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好過!年好過!日子…!
天地之間,不要小看渺小的我 作者:菩提樹下的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年三十;天一亮,小凡起來,先把院子掃的幹幹淨淨。娘和大哥大嫂帶著孩子也早早來到。
奶奶進屋帶幾個孩子,大丫把自己剛學會剪出的窗花,貼到窗戶上。
小凡去貼對聯和福字,把用藤條做框架,外麵糊的紅紙的兩個燈籠,也掛在房門兩側的房沿下。大哥去拿出野雞野兔收拾起來,兩個妯娌也忙著摘菜做早飯,三十早上飯要豐盛, 半夜下餃子吃。
今年過年大哥去城裏給二弟送東西時,回來還買了十個兩響的高聲炮,兩掛一百響的小鞭兒炮。三十和初一這兩天每頓飯前放上兩個。這也是習俗也是個典故!
奶奶帶孩子圍在火盆邊,講起“年”的故事:“從前,離海邊不太遠的幾個村莊,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會被大海中上岸找食物的 年獸而傷害。”
“它有龐大的身軀,大大的嘴巴,凸凸的兩眼,強壯的四肢,一躍能跳出百米,還會吐火,也不挑食,無論什麽都吃。
村民們都害怕年獸,就算聽到年獸名字,都會嚇的魂飛魄散!
有一年,在年獸又即將出來之前,在海邊一塊崖石上,站著一個青年,身邊一麵紅皮大鼓,兩隻鼓搥上各有紅色綢帶,腰間圍著一圈的炮仗。
年三十這一天,青年見大海上,浪花翻滾,一隻大年獸躍出水麵,青年連忙揮舞鼓槌,兩隻紅色綢帶隨風飄揚,紅色大鼓被敲的震天響,年獸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的退回海中,過了一會年曾不死心,也是餓呀!又浮出水麵,大鼓再響,年獸又嚇的縮回去了,幾次過後,年獸見也沒有其它危險,就躍出水麵,向陸地方向衝去。
青年急忙把腰間炮仗點燃,向著年獸扔去,霹靂啪啪閃著紅火的炮仗,落在年獸的前方,年獸這一嚇又非同小可,急忙又沉回大海。
就這樣,三十和初一兩天,本來是年獸可以到陸地尋食的機會,被青年阻止!
從那以後啊!每到三百六十五天就是過年日,三十初一兩天家家準備鞭炮,每家每戶都掛紅燈籠,女孩子們過年頭上季季紅頭繩,小男孩子們頭戴紅色虎頭帽,手拿紅色波浪鼓,這都是年獸害怕的東西。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可以身係紅綢,聚在一起敲鑼打鼓的跳舞,到初二親戚之間串門,這一年中新婚的小倆口,可以回娘家拜年了!”
放炮嘍! 放炮嘍!小凡拿著兩個“二踢腳”高聲炮,一掛小鞭兒炮,大人孩子都出來看,孩子們手捂著耳朵,韓含抱著兒子在門內,也用手捂著兒子的耳朵。
小凡喊道: “注意了,我要點炮了。”
點燃一個“二踢腳”,小凡趕緊退的遠一點。
就聽哧哧的聲響,嘭~啪兩聲,傳出很遠的聲音又有個回音。
小黑狗聽到鞭炮聲,嚇的跑進狗窩裏!
第二個放完,又點燃了一百響的小鞭兒炮,霹霹啪啪……。同時屯子裏也都有鞭炮響聲。
開飯嘍!
在飯桌上;鰱子魚燉豆腐在中間,野雞燉蘑菇,綠豆芽炒肉,炒酸菜一盤,麅子肉燉粉條,燒野兔。【六道菜;象征六六大順,(那時候有這六道菜過年,那可是不得了啊!),諭意;年年有餘,機遇(雞魚)連連,生財,拴財!】
燙一壺酒,敬天、敬地、敬祖先!
先由長輩先動筷兒!
小凡娘用筷子夾一隻魚眼,說了句:“上天有眼,讓我們從此天天、年年,祖祖輩輩永遠過上好日子!”
大人孩子這才開始了享受這一桌的過年大餐!
小雷靈已經可以吃些飯菜做為輔食了,魚和肉也喂了一點。
小凡把準備好的和吃剩下來的骨頭,給小黑狗,打回來的獵物多,小黑狗現在也不用經常出去自己找食吃了。
過年最高興的是孩子,吃完飯,小廣場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比起誰家吃的好,誰穿了新衣服,誰兜裏糖塊多,孩子們玩的不益樂呼,玩兒累了下午要睡上一覺,因為三十晚上要鬧一宿不睡覺。
傍晚,家家點亮了燈籠,所有屋內都點上燈光,紅彤彤的炭火盆比臘竹還亮!希望財神看到亮光,等待子時接財神,能多多賜財寶!
半夜子時之前,要把餃子包好,留出半夜子時辭舊迎新煮了吃的,剩下要放到外麵凍上,留初一早上蒸著吃。
半夜子時煮餃子叫下元寶,其中一個餃子裏包了一枚五分錢的硬幣,誰吃到,就是有福有財幸運之人。
子時到了,小凡和大哥一起去各抱一捆燒柴。(諭意著男人多掙錢,發大財)
奶奶拿出包了好幾層的一個小包包兒,裏麵有十來塊錢,給每個孩子分一毛錢,叫壓歲錢。
看著餃子下鍋,孩子們站在旁邊翹首以盼!
撈出來餃子,小凡先去放鞭炮,這時屯子裏鞭炮聲都響起來了!
餃子上桌,還是老人先吃,孩子們才可以吃,看誰能吃到有硬幣的那個餃子。
韓含抱著兒子,讓兒子用手指指餃子。
韓含道:“兒子,你吃哪個,指給娘看。”
小家夥兒似乎聽懂了。
小手一指,嘴裏“這、這、這的比劃起來。”
奶奶笑哈哈的把孫子指到的餃子,夾到韓含的碗裏。
韓含用嘴吹了吹,怕太熱燙著孩子,然後要把餃子從中間分開時,中間硬硬的,啊!錢就在這個餃子裏!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碗中的餃子,果然!這也太巧了!
大家都哈哈的笑起來,雷靈也咯咯的笑。
奶奶更是笑著說:“孫子啊!你不隻是我們的寶,還是有福有財的大寶。”
期盼已久的餃子終於吃到嘴裏了!
吃完餃子的孩子們,點上自製的小燈籠,聚在一起,東家串西家的,去撿沒有燃響的鞭炮。
孩子們來回跑,大人們臉上笑,開開心心把三十鬧!
所謂;有福不用忙,不忙悔斷腸!
奶奶進屋帶幾個孩子,大丫把自己剛學會剪出的窗花,貼到窗戶上。
小凡去貼對聯和福字,把用藤條做框架,外麵糊的紅紙的兩個燈籠,也掛在房門兩側的房沿下。大哥去拿出野雞野兔收拾起來,兩個妯娌也忙著摘菜做早飯,三十早上飯要豐盛, 半夜下餃子吃。
今年過年大哥去城裏給二弟送東西時,回來還買了十個兩響的高聲炮,兩掛一百響的小鞭兒炮。三十和初一這兩天每頓飯前放上兩個。這也是習俗也是個典故!
奶奶帶孩子圍在火盆邊,講起“年”的故事:“從前,離海邊不太遠的幾個村莊,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會被大海中上岸找食物的 年獸而傷害。”
“它有龐大的身軀,大大的嘴巴,凸凸的兩眼,強壯的四肢,一躍能跳出百米,還會吐火,也不挑食,無論什麽都吃。
村民們都害怕年獸,就算聽到年獸名字,都會嚇的魂飛魄散!
有一年,在年獸又即將出來之前,在海邊一塊崖石上,站著一個青年,身邊一麵紅皮大鼓,兩隻鼓搥上各有紅色綢帶,腰間圍著一圈的炮仗。
年三十這一天,青年見大海上,浪花翻滾,一隻大年獸躍出水麵,青年連忙揮舞鼓槌,兩隻紅色綢帶隨風飄揚,紅色大鼓被敲的震天響,年獸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的退回海中,過了一會年曾不死心,也是餓呀!又浮出水麵,大鼓再響,年獸又嚇的縮回去了,幾次過後,年獸見也沒有其它危險,就躍出水麵,向陸地方向衝去。
青年急忙把腰間炮仗點燃,向著年獸扔去,霹靂啪啪閃著紅火的炮仗,落在年獸的前方,年獸這一嚇又非同小可,急忙又沉回大海。
就這樣,三十和初一兩天,本來是年獸可以到陸地尋食的機會,被青年阻止!
從那以後啊!每到三百六十五天就是過年日,三十初一兩天家家準備鞭炮,每家每戶都掛紅燈籠,女孩子們過年頭上季季紅頭繩,小男孩子們頭戴紅色虎頭帽,手拿紅色波浪鼓,這都是年獸害怕的東西。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可以身係紅綢,聚在一起敲鑼打鼓的跳舞,到初二親戚之間串門,這一年中新婚的小倆口,可以回娘家拜年了!”
放炮嘍! 放炮嘍!小凡拿著兩個“二踢腳”高聲炮,一掛小鞭兒炮,大人孩子都出來看,孩子們手捂著耳朵,韓含抱著兒子在門內,也用手捂著兒子的耳朵。
小凡喊道: “注意了,我要點炮了。”
點燃一個“二踢腳”,小凡趕緊退的遠一點。
就聽哧哧的聲響,嘭~啪兩聲,傳出很遠的聲音又有個回音。
小黑狗聽到鞭炮聲,嚇的跑進狗窩裏!
第二個放完,又點燃了一百響的小鞭兒炮,霹霹啪啪……。同時屯子裏也都有鞭炮響聲。
開飯嘍!
在飯桌上;鰱子魚燉豆腐在中間,野雞燉蘑菇,綠豆芽炒肉,炒酸菜一盤,麅子肉燉粉條,燒野兔。【六道菜;象征六六大順,(那時候有這六道菜過年,那可是不得了啊!),諭意;年年有餘,機遇(雞魚)連連,生財,拴財!】
燙一壺酒,敬天、敬地、敬祖先!
先由長輩先動筷兒!
小凡娘用筷子夾一隻魚眼,說了句:“上天有眼,讓我們從此天天、年年,祖祖輩輩永遠過上好日子!”
大人孩子這才開始了享受這一桌的過年大餐!
小雷靈已經可以吃些飯菜做為輔食了,魚和肉也喂了一點。
小凡把準備好的和吃剩下來的骨頭,給小黑狗,打回來的獵物多,小黑狗現在也不用經常出去自己找食吃了。
過年最高興的是孩子,吃完飯,小廣場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比起誰家吃的好,誰穿了新衣服,誰兜裏糖塊多,孩子們玩的不益樂呼,玩兒累了下午要睡上一覺,因為三十晚上要鬧一宿不睡覺。
傍晚,家家點亮了燈籠,所有屋內都點上燈光,紅彤彤的炭火盆比臘竹還亮!希望財神看到亮光,等待子時接財神,能多多賜財寶!
半夜子時之前,要把餃子包好,留出半夜子時辭舊迎新煮了吃的,剩下要放到外麵凍上,留初一早上蒸著吃。
半夜子時煮餃子叫下元寶,其中一個餃子裏包了一枚五分錢的硬幣,誰吃到,就是有福有財幸運之人。
子時到了,小凡和大哥一起去各抱一捆燒柴。(諭意著男人多掙錢,發大財)
奶奶拿出包了好幾層的一個小包包兒,裏麵有十來塊錢,給每個孩子分一毛錢,叫壓歲錢。
看著餃子下鍋,孩子們站在旁邊翹首以盼!
撈出來餃子,小凡先去放鞭炮,這時屯子裏鞭炮聲都響起來了!
餃子上桌,還是老人先吃,孩子們才可以吃,看誰能吃到有硬幣的那個餃子。
韓含抱著兒子,讓兒子用手指指餃子。
韓含道:“兒子,你吃哪個,指給娘看。”
小家夥兒似乎聽懂了。
小手一指,嘴裏“這、這、這的比劃起來。”
奶奶笑哈哈的把孫子指到的餃子,夾到韓含的碗裏。
韓含用嘴吹了吹,怕太熱燙著孩子,然後要把餃子從中間分開時,中間硬硬的,啊!錢就在這個餃子裏!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碗中的餃子,果然!這也太巧了!
大家都哈哈的笑起來,雷靈也咯咯的笑。
奶奶更是笑著說:“孫子啊!你不隻是我們的寶,還是有福有財的大寶。”
期盼已久的餃子終於吃到嘴裏了!
吃完餃子的孩子們,點上自製的小燈籠,聚在一起,東家串西家的,去撿沒有燃響的鞭炮。
孩子們來回跑,大人們臉上笑,開開心心把三十鬧!
所謂;有福不用忙,不忙悔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