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一些節假日,學校也是放的。


    比如國慶節,比如秋收。


    遇上秋收,村裏的小學是要放假的。


    這樣,也讓所有的學生和老師一起下地,跟著大家搶收。


    畢竟在這個年代,糧食大於天。


    讀書可以之後再說,這糧食可不能錯過時機。


    學校也有放寒暑假,至於假期,也會進行相對的調整。


    對於這個,不少知青就有意見。


    這其中,新知青最為活躍。


    不過這事不由他們主張,村裏也不怕他們鬧事。


    畢竟現在頒布的各項規定,都是跟著公社的學校來的。


    他們師出有名,就算是上麵的人知道也不怕他們批評。


    上學對於村裏的小孩子們來說,是一件新奇的事。


    在此之前,村裏人談論讀書人,要麽是羨慕人家能供得起一個高中生,要麽是羨慕有文化的人得到了好的工作什麽的。


    而他們這些小孩,自小就沒見過學校長什麽樣。


    所以,在村裏建學校的時候,他們就圍在外側觀看。


    小孩子們不懂,可他們會聽會看啊。


    每天回家,都能夠聽家裏人說關於學校的事。


    對於村裏小孩上學免費的事,大隊長一早就給宣傳出來。


    這下,就讓不少家庭拮據的人家鬆了口氣。


    村裏人懂的不多,可也知道,讀書對於他們這些在地裏刨食的人來說有多重要。


    在古代,一個農家要想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幾乎要窮盡家族之力。


    而他們現在,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出息,就不能跟自己一樣在土裏刨食。


    下地幹活,是他們莊戶人家最後的選擇。


    要是有好的出路,誰家不想?


    農村人雖然見識少,可也知道,那些當大官的,沒有幾個是文盲的。


    就算對方一開始是,之後也會努力讀書識字,擺脫自己文盲的身份。


    不然,都不會有好的未來。


    當然,這也有大隊長給村裏人普及的緣故。


    村裏這些年當兵的也不少,可那些有官職的人,大多都是有文化基礎的。


    沒文化,還不知道努力上進的,隻能等到退伍回家。


    而退伍,也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轉業,可以從軍人換另一種工作謀生。


    而另一種,則是拿著退伍費,直接回自己的老家。


    至於之後的出路,就看你自己的能力。


    大隊長的年紀,算是拿著退伍費回家的。


    本來,他那個年代走出家門去當兵本就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


    隻要人活著一口氣,就能夠在前線拚殺。


    那時候不講別的,就靠大家的愛國熱情,靠大家的一腔血勇在戰場生死拚殺。


    能活著回來,已經很不錯了。


    部隊那時想要的,是不怕死的兵,而不是帶頭打仗的將軍。


    等到建國後,軍隊雖然還在,可對內戰爭沒有了。


    危險性少了,對於軍隊的統籌規劃也不似之前那般粗糙。


    所以,軍隊對於軍人素質的要求也有提升。


    而這文化課,自然也歸入其中。


    大隊長要是一直留在部隊,就以他的心性,官職肯定不小。


    可他當初報名參軍的原因就是為了保衛家國。


    等到國家安定了,他選擇退伍守候家人。


    什麽忠孝不能兩全,在大隊長這裏,是可以選擇的。


    他的心不大,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先去守護它。


    等它渡過安危,便退出歸家。


    兒行千裏母擔憂,他已經不孝了一次,不能讓父母一直擔心下去。


    侍奉父母終老,也是他這個做兒子的責任。


    所以,他果斷拿著退伍費,回家陪伴家人。


    可對於自己曾經的參軍經曆,大隊長也不會閉口不談。


    看到村裏的小輩兒要去參加,他都會給出自己的建議。


    雖然,不一定適應於現在的軍隊,可也不會讓人出大錯。


    國家的事他參與不了,就管好自己的小家。


    之後,又在村裏當了大隊長,開始守護大青山村。


    他同意村裏建立小學,也並不都是因為那些新知青的背景強硬。


    再強硬,能強硬的了國家?


    就在深山山洞被上報後,不僅是北方的軍隊,就連王大隊長之前的老首長都打來電話囑咐他,一定要守好大青山村的安危。


    而這條命令,是王大隊長在退伍後第一次接到軍隊和老領導的指示。


    他是軍人,在入伍的時候,就許下了誓言。


    要忠於自己的國家,自己的黨。


    而作為軍人,即便他現在已經退伍,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這是他的信念,是所有軍人的信念。


    隔著電話,王大隊長嚴肅領命,稱自己誓死守衛大青山村。


    不管是軍令還是這是他的家鄉,他都要堅守住。


    所以,他配合著軍隊的指令。


    一邊順著那些人行事,一邊留意著村裏的動靜。


    不過,對於溫暖,大隊長也發現她似乎算是個另類。


    村裏人的信息,都在大隊長那裏有備案。


    而溫暖的信息,好似被人刻意關注過。


    所以,大隊長在得到軍方的指令後,讓會溫暖別做出什麽特別的事來。


    最好,是將她這個人給藏匿在人群中。


    不管她是誰,隻要現在在他們村,就要好好保護她的安危。


    至少,讓她別出什麽意外。


    當初徐文淵想跟溫暖換放牛的工作,大隊長會順水推舟,也是因為如此。


    一個工作而已,換了就換了。


    不管對方想做什麽,都會被人盯著。


    而溫暖,大隊長知道些她的脾性,自然也不會鬧出什麽事來。


    現在,學校已經建好,老師也已經就位。


    開學的日子,村裏人倒是有去看一眼。


    教室建的大,從玻璃窗往裏看,整齊的桌椅擺放著。


    牆麵上的大黑板,有用白色粉筆寫的幾個大字。


    新生入學。


    這也算是大青山小學的一個小小儀式。


    送孩子來上學的村裏人,都好奇的看了看老師們是怎麽教學的。


    說實話,第一天開學,還是比較混亂的。


    至少,有些老師就控製不了孩子。


    好在,在這個年代,學生對老師有著天然的敬畏之心。


    所以,在聽到老師大喊安靜之後,鬧騰的小孩安靜了,大家聽著老師的指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這些桌椅,自然是由村裏的木匠提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與爾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與爾說並收藏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