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回娘家
穿越主母之我要逆天改命 作者:春風解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芊芊的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眼眶,她的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她無法理解,為什麽生活會變得如此艱難?僅僅因為一盆炭火,他們就能爭吵得如此激烈。
“林錦宏,我是你的妻子,還懷著孩子,我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對我好一些,我也不要求什麽山珍海味,我就是要點炭火,有這麽難嗎?”秦芊芊的火氣一下就上來了。
此時林錦宏好像已經失去了耐心,“你鬧夠沒有,府裏的財權在大嫂手上,叫大嫂管家,也是母親準許的,我有什麽辦法?”
林錦宏把所有的不是都推到了別人身上,他根本不會找自己的原因,無論秦芊芊怎麽鬧,他表現得都像和自己無關一樣。
家裏的權力全都是秦芊芊在爭取,可是一點用都沒有,夫君沒有本事,誰又會高看女人一眼呢?特別是在這個以男人為尊的時代。
林錦宏之所以不說話,完全是在給自己立人設,他知道秦芊芊自己會爭,假如爭來了,自己也會受益,假如爭不來也沒有關係,那些撒潑耍賴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在外人眼裏,自己還是那個孝順的翩翩公子。
“即使如此,你也應該站在我這邊,每次一爭辯起來,你就不說話,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怎麽辦?”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可我有什麽主意呢?都是一家人。”說著話,林錦宏就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來看。
從頭到尾,林錦宏都沒有在意過秦芊芊的感受。
每一次爭吵下來,秦芊芊都感覺到心力交瘁,她很希望丈夫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幾句話,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深。
隻要秦芊芊多抱怨一句,回應她的就是沉默,秦芊芊覺得自己的力氣好像花在了棉花上,反彈回來的“力道”讓自己無所適從。
林錦宏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他從來不關心秦芊芊心裏在想什麽,他那張溫潤如玉的麵具下麵掩藏的是自私與無情。
妻子不過就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有什麽好寵愛的呢?娶誰不是娶呢?
他要的不過是個老婆而已,對自己好的那就繼續下去,對自己不好的,和離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林錦宏一點也不在乎秦芊芊受了什麽委屈,他隻關心自己的生活是否愜意。
事情已經進展到了這裏,秦芊芊再吵再鬧已經沒有辦法了,夫妻倆冷漠得好像不熟悉一般。
這個年過得實在無趣,第二天秦芊芊便回了娘家,我也把家裏的事情處理了大半,到初三那天,我也要準備準備回娘家了。
這幾天文府裏迎來送往的著實很折騰,誰叫我是府裏的當家主母呢?不折騰也沒有辦法。
終於熬到了初三,我也準備好了東西,就等車馬安排停當了。
“夫人,秦二夫人求見。”門房來報。
我這都準備好了,她來幹什麽?我沒有想明白,她是回秦家,我是回鬱家,也不順路。
“表姐,我是來同你一起回娘家的。”秦芊芊說道。
“這,我們並不順路啊。”我說道。
秦芊芊本不想回秦家,因為回去後,她也得不到娘家一分好處,娘家反而會提出各種要求,如果不是林錦宏頭天如此冷漠,秦芊芊可不願意回去。
文許言見秦芊芊來了,也客氣了幾句,文許言平日裏也是有幾分傲氣的,如果不是我的緣故,他可懶得和秦芊芊客套。
我先回了鬱家,秦芊芊回了秦家,傅姨媽剛好在屋裏做繡活。
見自家閨女回來了,傅姨媽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計,“芊芊,你回來待幾天?錦宏怎麽沒有陪著你回來呢?”
“他有事,過幾天就來。”秦芊芊說這話的時候,心裏明顯是沒有底氣的。
她出門的時候,林錦宏還在和她鬥氣,別說送了,連一句寬慰的話都沒有,秦芊芊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她本不想回秦家,所以去文府打了一個圈。
我也沒有虧了她,見她回娘家還穿得那麽寒酸,便把我前日裏從外麵得的鶴毛大氅給了她,她也算風風光光回了一趟娘家。
連著幾日,秦芊芊都待在娘家,林家完全沒有一點音信,傅姨媽坐不住了,便問秦芊芊到底是怎麽了,回家這許多天,林錦宏為什麽還不來接她。
聽到傅姨媽問話,秦芊芊忍不住哭了起來,“母親,你怎麽把我嫁到那樣的人家了,真是見不得天日。”
聽著女兒一疊聲的抱怨,傅姨媽也不知道說什麽了,當初如果不是為了攀龍附鳳,秦芊芊何至於過得如此辛苦,“好了,哪個女人不是這麽過來的,忍忍吧。”
一邊是秦芊芊的落魄,另一邊我回娘家卻是無比愜意,平日裏不管文許言有多麽寵愛兩個姨娘,但是關鍵時刻,他還得陪著我回娘家,因為我才是他的正牌娘子。
我剛到屋子外,就有丫頭給鬱老夫人傳話了,說我回家了。
我畢竟不屬於這個時代,所以與這位母親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可是在原主的記憶裏,這位母親絕對是慈祥和藹的。
鬱老夫人聽到我回來了,立刻就從屋子裏跑了出來,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披好。
我和文許言都是穿著華麗,可回到家的一瞬間,我們便秒變一對尋常夫妻了。
那一天,我在娘家感受到了母親的愛。
鬱家人口稀少,老爺子已經在前些年去世了,鬱家長子也不幸夭折,如果不是我魂穿到了鬱詩文的身上,鬱老夫人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文兒,你在婆家過得如何?”鬱老夫人問道。
這是獨屬於我和她的時間,她自然會格外關心一些。
“多謝母親關心,我在婆家挺好。”我盈盈笑道,說完還撲到了老夫人的懷裏。
鬱老夫人歎了一口氣說道,“前些年我聽說你在侯府過得艱難,心裏無比著急,幾次都勸你回來,你硬是要撐著,這性子真隨你爹。”
在這個封建社會,能這樣為女兒著想的人並不多,更何況是不懼怕社會輿論,叫女兒婚姻假如不幸福,盡管回家了,這樣言論還是非常超前的。
“林錦宏,我是你的妻子,還懷著孩子,我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對我好一些,我也不要求什麽山珍海味,我就是要點炭火,有這麽難嗎?”秦芊芊的火氣一下就上來了。
此時林錦宏好像已經失去了耐心,“你鬧夠沒有,府裏的財權在大嫂手上,叫大嫂管家,也是母親準許的,我有什麽辦法?”
林錦宏把所有的不是都推到了別人身上,他根本不會找自己的原因,無論秦芊芊怎麽鬧,他表現得都像和自己無關一樣。
家裏的權力全都是秦芊芊在爭取,可是一點用都沒有,夫君沒有本事,誰又會高看女人一眼呢?特別是在這個以男人為尊的時代。
林錦宏之所以不說話,完全是在給自己立人設,他知道秦芊芊自己會爭,假如爭來了,自己也會受益,假如爭不來也沒有關係,那些撒潑耍賴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在外人眼裏,自己還是那個孝順的翩翩公子。
“即使如此,你也應該站在我這邊,每次一爭辯起來,你就不說話,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怎麽辦?”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可我有什麽主意呢?都是一家人。”說著話,林錦宏就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來看。
從頭到尾,林錦宏都沒有在意過秦芊芊的感受。
每一次爭吵下來,秦芊芊都感覺到心力交瘁,她很希望丈夫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幾句話,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深。
隻要秦芊芊多抱怨一句,回應她的就是沉默,秦芊芊覺得自己的力氣好像花在了棉花上,反彈回來的“力道”讓自己無所適從。
林錦宏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他從來不關心秦芊芊心裏在想什麽,他那張溫潤如玉的麵具下麵掩藏的是自私與無情。
妻子不過就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有什麽好寵愛的呢?娶誰不是娶呢?
他要的不過是個老婆而已,對自己好的那就繼續下去,對自己不好的,和離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林錦宏一點也不在乎秦芊芊受了什麽委屈,他隻關心自己的生活是否愜意。
事情已經進展到了這裏,秦芊芊再吵再鬧已經沒有辦法了,夫妻倆冷漠得好像不熟悉一般。
這個年過得實在無趣,第二天秦芊芊便回了娘家,我也把家裏的事情處理了大半,到初三那天,我也要準備準備回娘家了。
這幾天文府裏迎來送往的著實很折騰,誰叫我是府裏的當家主母呢?不折騰也沒有辦法。
終於熬到了初三,我也準備好了東西,就等車馬安排停當了。
“夫人,秦二夫人求見。”門房來報。
我這都準備好了,她來幹什麽?我沒有想明白,她是回秦家,我是回鬱家,也不順路。
“表姐,我是來同你一起回娘家的。”秦芊芊說道。
“這,我們並不順路啊。”我說道。
秦芊芊本不想回秦家,因為回去後,她也得不到娘家一分好處,娘家反而會提出各種要求,如果不是林錦宏頭天如此冷漠,秦芊芊可不願意回去。
文許言見秦芊芊來了,也客氣了幾句,文許言平日裏也是有幾分傲氣的,如果不是我的緣故,他可懶得和秦芊芊客套。
我先回了鬱家,秦芊芊回了秦家,傅姨媽剛好在屋裏做繡活。
見自家閨女回來了,傅姨媽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計,“芊芊,你回來待幾天?錦宏怎麽沒有陪著你回來呢?”
“他有事,過幾天就來。”秦芊芊說這話的時候,心裏明顯是沒有底氣的。
她出門的時候,林錦宏還在和她鬥氣,別說送了,連一句寬慰的話都沒有,秦芊芊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她本不想回秦家,所以去文府打了一個圈。
我也沒有虧了她,見她回娘家還穿得那麽寒酸,便把我前日裏從外麵得的鶴毛大氅給了她,她也算風風光光回了一趟娘家。
連著幾日,秦芊芊都待在娘家,林家完全沒有一點音信,傅姨媽坐不住了,便問秦芊芊到底是怎麽了,回家這許多天,林錦宏為什麽還不來接她。
聽到傅姨媽問話,秦芊芊忍不住哭了起來,“母親,你怎麽把我嫁到那樣的人家了,真是見不得天日。”
聽著女兒一疊聲的抱怨,傅姨媽也不知道說什麽了,當初如果不是為了攀龍附鳳,秦芊芊何至於過得如此辛苦,“好了,哪個女人不是這麽過來的,忍忍吧。”
一邊是秦芊芊的落魄,另一邊我回娘家卻是無比愜意,平日裏不管文許言有多麽寵愛兩個姨娘,但是關鍵時刻,他還得陪著我回娘家,因為我才是他的正牌娘子。
我剛到屋子外,就有丫頭給鬱老夫人傳話了,說我回家了。
我畢竟不屬於這個時代,所以與這位母親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可是在原主的記憶裏,這位母親絕對是慈祥和藹的。
鬱老夫人聽到我回來了,立刻就從屋子裏跑了出來,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披好。
我和文許言都是穿著華麗,可回到家的一瞬間,我們便秒變一對尋常夫妻了。
那一天,我在娘家感受到了母親的愛。
鬱家人口稀少,老爺子已經在前些年去世了,鬱家長子也不幸夭折,如果不是我魂穿到了鬱詩文的身上,鬱老夫人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文兒,你在婆家過得如何?”鬱老夫人問道。
這是獨屬於我和她的時間,她自然會格外關心一些。
“多謝母親關心,我在婆家挺好。”我盈盈笑道,說完還撲到了老夫人的懷裏。
鬱老夫人歎了一口氣說道,“前些年我聽說你在侯府過得艱難,心裏無比著急,幾次都勸你回來,你硬是要撐著,這性子真隨你爹。”
在這個封建社會,能這樣為女兒著想的人並不多,更何況是不懼怕社會輿論,叫女兒婚姻假如不幸福,盡管回家了,這樣言論還是非常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