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瑾有些詫異,他以為說到這裏,兩項研究成果就算是說完了,沒想到沈寒舟還有話要說。


    於是他疑惑問道:“你不是就兩項研究嗎,還有其他的?”


    隻見沈寒舟的目光中帶著火熱,說道:“其實,我也想去地麵搜尋一下。”


    “你?這不行,你一個弱不禁風的文職人員,上去不是添亂嗎?”林少瑾拒絕道。


    “我不是去跟著拾荒隊搜尋物資,我是想去找找看還有沒有其他品種的真菌。


    如果能找到其他的品種,說不定我能研究出點新進展。”沈寒舟神采奕奕道。


    “我不是答應給你調配幾個拾荒小隊了嗎,你還親自去?”林少瑾有些納悶。


    沈寒舟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


    “你不懂,真菌這東西,普通人很難辨別的。


    特別是在成長期的時候,大多數真菌都長的一模一樣的。


    而且就算是到了成熟期,也有很多真菌長相相似。”


    聽到這話,林少瑾也是陷入了回憶,關於真菌,他了解的並不多。


    不過他在被冷凍之前,曾流行過一個說法,那就是全國治療菌類中毒療效最好的醫院,是雲大附屬醫院。


    作為盛產真菌的彩雲之南,每年到了吃蘑菇的季節都會收治一大批中毒的患者。


    這足以可見,哪怕是日日夜夜與菌類打交道的山民,也時常會認錯有毒真菌。


    更何況是避難所這些沒怎麽見過真菌的人。對於他們來說,可能見過最多的真菌就是自己腳底板的腳氣了。


    想到這裏,林少瑾也是心中了然,便答應道:


    “你可以去找,但是必須得有人保護你。


    這樣吧,你明天再去找何海,讓他調100人保護你。


    並且,你自己也必須穿好外骨骼裝甲才行。”


    沈寒舟是目前避難所唯一的科研人才,雖然隻是生物方向的,但也是非常寶貴的。


    所以,林少瑾自然不希望他出什麽事情。


    “好,我答應你。”沈寒舟點頭道。


    ......


    ......


    1120號舊軍事地下堡壘。


    337團二營營長鄭澤鋒已經帶上了200人來到了這個避難所的入口不遠處。


    原本這個帶隊任務應該是陳劍飛的,不過他被林少瑾安排去了二線,短期之內是出不了任務了。


    作為一個一級避難所,軍事地圖上顯示,這個避難所分配有1000名警力武裝。


    出於謹慎考慮,何海建議,還是選擇開一下機甲比較保險。


    在戰前,隻有到了營長級的特戰隊軍人,才會被送去培訓駕駛機甲。


    因此,337團隻有鄭澤鋒和陳劍飛有能力駕駛,但鄭澤鋒卻拒絕了。


    理由是機甲的動靜太大,不符合他們的戰鬥作風。


    何海也無奈,隻能答應了,機甲也就留在了武安門口。


    “前方即將到達目的地,所有人警戒。”鄭澤鋒命令道。


    話落,所有人都啟動了身上的光學隱身設備和消聲裝置。


    與雷霆突擊隊的莽漢風格不同,他們更擅長的是滲透。


    “一連,你們去進行初步偵查。”鄭澤鋒又下達了新的指令。


    一連得令,迅速派出三名特戰隊員,摸到了避難所50m處。


    “報告連長,1120號避難所大門是封死的。”一名337團特戰隊員匯報道。


    “派遣仿生機器人進入內部偵查。”連長回道。


    得到命令,幾名特戰隊員將身上攜帶的仿生螞蟻偵查器取出,放置在避難所大門的縫隙處。


    通過遙感終端,仿生螞蟻慢慢爬動,從縫隙間鑽了進去。


    終端上開始顯示避難所的內部畫麵,這是一個被改造的軍事堡壘。


    在戰前時代,這個堡壘原本被改造成了旅遊景點。


    但因為收益不佳,又被一個餐廳老板承包下來打造成了一個主題餐廳。


    最後在2090年被再次征用改造成地下避難所。


    從仿生螞蟻的視角看,剛入門便是一條悠長的樓梯,深不見底。


    特戰隊員控製仿生螞蟻的透明翅膀開始飛行,不到一分鍾便到了樓梯底部,避難所第二道防爆門的位置。


    再次從縫隙中穿過,螞蟻進入了避難所的主體結構。


    這裏由一條主幹走廊從中間穿過避難所,左右兩邊是四通八達的避難所網道交通。


    “往哪走?”特戰隊員一時犯了難,向連長詢問道。


    連長將一幅軍事地圖調出,點開1120號避難所的內部結構圖,仔細觀察了幾遍後對特戰隊員命令道:


    “控製螞蟻繼續向前飛行,在第三條岔道向右轉彎,那裏是避難所規劃的主要居住區。”


    特戰隊員得令,開始控製著螞蟻繼續飛行,隨著繼續深入,畫麵出現了些許噪點。


    由於目前地麵上的輻射幹擾加上太陽風暴的幹擾,這讓原本能探索幾公裏的探測器,在百米深度就開始出現了信號不穩定現象。


    不過這還算好的,要是21世紀的那種強度的電子技術,估計連10米都爬不動。


    在特戰隊員的操縱下,螞蟻順著網道緩緩飛入了主要居住區。


    入眼便看見了十幾個機器人和一群孩子在玩耍。


    因為它們的身上都穿著純黑色的警用防彈背心,身前寫著“滬杭經濟特區武警部隊”,身後則是寫著“特警”二字。


    手持的則是警用的qbz-077式高斯步槍,這種步槍采用的是低殺傷的“硬幣”型子彈,很明顯是城市武裝專屬裝備。


    從這些特征可以看出來,這是滬杭的警用武裝機器人。


    不同於其他的工程機器人有雜七雜八的輔助工具手,警用武裝機器人采用的是擬人化設計。


    它們擁有著類似人類的軀幹,全身上下噴塗著漆黑的塗裝,頭部用攝像裝置代替,散發著微微的橙光。


    “是滬杭特警部隊。”一名特戰隊員說道。


    “看情況這個避難所好像生存的很好啊!”


    又一名特戰隊員有些振奮道。


    337團的所有人在駐地的時候都是知道“火種計劃”的。


    雖然這是為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不得已而為之的計劃,但多多少少都有些內疚。


    特別是跟著林少瑾看到2239號防空洞慘狀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都如同被架在火上炙烤一般煎熬。


    如今能找到一個像武安一樣幸存至今的避難所,這無疑是令所有人都感到欣慰的。


    “繼續搜索,看看別的區域!”連長繼續下達命令。


    就在得到命令的特戰隊員操縱螞蟻要去其他地方探查時,一個小男孩伸手抓住了仿生螞蟻。


    仿生螞蟻機器脆弱的身軀瞬間被捏的四分五裂,攝影信號也隨之中斷。


    而音頻傳輸在失去信號前,最後傳來的一句話是。


    ——看,這裏有一隻銀色的螞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豕魁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豕魁杓並收藏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