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那些年,聽老師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教了十幾年的書了,站在講台上,你們在底下誰做什麽,誰說話了,我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但是自從有了這樣一堵密不透風的城牆之後,那真的是學生的隱私,老師一點兒都窺探不見,甚至於老師下講台走近了還看不到,隻能是站在課桌旁邊才能看得清楚。
因此,賀炎就天天躲在一摞高牆後麵瘋狂偷笑,肆無忌憚,即便後來老師讓學生從家裏拿袋子或者是書包,把書給裝起來,放在同桌座位之間的空隙處,以此來節約課桌地方,但那個時候,賀炎早已經開擺了,書摞不摞起來,作用和意義已經不大了。
但那個時候就造成了,用來裝書的書包或者是袋子是滿滿當當的,甚至於把袋子都撐破了,然而課桌裏卻是空空如也的這一奇觀景象了。
因此賀炎就徹底放肆了,上課趁張豔芳不注意,先是給他課桌上的小洞降點甘露,然後笑著看張豔芳把洞下麵放兩張紙墊著,再等著她抬頭用眼神威脅賀炎,著急了再動手掐賀炎,但賀炎隻是自顧自地笑著。
順便作死再回給張豔芳一個更加輕佻和挑釁的眼神,我認輸,我道歉,但是我下次還敢。
等“甘露”漏完之後,趁張豔芳去扯衛生紙的時候,賀炎再猛地去下一場“傾盆大雨”,這個時候水流成了線,桌子上也成了重災區,大片的水積在桌麵上,而且還有點往地麵流的趨勢,張豔芳墊的那兩張紙也幾乎無用了,瞬間就成了“落湯紙”,張豔芳就隻能火急火燎的去拿喝過米酒的瓶蓋放在洞口下麵,以此來接一點水,避免凳格裏也造成水災,把她另半邊的書給淹了。
但那個時候,她的凳格裏已經水流成河了,一大灘水還往外麵溢著,就這樣,張豔芳先抓一大把衛生紙,從洞隔邊緣處把衛生紙往裏麵推,粗略的略過一遍,又迅速把喝過米酒的瓶蓋放在洞口下,以此來亡羊補牢,也虧得張豔芳半邊凳格裏麵沒放書,否則就是大型人工水災現場了,基本上另外半邊凳格的書都要給泡上一遍。
初三那一年,自從賀炎和張豔芳當成同桌之後,賀炎就不要命地抱著初中畢業後再也見不到的心態去霍霍張豔芳,畢竟在賀炎用於聊天的手機軟件內,好友數量永遠都穩定在個位數之內,而要說起這件事,賀炎就想起了另一件……事。
就之前說過的,上小學時第一天上語文課就殺雞儆猴,結果殺到了戰鬥機的那個男語文老師,那個時候手機裏麵有一個交友聊天軟件,圖標是企鵝的,用它來加好友建群聊天都特別新穎,在賀炎小學那會兒特別爆火,基本上就是玩手機的人,手機軟件裏麵都必定會有一個,等賀炎小學那個學年快結束時,也就暑假前的最後幾節課的時候,這個語文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三個巨大的表格,每個表格三列,大約有二十行左右。
語文老師讓同學們挨個上黑板,用粉筆在第一列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列寫自己在企鵝上麵叫的名字,也就是昵稱,第三列就寫自己的企鵝賬號。
那段時間是賀炎的企鵝最熱鬧的時候,那一周的時間,賀炎的企鵝好友人數從零一下子噌噌噌地漲到了五十多位,而且在那個賀炎連一個屬於自己的手機也沒有,甚至連父母用過的手機也玩不上的年紀,賀炎每次點進去那個企鵝,那些好友的頭像無時無刻都在亮著。
也許是突然加了很多好友的好奇吧!那段時間賀炎每次點進去那個企鵝,顯示的未讀消息都是“99+”。
但賀炎有一個習慣,他就像那些武俠小說裏麵寫的隱士高人一樣,喜歡孑然一身,因此在初二結束的那個暑假,賀炎給自己的企鵝洗了個澡,把小學時添加的那些好友,在初二未能分到一個班的那些,都一個個地刪去了。
包括那個時候,一群年幼無知,但總覺得萬事萬物都很新奇的小學生建的班級群,賀炎也一並退出了,有可能賀炎從來沒有點進去看過班級群裏麵的內容;也有可能還有很多小學時的好友,他們給賀炎發消息,賀炎從來沒有回複過;甚至於自從加上好友一直到要刪除的時候,兩人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
可能是賀炎有過幾次簡短的對話,但都被清空了聊天記錄。
後來賀炎就會在每次畢業時把在這個學校添加的好友都盡數刪去,因此很多之前一起上過學的學生都說:畢業之後就再也聯係不到賀炎了。
這是大片大片的,一個兩個聯係不到,十個、十一個個也聯係不到,最後一個人也聯係不到賀炎了。
有個詞似乎就是專門為賀炎而生,已讀不回。
以前在那個賀炎剛剛接觸企鵝這個聊天工具的年代,也就加了班級好友的那段時間,賀炎總是眼巴巴地去給每個人發消息,因為賀炎的母親從不允許讓他和那些所謂的“不學習的孩子”玩,所以賀炎從小就基本沒什麽朋友,因為在張霞眼中,賀炎結交的那些朋友都是不學習的。
在企鵝上加了好友之後,賀炎就你一言我一語,就用蹩腳的言語去搪塞過一個下午或者是一整天,於他而言,在那個賀炎很小卻並不快樂的童年裏麵,這就是它的全部了,但張霞還是把賀炎少有的興趣給碾碎了。
後來很多人總說,賀炎老師一個人的,連朋友也不交,可能是為人父母隻記得自己對孩子辛勤付出的那些東西,從不去回憶自己曾經葬送過自己孩子的哪些希望吧!
人總是會變得,隻不過有的人從來不顧慮過去,它的心裏隻有對未來一切不切實際的美好妄想;而有的人卻在長大後一步一步地陷入小時候的泥潭中,最終越陷越深。
但是,現在賀炎也基本上不去看什麽企鵝了,有人給自己發消息,也全當做看不見就是了。
而再說回張豔芳的時候,那就是米酒的事情了。
那是個初三周日的下午,晚自習課上,賀炎發現張豔芳轉過身去,圍在牆邊,嘴裏吧唧吧唧的,似乎在吃些什麽。
賀炎去問,張豔芳就說:“米酒,你要吃點不?”
賀炎有點疑惑,米酒他略有耳聞,而且在古代人們也通常是說“吃酒”二字,但現在幾乎是不常用了吧!
張豔芳把裝米酒的瓶子放出來給好友看,好家夥,米酒瓶子裏麵全都是米,基本上就沒有發酵,看起來就像是往蒸熟的米飯裏麵摻了點水,賀炎點了頭之後,張豔芳就給他倒了點。
其實也是張豔芳主動給賀炎倒的,原因是張豔芳覺得那個米酒難吃,記得當時張豔芳轉過頭來,舌頭繞著嘴邊舔了一圈說:“米酒你吃不吃了?”時,賀炎就趕著去答應。
“吃!”
然後他就在瓶蓋裏麵倒了一點瓶蓋容量的大半,遞給賀炎,米酒是沒有發酵好的,所以得用舌頭舔著吃。
但是自從有了這樣一堵密不透風的城牆之後,那真的是學生的隱私,老師一點兒都窺探不見,甚至於老師下講台走近了還看不到,隻能是站在課桌旁邊才能看得清楚。
因此,賀炎就天天躲在一摞高牆後麵瘋狂偷笑,肆無忌憚,即便後來老師讓學生從家裏拿袋子或者是書包,把書給裝起來,放在同桌座位之間的空隙處,以此來節約課桌地方,但那個時候,賀炎早已經開擺了,書摞不摞起來,作用和意義已經不大了。
但那個時候就造成了,用來裝書的書包或者是袋子是滿滿當當的,甚至於把袋子都撐破了,然而課桌裏卻是空空如也的這一奇觀景象了。
因此賀炎就徹底放肆了,上課趁張豔芳不注意,先是給他課桌上的小洞降點甘露,然後笑著看張豔芳把洞下麵放兩張紙墊著,再等著她抬頭用眼神威脅賀炎,著急了再動手掐賀炎,但賀炎隻是自顧自地笑著。
順便作死再回給張豔芳一個更加輕佻和挑釁的眼神,我認輸,我道歉,但是我下次還敢。
等“甘露”漏完之後,趁張豔芳去扯衛生紙的時候,賀炎再猛地去下一場“傾盆大雨”,這個時候水流成了線,桌子上也成了重災區,大片的水積在桌麵上,而且還有點往地麵流的趨勢,張豔芳墊的那兩張紙也幾乎無用了,瞬間就成了“落湯紙”,張豔芳就隻能火急火燎的去拿喝過米酒的瓶蓋放在洞口下麵,以此來接一點水,避免凳格裏也造成水災,把她另半邊的書給淹了。
但那個時候,她的凳格裏已經水流成河了,一大灘水還往外麵溢著,就這樣,張豔芳先抓一大把衛生紙,從洞隔邊緣處把衛生紙往裏麵推,粗略的略過一遍,又迅速把喝過米酒的瓶蓋放在洞口下,以此來亡羊補牢,也虧得張豔芳半邊凳格裏麵沒放書,否則就是大型人工水災現場了,基本上另外半邊凳格的書都要給泡上一遍。
初三那一年,自從賀炎和張豔芳當成同桌之後,賀炎就不要命地抱著初中畢業後再也見不到的心態去霍霍張豔芳,畢竟在賀炎用於聊天的手機軟件內,好友數量永遠都穩定在個位數之內,而要說起這件事,賀炎就想起了另一件……事。
就之前說過的,上小學時第一天上語文課就殺雞儆猴,結果殺到了戰鬥機的那個男語文老師,那個時候手機裏麵有一個交友聊天軟件,圖標是企鵝的,用它來加好友建群聊天都特別新穎,在賀炎小學那會兒特別爆火,基本上就是玩手機的人,手機軟件裏麵都必定會有一個,等賀炎小學那個學年快結束時,也就暑假前的最後幾節課的時候,這個語文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三個巨大的表格,每個表格三列,大約有二十行左右。
語文老師讓同學們挨個上黑板,用粉筆在第一列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列寫自己在企鵝上麵叫的名字,也就是昵稱,第三列就寫自己的企鵝賬號。
那段時間是賀炎的企鵝最熱鬧的時候,那一周的時間,賀炎的企鵝好友人數從零一下子噌噌噌地漲到了五十多位,而且在那個賀炎連一個屬於自己的手機也沒有,甚至連父母用過的手機也玩不上的年紀,賀炎每次點進去那個企鵝,那些好友的頭像無時無刻都在亮著。
也許是突然加了很多好友的好奇吧!那段時間賀炎每次點進去那個企鵝,顯示的未讀消息都是“99+”。
但賀炎有一個習慣,他就像那些武俠小說裏麵寫的隱士高人一樣,喜歡孑然一身,因此在初二結束的那個暑假,賀炎給自己的企鵝洗了個澡,把小學時添加的那些好友,在初二未能分到一個班的那些,都一個個地刪去了。
包括那個時候,一群年幼無知,但總覺得萬事萬物都很新奇的小學生建的班級群,賀炎也一並退出了,有可能賀炎從來沒有點進去看過班級群裏麵的內容;也有可能還有很多小學時的好友,他們給賀炎發消息,賀炎從來沒有回複過;甚至於自從加上好友一直到要刪除的時候,兩人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
可能是賀炎有過幾次簡短的對話,但都被清空了聊天記錄。
後來賀炎就會在每次畢業時把在這個學校添加的好友都盡數刪去,因此很多之前一起上過學的學生都說:畢業之後就再也聯係不到賀炎了。
這是大片大片的,一個兩個聯係不到,十個、十一個個也聯係不到,最後一個人也聯係不到賀炎了。
有個詞似乎就是專門為賀炎而生,已讀不回。
以前在那個賀炎剛剛接觸企鵝這個聊天工具的年代,也就加了班級好友的那段時間,賀炎總是眼巴巴地去給每個人發消息,因為賀炎的母親從不允許讓他和那些所謂的“不學習的孩子”玩,所以賀炎從小就基本沒什麽朋友,因為在張霞眼中,賀炎結交的那些朋友都是不學習的。
在企鵝上加了好友之後,賀炎就你一言我一語,就用蹩腳的言語去搪塞過一個下午或者是一整天,於他而言,在那個賀炎很小卻並不快樂的童年裏麵,這就是它的全部了,但張霞還是把賀炎少有的興趣給碾碎了。
後來很多人總說,賀炎老師一個人的,連朋友也不交,可能是為人父母隻記得自己對孩子辛勤付出的那些東西,從不去回憶自己曾經葬送過自己孩子的哪些希望吧!
人總是會變得,隻不過有的人從來不顧慮過去,它的心裏隻有對未來一切不切實際的美好妄想;而有的人卻在長大後一步一步地陷入小時候的泥潭中,最終越陷越深。
但是,現在賀炎也基本上不去看什麽企鵝了,有人給自己發消息,也全當做看不見就是了。
而再說回張豔芳的時候,那就是米酒的事情了。
那是個初三周日的下午,晚自習課上,賀炎發現張豔芳轉過身去,圍在牆邊,嘴裏吧唧吧唧的,似乎在吃些什麽。
賀炎去問,張豔芳就說:“米酒,你要吃點不?”
賀炎有點疑惑,米酒他略有耳聞,而且在古代人們也通常是說“吃酒”二字,但現在幾乎是不常用了吧!
張豔芳把裝米酒的瓶子放出來給好友看,好家夥,米酒瓶子裏麵全都是米,基本上就沒有發酵,看起來就像是往蒸熟的米飯裏麵摻了點水,賀炎點了頭之後,張豔芳就給他倒了點。
其實也是張豔芳主動給賀炎倒的,原因是張豔芳覺得那個米酒難吃,記得當時張豔芳轉過頭來,舌頭繞著嘴邊舔了一圈說:“米酒你吃不吃了?”時,賀炎就趕著去答應。
“吃!”
然後他就在瓶蓋裏麵倒了一點瓶蓋容量的大半,遞給賀炎,米酒是沒有發酵好的,所以得用舌頭舔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