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時代就要有新規矩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 作者:天豕魁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就是這樣,你聽完有什麽想法沒有?”
吳振華闡述完事情的所有起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白開水,潤了潤喉嚨。
林少瑾思索著,良久不發一言,吳振華也耐心的等著,最終林少瑾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著吳振華,“我認為,首先禁止食物分配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是十分反人類的刑罰。
目前來看,我們避難所內的秩序還沒有崩壞到一定需要用如此反人類的刑罰才能維持。所以說,如果我們采取這個處理方案,我擔心避難所的管理可能會走向極端。”
吳振華點點頭表示肯定。
林少瑾又補充道:“其次,死刑也是不可取的,物資寶貴,但還沒到這個程度。
今天偷了個罐頭判死刑,明天如果有人打架呢,這又應該怎麽判,被判死刑的人的家屬會不會覺得我們在草菅人命。
最後,關押和監禁,處罰金這些方案,我覺得是不現實的,避難所的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勞動力,關在一個地方白吃白喝,我接受不了。”
吳振華這時忍不住開口問道:“那你決定應該怎麽辦呢?”
“鞭刑,公開處刑。”林少瑾緩緩道。
“鞭刑?鞭刑屬於封建社會的酷刑,已經被我們文明的現代化社會所摒棄了,真的要用這種處罰嗎?”吳振華有些猶豫。
對於一個常年生活在高度科技化社會的人來說,這種刑法很難接受,因為它不人道。
即使是犯人,他們要接受懲罰,也要把他們當成“人”來看待。
這一點共識,在曆經150年的現代社會發展後,已經刻在每一個人的骨子裏了。
說句玩笑話,如果沒有戰爭的話,再這麽繼續發展下去。
恐怕將來每一個罪犯住進監獄以後都要有空調吹,有電視看,餐餐營養均衡。
要有娛樂室和健身房保證犯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甚至可能會為了服刑的犯人不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而造成家庭破裂。
專門再安排一個家庭套間,要是有嬰兒,就再加個嬰兒床,附贈兒童遊樂區。
但現在是末世,是一個掙紮求生的時代,是秩序搖搖欲墜的時代,自然不能采用這些溫和的處罰。
所以林少瑾堅決肯定地對吳振華說道:
“亂世,當用重典!新的時代,要有適應時代的新規矩。
你的思維有一個誤區,刑法這東西,沒有什麽文明不文明,現代不現代的。
自由刑和死刑相比,死刑總是被人說野蠻,死刑其中的絞刑、斷頭刑等等,又比槍決和注射死刑更讓人覺得野蠻。
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的。
隻是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程度的量刑標準來維護社會秩序。
例如先秦時期,那時候人普遍壽命短,會莫名其妙被劫匪砍死,被野獸吃了,或者自己跟人武鬥死了等等。
死亡對於先秦時代的人來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所以那時候的人對死亡的恐懼遠低於現代人,如果要維護國家秩序,用普通的死刑肯定收益不大。
於是統治者發明了各種各樣能讓人極大痛苦的刑法,若不如此,以當時的治理能力,秩序將會蕩然無存。
而到了21世紀,社會發展下,人的思想和社會體係的轉變。
這導致,即便是普通的限製人身自由刑罰,也能震懾不法分子。
如此一來,維護社會秩序自然也就不需要用極刑去威懾了。
若是戰爭沒有爆發,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話,人類的整體道德水平應該會拔高很大一截。
我想,到時候自由刑或許也會被廢除,甚至被稱做是不人道的。
取而代之的是對罪犯的教育和改造,通過心理幹預、社會服務等手段來幫助罪犯重新融入社會。
所以,結合曆史經驗和目前我們避難所內的實際社會情況,可以得出。
鞭刑,適用於目前偷盜行為的懲戒,是極其有效且合理的,我甚至覺得還輕了!
畢竟,末世可是比先秦時代還要亂呢。”
“亂世,當用重典......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程度的量刑標準來維護社會秩序......”
吳振華砸吧著嘴,反複咀嚼這段話,忽的眼前一亮,“說的好啊,來找你果然是對的!
話說你小子為什麽看待問題這麽透徹,就好像,天生就是為了這個時代而生的!
你是哪個名校畢業的來著?居然能培養出20歲的年紀就擁有如此才華的你。”
聞言,林少瑾嘴角抽了抽,這實在是說到他的痛點了,他雙手一攤,無奈搖頭道:
“我是社會大學畢業,小時候家裏經濟拮據,沒有錢供我讀書了,我14歲就出來混社會了。
至於你說什麽為了這個時代而生的,我隻能說,可能是我出生的年代使然。
在我小時候,崇洋媚外是社會的常態,吃不飽肚子念不起書也是常態,工人被迫無償加班、老師對學生拳打腳踢、家門口的小河裏會有趴著睡覺的人......
林林總總,許多在你們這個時代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那個時代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我慢慢成長,人們開始斥責崇洋媚外的行為,大家能吃飽飯了,念書也不成問題了,工人加班有加班費了,老師也隻敢拿戒尺對學生體罰了。
當我成年的時候,人們開始反對996加班,對國產的東西產生自豪感,雞娃成了家長們的日常,老師讓學生做個俯臥撐都能被拉出來網暴。
你知道嗎,所長,原本這些是要以百年為跨度去改變的,卻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樣的誇張發展使得無數有才能的人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又如過眼雲煙一般迅速消散。
所謂時勢造英雄,其實比我有能力的人,在我那個時代比比皆是。”
吳振華靜靜聽完林少瑾的話,這段時間接觸以來,他一直覺得林少瑾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很少有發表長篇大論的時候。
今天倒是讓他有些意外了,看來是自己的話觸動了他的內心。
“其實,你沒必要這樣否定你自己,我知道你過去的成就,你在19歲的時候就自己創辦公司了。
就這一點,你就比大部分人強很多了。而且,現在的你也與以前不同了。”吳振華開口道。
“不同?什麽不同,我感覺我還是那個我。
有點小才華,有點小良心,人不算很壞,也不是什麽老好人。”林少瑾自我評價道。
“你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來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吳振華解釋道,“你擁有過去崢嶸年代的特殊閱曆。
不可否認,你說存在很多比你更有才華的人。
但你有他們所沒有的,就是你擁有了學習現在這個時代知識技能的機會。
少瑾,你知道比才華更重要的東西是什麽嗎?”
林少瑾若有所思,疑惑的問道:“是什麽?”
“是跳出時代囚籠的眼光和見識!”
吳振華公布了他的答案,“我相信,你將來會在這個時代綻放獨屬於你的煙火。”
聞言,林少瑾啞然失笑,附和一句:“那就借您吉言了!”
“你還別不信,我看人一向很準。”
吳振華自信滿滿的說道,“說實話,有時候我真的覺得,能遇見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運氣。
如果沒有你,我不敢想象我會犯多少無法挽回的錯誤,也許避難所......”
“好好好,我知道了,就算沒有我林少瑾,也會有李少瑾,吳少瑾的。
可能你這個避難所真的會覆滅,但以全國為尺度,總會有人在末日中不斷破壁之下摸索出正確道路的。”
林少瑾打斷了吳振華的商業吹捧環節。
“別的避難所關我屁事,我可沒那麽偉大,去管那麽大的事情。
我隻在乎我能看見的地方是安好的就行了。”吳振華漫不經心的說道。
“不過,這件事情也是給我提了個醒了,避難所目前有一條很嚴重的漏洞。”
林少瑾沒有理會吳振華的嘟囔,繼續提出自己的工作意見。
“什麽漏洞?”
“戰前的那一套律法已經不適應了,我們缺少一套適用於當前社會環境的法案。”
“願聞其詳!”
吳振華闡述完事情的所有起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白開水,潤了潤喉嚨。
林少瑾思索著,良久不發一言,吳振華也耐心的等著,最終林少瑾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著吳振華,“我認為,首先禁止食物分配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是十分反人類的刑罰。
目前來看,我們避難所內的秩序還沒有崩壞到一定需要用如此反人類的刑罰才能維持。所以說,如果我們采取這個處理方案,我擔心避難所的管理可能會走向極端。”
吳振華點點頭表示肯定。
林少瑾又補充道:“其次,死刑也是不可取的,物資寶貴,但還沒到這個程度。
今天偷了個罐頭判死刑,明天如果有人打架呢,這又應該怎麽判,被判死刑的人的家屬會不會覺得我們在草菅人命。
最後,關押和監禁,處罰金這些方案,我覺得是不現實的,避難所的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勞動力,關在一個地方白吃白喝,我接受不了。”
吳振華這時忍不住開口問道:“那你決定應該怎麽辦呢?”
“鞭刑,公開處刑。”林少瑾緩緩道。
“鞭刑?鞭刑屬於封建社會的酷刑,已經被我們文明的現代化社會所摒棄了,真的要用這種處罰嗎?”吳振華有些猶豫。
對於一個常年生活在高度科技化社會的人來說,這種刑法很難接受,因為它不人道。
即使是犯人,他們要接受懲罰,也要把他們當成“人”來看待。
這一點共識,在曆經150年的現代社會發展後,已經刻在每一個人的骨子裏了。
說句玩笑話,如果沒有戰爭的話,再這麽繼續發展下去。
恐怕將來每一個罪犯住進監獄以後都要有空調吹,有電視看,餐餐營養均衡。
要有娛樂室和健身房保證犯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甚至可能會為了服刑的犯人不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而造成家庭破裂。
專門再安排一個家庭套間,要是有嬰兒,就再加個嬰兒床,附贈兒童遊樂區。
但現在是末世,是一個掙紮求生的時代,是秩序搖搖欲墜的時代,自然不能采用這些溫和的處罰。
所以林少瑾堅決肯定地對吳振華說道:
“亂世,當用重典!新的時代,要有適應時代的新規矩。
你的思維有一個誤區,刑法這東西,沒有什麽文明不文明,現代不現代的。
自由刑和死刑相比,死刑總是被人說野蠻,死刑其中的絞刑、斷頭刑等等,又比槍決和注射死刑更讓人覺得野蠻。
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的。
隻是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程度的量刑標準來維護社會秩序。
例如先秦時期,那時候人普遍壽命短,會莫名其妙被劫匪砍死,被野獸吃了,或者自己跟人武鬥死了等等。
死亡對於先秦時代的人來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所以那時候的人對死亡的恐懼遠低於現代人,如果要維護國家秩序,用普通的死刑肯定收益不大。
於是統治者發明了各種各樣能讓人極大痛苦的刑法,若不如此,以當時的治理能力,秩序將會蕩然無存。
而到了21世紀,社會發展下,人的思想和社會體係的轉變。
這導致,即便是普通的限製人身自由刑罰,也能震懾不法分子。
如此一來,維護社會秩序自然也就不需要用極刑去威懾了。
若是戰爭沒有爆發,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話,人類的整體道德水平應該會拔高很大一截。
我想,到時候自由刑或許也會被廢除,甚至被稱做是不人道的。
取而代之的是對罪犯的教育和改造,通過心理幹預、社會服務等手段來幫助罪犯重新融入社會。
所以,結合曆史經驗和目前我們避難所內的實際社會情況,可以得出。
鞭刑,適用於目前偷盜行為的懲戒,是極其有效且合理的,我甚至覺得還輕了!
畢竟,末世可是比先秦時代還要亂呢。”
“亂世,當用重典......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程度的量刑標準來維護社會秩序......”
吳振華砸吧著嘴,反複咀嚼這段話,忽的眼前一亮,“說的好啊,來找你果然是對的!
話說你小子為什麽看待問題這麽透徹,就好像,天生就是為了這個時代而生的!
你是哪個名校畢業的來著?居然能培養出20歲的年紀就擁有如此才華的你。”
聞言,林少瑾嘴角抽了抽,這實在是說到他的痛點了,他雙手一攤,無奈搖頭道:
“我是社會大學畢業,小時候家裏經濟拮據,沒有錢供我讀書了,我14歲就出來混社會了。
至於你說什麽為了這個時代而生的,我隻能說,可能是我出生的年代使然。
在我小時候,崇洋媚外是社會的常態,吃不飽肚子念不起書也是常態,工人被迫無償加班、老師對學生拳打腳踢、家門口的小河裏會有趴著睡覺的人......
林林總總,許多在你們這個時代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那個時代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我慢慢成長,人們開始斥責崇洋媚外的行為,大家能吃飽飯了,念書也不成問題了,工人加班有加班費了,老師也隻敢拿戒尺對學生體罰了。
當我成年的時候,人們開始反對996加班,對國產的東西產生自豪感,雞娃成了家長們的日常,老師讓學生做個俯臥撐都能被拉出來網暴。
你知道嗎,所長,原本這些是要以百年為跨度去改變的,卻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樣的誇張發展使得無數有才能的人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又如過眼雲煙一般迅速消散。
所謂時勢造英雄,其實比我有能力的人,在我那個時代比比皆是。”
吳振華靜靜聽完林少瑾的話,這段時間接觸以來,他一直覺得林少瑾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很少有發表長篇大論的時候。
今天倒是讓他有些意外了,看來是自己的話觸動了他的內心。
“其實,你沒必要這樣否定你自己,我知道你過去的成就,你在19歲的時候就自己創辦公司了。
就這一點,你就比大部分人強很多了。而且,現在的你也與以前不同了。”吳振華開口道。
“不同?什麽不同,我感覺我還是那個我。
有點小才華,有點小良心,人不算很壞,也不是什麽老好人。”林少瑾自我評價道。
“你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來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吳振華解釋道,“你擁有過去崢嶸年代的特殊閱曆。
不可否認,你說存在很多比你更有才華的人。
但你有他們所沒有的,就是你擁有了學習現在這個時代知識技能的機會。
少瑾,你知道比才華更重要的東西是什麽嗎?”
林少瑾若有所思,疑惑的問道:“是什麽?”
“是跳出時代囚籠的眼光和見識!”
吳振華公布了他的答案,“我相信,你將來會在這個時代綻放獨屬於你的煙火。”
聞言,林少瑾啞然失笑,附和一句:“那就借您吉言了!”
“你還別不信,我看人一向很準。”
吳振華自信滿滿的說道,“說實話,有時候我真的覺得,能遇見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運氣。
如果沒有你,我不敢想象我會犯多少無法挽回的錯誤,也許避難所......”
“好好好,我知道了,就算沒有我林少瑾,也會有李少瑾,吳少瑾的。
可能你這個避難所真的會覆滅,但以全國為尺度,總會有人在末日中不斷破壁之下摸索出正確道路的。”
林少瑾打斷了吳振華的商業吹捧環節。
“別的避難所關我屁事,我可沒那麽偉大,去管那麽大的事情。
我隻在乎我能看見的地方是安好的就行了。”吳振華漫不經心的說道。
“不過,這件事情也是給我提了個醒了,避難所目前有一條很嚴重的漏洞。”
林少瑾沒有理會吳振華的嘟囔,繼續提出自己的工作意見。
“什麽漏洞?”
“戰前的那一套律法已經不適應了,我們缺少一套適用於當前社會環境的法案。”
“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