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魚坐在床上,手裏摩挲著聞容塞給她的花燈。
那是個錦鯉銜月的式樣,聞容說與她很是相像,希望她也能尋處月光庇佑。
她尋到了的,可現在又沒了。
齊明舒……
荊魚恢複的很好,短短兩個月她已經完全好了,隻是要多注意不能勞累。
荊魚不是個坐以待斃的人,尚能下地走路之際,得知聞舟在教聞遂課業,便也巴巴的去了萬重院。
可她字都不識得幾個,還遭了聞遂好一番笑話。聞舟倒是細細的教導她。
聞舟對於好學之人,向來是有耐心的。還引得聞容逗趣了一番。
現下腿傷既全好了,她應當是要學些其他的東西了。
是夜,書房。
“今日京都來了消息。”聞暉坐在桌子後麵摩挲著椅子上的扶手,語氣沉重。
“說了什麽?”
“唉!我竟猜不透陛下想做些什麽。”聞暉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陛下又派兵出征高句麗了。”
聞舟皺眉不解:“這是為何?大夏此時的兵力應當不足以去攻打高句麗,且高句麗生性勇猛,這次出征怕是要無功而返了,何況……”
聞舟頓了頓,沉聲繼續道:“我年前曾去過幽州,幽州百姓對陛下積怨已久,且在與東州交際之處已有小規模的土匪聚集意圖謀反了。”
聞暉頓時義憤填膺:“那處守將是誰?怎麽不去剿了?”
“是羅豐林,那人是個紙上談兵的主兒,剿了幾次,倒是沒一次成功的,好在也算重擊那些人了。”聞舟的臉有些晦暗。
“不曾想過招安嗎?”
提到這件事,聞舟嗤笑一聲,嘲諷道:“那匪首提了一個條件,若羅豐林能打贏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他們就同意招安。”
“他竟一場都未贏?”
“哼!別說贏了,那羅豐林都未曾露麵!”
聞暉拍案而起,怒聲道:“鼠輩!我大夏怎麽會有如此無能之人!他有何臉麵忝居其位!”
“阿耶莫氣。”聞舟安撫道,“還是先說攻打高句麗之事吧。”
聽此,聞暉坐回椅子上,有些沮喪:“也無甚好辦法,左右我們進不得京,太傅也勸過了,陛下一意孤行也是毫無辦法。”
聞暉揉著額頭:“若是我去打就好了。”
聞舟對此也很是無奈,夏承帝說來還是聞暉的表弟呢。
大夏開國不過曆任兩個皇帝,夏明帝育有三子一女,前兩個兒子在大夏未建立之時就已戰死沙場,夏承帝是建國以後才有的。兩人一大把年紀,才好不容易生了這個兒子,自是寵溺了些。
可好景不長,在夏承帝八歲的時候,敦懿皇後逝世。夏明帝與其相攜一生,異常相愛,沒兩年也去了。年僅十歲的夏承帝就這麽坐上皇位,初時,有敏德長公主和聞暉這個安恭郡公的扶持,倒算的安穩。
可在承光五年的那個冬日,敏德長公主終究是沒能撐過,那時梅花開的正豔,似要為這位功德深厚的長公主送上一程。可是,敏德長公主的頭七剛過,夏承帝便要攆他回並州。
“唉!”
聞舟看著聞暉的樣子,不知該說些什麽,他也不知為何兩年前他們就被趕回並州,都不等過年呢,回的很是匆忙,但到了龍城,卻有一座早已建好的安恭郡公府,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若說陛下忌憚他們家,可他阿耶手握兵權,並州乃至邊塞各州的將士都足以號令,甚至並州的賦稅不必上交,可以說的上是富可敵國了,他家也並不貪財,索性就降低了賦稅,雖說並州毗鄰匈奴,可除了交界之處,其餘地方百姓過的很是安然,安恭郡公在此地可稱得上是“土皇帝”了。
可他又不明白,安恭郡公府不允入京。回不了京,有心無力矣,這高句麗輪不到他聞暉去打。
“罷了,先不必想了。”聞暉思慮過後,扶額問道,“你今日找我可還有別的事?”
聞舟正色:“是有件事,是有關那位荊姑娘的事。”
聞暉挑眉,有了些逗兒子的心情:“你喜歡,娶了就是,我和你阿娘不攔你。”
“阿耶說的哪裏話,我與她並不熟知。”
那聞暉倒是疑惑了,還有什麽事情值得他這兒子來找他說項的呢?
“我瞧她心誌堅定,想推她去阿耶的軍營呢。”聞舟這話嚇聞暉一大跳。
“啊?!”聞暉又站起來了。
聞舟以前倒是不知他阿耶竟然這麽一驚一乍的。
“開什麽玩笑?荊姑娘是女子啊!”聞暉瞪的眼都圓了,嗓音都變尖了許多。
聞舟倒是四平八穩的,絲毫不覺得此事有多麽駭人。
“她的腿腳都好全了,你明日帶她去軍營就是。”
“你有沒有聽到我說話?她是女子!怎麽入的軍營?怕是連刀都要提不起來的!”
聞舟聞言倒是笑了起來。
“你笑什麽?”
“阿耶不曾見過,前日我同阿姊荊魚兩人去了寺廟,發生了一件很是精彩的事情。”
聞暉冷哼一聲:“與這件事有何關係。”
聞舟笑的神秘:“關係可大了,有位女子,上山之時不走尋常路,不巧山上有落石滾了下來,壓了她的腿,阿耶可知她如何得救?”
聞暉不好氣的說:“賣什麽關子!”
聞舟倒是不吊著他:“荊魚一手抬起那石頭,幸好那處有個坑,那女子腿倒是無大礙,就是扭傷了腳,荊魚直接將那女子抱下了山,都不曾歇息。”
“你說她怎麽抬起的?”聞暉不可置信,那寺廟周圍的情況他知曉,若是掉下落石,定是隻大不小,他還試圖模仿荊魚的動作,“這樣嘛?”
隻見聞舟點了點頭:“就是這樣。”
聞暉目瞪口呆的,自言自語道:“她力氣那樣大嘛?那豈不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聞舟看她他那副樣子便知此事成了,他這個阿耶啊,是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好苗子的。
哪怕是他不看好的女子。
隻是可惜,這位女子怕是要成為他最得意的將士呢。
聞舟為何如此篤信?
因為他在她的眼裏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那是對力量的渴望。
還有想要完成某件事的決心。
………………
那是個錦鯉銜月的式樣,聞容說與她很是相像,希望她也能尋處月光庇佑。
她尋到了的,可現在又沒了。
齊明舒……
荊魚恢複的很好,短短兩個月她已經完全好了,隻是要多注意不能勞累。
荊魚不是個坐以待斃的人,尚能下地走路之際,得知聞舟在教聞遂課業,便也巴巴的去了萬重院。
可她字都不識得幾個,還遭了聞遂好一番笑話。聞舟倒是細細的教導她。
聞舟對於好學之人,向來是有耐心的。還引得聞容逗趣了一番。
現下腿傷既全好了,她應當是要學些其他的東西了。
是夜,書房。
“今日京都來了消息。”聞暉坐在桌子後麵摩挲著椅子上的扶手,語氣沉重。
“說了什麽?”
“唉!我竟猜不透陛下想做些什麽。”聞暉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陛下又派兵出征高句麗了。”
聞舟皺眉不解:“這是為何?大夏此時的兵力應當不足以去攻打高句麗,且高句麗生性勇猛,這次出征怕是要無功而返了,何況……”
聞舟頓了頓,沉聲繼續道:“我年前曾去過幽州,幽州百姓對陛下積怨已久,且在與東州交際之處已有小規模的土匪聚集意圖謀反了。”
聞暉頓時義憤填膺:“那處守將是誰?怎麽不去剿了?”
“是羅豐林,那人是個紙上談兵的主兒,剿了幾次,倒是沒一次成功的,好在也算重擊那些人了。”聞舟的臉有些晦暗。
“不曾想過招安嗎?”
提到這件事,聞舟嗤笑一聲,嘲諷道:“那匪首提了一個條件,若羅豐林能打贏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他們就同意招安。”
“他竟一場都未贏?”
“哼!別說贏了,那羅豐林都未曾露麵!”
聞暉拍案而起,怒聲道:“鼠輩!我大夏怎麽會有如此無能之人!他有何臉麵忝居其位!”
“阿耶莫氣。”聞舟安撫道,“還是先說攻打高句麗之事吧。”
聽此,聞暉坐回椅子上,有些沮喪:“也無甚好辦法,左右我們進不得京,太傅也勸過了,陛下一意孤行也是毫無辦法。”
聞暉揉著額頭:“若是我去打就好了。”
聞舟對此也很是無奈,夏承帝說來還是聞暉的表弟呢。
大夏開國不過曆任兩個皇帝,夏明帝育有三子一女,前兩個兒子在大夏未建立之時就已戰死沙場,夏承帝是建國以後才有的。兩人一大把年紀,才好不容易生了這個兒子,自是寵溺了些。
可好景不長,在夏承帝八歲的時候,敦懿皇後逝世。夏明帝與其相攜一生,異常相愛,沒兩年也去了。年僅十歲的夏承帝就這麽坐上皇位,初時,有敏德長公主和聞暉這個安恭郡公的扶持,倒算的安穩。
可在承光五年的那個冬日,敏德長公主終究是沒能撐過,那時梅花開的正豔,似要為這位功德深厚的長公主送上一程。可是,敏德長公主的頭七剛過,夏承帝便要攆他回並州。
“唉!”
聞舟看著聞暉的樣子,不知該說些什麽,他也不知為何兩年前他們就被趕回並州,都不等過年呢,回的很是匆忙,但到了龍城,卻有一座早已建好的安恭郡公府,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若說陛下忌憚他們家,可他阿耶手握兵權,並州乃至邊塞各州的將士都足以號令,甚至並州的賦稅不必上交,可以說的上是富可敵國了,他家也並不貪財,索性就降低了賦稅,雖說並州毗鄰匈奴,可除了交界之處,其餘地方百姓過的很是安然,安恭郡公在此地可稱得上是“土皇帝”了。
可他又不明白,安恭郡公府不允入京。回不了京,有心無力矣,這高句麗輪不到他聞暉去打。
“罷了,先不必想了。”聞暉思慮過後,扶額問道,“你今日找我可還有別的事?”
聞舟正色:“是有件事,是有關那位荊姑娘的事。”
聞暉挑眉,有了些逗兒子的心情:“你喜歡,娶了就是,我和你阿娘不攔你。”
“阿耶說的哪裏話,我與她並不熟知。”
那聞暉倒是疑惑了,還有什麽事情值得他這兒子來找他說項的呢?
“我瞧她心誌堅定,想推她去阿耶的軍營呢。”聞舟這話嚇聞暉一大跳。
“啊?!”聞暉又站起來了。
聞舟以前倒是不知他阿耶竟然這麽一驚一乍的。
“開什麽玩笑?荊姑娘是女子啊!”聞暉瞪的眼都圓了,嗓音都變尖了許多。
聞舟倒是四平八穩的,絲毫不覺得此事有多麽駭人。
“她的腿腳都好全了,你明日帶她去軍營就是。”
“你有沒有聽到我說話?她是女子!怎麽入的軍營?怕是連刀都要提不起來的!”
聞舟聞言倒是笑了起來。
“你笑什麽?”
“阿耶不曾見過,前日我同阿姊荊魚兩人去了寺廟,發生了一件很是精彩的事情。”
聞暉冷哼一聲:“與這件事有何關係。”
聞舟笑的神秘:“關係可大了,有位女子,上山之時不走尋常路,不巧山上有落石滾了下來,壓了她的腿,阿耶可知她如何得救?”
聞暉不好氣的說:“賣什麽關子!”
聞舟倒是不吊著他:“荊魚一手抬起那石頭,幸好那處有個坑,那女子腿倒是無大礙,就是扭傷了腳,荊魚直接將那女子抱下了山,都不曾歇息。”
“你說她怎麽抬起的?”聞暉不可置信,那寺廟周圍的情況他知曉,若是掉下落石,定是隻大不小,他還試圖模仿荊魚的動作,“這樣嘛?”
隻見聞舟點了點頭:“就是這樣。”
聞暉目瞪口呆的,自言自語道:“她力氣那樣大嘛?那豈不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聞舟看她他那副樣子便知此事成了,他這個阿耶啊,是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好苗子的。
哪怕是他不看好的女子。
隻是可惜,這位女子怕是要成為他最得意的將士呢。
聞舟為何如此篤信?
因為他在她的眼裏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那是對力量的渴望。
還有想要完成某件事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