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思仙微閉雙眼。
良久,他才緩緩睜開眼,眼中帶著些許無奈與哀傷,輕輕歎了口氣:“風老弟說得不錯,這兩位曾經的蓋世強者,如今卻是這般境遇。”
“真是令人感歎啊,”
石思仙的聲音低沉。
“修道之路,從來都不是一條坦途。在追求力量與理想的征途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障礙與挑戰。”
“唉,理念的分歧,竟是這般可怕。”渡光陰輕歎一聲,眼中滿是對前輩們遭遇的同情與惋惜。
石思仙突然又道:“不過,要說這一代修士中誰最有可能達到那個程度,恐怕也就隻有當今江家的少主了。”
“你們二人初入修道界,或許尚未聽說過。”
“據傳中州江家二十年前降生了一位絕世天驕。”
“此子天賦異稟,成長速度堪稱曠古爍今。兩歲時便能感知域氣流動,三歲突破第一重天,五歲時已臻第三重天,而到了八歲那年,竟然一舉跨入第四重天的門檻。”
“如今,他正值青春年華,卻已隱約觸碰到第六重天的邊緣,實力深不可測。”
風雲羽和渡光陰聽聞石思仙所言,心中皆是一震。
中州江家,那是修道界鼎鼎有名的古老家族,傳承數萬年而不衰,底蘊深厚無比。
能夠在這樣一個家族中脫穎而出,且展現出如此逆天天賦之人,無疑是千年難遇的奇才。
“此人當真如此厲害?”渡光陰心中震撼道。
“厲害?”
石思仙笑了笑,目光中閃過一抹羨慕。
“何止是厲害!”
“他已被公認為江家下任家主的最佳人選!甚至有人預言,他將超越曆代先祖,成為江氏一族曆史上最強的修士!”
“好了,”石思仙拍了拍手,“閑聊到此為止,咱們還是繼續趕路吧。前麵不遠的地方此行的目的地,等到了地方,相信你心中的一些疑惑自然就會解開。”
逐浪舟隨著石思仙的話語再次加速,向著遠處的目的地進發。
很快,三人緩緩降落至一座破敗的小城內,城牆處斷壁殘垣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每一寸土地,將一切掩埋在了皚皚白色之下,唯有幾株頑強存活的老樹,枝椏上掛著冰淩,倔強地點綴著這幅荒涼畫卷。
三人的到來並未引起絲毫波瀾,除了那幾聲遙遠的犬吠,整個小城依舊沉浸在永恒的沉睡中。
“這裏是什麽地方?”風雲羽邁步,踩在柔軟的雪麵上,發出沙沙的聲音。
“這裏是曾經的邊陲小城,臨安。”
石思仙輕歎一聲,語氣中流露出幾分惋惜,
“數百年前,臨安因其地理位置優越,一度成為商旅往來的重要樞紐。”
“然而,隨著周邊勢力的興起與戰爭頻發,這座城池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最終淪為廢墟。”
“戰爭嗎……”風雲羽皺起了眉頭,目光掃過空蕩蕩的街道,“看來,即便是有修士的世界,也無法完全避免紛。”
石思仙搖了搖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的殘垣斷壁,緩緩說道:“不,這座城池會變成如今的樣子,其本質還是凡人自己的問題。”
“凡人的世界與修道界其實自古以來便有著分明的界限,臨安城的命運,更多的是內部矛盾激化所致。”
“什麽意思?”風雲羽不解地問。
石思仙沉聲,俯下身在積雪上寫下了凡人,皇族,修士三個詞。
然後手指輕輕劃過三個點之間的連線,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結構。
“這便是凡人世界與修道界之間微妙的關係網。”
渡光陰蹲下身子,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地麵圖案,試圖從石思仙的話語中捕捉到更深一層的含義。
而風雲羽作為後世之人,自然很輕易的看破了其中的內涵。
風雲羽指著三點之間的連線向渡光陰解釋道,“每一側代表著不同群體間的直接互動與影響。”
“比如,凡人與皇族之間有著天然的紐帶。皇族與修士則更多體現在資源分配與權力平衡上。”
“至於修士與凡人,雖然表麵看起來交集不多,但實際上傳統信仰,知識傳授等方麵都有著密切關聯。”
風雲羽的眼神突然變得嚴肅。
“然而,當任何一個點過於膨脹或者出現內部動蕩時,都會破壞整體的穩定狀態,引發連鎖反應,甚至造成整個係統的崩潰。”
“就像臨安城一樣?”渡光陰試探性地問。
“不錯。”
石思仙頷首肯定,“正是因為內部矛盾未能妥善處理,導致外力乘虛而入,最終釀成了一場災難。”
“幾百年前,臨安城內兩大世家,李家與趙家,為了爭奪城主之位以及控製權,爆發了長達數十年的內訌。”
“起初,雙方隻是暗中較勁,通過經濟封鎖,聯姻等方式互相牽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競爭逐漸升級為公開的衝突,導致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
“而在此期間,”石思仙頓了頓,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兩大世家的修士力量也紛紛介入其中,但他們的行為加劇了局勢的混亂,使原本簡單的家族恩怨演變成了全麵的城市危機。”
“最終,在連續不斷的戰火與災難麵前,臨安城的防禦體係崩潰,無法抵禦外來侵略者的侵襲。”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更是雪上加霜,奪走了大量無辜生命。幸存下來的居民紛紛逃離,尋求庇護,使得這座曾經繁榮的小城徹底荒廢。”
石思仙歎息道。
“臨安城的覆滅如同一麵鏡子,映射出了當時各大王朝的脆弱與恐懼。皇族開始意識到,如果任由這些人自由接觸修行,可能會滋生出難以控製的力量,威脅到皇權的穩固。”
“於是,一係列嚴格的限製措施接踵而至。”
“他們先是頒布法令,規定未經皇族許可私自修行者,視為叛國逆賊,嚴懲不貸。”
石思仙繼續說道:“緊接著,各大王朝聯合起來,成立專門的府衙,監控並管理所有已知的修士活動。這不僅包括對現有修士的嚴格管控,也涵蓋了對潛在修行苗子的嚴密篩選與培訓。”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人幾乎喪失了接觸修行的機會。這對於整個王朝的進步與發展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損失。”風雲羽插嘴道。
“確實如此。”石思仙讚同地點了點頭,“修行不僅意味著強大的力量,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
“將其封閉在少數特權手中,等於剝奪了大多數人改善命運的權利。久而之久,這種不平衡引發了更深層次的矛盾與不滿情緒。”
渡光陰提出了另一個角度的看法:“但是,在那樣的曆史環境下,各大王朝這樣做也許有其不得已之處。畢竟,穩定壓倒一切,他們需要防止任何形式的動亂。”
石思仙微笑著回應,“你說得沒錯。”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背景下的合理考量。”
“但從長遠來看,過度壓抑隻會埋下更大的隱患。”
“好在,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明智的皇族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逐步放寬,嚐試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修行體係。”
石思仙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這是一項極其嚴厲且複雜的製度設計。”
“具體而言,各大王朝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首先,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主要負責監督王朝範圍內。任何未經皇族授權的修行行為,均被視為藐視王法。”
“同時皇族,王公貴族,世家,各路大臣,甚至於一些微小的商賈富戶也都被明令禁止接觸修行。”
“其次,對除各大宗門宗族外的散修進行詳細記冊與定期審查,確保其忠誠度與可控性。”
“再次,強化教育方麵,從小便開始給凡人灌輸‘修行大事,非凡人所能涉及’的理念,以此消除大眾對於修行的向往與好奇。最後,嚴厲打擊私下傳授或習練術法的行為,一旦發現,立即嚴懲。”
“聽起來簡直像是一場針對修行的鎮壓。”風雲羽皺眉道,“這樣做真的好嗎?”
石思仙淡淡一笑,“好與不好,取決於立場與視角。”
“對於那些渴望維護現狀,鞏固權力的皇族來說,這套製度確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
“它成功地抑製了潛在的反抗力量,保證了王朝表象上的穩定。”
“然而,正如你所說,這也讓許多人錯失了追求更的機會。”
“而且,”石思仙接著說道,“長期以往,這種高壓態勢還會滋生腐敗與不公,導致真正有潛力的修士被埋沒。而那些憑借裙帶關係獲得特權的庸才卻占據了高位。這樣一來,王朝的整體自然大受影響。”
“所以,幾乎全部的王朝每年都會挑選出一批極具天賦的子女,表麵上將其移出皇族的族譜,然後送入各大宗門中修行。”
“而對於那些想要接觸修行的人或家族,皇族會欣然滿足他們的需求,但代價是他們需要放棄在王朝內的一切,如地位,財產甚至是家庭關係。”
“隻有徹底斷絕與世俗生活的聯係,才能獲準進入修道界。”
“這個策略可謂巧妙至極,既解決了皇族與修道界之間的利益紛爭,又能確保王朝的核心戰鬥力得到持續補充。而那些被選中的子女雖然名義上脫離了皇族,但他們身上流淌的高貴血統卻是不容抹殺的事實。”
“進入宗門後,他們被傳授最頂尖的修行術法與資源,快速成長為一代代傑出的修士,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榮耀,也為自己的所在的王朝增添了無形的威信與威懾力。”
“更重要的是,”石思仙接著說道,“通過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人,往往具備更強的能力。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負期望。同時,由於出身特殊,這批人在宗門內外都享有較高聲譽,很容易獲得各方資源傾斜與支持,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石思仙話鋒突然一轉。“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隱憂。”
“首先,它可能導致皇族內部分裂,因為未被選中的子女難免會產生嫉妒心理,覺得自己被邊緣化。”
“其次,過分依賴少數天才,容易忽略基礎的培養體係建設,長此以往不利於王朝的均衡。”
“再者,一旦這些在外修行的皇族子弟受到誘惑或蒙蔽,背叛皇族,後果將不堪設想。”
渡光陰好奇地詢問,“那麽,麵對這些問題,各大王朝又是怎樣應對的?”
“殺!”
石思仙回答,“這就是皇族的殘酷。”
“為了維持皇權的穩固,犧牲個別被認為是必要的代價。”
“在各大王朝的皇族眼中,個人情感永遠不能淩駕於皇族的利益之上。”
“因此,即便是親生骨肉,倘若表現出任何可能危害到皇族榮譽或王朝安全的跡象,都將被視為敵人對待,毫不留情地清除掉。”
“曆史上不乏因為親情牽絆而導致王朝陷入危機的例子,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各大皇族不得不采取極端手段加以防範。”
“況且,在修士界生存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任何疏忽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石思仙繼續解釋道。
“但是……”渡光陰猶豫了一下,“這麽做是否太過冷酷了?畢竟,血濃於水啊!”
風雲羽低頭看著身高不過才勉強觸及自己胸口處的渡光陰,略帶嘲諷的輕笑一聲,“所以說你還是個小孩子啊!”
“皇族與凡人不同。”
“在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是王朝的象征與支柱,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避免被私人感情所左右。”
“況且,就那些人而言,一年裏還不知道要生出多少個孩子來。隻是死掉幾人的話,他們估計也就隻會心疼一下投入的資源罷了。”
“可是這樣的話,修道界那邊就沒有怨言嗎?畢竟,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觸碰到了修士那邊的利益吧?”渡光陰又追問道。
石思仙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這個問題嘛,實際上比表麵上看到的更為複雜。”
“的確,從純粹的利益角度來看,限製凡人接觸修行無疑觸動了一些修士的既得利益。但修道界的構成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存在著各種派係與陣營,各自擁有不同的訴求與立場。”
“我舉個例子。”
石思仙繼續說道。
“有些宗門或宗族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外部信息的壟斷與控製。”
“他們擔心,一旦凡人也能輕易接觸到修行,很可能會削弱自身的獨特地位,從而失去部分特權。”
“因此,這類勢力往往會傾向於支持王朝的禁令,以維護既有格局。”
正說著,石思仙又俯身在雪地上寫寫畫畫了起來。
這一次他在地麵上畫了一個金字塔狀的三角,並在最底層寫上了大大的平民二字,再往上分別是商賈地主,士紳富戶,官員,王公貴族,最後才是皇族和修士。
石思仙一邊描繪著圖形,一邊耐心講解:“位於底部的平民數量最多,他們處於最低端,幾乎沒有發言權,生活條件相對艱苦。”
“緊接著是商賈地主層,這部分人群通過經商或土地租賃積累了一定財富,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但也受限於王朝,難以進一步攀升。”
“再往上,便是士紳富戶與官員層級。”石思仙指著圖中的第三階說道。
“士紳往往是讀書人出身,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地位,他們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而官員作為王朝的重要組成部分,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幹預王朝的走向。然而,即便如此,他們距離頂端仍有很長的距離。”
石思仙目光轉向第五階,“至於王公貴族。”
“他們是特權階級,享受著諸多物質與精神上的特權。他們無需為衣食住行擔憂,可以專注於享樂。然而,即便如此,他們的命運仍然掌握在皇族手中,稍有不慎,也可能遭遇悲慘結局。”
“最後,站在頂點的,自然是皇族和修士。”
“他們是整個體係中最具權勢的存在,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無可比擬的力量。”
“但他們的一切特權都來自於腳下的階梯,一旦這個階梯崩塌,他們的特權也將不複存在。”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更加拚命地維護和鞏固腳下的階梯。”
良久,他才緩緩睜開眼,眼中帶著些許無奈與哀傷,輕輕歎了口氣:“風老弟說得不錯,這兩位曾經的蓋世強者,如今卻是這般境遇。”
“真是令人感歎啊,”
石思仙的聲音低沉。
“修道之路,從來都不是一條坦途。在追求力量與理想的征途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障礙與挑戰。”
“唉,理念的分歧,竟是這般可怕。”渡光陰輕歎一聲,眼中滿是對前輩們遭遇的同情與惋惜。
石思仙突然又道:“不過,要說這一代修士中誰最有可能達到那個程度,恐怕也就隻有當今江家的少主了。”
“你們二人初入修道界,或許尚未聽說過。”
“據傳中州江家二十年前降生了一位絕世天驕。”
“此子天賦異稟,成長速度堪稱曠古爍今。兩歲時便能感知域氣流動,三歲突破第一重天,五歲時已臻第三重天,而到了八歲那年,竟然一舉跨入第四重天的門檻。”
“如今,他正值青春年華,卻已隱約觸碰到第六重天的邊緣,實力深不可測。”
風雲羽和渡光陰聽聞石思仙所言,心中皆是一震。
中州江家,那是修道界鼎鼎有名的古老家族,傳承數萬年而不衰,底蘊深厚無比。
能夠在這樣一個家族中脫穎而出,且展現出如此逆天天賦之人,無疑是千年難遇的奇才。
“此人當真如此厲害?”渡光陰心中震撼道。
“厲害?”
石思仙笑了笑,目光中閃過一抹羨慕。
“何止是厲害!”
“他已被公認為江家下任家主的最佳人選!甚至有人預言,他將超越曆代先祖,成為江氏一族曆史上最強的修士!”
“好了,”石思仙拍了拍手,“閑聊到此為止,咱們還是繼續趕路吧。前麵不遠的地方此行的目的地,等到了地方,相信你心中的一些疑惑自然就會解開。”
逐浪舟隨著石思仙的話語再次加速,向著遠處的目的地進發。
很快,三人緩緩降落至一座破敗的小城內,城牆處斷壁殘垣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每一寸土地,將一切掩埋在了皚皚白色之下,唯有幾株頑強存活的老樹,枝椏上掛著冰淩,倔強地點綴著這幅荒涼畫卷。
三人的到來並未引起絲毫波瀾,除了那幾聲遙遠的犬吠,整個小城依舊沉浸在永恒的沉睡中。
“這裏是什麽地方?”風雲羽邁步,踩在柔軟的雪麵上,發出沙沙的聲音。
“這裏是曾經的邊陲小城,臨安。”
石思仙輕歎一聲,語氣中流露出幾分惋惜,
“數百年前,臨安因其地理位置優越,一度成為商旅往來的重要樞紐。”
“然而,隨著周邊勢力的興起與戰爭頻發,這座城池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最終淪為廢墟。”
“戰爭嗎……”風雲羽皺起了眉頭,目光掃過空蕩蕩的街道,“看來,即便是有修士的世界,也無法完全避免紛。”
石思仙搖了搖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的殘垣斷壁,緩緩說道:“不,這座城池會變成如今的樣子,其本質還是凡人自己的問題。”
“凡人的世界與修道界其實自古以來便有著分明的界限,臨安城的命運,更多的是內部矛盾激化所致。”
“什麽意思?”風雲羽不解地問。
石思仙沉聲,俯下身在積雪上寫下了凡人,皇族,修士三個詞。
然後手指輕輕劃過三個點之間的連線,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結構。
“這便是凡人世界與修道界之間微妙的關係網。”
渡光陰蹲下身子,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地麵圖案,試圖從石思仙的話語中捕捉到更深一層的含義。
而風雲羽作為後世之人,自然很輕易的看破了其中的內涵。
風雲羽指著三點之間的連線向渡光陰解釋道,“每一側代表著不同群體間的直接互動與影響。”
“比如,凡人與皇族之間有著天然的紐帶。皇族與修士則更多體現在資源分配與權力平衡上。”
“至於修士與凡人,雖然表麵看起來交集不多,但實際上傳統信仰,知識傳授等方麵都有著密切關聯。”
風雲羽的眼神突然變得嚴肅。
“然而,當任何一個點過於膨脹或者出現內部動蕩時,都會破壞整體的穩定狀態,引發連鎖反應,甚至造成整個係統的崩潰。”
“就像臨安城一樣?”渡光陰試探性地問。
“不錯。”
石思仙頷首肯定,“正是因為內部矛盾未能妥善處理,導致外力乘虛而入,最終釀成了一場災難。”
“幾百年前,臨安城內兩大世家,李家與趙家,為了爭奪城主之位以及控製權,爆發了長達數十年的內訌。”
“起初,雙方隻是暗中較勁,通過經濟封鎖,聯姻等方式互相牽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競爭逐漸升級為公開的衝突,導致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
“而在此期間,”石思仙頓了頓,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兩大世家的修士力量也紛紛介入其中,但他們的行為加劇了局勢的混亂,使原本簡單的家族恩怨演變成了全麵的城市危機。”
“最終,在連續不斷的戰火與災難麵前,臨安城的防禦體係崩潰,無法抵禦外來侵略者的侵襲。”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更是雪上加霜,奪走了大量無辜生命。幸存下來的居民紛紛逃離,尋求庇護,使得這座曾經繁榮的小城徹底荒廢。”
石思仙歎息道。
“臨安城的覆滅如同一麵鏡子,映射出了當時各大王朝的脆弱與恐懼。皇族開始意識到,如果任由這些人自由接觸修行,可能會滋生出難以控製的力量,威脅到皇權的穩固。”
“於是,一係列嚴格的限製措施接踵而至。”
“他們先是頒布法令,規定未經皇族許可私自修行者,視為叛國逆賊,嚴懲不貸。”
石思仙繼續說道:“緊接著,各大王朝聯合起來,成立專門的府衙,監控並管理所有已知的修士活動。這不僅包括對現有修士的嚴格管控,也涵蓋了對潛在修行苗子的嚴密篩選與培訓。”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人幾乎喪失了接觸修行的機會。這對於整個王朝的進步與發展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損失。”風雲羽插嘴道。
“確實如此。”石思仙讚同地點了點頭,“修行不僅意味著強大的力量,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
“將其封閉在少數特權手中,等於剝奪了大多數人改善命運的權利。久而之久,這種不平衡引發了更深層次的矛盾與不滿情緒。”
渡光陰提出了另一個角度的看法:“但是,在那樣的曆史環境下,各大王朝這樣做也許有其不得已之處。畢竟,穩定壓倒一切,他們需要防止任何形式的動亂。”
石思仙微笑著回應,“你說得沒錯。”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背景下的合理考量。”
“但從長遠來看,過度壓抑隻會埋下更大的隱患。”
“好在,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明智的皇族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逐步放寬,嚐試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修行體係。”
石思仙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這是一項極其嚴厲且複雜的製度設計。”
“具體而言,各大王朝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首先,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主要負責監督王朝範圍內。任何未經皇族授權的修行行為,均被視為藐視王法。”
“同時皇族,王公貴族,世家,各路大臣,甚至於一些微小的商賈富戶也都被明令禁止接觸修行。”
“其次,對除各大宗門宗族外的散修進行詳細記冊與定期審查,確保其忠誠度與可控性。”
“再次,強化教育方麵,從小便開始給凡人灌輸‘修行大事,非凡人所能涉及’的理念,以此消除大眾對於修行的向往與好奇。最後,嚴厲打擊私下傳授或習練術法的行為,一旦發現,立即嚴懲。”
“聽起來簡直像是一場針對修行的鎮壓。”風雲羽皺眉道,“這樣做真的好嗎?”
石思仙淡淡一笑,“好與不好,取決於立場與視角。”
“對於那些渴望維護現狀,鞏固權力的皇族來說,這套製度確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
“它成功地抑製了潛在的反抗力量,保證了王朝表象上的穩定。”
“然而,正如你所說,這也讓許多人錯失了追求更的機會。”
“而且,”石思仙接著說道,“長期以往,這種高壓態勢還會滋生腐敗與不公,導致真正有潛力的修士被埋沒。而那些憑借裙帶關係獲得特權的庸才卻占據了高位。這樣一來,王朝的整體自然大受影響。”
“所以,幾乎全部的王朝每年都會挑選出一批極具天賦的子女,表麵上將其移出皇族的族譜,然後送入各大宗門中修行。”
“而對於那些想要接觸修行的人或家族,皇族會欣然滿足他們的需求,但代價是他們需要放棄在王朝內的一切,如地位,財產甚至是家庭關係。”
“隻有徹底斷絕與世俗生活的聯係,才能獲準進入修道界。”
“這個策略可謂巧妙至極,既解決了皇族與修道界之間的利益紛爭,又能確保王朝的核心戰鬥力得到持續補充。而那些被選中的子女雖然名義上脫離了皇族,但他們身上流淌的高貴血統卻是不容抹殺的事實。”
“進入宗門後,他們被傳授最頂尖的修行術法與資源,快速成長為一代代傑出的修士,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榮耀,也為自己的所在的王朝增添了無形的威信與威懾力。”
“更重要的是,”石思仙接著說道,“通過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人,往往具備更強的能力。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負期望。同時,由於出身特殊,這批人在宗門內外都享有較高聲譽,很容易獲得各方資源傾斜與支持,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石思仙話鋒突然一轉。“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隱憂。”
“首先,它可能導致皇族內部分裂,因為未被選中的子女難免會產生嫉妒心理,覺得自己被邊緣化。”
“其次,過分依賴少數天才,容易忽略基礎的培養體係建設,長此以往不利於王朝的均衡。”
“再者,一旦這些在外修行的皇族子弟受到誘惑或蒙蔽,背叛皇族,後果將不堪設想。”
渡光陰好奇地詢問,“那麽,麵對這些問題,各大王朝又是怎樣應對的?”
“殺!”
石思仙回答,“這就是皇族的殘酷。”
“為了維持皇權的穩固,犧牲個別被認為是必要的代價。”
“在各大王朝的皇族眼中,個人情感永遠不能淩駕於皇族的利益之上。”
“因此,即便是親生骨肉,倘若表現出任何可能危害到皇族榮譽或王朝安全的跡象,都將被視為敵人對待,毫不留情地清除掉。”
“曆史上不乏因為親情牽絆而導致王朝陷入危機的例子,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各大皇族不得不采取極端手段加以防範。”
“況且,在修士界生存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任何疏忽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石思仙繼續解釋道。
“但是……”渡光陰猶豫了一下,“這麽做是否太過冷酷了?畢竟,血濃於水啊!”
風雲羽低頭看著身高不過才勉強觸及自己胸口處的渡光陰,略帶嘲諷的輕笑一聲,“所以說你還是個小孩子啊!”
“皇族與凡人不同。”
“在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是王朝的象征與支柱,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避免被私人感情所左右。”
“況且,就那些人而言,一年裏還不知道要生出多少個孩子來。隻是死掉幾人的話,他們估計也就隻會心疼一下投入的資源罷了。”
“可是這樣的話,修道界那邊就沒有怨言嗎?畢竟,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觸碰到了修士那邊的利益吧?”渡光陰又追問道。
石思仙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這個問題嘛,實際上比表麵上看到的更為複雜。”
“的確,從純粹的利益角度來看,限製凡人接觸修行無疑觸動了一些修士的既得利益。但修道界的構成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存在著各種派係與陣營,各自擁有不同的訴求與立場。”
“我舉個例子。”
石思仙繼續說道。
“有些宗門或宗族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外部信息的壟斷與控製。”
“他們擔心,一旦凡人也能輕易接觸到修行,很可能會削弱自身的獨特地位,從而失去部分特權。”
“因此,這類勢力往往會傾向於支持王朝的禁令,以維護既有格局。”
正說著,石思仙又俯身在雪地上寫寫畫畫了起來。
這一次他在地麵上畫了一個金字塔狀的三角,並在最底層寫上了大大的平民二字,再往上分別是商賈地主,士紳富戶,官員,王公貴族,最後才是皇族和修士。
石思仙一邊描繪著圖形,一邊耐心講解:“位於底部的平民數量最多,他們處於最低端,幾乎沒有發言權,生活條件相對艱苦。”
“緊接著是商賈地主層,這部分人群通過經商或土地租賃積累了一定財富,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但也受限於王朝,難以進一步攀升。”
“再往上,便是士紳富戶與官員層級。”石思仙指著圖中的第三階說道。
“士紳往往是讀書人出身,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地位,他們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而官員作為王朝的重要組成部分,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幹預王朝的走向。然而,即便如此,他們距離頂端仍有很長的距離。”
石思仙目光轉向第五階,“至於王公貴族。”
“他們是特權階級,享受著諸多物質與精神上的特權。他們無需為衣食住行擔憂,可以專注於享樂。然而,即便如此,他們的命運仍然掌握在皇族手中,稍有不慎,也可能遭遇悲慘結局。”
“最後,站在頂點的,自然是皇族和修士。”
“他們是整個體係中最具權勢的存在,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無可比擬的力量。”
“但他們的一切特權都來自於腳下的階梯,一旦這個階梯崩塌,他們的特權也將不複存在。”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更加拚命地維護和鞏固腳下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