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關於各教教義呢?”


    儀式服飾取消這一點她倒是沒什麽特別的想法,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事。


    黃禕萱真正在意的,是宗教核心的問題——教義。


    每改動一條教義,就會誕生出一個全新的宗教,在早期的歐洲,為了爭論耶穌到底是不是上帝的兒子這件事,硬生生的分化出基督、猶太、伊斯蘭三大教。


    同樣的,為了爭論人到底能不能越過神父直接與上帝溝通,基督又分化成了天主、新教、東正三個派係。


    哦對了,實際上華夏各宗教已經自成一個派係,比如華夏的天主教。曆經近兩百年的獨立發展,華夏的本土天主與歐洲的天主實際上已經不再是一個體係了。


    最根本的一個區別就是,其他地區的天主教的主教需要教皇來任命,其餘神職人員的任命則需要在梵蒂岡留檔。


    而在華夏,什麽是教皇,沒聽說過。華夏的天主教主教都是“自選自聖”,並且教會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自治、自養、自傳。教皇隻是一個精神意義上的領袖象征。


    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無法被羅馬教皇所容忍。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梵蒂岡與華夏都是斷交狀態。


    而天主教在華夏內部也分裂成為了兩個派係,一般稱為地上教會和地下教會兩派。地下教會承認梵蒂岡的合法性,並且偷偷摸摸與梵蒂岡方麵取得聯係,進行相關的宗教活動。


    而地上教會則是由三自教會統領,宗教事務管理部門負責監管。


    如此發展了近兩百年後,雖然現在不再有地上地下教會的分別,但華夏的天主教已經自成一派,完全放飛自我了。


    “三大教的教義維持不變,不過對於教義的解釋,要以馬列思想為核心。


    除此之外,所有的宗教人員都要帶頭學習馬列思想,要培養一支精通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隊伍。”


    關於宗教,林少瑾也沒什麽特別好的想法,專業的事還得專業的人來。他要做的隻是定好一個基本調。


    “我先明確說明一下,這次有關‘新解放神學改革’的具體事宜,武安官方不會下場,宗教的事情,就交給宗教內部自己解決。


    你要協調好各宗教之間的關係,不要起衝突!”


    “好。”黃禕萱點點頭,隨後遞給林少瑾一個平板,“我的想法都寫在這裏了。”


    武安下場推進改革和宗教內部自我改革,這就是兩個性質。武安下場難免會給人一種強製性的感覺,而自我改革,更容易讓人接受。


    林少瑾接過平板,一字一句地閱讀著上麵寫著的方案。


    關於改革的方向,其實也很簡單,黃禕萱打算先從神話故事的角度切入。比如耶穌的身份,在過去的故事中,耶穌常常被塑造成一個救苦救難拯救世界的聖人形象。


    黃禕萱的想法是,耶穌去神聖化,給耶穌賦予人性。


    為什麽耶穌要拯救世人?因為世人飽受階級壓迫。耶穌的犧牲是為了什麽?是為了讓人從罪當中解放出來。耶穌是解放者,不是救贖者。基督把人從罪中拯救出來,而解放是拯救的另一種說法。


    如此,耶穌便從救世主的形象,轉變為了一個為了人民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革命鬥士形象。


    除此之外,黃禕萱還打算讓“行道”重於“正統”,即有正確的行為實行真理比有正確的信仰讚同真理更為重要。


    至此,伊斯蘭、天主、新教這幾個在華夏境內基數較大的外來宗教便迎來了一刀改革。


    伊斯蘭沒話說,畢竟人家本來就認為耶穌是先知而不是上帝的兒子,新教和天主教也沒話說,這次改革並不觸動教義,所以耶穌在天主和新教內,仍舊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事跡也沒有被否定,隻不過耶穌的事跡有了新的解釋。


    至於“行道”重於“正統”,這個就更沒話說了,開玩笑,華夏內部哪個宗教敢說自己是“正統”?早就被本土化的麵目全非了,這條思想改革反倒是對他們有好處。


    而對於佛、道,黃禕萱也打算采用類似的策略。對於佛教,同樣是去神聖化,將佛描繪成參悟真理,擁有大智慧的人,而非“聖”。籠統的說,佛以後就是宗教學,佛教分科中的大哲學家。


    道教就更簡單了,本身道教就沒有“神”的概念,隻有“仙人”。人住在山裏,就成為了“仙”。所以,對付道教依舊是去神聖化,並且對道教的各類神仙人物的原型以馬列思想進行解釋。


    比如哪吒是反父權,孫悟空是反封建。


    對道教產生的“仙人”去神聖化其實還算比較簡單的。最主要還是古代人的想象力不夠,“仙人”一般在古代有兩種能力,一是法力無邊,二是壽命長。


    比如孫悟空,它的最直接武力體現就是可以掄的起一根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神兵”,一個筋鬥可以飛十萬八千裏。金箍棒換算為現代單位就是6.75噸,十萬八千裏是km。


    而這對於22世紀的人來說,要做到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穿上機甲的戰士可以輕易舉起數噸重的物體,而人類目前向半人馬座a星係發射的“南天門”探測器目前最高時速已經達到了每秒數千千米。


    所以,“仙”早就沒有了往日的高不可攀,將其從“仙”逐漸轉換為“人”的思想改革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反對和阻礙。


    “不錯,整體的方案雖激進,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林少瑾將整個方案仔細看完後,給出了自己中肯的評價。


    想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對宗教動刀子,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不管是什麽宗教,華夏人民都隻是其淺信徒,很少有虔誠的信徒。


    這就比歐美那邊要好太多,你要動宗教,他們是真的會跟你玩命。強如蘇聯也沒辦法解決東正教在其國內的影響。(當初為了消除東正教,蘇聯物理性地消滅了10萬神職人員。)


    而在華夏,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宗教的力量能夠威脅到政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如此。自商王朝以後,華夏這片土地上,神永遠要給人服務。


    共和國過去始終是以“導”的態度對待宗教問題,曆經百來年的引導,現在也是時候做點改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豕魁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豕魁杓並收藏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