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啟蒙,起跑線
天地之間,不要小看渺小的我 作者:菩提樹下的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人還是動物,除天生本能之外,要學而知之,利用天地賦予的資源,邊學邊修,奮進者成大器也!
吸收天地靈氣,這是出生便會的技能。然而,隨著慢慢長大,發現僅僅依靠本能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個世界。
小凡按林老囑托,每個月帶雷靈去山上,都會來到果樹下,靜靜地坐在樹下,小凡也看不出有什麽特別之處,唯一的是,每次都會有動物及鳥類那種興奮存在!
看著果實從青澀逐漸變得成熟,見證著季節的更替和時間的流逝。
一晃三年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林老先生也隔兩個月來一次,對雷靈的人生給予啟蒙,雷靈逐漸長大,真是天選之人,小小年紀已經領悟到,知識不僅僅來自於天賦,更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來獲得。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要尋找更多的智慧和啟示。
又是一個夏日,本來就文化氣氛濃鬱的地方,以屯子為單位,成立了小學,校長是上級派來的,姓許,正好和許家屯同姓。還有教務主任姓張,一個姓王的女教師,先成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這三人每人帶一個班。大隊的十來間庫房,用幾間改成校舍,一個辦公室,兩間宿舍,三個班級教室,牆麵用石灰加水泥抹成的黑板,屋中是三十厘米厚的青石板,架起的書桌,因為是庫房,隻有兩個小窗戶,所以教室內光線很暗,白天孩子們上學,要求八歲以上必須上學,晚上大人們帶著油燈,開始掃盲教育,寫字就用當地產的滑石,寫在石板上麵。師資力量不夠,暫時會從屯子裏選幾個有學問的人代替,可以掙到工分,以後上麵會有分配。
每個夏日的晚上小廣場的氛圍沒變,這回晚飯後多了一個掃盲班,不認字的,想多學的,先去學一小時,然後再去小廣場。
小凡和韓含每次都會去掃盲班,晚飯後七點,帶著三個小板凳和一盞油燈,抱著兒子,兜裏揣著滑石條,到掃盲班上課。
今天是李會計主講,李會計是詩文好,今天教字的同時,會教大家一首詩。
選了一個石桌,雷靈坐在中間,伸手向小凡要了一塊滑石條。
小凡問:“幹嘛!你也要學寫字啊?”
雷靈嗯了一聲。
李會計道:“好了,該來的都到了,現在上課。字你們也學很多了,今天咱們學一首詩,裏麵會有生字,把詩寫在書桌石板上,生字記下,回去多寫幾遍。”
李會計在黑板上寫;《憫農》【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會計:“【憫】;這是個生字!憐憫,可憐的意思。【農】;就是咱們種地的。這是這首詩的標題,是唐朝詩人李紳所著。要記住。”
李會計講解:“【鋤】;是生字。鋤就是我說的 鏟地,【禾】;就是莊稼地裏的禾苗。【日】;就是天上的太陽。【當】;就是頂著太陽。【午】;分上午、中午、下午。這第一句的意思是;我們種地的,每天頂著太陽,在田間幹活。我這大白話你們能聽懂嗎?”
大家齊聲回答:“能。”
李會計:“那好。現在分析第二句;【汗】;大家懂,又累又熱出的是汗。【滴】;這個對你們也是生字!滴水川石,滴水成冰的滴。【禾下土】;這個好理解,汗水滴在長滿禾苗的土裏。”
李會計:“第三句;【誰】;是個生字!誰;是指某個人或多個人。【知】;知道,知識,知音,知足常樂。”【盤】;是餐具的一種,這個大家都懂。【中】;居中,中間,這個字大家都認識。【餐】;這是個生字!餐飲,餐桌,餐飲美食。在這裏指的是飯食。
李會計:“第四句;【粒】;這個字都認識嗎?”
我不認識,有幾個人回答。
李會計:“不認識的記下,多寫幾遍。【粒】;米粒,粒子,細小的稞粒。”【皆】;就是都的意思。【辛苦】;就是經過不懈努力,不是很容易,須要受累才得到。
李會計:“這道詩就是描寫我們農民種地不容易,每個人都要有憐憫之心,不要揮霍糧食,每一粒米都是汗水換來的!”
李會計:“現在我讀一句,大家跟著讀一句,讀幾遍後,看誰能站起來自己讀出來,以後要把這首詩背下來。”
教室裏,郎朗讀書聲傳出去很遠!
李會計:“好,現在誰能給大家朗讀一下。”
小雷靈站起來道:“我來讀。”
大家目光齊齊看向這孩子。
李會計道:“靈兒啊!你會讀?”
雷靈:“會的。”
李會計:“那好,你給大家朗誦一下。”
雷靈稚嫩的童聲響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掌聲讚譽聲響起來!
這孩子厲害呀!
那些字你記住了嗎,再見了會認識嗎?有人問。
雷靈:“記住了,我還會寫。”
雷靈拿起滑石條,在石桌上寫起來。
這孩子神了,看這麽幾遍就全會了!有人驚呼道。
唉 唉!真寫出來了,還真像那麽回事,挺工整。人們議論著。
小凡和韓含看著兒子,心裏別提有多美了!
李會計:“嗯!寫的不錯,你們這些大人要努力了,要不連個孩子都不如。”
李會計:“今天課結束了,回去把學的都複習一下,記住了。”
小凡三人回到家大門前,就見小黑狗搖著尾巴跑過來,圍著他們轉,今天是去學校,沒帶小黑狗。
進了院子,雷靈就跑到廚房找水喝,小凡則跟妻子聊起了今天雷靈在學堂的表現,兩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此時,雷靈端著水杯走了過來,認真地說道:“爹爹,娘親,我想學寫字。”
小凡和韓含對視了一眼,心中甚是歡喜,於是決定明天去鎮上買些紙筆回來。
小凡兩口子早就知道孩子的不凡,就象去果樹下每次能坐一個小時,聽到的故事也全能記住,還會講出來,這又主動要學寫字,本來想再大一點才學。
時間還早,晚上小廣場很多人還在,小凡帶著兒子,小黑狗跟著一起也到小廣場。
“哎呦!這不是小神童嗎?快過來給我們背剛學的詩,人們用好奇的口氣說道。”
雷靈一點也不懼:“站到大磨盤上;《憫農》【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謂: 七分是天賦,十分去努力,愛拚才會贏,你行我也行!
吸收天地靈氣,這是出生便會的技能。然而,隨著慢慢長大,發現僅僅依靠本能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個世界。
小凡按林老囑托,每個月帶雷靈去山上,都會來到果樹下,靜靜地坐在樹下,小凡也看不出有什麽特別之處,唯一的是,每次都會有動物及鳥類那種興奮存在!
看著果實從青澀逐漸變得成熟,見證著季節的更替和時間的流逝。
一晃三年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林老先生也隔兩個月來一次,對雷靈的人生給予啟蒙,雷靈逐漸長大,真是天選之人,小小年紀已經領悟到,知識不僅僅來自於天賦,更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來獲得。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要尋找更多的智慧和啟示。
又是一個夏日,本來就文化氣氛濃鬱的地方,以屯子為單位,成立了小學,校長是上級派來的,姓許,正好和許家屯同姓。還有教務主任姓張,一個姓王的女教師,先成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這三人每人帶一個班。大隊的十來間庫房,用幾間改成校舍,一個辦公室,兩間宿舍,三個班級教室,牆麵用石灰加水泥抹成的黑板,屋中是三十厘米厚的青石板,架起的書桌,因為是庫房,隻有兩個小窗戶,所以教室內光線很暗,白天孩子們上學,要求八歲以上必須上學,晚上大人們帶著油燈,開始掃盲教育,寫字就用當地產的滑石,寫在石板上麵。師資力量不夠,暫時會從屯子裏選幾個有學問的人代替,可以掙到工分,以後上麵會有分配。
每個夏日的晚上小廣場的氛圍沒變,這回晚飯後多了一個掃盲班,不認字的,想多學的,先去學一小時,然後再去小廣場。
小凡和韓含每次都會去掃盲班,晚飯後七點,帶著三個小板凳和一盞油燈,抱著兒子,兜裏揣著滑石條,到掃盲班上課。
今天是李會計主講,李會計是詩文好,今天教字的同時,會教大家一首詩。
選了一個石桌,雷靈坐在中間,伸手向小凡要了一塊滑石條。
小凡問:“幹嘛!你也要學寫字啊?”
雷靈嗯了一聲。
李會計道:“好了,該來的都到了,現在上課。字你們也學很多了,今天咱們學一首詩,裏麵會有生字,把詩寫在書桌石板上,生字記下,回去多寫幾遍。”
李會計在黑板上寫;《憫農》【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會計:“【憫】;這是個生字!憐憫,可憐的意思。【農】;就是咱們種地的。這是這首詩的標題,是唐朝詩人李紳所著。要記住。”
李會計講解:“【鋤】;是生字。鋤就是我說的 鏟地,【禾】;就是莊稼地裏的禾苗。【日】;就是天上的太陽。【當】;就是頂著太陽。【午】;分上午、中午、下午。這第一句的意思是;我們種地的,每天頂著太陽,在田間幹活。我這大白話你們能聽懂嗎?”
大家齊聲回答:“能。”
李會計:“那好。現在分析第二句;【汗】;大家懂,又累又熱出的是汗。【滴】;這個對你們也是生字!滴水川石,滴水成冰的滴。【禾下土】;這個好理解,汗水滴在長滿禾苗的土裏。”
李會計:“第三句;【誰】;是個生字!誰;是指某個人或多個人。【知】;知道,知識,知音,知足常樂。”【盤】;是餐具的一種,這個大家都懂。【中】;居中,中間,這個字大家都認識。【餐】;這是個生字!餐飲,餐桌,餐飲美食。在這裏指的是飯食。
李會計:“第四句;【粒】;這個字都認識嗎?”
我不認識,有幾個人回答。
李會計:“不認識的記下,多寫幾遍。【粒】;米粒,粒子,細小的稞粒。”【皆】;就是都的意思。【辛苦】;就是經過不懈努力,不是很容易,須要受累才得到。
李會計:“這道詩就是描寫我們農民種地不容易,每個人都要有憐憫之心,不要揮霍糧食,每一粒米都是汗水換來的!”
李會計:“現在我讀一句,大家跟著讀一句,讀幾遍後,看誰能站起來自己讀出來,以後要把這首詩背下來。”
教室裏,郎朗讀書聲傳出去很遠!
李會計:“好,現在誰能給大家朗讀一下。”
小雷靈站起來道:“我來讀。”
大家目光齊齊看向這孩子。
李會計道:“靈兒啊!你會讀?”
雷靈:“會的。”
李會計:“那好,你給大家朗誦一下。”
雷靈稚嫩的童聲響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掌聲讚譽聲響起來!
這孩子厲害呀!
那些字你記住了嗎,再見了會認識嗎?有人問。
雷靈:“記住了,我還會寫。”
雷靈拿起滑石條,在石桌上寫起來。
這孩子神了,看這麽幾遍就全會了!有人驚呼道。
唉 唉!真寫出來了,還真像那麽回事,挺工整。人們議論著。
小凡和韓含看著兒子,心裏別提有多美了!
李會計:“嗯!寫的不錯,你們這些大人要努力了,要不連個孩子都不如。”
李會計:“今天課結束了,回去把學的都複習一下,記住了。”
小凡三人回到家大門前,就見小黑狗搖著尾巴跑過來,圍著他們轉,今天是去學校,沒帶小黑狗。
進了院子,雷靈就跑到廚房找水喝,小凡則跟妻子聊起了今天雷靈在學堂的表現,兩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此時,雷靈端著水杯走了過來,認真地說道:“爹爹,娘親,我想學寫字。”
小凡和韓含對視了一眼,心中甚是歡喜,於是決定明天去鎮上買些紙筆回來。
小凡兩口子早就知道孩子的不凡,就象去果樹下每次能坐一個小時,聽到的故事也全能記住,還會講出來,這又主動要學寫字,本來想再大一點才學。
時間還早,晚上小廣場很多人還在,小凡帶著兒子,小黑狗跟著一起也到小廣場。
“哎呦!這不是小神童嗎?快過來給我們背剛學的詩,人們用好奇的口氣說道。”
雷靈一點也不懼:“站到大磨盤上;《憫農》【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謂: 七分是天賦,十分去努力,愛拚才會贏,你行我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