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知道清高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問文集:“清高現在過得怎麽樣?”
文集掐滅了煙頭扔到地上轉過頭看著小六一字一句的說:“清高後來喝百草枯自殺了!”
小六的眼神中滿是驚愕與疑惑,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得一時語塞。小六看向師傅,師傅表情沒有絲毫變化,仿佛知道結果一般,小六轉頭看向文集問到:“為什麽?”
文集說:“哎呀!在天意去世一年以後,還是臘月,這一天夜裏 2 點, 我接到清高妻子打來的電話,電話裏清高妻子語氣透露著焦急她說清高喝農藥死了,現在正在回去的路上,讓我準備燒紙香蠟燭這些,半個小時以後到家,那天晚上格外的冷,西北風呼呼的刮著,等我騎著摩托到了南溝清高家裏,正好碰到救護車把清高送回來,我幫著搭把手把清高抬回家裏,後來和清高妻子拿毛巾用溫水給清高擦幹淨身體,清高頭發油亮雙眼緊閉嘴唇烏青滿身酒味,清高媳婦給清高擦拭身體的時候一滴眼淚都沒有,平靜如水,我問她江濤什麽時候回來?她說江濤在外地打工,現在回來的路上,大概兩天後,我又問清高是怎麽死的?清高媳婦一臉大義凜然看著毫無氣息的清高說他在堂屋我在東屋,大概是 剛過晚上 12 點,我就聽見清高發酒瘋不想活了,他跑到茅房拿著半瓶百草枯咕咚咕咚全喝了下去,我過去的時候他躺在了地上打著滾哭喊著肚子裏燒得慌,我趕緊打了 120,然後給他兩個姐姐打電話,清高一直叫著口渴讓我給他水,我就扶起他到堂屋坐下,給他到了兩杯水,救護車從縣城到村裏用了 20 分鍾,到家的時候清高已經不省人事,後來我一道坐車去了縣城醫院,兩個姐姐也到了,醫院給清高洗了兩遍胃,醫生說中毒太深小醫院治不了,建議去七岔口醫院,後來我和他兩個姐姐雇了一輛車去了大醫院,在去往大醫院的路上,清高清醒了,他一直重複著說是他自己喝的百草枯,還說卡裏麵有 1 萬 8000 塊重複的念叨著密碼沒一會就又昏了過去,倆姐姐當時都在,都聽到了,後來到了大醫院拍了片,醫生說急性腎衰竭,毒走遍全身沒救了,後來就回來了,醫生說喝了百草枯以後不能喝水,喝水會加快中毒,這我哪知道?後來把清高安頓好,過了兩天江濤回來了還帶著個女朋友,清高出殯時候沒有一個人流淚,我後來還問過他兩個姐姐,姐姐們說清高在車上醒過確實說百草枯是他自己喝的,村裏的領居都在說清高遭報應了,做出打老婆打親爹的事,活該。但也有另外的聲音說是清高妻子受夠了清高的虐待毒殺了親夫。”
小六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腦海中不斷回蕩著文集所說的話,那些畫麵仿佛就發生在眼前,讓他不寒而栗。許久,小六像是從恍惚中回過神來,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那……後來呢?清高的妻子和江濤怎麽樣了?”
文集又從兜裏掏出一支煙,點燃後深吸一口,緩緩說道:“江濤回來後,處理完清高的後事,沒待幾天就帶著女朋友和他媽媽一起去外地打工了,走得很匆忙,像是急於逃離這個地方,聽說去了很遠的地方,臨走前江濤跟我聊過幾句,那些話這輩子忘不了。”
小六疑惑的問:“江濤說了些什麽?”
文集抽了一口煙,心如死灰的說到:“江濤說他從小看著清高打她媽媽,有時候喝醉了連著江濤一起打,我這眼睛的毛病就是被他打的,我從來沒有叫過他一聲爸,還有他曾經逼著我媽在院子裏吃屎,他精神不正常了。”
小六瞬間感覺五雷轟頂,整個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全崩塌了,人到底可以有多邪惡?
小六呆立在原地,眼神空洞,仿佛靈魂被抽離。師父輕拍他的肩膀,低聲道:“孩子,這世間有善有惡,我們無力改變他人,但能堅守自己的本心。”
小六機械地點點頭,卻久久回不過神。
師傅微微搖頭,神色凝重地開口:“這世間的善惡,有時並非一眼能辨。如畢老爺,心存善念收留天意,此為大善,卻未料天意的溺愛成了清高惡的源頭。天意對養父盡孝,對子女慈愛,本是善舉,卻因不懂得如何正確引導子女,致使善的初衷引發了惡的結果。”
小六眉頭緊皺,接著說道:“是啊,清高打罵妻兒、虐待父親,這無疑是惡。但細細想來,他或許也是從小未得到正確的教導,在寵溺中迷失了心性,被惡念蒙蔽,一步步走向深淵。而他的妻子,勤勞賢惠卻遭受如此磨難,這是惡施加於善的不公。江濤更是無辜,童年被父親的惡行所傷,身心俱疲。”
文集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煙圈:“在這整個事情中,每個人都在善惡的漩渦裏掙紮。村裏人的議論,有人說清高遭報應是惡有惡報,這是站在道德的高點對惡的批判;但也有人懷疑清高妻子毒殺親夫,這又是對善的質疑。我們又該如何去判斷真正的善惡呢?”
師傅目光深邃,望向遠方:“善惡存乎一心,我們評判他人時,應看其行為是否違背良心與道義。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人是複雜的,不能簡單地用善或惡去定義一個人。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這些事中汲取教訓,時刻警醒自己,不被惡念侵蝕,以善為本,即便身處惡的環境,也要努力堅守心中的善。”
小六若有所思,默默點頭,心中暗自下定決心,要在這善惡交織的世間,秉持善念,走出屬於自己的正道。
小六撓撓頭,滿臉困惑地說:“師傅,聽了這些事兒,我現在滿腦子都是疑問。就像剛才討論的善惡已經夠複雜的了,現在我又在想,在這一團亂麻的故事裏,到底什麽是真,什麽是假呢?”
師傅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孩子,真假之分,如同水中望月,霧裏看花。就拿清高妻子來說,有人懷疑她毒殺親夫,這是對她的一種猜測,可這是假;但她多年遭受清高的虐待,身心俱疲,這是真。”
文集彈了彈煙灰,點頭附和:“是啊,還有清高自己說百草枯是他自己喝的,這是他清醒時說的,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真。但也有人不信,覺得是妻子為了掩蓋真相編造的,這又成了假。”
小六還是一臉迷茫:“那我們要怎麽去分辨呢?總不能一直這麽模模糊糊的吧。”
師傅輕輕歎了口氣,拍了拍小六的肩膀:“分辨真假,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用理智去分析。不僅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就像判斷清高是否是自殺,要從他平日裏的行為習慣、當時的情境以及周圍人的佐證多方麵去考慮。而且,有時候真相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個,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尊重事實。”
小六低下頭,沉思了一會兒說:“師傅,我明白了。就像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光亮一樣,尋找真相也需要我們撥開層層迷霧,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師傅微笑著點頭:“正是如此,孩子。在這複雜的人世間,保持這份探尋真相的執著,會讓你在麵對諸多事情時,少些迷茫,多些堅定。”
師傅摸著胡子語重心長的說:“徒兒,世間諸事真假難辨,仿若霧中花、水中月,令人捉摸不定。然欲明辨之,亦有徑可循。
其一,須觀其行而察其果。行為舉止乃本心之映照,善行者常結善果,惡行者終陷惡果。若一人素日寬厚仁愛,其行皆利於人,所為之事亦多有善終,此為真善之兆;反之,若言行相悖,表麵為善,實則包藏禍心,所行之事常引紛爭災禍,此乃虛假之象。
其二,聽其言而審其由。言語雖易作偽,然細究其言語之邏輯、緣由,可窺一二。真心之言必有其根源,或情之所至,或理之所在;而妄語虛詞,常漏洞百出,前後矛盾,難以自圓其說。且聽眾人之言,相互印證,若眾人皆稱其事,其真之八九不離十;若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則需更深究之。
其三,明心境而不為外象所迷。心若澄澈,不為私欲、偏見、嗔怒所擾,則能於紛繁世事中洞察本質。莫因親疏遠近、利害得失而妄斷真假,亦勿輕信傳聞流言,需以平和之心、理性之思,去偽存真。
其四,時間亦為試金之石。真者經歲月磨礪而愈顯其質,假者終難長久,或隨光陰流逝而破綻百出。故而,當以耐心待之,不急於定論,待事過境遷,真相自會浮出水麵。
總之,分辨真假需綜合考量多方因素,用心去感知,用智去甄別,方能於這混沌世間,尋得些許清明,不被假象所蔽,明心見性,行走正道。”
文集撓了撓頭說:“大師又講些深奧的話語。”
小六不禁笑了笑,對文集說:“大伯,師傅這是在傳授真諦呢,雖深奧,但細細琢磨,很有道理。”文集吧唧了一口煙袋,無奈地擺擺手:“我這榆木腦袋,可沒你們這些彎彎繞繞的心思。隻覺得這日子啊,過得真真假假,有時候親眼瞧見的事兒,都不一定是真的,聽了師傅這些話,更是迷糊咯。”
小六想了想,嚐試用更直白的話解釋:“大伯,師傅的意思大概是,要看一個人做了啥,而不是光聽他說了啥。做的事要是好的、合理的,那可能就是真的善;要是做的事總傷害別人,那可能就是假的善。而且,大家都這麽說的事,也得再想想是不是真的對。還有,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或者討厭誰,就覺得他做的事一定是真的或者假的。最後呢,有些事現在看不出真假,過些日子說不定就能明白了。”
文集皺著眉頭聽著,過了一會兒才點點頭:“好像有點明白了,又好像不太明白。罷了罷了,我這把老骨頭,就按照自己的老法子過活吧。不過小六,你可得好好跟著師傅學,以後有啥大事,說不定還得靠你拿主意呢。”小六笑著應下,心裏也知道,要真正參透師傅的話,還得在這漫長的人生路上慢慢體悟。
小六一臉真誠地對著文集鞠了一躬,語氣誠懇地說道:“文集大伯,真的特別感謝您呀。您總是毫無保留地跟我講這些事兒,把過往那些複雜又真實的故事說與我聽,讓我這見識一下子就長了不少呢。以前我就守著自己那一方小天地,哪能想到這世上還有這麽多讓人感慨萬千的事兒呀,是您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生活的無奈。”
文集趕忙上前扶起小六,笑著擺擺手:“哎呀,小六啊,跟大伯還客氣啥呀。這些都是咱身邊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兒,說給你聽也就是嘮嘮家常罷了,隻要對你有用,大伯這心裏也高興啊。”
小六直起身子,目光堅定地看著文集說:“大伯,您放心,我肯定會把您講的這些都記在心裏,往後做事也好,待人也好,都多思量思量,不會辜負您這一片心意的。”文集欣慰地點點頭,拍了拍小六的肩膀,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滿是溫和的笑意。
師傅起身向文集告別。
文集緊緊拉著師傅的手,眼中滿是不舍,聲音帶著些急切說道:“大師呀,我這心裏頭攢著的事兒可多了,還想跟您好好嘮嘮呢,您這一走,我都怕那些事兒以後沒處說了呀。您可得有空常來坐坐,咱老哥倆再好好聊聊這世間的種種啊。”
師傅微笑著,輕輕拍了拍文集的手,語氣平和又誠懇:“文集啊,你放心,這緣分既然在這兒了,肯定會有機會再聚的。這世間的事兒啊,千頭萬緒,一時也說不完,咱們下次見的時候,再接著暢聊便是了。”
小六也在一旁附和著:“大伯,師傅說得對,肯定還有下次呢,到時候咱再好好嘮嘮,您要是有啥事兒,也可以隨時找我們呀。”文集這才緩緩鬆開手,站在原地,看著師傅和小六的身影漸行漸遠,嘴裏還念叨著:“下次可得早點來啊……”
出門走了沒多遠,小六問師傅:“文集大伯說的事情是真的嗎?”
師傅說:“你覺得是真是假?”
小六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師傅,我也拿不準呀。聽著那些事兒,感覺挺真實的,文大伯說得有鼻子有眼的,細節啥的都挺全乎,不像是編出來的。可這世間事兒本就複雜,有時候親眼見的都未必是真的,更何況是聽來的呢。所以我心裏頭挺糾結,判斷不出真假來。”
師傅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地看著前方,邊走邊說道:“小六啊,真假有時並非那般重要,重要的是從這些事兒裏,你能悟到些什麽。無論真假,那其中所展現出的人性善惡、因果輪回,皆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即便故事是假,可道理卻是真真切切的,能讓我們在這紛繁世間,更好地明心見性啊。”
小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默默跟在師傅身後,心裏還在反複琢磨著師傅這話裏的深意,想著想著,腳步也變得越發沉重起來,仿佛那故事裏的諸多糾葛,都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的心頭。
文集掐滅了煙頭扔到地上轉過頭看著小六一字一句的說:“清高後來喝百草枯自殺了!”
小六的眼神中滿是驚愕與疑惑,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得一時語塞。小六看向師傅,師傅表情沒有絲毫變化,仿佛知道結果一般,小六轉頭看向文集問到:“為什麽?”
文集說:“哎呀!在天意去世一年以後,還是臘月,這一天夜裏 2 點, 我接到清高妻子打來的電話,電話裏清高妻子語氣透露著焦急她說清高喝農藥死了,現在正在回去的路上,讓我準備燒紙香蠟燭這些,半個小時以後到家,那天晚上格外的冷,西北風呼呼的刮著,等我騎著摩托到了南溝清高家裏,正好碰到救護車把清高送回來,我幫著搭把手把清高抬回家裏,後來和清高妻子拿毛巾用溫水給清高擦幹淨身體,清高頭發油亮雙眼緊閉嘴唇烏青滿身酒味,清高媳婦給清高擦拭身體的時候一滴眼淚都沒有,平靜如水,我問她江濤什麽時候回來?她說江濤在外地打工,現在回來的路上,大概兩天後,我又問清高是怎麽死的?清高媳婦一臉大義凜然看著毫無氣息的清高說他在堂屋我在東屋,大概是 剛過晚上 12 點,我就聽見清高發酒瘋不想活了,他跑到茅房拿著半瓶百草枯咕咚咕咚全喝了下去,我過去的時候他躺在了地上打著滾哭喊著肚子裏燒得慌,我趕緊打了 120,然後給他兩個姐姐打電話,清高一直叫著口渴讓我給他水,我就扶起他到堂屋坐下,給他到了兩杯水,救護車從縣城到村裏用了 20 分鍾,到家的時候清高已經不省人事,後來我一道坐車去了縣城醫院,兩個姐姐也到了,醫院給清高洗了兩遍胃,醫生說中毒太深小醫院治不了,建議去七岔口醫院,後來我和他兩個姐姐雇了一輛車去了大醫院,在去往大醫院的路上,清高清醒了,他一直重複著說是他自己喝的百草枯,還說卡裏麵有 1 萬 8000 塊重複的念叨著密碼沒一會就又昏了過去,倆姐姐當時都在,都聽到了,後來到了大醫院拍了片,醫生說急性腎衰竭,毒走遍全身沒救了,後來就回來了,醫生說喝了百草枯以後不能喝水,喝水會加快中毒,這我哪知道?後來把清高安頓好,過了兩天江濤回來了還帶著個女朋友,清高出殯時候沒有一個人流淚,我後來還問過他兩個姐姐,姐姐們說清高在車上醒過確實說百草枯是他自己喝的,村裏的領居都在說清高遭報應了,做出打老婆打親爹的事,活該。但也有另外的聲音說是清高妻子受夠了清高的虐待毒殺了親夫。”
小六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腦海中不斷回蕩著文集所說的話,那些畫麵仿佛就發生在眼前,讓他不寒而栗。許久,小六像是從恍惚中回過神來,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那……後來呢?清高的妻子和江濤怎麽樣了?”
文集又從兜裏掏出一支煙,點燃後深吸一口,緩緩說道:“江濤回來後,處理完清高的後事,沒待幾天就帶著女朋友和他媽媽一起去外地打工了,走得很匆忙,像是急於逃離這個地方,聽說去了很遠的地方,臨走前江濤跟我聊過幾句,那些話這輩子忘不了。”
小六疑惑的問:“江濤說了些什麽?”
文集抽了一口煙,心如死灰的說到:“江濤說他從小看著清高打她媽媽,有時候喝醉了連著江濤一起打,我這眼睛的毛病就是被他打的,我從來沒有叫過他一聲爸,還有他曾經逼著我媽在院子裏吃屎,他精神不正常了。”
小六瞬間感覺五雷轟頂,整個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全崩塌了,人到底可以有多邪惡?
小六呆立在原地,眼神空洞,仿佛靈魂被抽離。師父輕拍他的肩膀,低聲道:“孩子,這世間有善有惡,我們無力改變他人,但能堅守自己的本心。”
小六機械地點點頭,卻久久回不過神。
師傅微微搖頭,神色凝重地開口:“這世間的善惡,有時並非一眼能辨。如畢老爺,心存善念收留天意,此為大善,卻未料天意的溺愛成了清高惡的源頭。天意對養父盡孝,對子女慈愛,本是善舉,卻因不懂得如何正確引導子女,致使善的初衷引發了惡的結果。”
小六眉頭緊皺,接著說道:“是啊,清高打罵妻兒、虐待父親,這無疑是惡。但細細想來,他或許也是從小未得到正確的教導,在寵溺中迷失了心性,被惡念蒙蔽,一步步走向深淵。而他的妻子,勤勞賢惠卻遭受如此磨難,這是惡施加於善的不公。江濤更是無辜,童年被父親的惡行所傷,身心俱疲。”
文集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煙圈:“在這整個事情中,每個人都在善惡的漩渦裏掙紮。村裏人的議論,有人說清高遭報應是惡有惡報,這是站在道德的高點對惡的批判;但也有人懷疑清高妻子毒殺親夫,這又是對善的質疑。我們又該如何去判斷真正的善惡呢?”
師傅目光深邃,望向遠方:“善惡存乎一心,我們評判他人時,應看其行為是否違背良心與道義。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人是複雜的,不能簡單地用善或惡去定義一個人。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這些事中汲取教訓,時刻警醒自己,不被惡念侵蝕,以善為本,即便身處惡的環境,也要努力堅守心中的善。”
小六若有所思,默默點頭,心中暗自下定決心,要在這善惡交織的世間,秉持善念,走出屬於自己的正道。
小六撓撓頭,滿臉困惑地說:“師傅,聽了這些事兒,我現在滿腦子都是疑問。就像剛才討論的善惡已經夠複雜的了,現在我又在想,在這一團亂麻的故事裏,到底什麽是真,什麽是假呢?”
師傅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孩子,真假之分,如同水中望月,霧裏看花。就拿清高妻子來說,有人懷疑她毒殺親夫,這是對她的一種猜測,可這是假;但她多年遭受清高的虐待,身心俱疲,這是真。”
文集彈了彈煙灰,點頭附和:“是啊,還有清高自己說百草枯是他自己喝的,這是他清醒時說的,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真。但也有人不信,覺得是妻子為了掩蓋真相編造的,這又成了假。”
小六還是一臉迷茫:“那我們要怎麽去分辨呢?總不能一直這麽模模糊糊的吧。”
師傅輕輕歎了口氣,拍了拍小六的肩膀:“分辨真假,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用理智去分析。不僅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就像判斷清高是否是自殺,要從他平日裏的行為習慣、當時的情境以及周圍人的佐證多方麵去考慮。而且,有時候真相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個,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尊重事實。”
小六低下頭,沉思了一會兒說:“師傅,我明白了。就像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光亮一樣,尋找真相也需要我們撥開層層迷霧,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師傅微笑著點頭:“正是如此,孩子。在這複雜的人世間,保持這份探尋真相的執著,會讓你在麵對諸多事情時,少些迷茫,多些堅定。”
師傅摸著胡子語重心長的說:“徒兒,世間諸事真假難辨,仿若霧中花、水中月,令人捉摸不定。然欲明辨之,亦有徑可循。
其一,須觀其行而察其果。行為舉止乃本心之映照,善行者常結善果,惡行者終陷惡果。若一人素日寬厚仁愛,其行皆利於人,所為之事亦多有善終,此為真善之兆;反之,若言行相悖,表麵為善,實則包藏禍心,所行之事常引紛爭災禍,此乃虛假之象。
其二,聽其言而審其由。言語雖易作偽,然細究其言語之邏輯、緣由,可窺一二。真心之言必有其根源,或情之所至,或理之所在;而妄語虛詞,常漏洞百出,前後矛盾,難以自圓其說。且聽眾人之言,相互印證,若眾人皆稱其事,其真之八九不離十;若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則需更深究之。
其三,明心境而不為外象所迷。心若澄澈,不為私欲、偏見、嗔怒所擾,則能於紛繁世事中洞察本質。莫因親疏遠近、利害得失而妄斷真假,亦勿輕信傳聞流言,需以平和之心、理性之思,去偽存真。
其四,時間亦為試金之石。真者經歲月磨礪而愈顯其質,假者終難長久,或隨光陰流逝而破綻百出。故而,當以耐心待之,不急於定論,待事過境遷,真相自會浮出水麵。
總之,分辨真假需綜合考量多方因素,用心去感知,用智去甄別,方能於這混沌世間,尋得些許清明,不被假象所蔽,明心見性,行走正道。”
文集撓了撓頭說:“大師又講些深奧的話語。”
小六不禁笑了笑,對文集說:“大伯,師傅這是在傳授真諦呢,雖深奧,但細細琢磨,很有道理。”文集吧唧了一口煙袋,無奈地擺擺手:“我這榆木腦袋,可沒你們這些彎彎繞繞的心思。隻覺得這日子啊,過得真真假假,有時候親眼瞧見的事兒,都不一定是真的,聽了師傅這些話,更是迷糊咯。”
小六想了想,嚐試用更直白的話解釋:“大伯,師傅的意思大概是,要看一個人做了啥,而不是光聽他說了啥。做的事要是好的、合理的,那可能就是真的善;要是做的事總傷害別人,那可能就是假的善。而且,大家都這麽說的事,也得再想想是不是真的對。還有,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或者討厭誰,就覺得他做的事一定是真的或者假的。最後呢,有些事現在看不出真假,過些日子說不定就能明白了。”
文集皺著眉頭聽著,過了一會兒才點點頭:“好像有點明白了,又好像不太明白。罷了罷了,我這把老骨頭,就按照自己的老法子過活吧。不過小六,你可得好好跟著師傅學,以後有啥大事,說不定還得靠你拿主意呢。”小六笑著應下,心裏也知道,要真正參透師傅的話,還得在這漫長的人生路上慢慢體悟。
小六一臉真誠地對著文集鞠了一躬,語氣誠懇地說道:“文集大伯,真的特別感謝您呀。您總是毫無保留地跟我講這些事兒,把過往那些複雜又真實的故事說與我聽,讓我這見識一下子就長了不少呢。以前我就守著自己那一方小天地,哪能想到這世上還有這麽多讓人感慨萬千的事兒呀,是您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生活的無奈。”
文集趕忙上前扶起小六,笑著擺擺手:“哎呀,小六啊,跟大伯還客氣啥呀。這些都是咱身邊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兒,說給你聽也就是嘮嘮家常罷了,隻要對你有用,大伯這心裏也高興啊。”
小六直起身子,目光堅定地看著文集說:“大伯,您放心,我肯定會把您講的這些都記在心裏,往後做事也好,待人也好,都多思量思量,不會辜負您這一片心意的。”文集欣慰地點點頭,拍了拍小六的肩膀,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滿是溫和的笑意。
師傅起身向文集告別。
文集緊緊拉著師傅的手,眼中滿是不舍,聲音帶著些急切說道:“大師呀,我這心裏頭攢著的事兒可多了,還想跟您好好嘮嘮呢,您這一走,我都怕那些事兒以後沒處說了呀。您可得有空常來坐坐,咱老哥倆再好好聊聊這世間的種種啊。”
師傅微笑著,輕輕拍了拍文集的手,語氣平和又誠懇:“文集啊,你放心,這緣分既然在這兒了,肯定會有機會再聚的。這世間的事兒啊,千頭萬緒,一時也說不完,咱們下次見的時候,再接著暢聊便是了。”
小六也在一旁附和著:“大伯,師傅說得對,肯定還有下次呢,到時候咱再好好嘮嘮,您要是有啥事兒,也可以隨時找我們呀。”文集這才緩緩鬆開手,站在原地,看著師傅和小六的身影漸行漸遠,嘴裏還念叨著:“下次可得早點來啊……”
出門走了沒多遠,小六問師傅:“文集大伯說的事情是真的嗎?”
師傅說:“你覺得是真是假?”
小六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師傅,我也拿不準呀。聽著那些事兒,感覺挺真實的,文大伯說得有鼻子有眼的,細節啥的都挺全乎,不像是編出來的。可這世間事兒本就複雜,有時候親眼見的都未必是真的,更何況是聽來的呢。所以我心裏頭挺糾結,判斷不出真假來。”
師傅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地看著前方,邊走邊說道:“小六啊,真假有時並非那般重要,重要的是從這些事兒裏,你能悟到些什麽。無論真假,那其中所展現出的人性善惡、因果輪回,皆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即便故事是假,可道理卻是真真切切的,能讓我們在這紛繁世間,更好地明心見性啊。”
小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默默跟在師傅身後,心裏還在反複琢磨著師傅這話裏的深意,想著想著,腳步也變得越發沉重起來,仿佛那故事裏的諸多糾葛,都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