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有時間囤建材不是?


    對於大隊長的擔憂,想建房的人想了想接受了。


    畢竟他們雖然手裏不差錢,可有些人力物力跟不上,這房子也無法在短時間裏建好不是?


    所以,建房的消息雖然傳了出去,可到底是沒有現在就開始建房。


    有了新知青不斷的提供八卦消息,村裏人對老知青們的關注就不多。


    溫暖這一年忙忙活活的,人也算是累的不行。


    所以等她將自己的事情都處理好之後,這才有時間去公社。


    好吧,就是為了吃肉。


    雖然今年的糧食和錢還沒有分,可溫暖手裏也是有點積蓄的。


    她出門的這天,氣溫已經零下了。


    好在她去年的保暖裝備置辦的齊全,今年找出來穿戴上也不差事。


    坐在牛車裏,溫暖自己算了算,她今年都沒怎麽去過公社。


    因為要下地幹活,她每天累的回去吃了飯倒頭就睡。


    就算是村裏有放假的時間,對於溫暖這個懶人來說,去公社一趟還不如她在家裏躺著舒服。


    所以,有大半年沒有去公社的溫暖,這次出行可是打算好好逛逛的。


    牛車裏坐著的人不少,有村裏人,也有知青。


    說實話,就溫暖現在的樣子,乍一看跟村裏人看著也沒什麽區別。


    尤其是新知青們,他們的知青點住的離老知青點遠了些,平日裏的交集也不多。


    就溫暖那刻意的躲避,新知青們還真沒怎麽關注溫暖。


    所以,此刻就算是見到溫暖坐在牛車上,她們也隻是隨意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


    而村裏人呢,他們對於溫暖疏離的性格倒是有些了解。


    所以,大家也隻是互相見麵點頭示意,並沒有要深談的想法。


    溫暖很好的將自己隱匿在人堆裏,等牛車終於到了公社,這才下車。


    公社看著沒什麽變化,可卻也讓不少人心之向往。


    這裏有工廠,有便利的生活條件。


    當然,也有人人都羨慕的工資。


    在這個一個工作可以當做鐵飯碗來傳承的年代,人們對於能在工廠上班的人都很是羨慕。


    尤其是村裏人,他們羨慕那些工人,更想成為自己羨慕的人。


    所以,這年頭,工作和房子都是很有價值的東西。


    房子可以買賣,工作也可以。


    當然,也有那種將自己的工作傳給子女後輩的。


    鐵飯碗,保的就是可以年複一年的拿那份工資。


    溫暖自來到這個年代,就聽過不少人說起這些事。


    在她的前世,工作多的是,全看你有沒有本事去獲得。


    前世雖然才大學畢業,可就溫暖自己兼職的那些年,也算的上是個打工人了。


    所以,溫暖看著路過的那些穿著工作製服的人,心裏並沒有羨慕。


    現在是七一年底,她再努力苟幾年,就能夠等到改革開放。


    到時候大學畢業的她,就可以選擇過怎麽樣的人生。


    相比現在,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都是分配工作的。


    要是溫暖想,她可以找一個養老單位幹到老。


    然後就領著退休工資生活度日。


    要是她不想,還可以等畢業後另謀出路。


    之前聽說過,在這個年代,隻要你站在風口上,豬都能夠暴富。


    溫暖雖然沒指望著自己能夠暴富,可讓自己過的衣食無憂還是可以的。


    遠的不說,她可以在近幾年多積累些資本,等到時候畢業,在首都或者是海城等一線城市低價購買些土地和房屋。


    到時候不管是自己來建房還是被拆遷,都是一筆回報率很大的收益。


    溫暖就是再傻,這個點子還是能夠利用的。


    所以,她對於這個年代的工人,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


    今天起的早,溫暖出門的時候都沒吃東西。


    所以這會兒她有點困,眯著眼打了一個小小的哈欠朝著國營飯店走去。


    早上來飯店的人不少,溫暖跟著排隊,買了自己的早飯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吃。


    不趕時間的溫暖,一邊吃飯還有心思一邊偷聽。


    好吧,是光明正大的聽。


    飯店的空間就那麽大,隻要不是刻意壓低聲音,正常聲音還是會被擴散出來。


    所以,溫暖手沒停,嘴沒歇,耳朵一直支棱著,聽著飯店裏嘈雜的聲音。


    這個年代的物資雖然匱乏了些,可人們的精神狀態卻很飽滿。


    不得不說,每個時代都具有它自己的特色。


    溫暖來這裏一年多,看到的所有人,穿著都很保守。


    當然,這樣思想保守的人們,行為可不保守。


    國家那麽多人口,並不是說說的。


    不過,計劃生育是哪一年來著?


    溫暖一邊喝粥,一邊回想。


    她出生的時候,計劃生育早已結束。


    反倒是因為人口比例有差,怕未來人口少,國家甚至開放了二胎、三胎政策。


    隻是,生育率還是逐年下降,不見回升。


    不過,有那龐大的人口基數在,國家倒是也不怕崩塌。


    不過,就是養老問題有點麻煩。


    畢竟之前都是獨生子的政策,一個孩子,一對父母,再加上祖父母。


    這要是成家了,就是一對新婚夫婦,要去為八位老人養老。


    當然,他們要是有了孩子,還要為了下一代去拚搏。


    計劃生育因時而異,在恰當的時候,它是好的國策。


    可過了幾十年,就不會符合之後的國情。


    所以,這也才有了開放二胎三胎的政策。


    可經曆了那麽多時間,不說民智在成長,就是女性的意識也在增強。


    在相對自由的國度裏,女性不再依靠家族和丈夫生存。


    她們有學識,可以靠著自己的雙手雙腳去拚搏,給自己一個想要的生活。


    甚至,她們有些人還能夠超越男性,取得一定的成就。


    那……為什麽她們還要將自己約束在家庭中呢?


    說是養家糊口,可男性大多也都是給了錢就以為完事了。


    甚至,有些人給錢都不會樂意,甚至還會不給家用。


    而女性,則要擔負起家庭瑣事。


    也許孩子會約束的了女性和母親,卻約束不了男性和父親。


    所以,一年年過去,女性也不再懼怕輿論和壓力。


    她們有些人選擇不婚,自由自在的過自己的日子。


    而有些人,則選擇逃離那個讓自己窒息的婚姻枷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與爾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與爾說並收藏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