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辯。”麵對這個難以回答的問題,271並不打算與閆樅爭辯什麽,一句話帶過,隨後將話題重新引回正軌,“我今天來這裏不是跟你討論哲學的,正麵回答我的問題!”


    “好好好,尊敬的少將同誌,那我就正麵回答你的問題。”閆樅話落掃了一眼左右,接著,幾名資格不夠的研究人員識趣地從房間退出。


    待到房門緊閉,閆樅才慢慢悠悠地打開自己的手環,將幾份文件投影到桌麵上。


    “這是2090年我們向火星發射的天問四號-熒惑載人航天器的成員們在火星的科柏洛斯槽溝和奧林匹斯盾形火山帶回來的樣本圖片,另一份是木衛二探測器-太歲號拍攝的樣本資料。


    我不知道你們軍方的少將有沒有這個資格了解這件事,不過看你這咄咄逼人的樣子,我要是不給你說明白了,你怕是要就地槍斃我了。”閆樅指著文件半開玩笑地說。


    開場白說完,閆樅麵色一沉,神情嚴峻,認真道:


    “我們的航天員在火星的探測任務中,發現了兩個東西,第一,科柏洛斯槽溝地帶發現了一種未知生物的遺骸!


    這種通體橘紅色生物常年生活在科柏洛斯槽溝的活躍斷層附近,我們曾認為火星是一顆已經‘死去’的星球,不過從實際探索中我們發現,它隻是行將就木,還遠未到‘死亡’的地步。


    因此,火山活動仍舊在火星上持續著,每當科柏洛斯槽溝的火山活動時,地底的冰層便會融化,這些橘紅色的生物便會從休眠中蘇醒,開始繁衍。


    根據中科院的研究,這些生物的休眠期可以長達200至800年。可惜的是,當我們發現這些生物的時候,它們已經滅絕了大概上百萬年了。”


    “所以,這和你在漕湖的事情有什麽關聯嗎?”271不解地問道。


    “嗬嗬,別著急嘛。”閆樅禮貌性地笑了笑,又將另一份文件放大,“這是奧林匹斯盾形火山的地下岩層中發現的......唔,它暫時的稱呼叫做‘上古遺跡’。


    隻不過這個‘古’是真的有點古了。”


    271看了一眼文件,隻見上麵一共有5張圖片,附帶一段文字說明——火星上古生物遺址。


    生物、上古、火星、遺址,這四個詞組他都認識,可這一組合,271就感覺有些頭暈乎乎的。


    什麽玩意?火星文明?外星人?


    看見271一臉疑惑的表情,閆樅適時地解釋道:


    “不要太過於緊張,這是距今約30億年前的生物遺址,文明程度差不多約等於地球的鱷魚。”


    隨著他的話語落下,投影的內容從文件轉換為了一顆蔚藍與橘紅色相間的星球。


    “大約在3-40億年前,火星的表麵上還存在著海洋、河流,根據考察,我們發現在這個時期,火星也孕育了大量的生命。


    隻不過火星並沒有誕生像地球這樣的高等植物,大多數都是類似地球菌藻類的低等植物。


    所以火星一直都沒有誕生什麽高等智慧生物,它們遺留下來的遺址,也隻是一些生活過的痕跡罷了,幾十億年的風霜,若是不仔細看,還會以為這隻是一堆平平無奇的砂石。


    有意思的是,火星上的生物大多數都采用的‘二硫化亞鐵’和‘四硫化三鐵’組成外骨骼,並非地球生物這樣采用‘鈣’元素。


    這也是我們探索火星幾十年,卻未曾發現什麽化石的緣故。


    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的內核逐漸冷卻,磁場、海洋、大氣也漸漸消失,宇宙高能粒子流幾十億年的衝擊下,火星的生命也就逐漸凋零。


    根據計算,如果火星的體積再大一點,或許它的內核將不會冷卻,而是像地球一樣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皆時,在幾十億年的尺度下,出現智慧生命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少將同誌,你現在能明白了嗎?一顆距離我們咫尺之遙的星球,竟然差點就孕育了智慧生命!”


    閆樅說著說著就漲紅了臉,從他慷慨激昂的話語中不難看出他對這事是非常的激動的。


    一旁的研究人員見閆樅有些失態,連忙從冰櫃裏遞來一瓶冰水,閆樅卻是擺擺手拒絕了。


    他的雙眼有些漲紅,掃了一眼271淡如止水的麵容,不由得感到有些掃興,跟這種隻會打打殺殺的家夥談論學術實在是有辱斯文。


    不過他也沒在意太多,繼續點開下一份文件,平複了一下心情說道:


    “這是木衛二的資料,與火星的情況差不多,同樣是發現了生命活動的痕跡,隻不過,木衛二上的生命......是活的。


    2097年,太歲從木衛二深達上百公裏的海洋中拍攝到了一組模糊的影像,根據中科院的研究人員反複研究,猜測影像中模糊的浮遊顆粒是一種微生物。


    它們依靠木衛二海底火山的熱量生存、繁衍。


    原定計劃是2120年再次發射一艘探測器取回樣本進行研究,可惜,現在核戰爆發,我恐怕有生之年都難以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生命了。


    畢竟那可是活體外星生命,哪怕隻是微生物,對於生物科研界也會掀起一次巨大的浪潮。


    這位少將同誌,現在你能明白了嗎?


    在一個小小的太陽係就已知有兩顆星球孕育了生命,一顆衛星極可能存在生命。


    宇宙何其廣闊,數百億光年的尺度下,宇宙中光恒星的數量都有20萬億億到40萬億億顆。


    地球能孕育智慧,別的星係也會。


    你想從道德的層麵上指責我,從法律的層麵上製裁我,我這裏先不說你有沒有這個資格審判我,也不說現在這個時代法律到底還有多少約束力。


    我就這麽告訴你,地球上的自然界講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把尺度放大到整個宇宙,這個道理也是同樣的。


    杜鵑鳥喜歡把蛋下在別的鳥的窩裏,聖誕島紅蟹會食用自己的孩子補充體力,母螳螂在交配後會吃掉雄性螳螂,就算是人見人愛的熊貓也會遺棄多餘的幼崽。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人總是喜歡高高在上,將自己與動物劃分開來,認為人是高尚的,動物是卑劣的,人和動物不能混為一談。


    但事實上人類隻不過是聰明一點的動物罷了,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


    我們總是用各種約定俗成的,書麵的東西約束自我,以讓人看起來更像人。但有些時候,看似正確的規矩,實際上或許會是錯誤的。


    就像基因工程這條路,世界各國總是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製約這一技術的發展,好似研究基因就像研究潘多拉魔盒一般恐怖。


    但如果這是一條康莊大道呢?


    這種恐怖可比16世紀錯過大航海,19世紀錯過工業革命,20世紀錯過原子能革命要恐怖的多。


    在地球上我們鬥來鬥去,終究都是地球人,在宇宙的尺度上,慢人一步,那就是萬劫不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豕魁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豕魁杓並收藏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