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在地勇星廟附近沿著巷子走,腳步急切卻又帶著幾分探尋的小心翼翼,一路問詢,終尋到一戶透著煙火氣的人家。院子裏,暖烘烘的日光傾灑而下,一位老婆婆坐在矮凳上,滿是褶皺的雙手閑適地搭在膝頭,目光慈愛,追隨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嬉笑玩鬧的身影。那倆孩子,臉蛋紅撲撲的,你追我趕,銀鈴般的笑聲此起彼伏,為這寧靜的小院添了不少生機。


    瞧見小六跨進院門,婆婆眼角的細紋都漾起笑意,抬手熱情地招呼他。小六忙不迭地上前,臉上掛著謙遜有禮的微笑,先是微微躬身問了好,隨後道明來意,言語間滿是對村頭那座地勇星廟的好奇,輕聲詢問起相關事兒。婆婆像是被觸動了記憶的開關,一下來了精神,抬手穩穩地指向廟宇方向,娓娓道來:“這廟啊,打我記事起,它就戳在那兒嘍。那時候可不像現在,又小又破的,牆麵斑駁得厲害,牆皮大塊大塊往下掉,趕上雨天,屋裏還滴滴答答地漏雨呢。也就是前幾年,村裏大夥一合計,念著這廟到底是個念想、是份傳承,就你家出點錢,我家出份力,齊心協力湊錢給它翻修了。好家夥,一番拾掇,才有了如今這氣派模樣,雕梁畫棟的,看著就敞亮。”說到這兒,婆婆微微一頓,目光在小六身上梭巡一圈,眼裏染上幾分疑惑,“小夥子,瞅你這身行頭,也是來這兒燒香的吧?”


    小六笑著擺了擺手,解釋得誠懇又耐心:“婆婆,我是來這兒旅遊的,四處閑逛的時候,偶然瞧見這廟透著股子稀奇勁兒,就忍不住想多打聽打聽,滿足下好奇心。”婆婆微微頷首,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旋即像是陷入往昔回憶的漩渦,自顧自絮叨起那些年香客們虔誠朝拜的種種情形,誰家住得遠,大清早摸黑趕來;誰家逢著大災小難,在這兒一跪就是大半晌……小六聽得專注,手中的筆在本子上“沙沙”作響,飛速記錄著重點,眉眼間滿是認真,一顆心被這神秘廟宇勾得緊緊的,解謎的決心在婆婆繪聲繪色的講述裏,如熊熊烈火般越燒越旺,恨不能立時三刻就將藏在歲月旮旯裏的所有線索一網打盡。


    跟婆婆道過謝後,小六懷揣滿心的思索,腳步匆匆往廟宇趕去。沒承想,半途碰上一位正愜意曬太陽的老大爺。大爺靠坐在老舊的竹椅上,眯著眼,周身都沐浴在暖陽裏,活像一尊被歲月雕琢的塑像。小六快步上前,微微彎腰,客客氣氣問道:“大爺,您好!想問下這座地勇星廟以前有啥故事嗎?”大爺聞聲,慢悠悠睜開眼,磕了磕手中旱煙杆,吐出一圈煙霧,才不緊不慢地開了口:“要說這廟啊,以前有塊石碑,可惜嘍,前些年被人偷走了。那塊碑,實打實的厚實,分量重得很呐,起碼有三四百斤,沒個四五個人,壓根抬不動。”小六心頭一緊,直覺這石碑定藏著關鍵線索,趕忙追問:“大爺,您還記得碑上寫了啥嗎?哪怕一星半點都行。”大爺吧嗒著旱煙,深吸一口,眉頭緊鎖,眯著眼竭力回憶,許久才緩緩道:“年頭太久咯,腦瓜子不比從前嘍,就恍惚瞅見有啥‘勇鎮一方’,模模糊糊還提了個年份,像是 300 年前,旁的真記不清嘍。”小六心頭猛地一震,300 年前?腦海中瞬間將這時間點與廟宇高牆翻修重建的時代串聯起來,愈發篤定這碑沒準就是解謎的關鍵物證。可眼下被人偷走,線索生生斷在半途,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空落落的,讓他好不懊惱,緊攥拳頭,暗自發誓定要找回線索,把這地勇星廟的秘密翻個底朝天。


    小六帶著滿心的疑惑,腳步不自覺有些拖遝,沿著那狹長而幽僻的巷子緩緩前行。巷子裏靜謐得有些出奇,僅有他一人的腳步聲在石板路上回響,兩側斑駁的高牆似在低語往昔的時光。就在巷子即將走到盡頭之際,一抹莊嚴肅穆的輪廓闖入眼簾,小六猛地刹住腳步,定睛一看,一座廟宇赫然而立,廟門之上,“地魁星”三個大字蒼勁有力、金漆斑駁,在日光下透著古樸的幽光。


    刹那間,小六呆立當場,雙眼圓睜,滿是震驚之色。此前被地勇星廟的諸多謎團攪得暈頭轉向,本想著尋出些許眉目,卻沒料到在這不起眼的巷尾,毫無征兆地冒出個地魁星廟。他的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二者究竟隻是巧合撞名,還是內裏有著千絲萬縷、隱秘難尋的關聯?不及細想,一股強烈的探究欲湧上心頭,驅使他抬腿,跨過那道有些陳舊的廟門門檻。


    剛一入內,一股夾雜著陳舊氣息卻又肅穆非常的氛圍撲麵而來,仿若一層輕紗,將小六緊緊裹住。他下意識地深吸一口氣,抬眼打量四周,心頭不禁一驚,這廟宇的格局竟與地勇星廟有著幾分微妙的相似。同樣是四方規整的庭院,正殿的飛簷鬥拱走勢、雕琢樣式,都似曾相識。殿中一尊神像尤為奪目,那神像足有兩人多高,怒目圓睜,仿若要將世間一切邪祟看穿、震碎,威風凜凜的氣場撲麵而來;身披的重甲,甲片紋路繁複,在黯淡光線裏仍泛著冷硬的光;神像握拳而立,筋骨暴突,肌肉緊繃,好似下一秒便會裹挾著千鈞之力,奔赴硝煙彌漫的戰場。


    小六緩緩收回視線,環顧廟宇其他角落,隻見牆麵之上繪滿奇異星圖,繁星點點,錯綜複雜,似是在指引著通往神秘之境的路徑;與之交錯的,是一幅幅古戰場廝殺畫麵,金戈鐵馬、喊殺震天,士卒們衝鋒陷陣、浴血拚殺,隻是顏料曆經悠悠歲月的無情侵蝕,色彩暗沉,不少地方已然斑駁脫落,愈發襯得這些畫麵詭譎神秘。


    正當小六沉浸在這滿目的震撼之中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小六急忙轉身,隻見一位身著灰布長袍的老者徐徐走近,老者胡須花白如雪,幾近垂地,手中一柄拂塵輕輕晃動,每一下都帶起細微的塵埃,在光影裏翩躚。小六不敢耽擱,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滿臉急切與恭敬,開口詢問道:“老師傅,這地魁星廟可有什麽講究說法?又緣何會立在這兒呀?”


    廟祝老師傅聞言,緩緩抬眼,目光幽深如淵,仿若藏著無盡歲月的故事,沉默片刻後,才輕聲開口:“年輕人呐,此地魁星可不是尋常神隻,亦是那赫赫有名的天罡地煞裏的星宿神。在往昔的傳說裏,它主宰著凡間氣運走向,關乎文運仕途、武途霸業。曾幾何時,每逢科考之際,那些心懷青雲之誌的趕考書生,便攜著滿心期許,匯聚於此,燃香祈願,求魁星點鬥,能在殿試之上獨占鼇頭,博得錦繡前程;習武之人亦是絡繹不絕,盼著沾染魁星的鴻運,賽場揚威、戰場封侯。”


    小六聽得入神,腦海中浮現出昔日熱鬧非凡、香煙嫋嫋的祈願畫麵,但他心心念念的,仍是兩座廟宇間的關聯。於是,他緊接著追問:“老師傅,那這地魁星廟跟不遠處的地勇星廟,可有什麽淵源瓜葛?”廟祝微微皺眉,溝壑縱橫的臉上劃過一絲思索的凝重,手撚胡須,思忖良久才緩緩說道:“傳說二者同屬星宿一脈,淵源頗深呐。地勇星,顧名思義,掌的是無畏勇猛之力,激勵世人在困厄險境中奮起;地魁星則主魁首、頭領之運,賦予人脫穎而出、獨占鼇頭的氣運。往昔但凡碰上洪澇旱災、疫病橫行、兵荒馬亂這類天災人禍時,百姓惶恐無助,深知單靠人力難以支撐,便常在地勇星廟與這兒一並虔誠祭拜,奉上最誠摯的祭品與心願,求雙星庇佑,護佑闔家安康、村鎮太平,攜手共渡難關。隻是悠悠歲月一去不返,諸多細節在代代更迭間,已然鮮有人知咯……”


    小六眉頭緊鎖,消化著這一席信息量極大的話語,愈發篤定這兩座廟宇背後定藏著驚世隱秘,亟待他去揭開。


    小六的眉心緊緊擰成一個“川”字,滿心的疑惑似要將他吞噬,他微微仰頭,望向廟祝老師傅,嘴唇囁嚅了幾下,才帶著幾分急切與茫然問道:“老師傅,像這樣類似的廟宇,在中村到底還有幾座啊?”


    老師傅仿若一尊洞悉世事的古佛,神色平靜如水,歲月雕琢過的麵容波瀾不驚。他手中那柄拂塵輕輕一頓,隨後又慢悠悠地晃動起來,每一下都揚起細微的塵埃,在光影交錯間如夢似幻地翩躚著。隻見他微微啟唇,聲音平和沉穩,宛如從悠悠歲月深處飄來:“我初來中村之時,這廟宇啊,大大小小加起來足有一百多座嘞。其中呐,規整的有 108 座,恰好對應那赫赫有名的三十六天罡廟和七十二地煞廟。”


    老師傅微微眯起眼,抬手指向廟宇外的八方,目光仿若穿透了層層歲月與屋舍,緩緩說道:“那時節,整個中村四麵八方都被廟宇環繞著,仿若星羅棋布。八個方向,不論東南西北、東北西南,每一處都齊齊整整立著 13 座廟宇,香火嫋嫋,好不壯觀。剩下那 4 座呐,就穩穩當當落座在村子東南西北四座山頭上,鎮守四方,吸納山川靈氣,庇佑一村安寧。”


    小六靜靜佇立當場,仿若被一道驚雷狠狠擊中,渾身一個激靈,頭皮瞬間發麻,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如洶湧潮水般將他徹底淹沒。他瞪大了雙眼,嘴巴不自覺地張成“o”形,半晌才緩過神來,脫口而出:“我的天呐!我這是發現了什麽不得了的事!一個村子,竟密密麻麻藏著這麽多廟!”


    小六的心跳急劇加速,胸膛裏似有一頭小鹿在橫衝直撞。他抬手狠狠揉了揉腦袋,眉頭鎖得更緊了,眼中滿是驚惶與熾熱交織的光芒,嘴裏喃喃自語道:“真想知道 300 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麽?這裏麵得藏著多少被歲月塵封的隱秘啊!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才引得村民廣修廟宇、虔誠供奉吧?這些廟宇曆經數百年風雨,又見證過哪些悲歡離合、興衰榮辱?”他攥緊了拳頭,掌心滿是汗水,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在心底瘋狂翻湧,恰似即將燎原的星火。小六狠狠咬了咬牙,暗暗發誓,無論前方迷霧多重、險阻幾何,定要把這中村廟宇的謎團查個水落石出。


    當下,小六先穩住心神,朝老師傅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言辭懇切道:“老師傅,勞煩您再多說些當年的事兒吧,哪怕一星半點線索,對我都至關重要。”老師傅目光在小六身上停留片刻,似是瞧出他眼底的執著,微微頷首,手中拂塵輕搭在臂彎,緩緩開了口。


    “300 年前呐,中村可不似如今這般安穩寧靜。那會兒兵禍連連,疫病時不時就來肆虐一番,洪水也常泛濫成災,百姓苦不堪言。”老師傅說著,眉頭皺起,滿是惋惜,“村人無力抗衡天災人禍,隻能把希望寄托於各路星宿神隻,這才有了大肆修廟之舉,盼著能得神明庇佑,熬過災厄。”


    小六聽得心跳愈發急促,筆下飛速記錄,腦裏念頭飛轉,忙追問道:“那這些廟宇建成後,當真有靈驗之事發生?”老師傅目光幽深,望向殿中神像,沉默良久才道:“雖說神明之事難論真假,但當時確實有些傳聞。說每逢災禍將至,有村民瞧見廟宇上空雲霧翻湧、霞光隱現;更有絕境之人來此誠心祈願後,莫名尋得生機,躲過一劫。”


    小六心裏疑雲更盛,這些縹緲傳言,是確有其事,還是村民為求心安編造的慰藉之語?不及細想,他又問起那些天罡地煞廟宇的特殊祭典,老師傅回憶片刻,講起往昔神秘莊重的儀式、繁複講究的祭品,小六沉浸其中,愈發覺得這些廟宇藏著打開過往大門的鑰匙。


    謝過老師傅,小六懷揣本子,懷揣滿心滾燙疑問,大步跨出廟門。日光灑落,卻驅散不了心頭陰霾,村落街巷縱橫,那百餘座廟宇隱匿其間,似在無聲召喚。他沿著蜿蜒小道前行,逢人便打聽廟宇舊事,筆記密密麻麻寫滿本子。有人說曾在古碑後發現神秘暗格;有人講月圓之夜,廟宇會傳出奇異聲響。樁樁件件,愈發勾起小六探究的欲望。


    天色漸晚,餘暉給中村鍍上暖黃,小六渾然不覺疲憊,望著眼前錯落廟宇,攥緊本子,眼中光芒熾熱。這一晚,他伴著燭光梳理線索,牆上影子隨燭光搖曳,似也在焦急等待——等待他揭開中村廟宇背後被歲月深埋的驚天隱秘。


    睡夢裏,在一本殘破泛黃的村誌邊角,他瞧見一段模糊記載:“丙寅年,災禍頻仍,村東現祥瑞之光,廟宇大興,匠者偶得秘匣,內藏星宿圖與古符……”小六心跳如鼓,丙寅年?推算正是 300 年前!雖記錄寥寥,卻似暗夜曙光。他懷揣村誌,再度折返廟宇,按記載方位,在廟後荒草叢裏尋覓,雙手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也渾然不覺。


    一番折騰後,果真尋到塊石板,挪開石板,底下露出個腐朽木匣,匣上紋路仿若星辰軌跡。小六顫抖著手打開,裏頭是幾張泛黃宣紙,繪著奇異星宿法陣,還有幾行褪色小字,寫著“天罡地煞,鎮護中村,靈犀既通,災禍乃平”。小六滿心疑惑,這法陣有何深意?與諸多廟宇又關聯何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子的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吸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吸星月並收藏六子的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