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四方會議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 作者:天豕魁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清晨。
回想起昨天的事情,林少瑾不由得產生一種尷尬的情緒。
自己跟黃禕萱逛逛市場,結果遇到了被自己遺忘許久的侄孫,這也不能怪他,主要是冷不丁地突然冒出來一個晚輩,實在是有些不太好適應和習慣。
出於一種因愧疚產生的彌補心理,林少瑾將自己存下來百分之80的工資都轉賬給了李航程。
別的他也幫不上太多,隻能期望這點工資能夠讓自己這位便宜侄孫的日子好過一些。
定了定神,林少瑾從思緒中脫離而出,將目光鎖定在眼前的顯示屏上。
屏幕上,幾份火力發電廠方案隨著林少瑾的操作依次交換顯示順序,這些都是工程那邊連夜趕出來的初稿。
在幾個懂行的電工指導下,搭配ai計算關鍵數據,倒也算是折騰出來一點東西了。
若是能將這些方案落實,武安的電力在短時間內不會再有任何問題。
向天空之城借電的事兒算是暫時沒盼頭了,回去天空之城的莫小秦第一時間就將武安的訴求轉告給了章毅,而章毅的答複是拒絕。
理由給的中規中矩,說是天空之城的核聚變發電站采用的是氦聚變技術,而氦聚變最重要的元素“氦3”的來源基本上都取自月球,在如今的情況下,天空之城的儲備能源是用一天少一天。
如果借給武安,天空之城就會麵臨能源短缺問題,天空之城的任務比武安更重,所以借電沒得商量。
而對於武安將要麵臨的居住安全問題,章毅表示,天空之城又不是沒地方住了,這話意思很明顯,就是明裏暗裏地攢動著武安趕緊加入天空之城。
林少瑾自然是不相信章毅的鬼話,一個核聚變發電站,不管它的規模再怎麽小,至少都能保證上百萬戶家庭(22世紀)的日常用電。
武安才多大?不過就是幾十個地鐵站,加上幾個一級避難所和一個生活十來萬人的排水巨構罷了。
現在的武安又沒什麽特別耗電的大工廠,一天最多就用上2-300百萬千瓦時就封頂了。而一個標準的核聚變發電站的年發電量是8-1200億千瓦時。
就算天空之城的核聚變發電站裝載的發電機組少,發電量略有閹割,但也至少會有幾百億上下千瓦時的發電量。
說白了,章毅還是想著用“資源”來逼迫武安認可他。
不過章毅的想法終究是要落空了,林少瑾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找的天空之城,真正想要解決武安電力、住房問題還是得靠武安自己。
當然,拿下天空之城也是一個更好的方法。
“少瑾,你師父還沒到麽?”
根據昨晚與陽澄湖那邊的通話得知,271將那個漕湖實驗室進行武力控製後,便準備帶著大部隊返程了。
一同前來的還有陽澄湖的代表——石磊。
林少瑾認為,這一次271離開滬杭的計劃會是個巨大的變數,為了把握住這個變數,他決定冒進一些。
因此,武安體係的各地代表便收到了林少瑾的邀約,一同前來武安議事,他的師父張信廣也在其中。
“半小時前剛收到消息,從蘆潮港上地鐵了,這會應該快到了。”林少瑾頭也沒抬,繼續盯著屏幕。“就用這個方案吧,雖然耗費的人力物力更多,但從長遠來看,這套方案的上限更高!”
吳振華與許德辰兩人聞言,不約而同地將視線看向林少瑾的屏幕,隻見上麵寫著——基於電氣瞬態與分析程序搭建智能化-化石燃料發電工廠。
原本林少瑾還以為22世紀的沒怎麽見過火力發電站,可能需要自己從一旁指點指點,然而事實卻是,任何事物都是一通百通的。
這份方案上密密麻麻寫著什麽中水的回用精處理、膜的堵塞問題、熱力設備水汽循環、廢水二級處理工藝、微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的邊緣控製解決,等等一係列讓人看的頭暈眼花的專業術語。
要不是看了這份方案,林少瑾還一直以為火力發電站就是找東西燒開水,蒸汽推動蒸汽輪機發電這麽簡單。
現在他才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什麽叫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辦!
“這份方案會不會有點超出咱們的能力範圍了?”
“不會。”林少瑾搖搖頭,“我花了一個晚上跟著相關工程師學習了一些有關火力發電廠的知識,不要覺得這些專業名詞看起來很高精尖,根據我學到的來看,實際上這些都是百年前就有的技術了。
我們武安是有這個實力去建造的。
另外,也不是說一次性就建成這個工程,我的想法是要將它分為多期工程,一期工程暫時能滿足武安現在的排水、生活、照明用電消耗就好了。
二期工程就要加把勁,最好是能讓我們所有避難所都能持續進行供暖,保證可以長期維持地下生活,保障避難所內植物可以正常生長。
三期就是最後一期,第三期工程可以慢慢來,火力終究隻是個備用方案,不能把全部的力氣都壓在這上麵。”
“行,這些專業的東西我也不懂,你看著辦就好。”
吳振華說完這話輕輕歎了一口氣,感歎著人生境遇無常,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自己的能力逐漸跟不上武安的發展速度了。
“歎什麽氣啊,老吳,這小子就是個妖孽,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不能和他比。”許德辰心知吳振華有些意氣消沉,出言安慰。
吳振華默默看了一眼許德辰,沒接他的話茬,轉而說道:
“話說,少瑾啊,咱們這樣讓張信廣過來,真的不用去迎接一下麽?畢竟好歹也是你師父,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人家一點麵子吧。”
“他自己跟我說的,用不著迎接他,該幹嘛幹嘛就行了。比起花費力氣做那些表麵上的,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在實際。”
林少瑾將屏幕關閉,隨後起身,“我們先去會議室吧,客人來了,茶水還是要備的。”
混跡社會十幾年的林少瑾怎會不懂人情世故?他什麽都懂,隻是,既然張信廣這麽說了,那他也就不想做那些客套的事情。
若是張信廣能為這種事斤斤計較,這樣的人注定是與自己是沒有師徒緣分的,也沒必要去強求什麽。
張信廣和他,是雙向選擇。既然張信廣考驗完他了,那麽就輪到林少瑾考驗張信廣有沒有這個資格當自己的師父了。
回想起昨天的事情,林少瑾不由得產生一種尷尬的情緒。
自己跟黃禕萱逛逛市場,結果遇到了被自己遺忘許久的侄孫,這也不能怪他,主要是冷不丁地突然冒出來一個晚輩,實在是有些不太好適應和習慣。
出於一種因愧疚產生的彌補心理,林少瑾將自己存下來百分之80的工資都轉賬給了李航程。
別的他也幫不上太多,隻能期望這點工資能夠讓自己這位便宜侄孫的日子好過一些。
定了定神,林少瑾從思緒中脫離而出,將目光鎖定在眼前的顯示屏上。
屏幕上,幾份火力發電廠方案隨著林少瑾的操作依次交換顯示順序,這些都是工程那邊連夜趕出來的初稿。
在幾個懂行的電工指導下,搭配ai計算關鍵數據,倒也算是折騰出來一點東西了。
若是能將這些方案落實,武安的電力在短時間內不會再有任何問題。
向天空之城借電的事兒算是暫時沒盼頭了,回去天空之城的莫小秦第一時間就將武安的訴求轉告給了章毅,而章毅的答複是拒絕。
理由給的中規中矩,說是天空之城的核聚變發電站采用的是氦聚變技術,而氦聚變最重要的元素“氦3”的來源基本上都取自月球,在如今的情況下,天空之城的儲備能源是用一天少一天。
如果借給武安,天空之城就會麵臨能源短缺問題,天空之城的任務比武安更重,所以借電沒得商量。
而對於武安將要麵臨的居住安全問題,章毅表示,天空之城又不是沒地方住了,這話意思很明顯,就是明裏暗裏地攢動著武安趕緊加入天空之城。
林少瑾自然是不相信章毅的鬼話,一個核聚變發電站,不管它的規模再怎麽小,至少都能保證上百萬戶家庭(22世紀)的日常用電。
武安才多大?不過就是幾十個地鐵站,加上幾個一級避難所和一個生活十來萬人的排水巨構罷了。
現在的武安又沒什麽特別耗電的大工廠,一天最多就用上2-300百萬千瓦時就封頂了。而一個標準的核聚變發電站的年發電量是8-1200億千瓦時。
就算天空之城的核聚變發電站裝載的發電機組少,發電量略有閹割,但也至少會有幾百億上下千瓦時的發電量。
說白了,章毅還是想著用“資源”來逼迫武安認可他。
不過章毅的想法終究是要落空了,林少瑾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找的天空之城,真正想要解決武安電力、住房問題還是得靠武安自己。
當然,拿下天空之城也是一個更好的方法。
“少瑾,你師父還沒到麽?”
根據昨晚與陽澄湖那邊的通話得知,271將那個漕湖實驗室進行武力控製後,便準備帶著大部隊返程了。
一同前來的還有陽澄湖的代表——石磊。
林少瑾認為,這一次271離開滬杭的計劃會是個巨大的變數,為了把握住這個變數,他決定冒進一些。
因此,武安體係的各地代表便收到了林少瑾的邀約,一同前來武安議事,他的師父張信廣也在其中。
“半小時前剛收到消息,從蘆潮港上地鐵了,這會應該快到了。”林少瑾頭也沒抬,繼續盯著屏幕。“就用這個方案吧,雖然耗費的人力物力更多,但從長遠來看,這套方案的上限更高!”
吳振華與許德辰兩人聞言,不約而同地將視線看向林少瑾的屏幕,隻見上麵寫著——基於電氣瞬態與分析程序搭建智能化-化石燃料發電工廠。
原本林少瑾還以為22世紀的沒怎麽見過火力發電站,可能需要自己從一旁指點指點,然而事實卻是,任何事物都是一通百通的。
這份方案上密密麻麻寫著什麽中水的回用精處理、膜的堵塞問題、熱力設備水汽循環、廢水二級處理工藝、微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的邊緣控製解決,等等一係列讓人看的頭暈眼花的專業術語。
要不是看了這份方案,林少瑾還一直以為火力發電站就是找東西燒開水,蒸汽推動蒸汽輪機發電這麽簡單。
現在他才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什麽叫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辦!
“這份方案會不會有點超出咱們的能力範圍了?”
“不會。”林少瑾搖搖頭,“我花了一個晚上跟著相關工程師學習了一些有關火力發電廠的知識,不要覺得這些專業名詞看起來很高精尖,根據我學到的來看,實際上這些都是百年前就有的技術了。
我們武安是有這個實力去建造的。
另外,也不是說一次性就建成這個工程,我的想法是要將它分為多期工程,一期工程暫時能滿足武安現在的排水、生活、照明用電消耗就好了。
二期工程就要加把勁,最好是能讓我們所有避難所都能持續進行供暖,保證可以長期維持地下生活,保障避難所內植物可以正常生長。
三期就是最後一期,第三期工程可以慢慢來,火力終究隻是個備用方案,不能把全部的力氣都壓在這上麵。”
“行,這些專業的東西我也不懂,你看著辦就好。”
吳振華說完這話輕輕歎了一口氣,感歎著人生境遇無常,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自己的能力逐漸跟不上武安的發展速度了。
“歎什麽氣啊,老吳,這小子就是個妖孽,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不能和他比。”許德辰心知吳振華有些意氣消沉,出言安慰。
吳振華默默看了一眼許德辰,沒接他的話茬,轉而說道:
“話說,少瑾啊,咱們這樣讓張信廣過來,真的不用去迎接一下麽?畢竟好歹也是你師父,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人家一點麵子吧。”
“他自己跟我說的,用不著迎接他,該幹嘛幹嘛就行了。比起花費力氣做那些表麵上的,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在實際。”
林少瑾將屏幕關閉,隨後起身,“我們先去會議室吧,客人來了,茶水還是要備的。”
混跡社會十幾年的林少瑾怎會不懂人情世故?他什麽都懂,隻是,既然張信廣這麽說了,那他也就不想做那些客套的事情。
若是張信廣能為這種事斤斤計較,這樣的人注定是與自己是沒有師徒緣分的,也沒必要去強求什麽。
張信廣和他,是雙向選擇。既然張信廣考驗完他了,那麽就輪到林少瑾考驗張信廣有沒有這個資格當自己的師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