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繁星似火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 作者:天豕魁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閆樅的研究是對是錯,在當今這個時代恐怕沒有任何人有資格下定論。
271也並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在結合他自己查看的資料與閆樅自述的話語後,他其實對於閆樅的想法是多多少少有些認同的。
基因工程,全球光榮進化,做得好就是科技大爆炸!不,應該說是科技大伊萬!
倘若把過去的古代人類的文明發展速度比作走路,工業時代文明發展的速度就是搭乘汽車一般。
要是全人類進化基因工程真的成功,人類文明的發展將會像搭乘高超音速火箭一樣風馳電掣!
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指數,2106年的人類文明僅堪堪達到了1型文明(能夠獲取該星球上的所有可用儲存能量,2020年的人類是0.76級),從第一個文字出現到這一步,人類用了6000年。
閆樅的研究要是成功,人類從1型文明到2型或許隻需要短短十幾年。
不過他畢竟還沒成功呢,研究的對錯271無法下定論,可研究的過程271還是能判斷是非對錯的。不管怎麽說,閆樅太過於激進了。
他的想法過於超前,以當前時代的思想,幾乎沒有任何人會站在明麵上支持他的這一研究。
科學發展觀幾乎是這個時代所有人的共識,其一,便是以人為本。閆樅做人體實驗的行為已經是嚴重違背了22世紀人類的基本價值觀。
其次,這樣的研究所需的資源必然是海量的,靠著幾個背後的陰謀家籌集的資源,閆樅永遠不可能完成他最終想完成的那一步。
也就是說,這是個注定會在這個時代夭折的研究項目。
為了推動一個會夭折的項目,而導致國家不穩,這是十分劃不來的事情。華夏目前最需要的是穩定的社會秩序,其次才是考慮這些激進的科研項目。
或許曆史會證明閆樅的方向是正確的,但當前的時機並不允許閆樅做這麽冒險的事情。
“這位少將先生,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大過濾器理論?”趁著金發男人拿資料的空檔,閆樅又拋出一個問題。
“聽說過。”271點點頭,“如果你仍舊打算從人類大義的角度來勸我放你一馬,還是早點放棄這個念頭吧。”
“不不不,這隻是...閑談。”閆樅微笑,“在過去的歲月中,我們擁有了金屬氫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工業化人工合成澱粉技術、實用化的霍爾推進器,甚至是超人工智能。
然而,擁有如此多技術的我們,並沒有迎來繁榮的星際時代,反倒是依舊在地球這個巴掌大的地方打生打死。
曾經有許多學者說,屬於我們文明的大過濾器是可控核聚變,也有的學者說,是生態艙、冬眠技術、太空采礦技術等等。
可當這些技術一個接一個的實現後,我們卻依舊鎖死在地球這個小小的星球上。
少將先生,你覺得這是為什麽?”?
“我不是專業的科學家,這個問題我可回答不了你。”271隨口敷衍著。
“其實你知道的。”閆樅似笑非笑,這個表情從他那灰白色的皮膚上顯現出來時,顯得有些瘮人。
“作為一名軍人,特別是一名銜級較高的軍官,你接觸到的往往會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一麵。
所有的理想,所有的信仰,所有的血脈,所有的民族,所有源自人類社會中誕生的事物。
這些東西離平民老百姓很遠,所以當他們向上望去的時候,瞥見的,是如晶瑩的珍珠般閃爍在夜空的繁星。
它們猶如靈魂的瑰寶,要為世人講述無盡的希望和夢想。
然而,這些東西對你來說很近,因此你看到的不是閃爍在夜空的繁星,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巨大極端熱球體!
任何企圖靠近的人都會被湮滅!可我們就像那不知死活的蛾子一般前仆後繼地湧向它,仿佛它具有某種巨大的吸引力一般。
這個巨大極端熱球體不是別的什麽東西,它是我們所有人的欲望匯聚成的,如果我們掌控不了它,就會被它吞噬。
而這,就是人類文明的結局。”
說到這裏,閆樅不由自主地傷悲起來,就好像他真的看見了什麽令人絕望的場景似得。
“原始人的腦子,中世紀的社會製度,現代的科技水平。少將先生,你是一名軍人,你應該很懂得槍的威險程度。我這裏問你一個問題。
你覺得將一把槍交給一個成年男性更危險,還是交給一個小男孩更危險一些呢?”
“小男孩。”271回道。
通常來說,許多人會認為成年人比小孩更危險,但那是建立在成年人的身體素質比小孩更具威脅的情況下。而若是讓這兩者之一持有一把槍,無疑是小男孩更為恐怖。
因為小孩不懂得槍的威力有多大,不懂得開槍的後果有多嚴重。
“正解。”閆樅點點頭,“當今的人類,就像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幼兒,卻觸摸到了禁忌的武器。至於後果,你也看見了,這殘破的世界就是最有力的說明。
小孩的世界很純粹,他們不懂得合作,為了一塊糖果便能打的頭破血流。
就算有人告訴他們,隻要你們齊心協力就能翻出院牆,外麵的世界有數不盡的糖果,可他們的眼裏隻能看見自己眼前的糖果,沒有一丁點遠見。
而我的基因工程,就是讓人類,從幼年,邁入真正意義上的成年!
隻有成年人才能學會建立完善的社會製度,隻有成年人才懂得在一塊糖和數不盡的糖果之間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唯有保持如成年人般的理性,人類才能走的更遠。”
就在閆樅講的興起之時,房間門突然被推開了,常年未做保養的閉門器發出嘎吱嘎吱刺耳的聲音,伴隨著這聲音一同出現的是那名金發白人男子。
他的手上現在正捧著一堆紙質文件,這些文件在當今這個電子文檔橫行的時代,倒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現在並不是吐槽這個時候,漕湖研究所是生是死,就全憑這些文件了。
“都拿給這位少將先生過目吧,他有這個資格看。”
271也並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在結合他自己查看的資料與閆樅自述的話語後,他其實對於閆樅的想法是多多少少有些認同的。
基因工程,全球光榮進化,做得好就是科技大爆炸!不,應該說是科技大伊萬!
倘若把過去的古代人類的文明發展速度比作走路,工業時代文明發展的速度就是搭乘汽車一般。
要是全人類進化基因工程真的成功,人類文明的發展將會像搭乘高超音速火箭一樣風馳電掣!
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指數,2106年的人類文明僅堪堪達到了1型文明(能夠獲取該星球上的所有可用儲存能量,2020年的人類是0.76級),從第一個文字出現到這一步,人類用了6000年。
閆樅的研究要是成功,人類從1型文明到2型或許隻需要短短十幾年。
不過他畢竟還沒成功呢,研究的對錯271無法下定論,可研究的過程271還是能判斷是非對錯的。不管怎麽說,閆樅太過於激進了。
他的想法過於超前,以當前時代的思想,幾乎沒有任何人會站在明麵上支持他的這一研究。
科學發展觀幾乎是這個時代所有人的共識,其一,便是以人為本。閆樅做人體實驗的行為已經是嚴重違背了22世紀人類的基本價值觀。
其次,這樣的研究所需的資源必然是海量的,靠著幾個背後的陰謀家籌集的資源,閆樅永遠不可能完成他最終想完成的那一步。
也就是說,這是個注定會在這個時代夭折的研究項目。
為了推動一個會夭折的項目,而導致國家不穩,這是十分劃不來的事情。華夏目前最需要的是穩定的社會秩序,其次才是考慮這些激進的科研項目。
或許曆史會證明閆樅的方向是正確的,但當前的時機並不允許閆樅做這麽冒險的事情。
“這位少將先生,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大過濾器理論?”趁著金發男人拿資料的空檔,閆樅又拋出一個問題。
“聽說過。”271點點頭,“如果你仍舊打算從人類大義的角度來勸我放你一馬,還是早點放棄這個念頭吧。”
“不不不,這隻是...閑談。”閆樅微笑,“在過去的歲月中,我們擁有了金屬氫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工業化人工合成澱粉技術、實用化的霍爾推進器,甚至是超人工智能。
然而,擁有如此多技術的我們,並沒有迎來繁榮的星際時代,反倒是依舊在地球這個巴掌大的地方打生打死。
曾經有許多學者說,屬於我們文明的大過濾器是可控核聚變,也有的學者說,是生態艙、冬眠技術、太空采礦技術等等。
可當這些技術一個接一個的實現後,我們卻依舊鎖死在地球這個小小的星球上。
少將先生,你覺得這是為什麽?”?
“我不是專業的科學家,這個問題我可回答不了你。”271隨口敷衍著。
“其實你知道的。”閆樅似笑非笑,這個表情從他那灰白色的皮膚上顯現出來時,顯得有些瘮人。
“作為一名軍人,特別是一名銜級較高的軍官,你接觸到的往往會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一麵。
所有的理想,所有的信仰,所有的血脈,所有的民族,所有源自人類社會中誕生的事物。
這些東西離平民老百姓很遠,所以當他們向上望去的時候,瞥見的,是如晶瑩的珍珠般閃爍在夜空的繁星。
它們猶如靈魂的瑰寶,要為世人講述無盡的希望和夢想。
然而,這些東西對你來說很近,因此你看到的不是閃爍在夜空的繁星,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巨大極端熱球體!
任何企圖靠近的人都會被湮滅!可我們就像那不知死活的蛾子一般前仆後繼地湧向它,仿佛它具有某種巨大的吸引力一般。
這個巨大極端熱球體不是別的什麽東西,它是我們所有人的欲望匯聚成的,如果我們掌控不了它,就會被它吞噬。
而這,就是人類文明的結局。”
說到這裏,閆樅不由自主地傷悲起來,就好像他真的看見了什麽令人絕望的場景似得。
“原始人的腦子,中世紀的社會製度,現代的科技水平。少將先生,你是一名軍人,你應該很懂得槍的威險程度。我這裏問你一個問題。
你覺得將一把槍交給一個成年男性更危險,還是交給一個小男孩更危險一些呢?”
“小男孩。”271回道。
通常來說,許多人會認為成年人比小孩更危險,但那是建立在成年人的身體素質比小孩更具威脅的情況下。而若是讓這兩者之一持有一把槍,無疑是小男孩更為恐怖。
因為小孩不懂得槍的威力有多大,不懂得開槍的後果有多嚴重。
“正解。”閆樅點點頭,“當今的人類,就像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幼兒,卻觸摸到了禁忌的武器。至於後果,你也看見了,這殘破的世界就是最有力的說明。
小孩的世界很純粹,他們不懂得合作,為了一塊糖果便能打的頭破血流。
就算有人告訴他們,隻要你們齊心協力就能翻出院牆,外麵的世界有數不盡的糖果,可他們的眼裏隻能看見自己眼前的糖果,沒有一丁點遠見。
而我的基因工程,就是讓人類,從幼年,邁入真正意義上的成年!
隻有成年人才能學會建立完善的社會製度,隻有成年人才懂得在一塊糖和數不盡的糖果之間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唯有保持如成年人般的理性,人類才能走的更遠。”
就在閆樅講的興起之時,房間門突然被推開了,常年未做保養的閉門器發出嘎吱嘎吱刺耳的聲音,伴隨著這聲音一同出現的是那名金發白人男子。
他的手上現在正捧著一堆紙質文件,這些文件在當今這個電子文檔橫行的時代,倒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現在並不是吐槽這個時候,漕湖研究所是生是死,就全憑這些文件了。
“都拿給這位少將先生過目吧,他有這個資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