楚,一個女子孤身在外有多危險,那兩次言兒是沒遇上惡人,要是遇上惡人,言兒可有逃脫之法?”容寂言語溫和,不帶脅迫與她分析利害。
“以後乖一點,安安心心留在我身邊,言兒聽見了嗎?”他放在她腰間的手臂收緊,胸腔中強烈跳動了幾下。
對她的感情愈發不可控,這一點容寂發現了,任由其發展還是及時掐斷,他的心在帶著他尋找答案。
卿言螓首低垂,似是對他妥協,答應了以後要乖乖留在他身邊。
容寂心情大好,繼續將這幅江渚漁樵山水畫作完。
他放開握著她的那隻手,仍將她摟在懷裏,不讓她去別處。
卿言無奈隻得近距離看他作畫。
不說其他,容寂真擔得起稱讚一句文武全才。
可能覺得相擁作畫有些單調,容寂竟將朝堂上的一些近況也說與她聽,仿佛知曉她能聽懂。
卿言震駭才過去了幾個月,大魏朝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常年定居在繁華之地的人來說,遠離偏遠的州縣,百姓疾苦自是不得而知。
山高路遠,有地方貴族和豪強欺壓百姓,若地方官府與士族勾結,皇帝也不得而知。
卿言雖是士族出身,但從小受爹爹的熏陶,從無以士族自視甚高,歧視寒門庶族。
由於聽爹爹常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忠於社稷、忠於君。即便魏明帝冤死了她爹爹,卿言也沒有產生過殺了皇帝為爹爹報仇的想法。
她隻有一腔的怨憤,一腔的恨意。
士族無視皇帝政令,暗自欺壓百姓,容寂和魏明帝借滅佛事件敲打士族和世家,令其交出強占的土地,其做法無可非議。
身後,容寂暖熱的胸膛隨著作畫手上遠近交替的動作,時而與她緊密相貼,時而又隔了一點空隙。
她倏然對容寂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容寂在上京趕考之前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曆,才能將天下之事看得如此透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他沒親自走過許多地方,都不可能每次提出的政策都那般切中要害,又能以小見大,從全局觀入手解決問題。
她一點都看不懂他,與百姓相關的事,他條條都盡善盡美,那他背後的秘密究竟又與什麽有關?
難道他背後隱藏的那些秘密實則也是魏明帝知曉的?
魏明帝對容寂的信任超越了一般臣子,卿言前些時日翻看容寂府裏的賬目,看到出賬的花銷,在她回到上京之前,容寂就在府裏舉辦過“燒尾宴”。
當朝臣子高升後都會邀請同僚在府中開宴,這場宴席就叫“燒尾宴”,燒尾有化魚為龍之意,是個好兆頭。
按照一般的習俗,這場宴席上的山珍海味還要送一份進宮給皇帝,但皇帝的飲食嚴謹,以往魏明帝不會親口品嚐,菜肴都會賞給左右。
卿言好奇問過管家,容寂為魏明帝上的“燒尾”,魏明帝都親自品嚐過,還下了諸多賞賜。
容寂是魏明帝寵臣,是當朝最年輕的宰相,他若能一直得寵,將來加太師銜,官至一品,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不在話下。
那她這輩子都注定被他鎖死了,永遠不可能再離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