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半仙喝口水又講道:“如今我們利用火使用各種能源,有更大價值體現。”


    “那時候人類利用了火,其實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跨越,後來人們又發現火還能禦寒,還可以當抵禦野獸的武器,你說這火即能燒熟食物,又能取暖,這不就不能挨餓受凍了!所以火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有了火就覺得離不開火,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為了火種不能久存而痛苦,因此保護火種是一伴非常重要的事。萬一沒有了火種,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可怕的事。因為沒有了火,就等於沒有了光明和溫暖,人們用火以後得到的生活又會不正常,不但要生吃很多味道難吃的食物,又不能照明取暖,而且還會經常受到野獸猛禽的襲擊。”


    “人們為了保存火種,想了很多辦法,最後不得不大家輪流值日看守火種,長年累月沒有盡頭。可是保存火種依然非常之難。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不利因素存在,所以常常會出現生活中無火可用。”


    “一日,有一個周遊天下的聰明人,他走了很遠很遠很遠,遠到連日月星辰都不見了,他走到了遂明國。他見到此地的詭異景象,感到十分奇怪,決定把火光的來源弄個明白。”


    “經過好多天的仔細觀察,有一天,他坐在這棵大樹下休息時,一仰頭他終於發現這裏有一種大鳥。它們長著橘紅色的嘴巴,漆黑的脊背,雪白的肚皮,鶚爪似的堅利爪,在大樹上跳來跳去找蟲吃,不時像啄木鳥似的用長長的硬喙啄樹幹,每一啄,就發出璀璨奪目的火光。”


    “這個聰明人見到這種景象受到了啟發,想到了取得火種的好辦法,他於是撿了一根硬木棍,在遂木上鑽起來,結果也發出了火光。可惜用這種樹木鑽出來的火,隻發出光,沒有火頭出來。”


    “他出來時間太久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回家後繼續用名樣樹木做試驗,雖然鑽起來很是費勁,但終於鋁出火來。他又開始出去周遊,同時無私的把鑽木取火的辦法傳授給所到之處的人們,從此人類就不隻是再靠大自然天然產生的火種了。也不必小心翼翼地天天看守著已點燃的火堆。”


    “有了取火的方法,火的用途也就大為擴大了。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以來。如此返般,人們最終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正因為他的功勞,讓人們享受到光明,無須生活在黑暗中,真是太偉大了,人征服了火,火又磨煉了人,人也成為了這個星球的萬物之靈。”


    “這個聰明人發明了【鑽木取火】的方法,受到了後人的敬仰,被尊稱為【燧人氏】,就是取火者的意思。由於發明了【鑽木取火】,燧人氏被黃帝封為 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後也葬在衡山。人們為了紀念他的重大貢獻,將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為祝融峰。”


    “據古史記載,燧人氏不僅發明了【鑽木取火】,還發明了 【結繩記事】,為禽獸命名,立傳教之台,興交易之道。”


    “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往往會被遺忘。於是,燧人氏把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麵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裏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後來,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有記事更加清楚明白。這種記事方法就叫【結繩記事】。”


    “在燧人氏以前,動物也沒有名字,人們把所有動物都統一叫【蟲】。燧人氏經過細心現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大類;天上飛的稱作【禽類】,地上跑的稱作【獸類】,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


    “此後,這個愛動腦的人,燧人氏,為了更好的向人們傳播教化這些知識,在村裏專門築了個土台,稱作【傳教台】,他則時常站在土台上為大家講說。他告訴人們,饑餓的時候如何用火來燒烤食物,寒冷的時候如何用火取暖,打獵的時候如何用火來當武器攻擊獵物,遇見猛獸襲擊可以用火將其嚇跑……”


    “後來,燧人氏還規定了物品交易的辦法,古書記載說他【日中建市】,興交易之道,曰;【商】。”也就是讓人們在太陽當頭的正午時分,找個固定的地方,大家以物換物,這樣各取所需,特別方便,這也就是最早的集市。”


    楊半仙說道:“人類社會每一次進步,都會有聰明人發明一些實用的東西和事物,現如今的世界發展到古人無法想像的程度,而遠古的文明開始,也是我們應該尊重的,沒有前人的腳步,就沒有後人走如此順的路。好了,今天講完了,回家睡個好覺吧。”


    大家各回各家,可大虎這幾個孩子拉住雷靈沒讓回。


    大虎說道:“咱們在玩兒一會兒再回家,試試玩兒【鑽木取火】唄。”


    雷靈看了看他們說道:“行呀,不過咱們得找合適的材料才行。”四猴子撓撓頭,“那我們快去找木棍吧。”幾個人便分散開來尋找。


    三胖在草叢裏翻找著,忽然大喊一聲:“我找到啦,這根木棍看起來很結實呢!”二龍也拿著一根粗細適中的木棍跑過來。這時四猴子從樹林裏衝出來,揮舞著手中彎曲的木棍,“看我的,這個肯定也行。”三丫和詩雅隻是是站在那看著。


    他們把找來的木棍聚在一起,開始模仿楊半仙講述的樣子嚐試鑽木取火。大虎雙手用力搓動木棍,其他人圍在旁邊緊張地看著。然而半天過去了,別說火苗,連一點煙都沒有。


    正當他們垂頭喪氣的時候,雷靈笑了笑說:“咱們還是缺少經驗呀,不過今天知道哪些木棍適合用來鑽木取火了,也算收獲滿滿,下次我們帶上工具再來試試。”幾個小夥伴聽了,又重新振作起來,決定好下次再玩兒【鑽木取火】,然後開開心心地各自回家了。


    所謂: 能工巧匠顯身手,出水才看兩腿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之間,不要小看渺小的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提樹下的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提樹下的芽並收藏天地之間,不要小看渺小的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