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周隊頭
穿越主母之我要逆天改命 作者:春風解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商隊走遠道回來,作為當家主母,肯定不能讓他們覺得為這個家付出是不值得的,於是我吩咐小廚房擺了酒宴,為他們接風洗塵。
“夫人,這怎麽好啊。”周隊頭一個勁地推辭。
“這是應該的,在外麵走生意的辛苦,我心裏明白。”我誠懇地說道。
“周隊頭就不要推辭了,這是我家文兒的一片心意。”老太君說道。
當年這支商隊走生意時,遇到土匪九死一生,是周隊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擺脫了困境,而那年正是侯府虧空之時,提起那段往事,老太君就心有戚戚。
酒宴擺好後,老太君告訴我,周隊頭帶了很多西域特產回來。
我看了一下,都是一些西域皮毛、幹果、毯子之類的,這些東西我早就見過,而且在那個時代,我都用過,特別是去某疆旅遊時,我帶回去了很多小玩意兒,帶流蘇的毯子,可以當幹糧的饢等等。
雖然我見識過這些東西,但是也不能表現得過於淡定,還是要有一些驚訝的表情。
“周隊頭辛苦了,這頓酒宴各位值得。”我很堅定地說道。
“文兒,你曾說幼時隨著父兄也去過很多國家,肯定也見識過很多吧,你還會說那個什麽什麽語?我一時想不起來了。”老太君還記得我在生日宴會上說番邦語言的事情。
“老太君的記憶真真是好,媳婦幼時隨父兄去過西域,不過很多東西也忘記了。”我哪裏真真去過那些國家,而且我那個哥哥長什麽模樣,我都不知道,所以我也不能把這話編得太過離譜。
現在孟古國和大夏國經常發生軍事摩擦,宗將軍也曾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孟古國皇帝的野心,所以我想建議商隊以後不走孟古國那條線了,南方的爪牙國沒有戰事,安全性也更高。
“周隊頭,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你可以聽聽。”我很誠懇地說道。
“夫人請講。”周隊頭拱手回道。
“主君與宗將軍相熟,宗將軍曾透露過孟古國那邊的情況,說時有小的摩擦,所以我建議改線路,去爪牙國那邊。”
“這……”周隊頭聽到此話非常猶豫。
“周隊頭有什麽難處嗎?”
“我們已經在北邊這條線深耕了很多年,現在突然就改路線,奴才怕不熟悉那邊的環境。”周隊頭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文兒,為何要周隊頭改變路線?你有什麽主意嗎?”老太君問道。
“大家不要著急,聽我慢慢道來,北方戰事吃緊,隨時會毀滅商隊,就像當年商隊遇到土匪一樣。”
老太君一聽我如此說道,覺得有些道理,“文兒說得有理,那一年商隊也是沒有得到消息,通往西域的路上鬧了土匪,所以讓商隊陷入了危機。”
“媳婦年幼時也曾隨著父兄下過西洋,對商隊的事情略有了解。”
“我們商隊回來時,一路上都有軍隊的人盤查,還抓了好幾個探子。”周隊頭回道。
老太君喝了一口茶,很篤定地說道,“就聽文兒的吧,明年不走北方了。”
“我們在南方也沒有熟悉的人,對南方的事務也不懂,怎麽跑呢?”周隊頭疑惑地問道。
“我娘家有一支商隊,你可以跟著去跑。”鬱家的商隊深耕南方多年對那邊的情況非常清楚。
商隊這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之後,各種各樣的物資也開始源源不斷地被收入倉庫並記錄在冊。
老太君給了我很多金銀珠寶,回到榮曦堂後,我並沒有急著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而是仔細認真地挑選了一番,並從中整理出幾件精致可愛的小物件分別送給了紅櫻和趙姨娘。
趙姨娘雖然愛作愛鬧,但她也是府裏的主子,有紅櫻的一份,就少不了她的。
周隊頭在府裏用完飯就回了家,周隊頭的母親是府裏的老人,因為伺候得好,老太君給了她賣身契,讓她成了自由人。
周隊頭一進門就被她的老娘陳嬤嬤給打了幾笤帚,“娘,你打我幹什麽!”
“你還不知道打你為什麽?那就更該打了。”陳嬤嬤嘴裏說著話,手裏也沒有閑著,笤帚一下下地落在周隊頭的身上。
陳嬤嬤年輕時是老太君的丫鬟,到了年齡就被放了出去,侯府對下人寬容,陳嬤嬤年輕時攢了一筆不菲的錢財,自己出錢買了一個宅院,陳嬤嬤的丈夫沒什麽錢,在她麵前也不硬氣,家裏都是陳嬤嬤做主,所以她的日子過得格外舒坦。
老公聽話,兒子常年走商隊,家裏銀錢豐厚,這種小門小戶的日子平淡且愉悅,但是陳嬤嬤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周隊頭已經二十好幾了還沒有媳婦,這麽好的條件,居然沒有姑娘願意跟他。
“你看看隔壁二寶,孩子都能打醋了,你還吊兒郎當沒有著落,你說該不該打!”
“娘,你也不看看我成日裏都做的什麽差事,有空娶媳婦嗎?”周隊頭一臉委屈地反駁道。
“少找理由,你去求老夫人,她會不給你假期?”陳嬤嬤揪著兒子的耳朵說道。
“我倒是成親了,那一大攤子活誰幹呢?”
“全侯府就你最精靈,沒人做得了那些活嗎?”陳嬤嬤拿著笤帚疙瘩就往兒子身上招呼。
“娘,你要講道理,不是全侯府你兒子最精靈,是我最熟悉商隊的事情。”
“我不管你說什麽,你必須成親了,我們家不能絕後。”陳嬤嬤跳著腳威脅周隊頭。
周隊頭在商隊中威風凜凜,走南闖北見識過大風大浪,可是在母親麵前,他沒有一點脾氣。
“一天盡催他,他也要有空嘛。”此時周老爹回來了。
周老爹年輕時家境貧寒,好在他聰明好學,有做木匠的手藝,而且他長相俊俏,陳嬤嬤就是看上了他這一點,所以願意招他做婿。
“有你什麽事!兒子的事情,我不操心誰操心!”陳嬤嬤叉腰吼道。
周老爹見陳嬤嬤生氣了,也不敢再多說什麽了,此時閉嘴是最好的方法。
“爹,你來評評理,哪裏有這樣的娘。”周隊頭見老爹過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可是周老爹哪裏敢說話,再說話估計自己也要挨上笤帚疙瘩了。
“夫人,這怎麽好啊。”周隊頭一個勁地推辭。
“這是應該的,在外麵走生意的辛苦,我心裏明白。”我誠懇地說道。
“周隊頭就不要推辭了,這是我家文兒的一片心意。”老太君說道。
當年這支商隊走生意時,遇到土匪九死一生,是周隊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擺脫了困境,而那年正是侯府虧空之時,提起那段往事,老太君就心有戚戚。
酒宴擺好後,老太君告訴我,周隊頭帶了很多西域特產回來。
我看了一下,都是一些西域皮毛、幹果、毯子之類的,這些東西我早就見過,而且在那個時代,我都用過,特別是去某疆旅遊時,我帶回去了很多小玩意兒,帶流蘇的毯子,可以當幹糧的饢等等。
雖然我見識過這些東西,但是也不能表現得過於淡定,還是要有一些驚訝的表情。
“周隊頭辛苦了,這頓酒宴各位值得。”我很堅定地說道。
“文兒,你曾說幼時隨著父兄也去過很多國家,肯定也見識過很多吧,你還會說那個什麽什麽語?我一時想不起來了。”老太君還記得我在生日宴會上說番邦語言的事情。
“老太君的記憶真真是好,媳婦幼時隨父兄去過西域,不過很多東西也忘記了。”我哪裏真真去過那些國家,而且我那個哥哥長什麽模樣,我都不知道,所以我也不能把這話編得太過離譜。
現在孟古國和大夏國經常發生軍事摩擦,宗將軍也曾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孟古國皇帝的野心,所以我想建議商隊以後不走孟古國那條線了,南方的爪牙國沒有戰事,安全性也更高。
“周隊頭,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你可以聽聽。”我很誠懇地說道。
“夫人請講。”周隊頭拱手回道。
“主君與宗將軍相熟,宗將軍曾透露過孟古國那邊的情況,說時有小的摩擦,所以我建議改線路,去爪牙國那邊。”
“這……”周隊頭聽到此話非常猶豫。
“周隊頭有什麽難處嗎?”
“我們已經在北邊這條線深耕了很多年,現在突然就改路線,奴才怕不熟悉那邊的環境。”周隊頭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文兒,為何要周隊頭改變路線?你有什麽主意嗎?”老太君問道。
“大家不要著急,聽我慢慢道來,北方戰事吃緊,隨時會毀滅商隊,就像當年商隊遇到土匪一樣。”
老太君一聽我如此說道,覺得有些道理,“文兒說得有理,那一年商隊也是沒有得到消息,通往西域的路上鬧了土匪,所以讓商隊陷入了危機。”
“媳婦年幼時也曾隨著父兄下過西洋,對商隊的事情略有了解。”
“我們商隊回來時,一路上都有軍隊的人盤查,還抓了好幾個探子。”周隊頭回道。
老太君喝了一口茶,很篤定地說道,“就聽文兒的吧,明年不走北方了。”
“我們在南方也沒有熟悉的人,對南方的事務也不懂,怎麽跑呢?”周隊頭疑惑地問道。
“我娘家有一支商隊,你可以跟著去跑。”鬱家的商隊深耕南方多年對那邊的情況非常清楚。
商隊這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之後,各種各樣的物資也開始源源不斷地被收入倉庫並記錄在冊。
老太君給了我很多金銀珠寶,回到榮曦堂後,我並沒有急著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而是仔細認真地挑選了一番,並從中整理出幾件精致可愛的小物件分別送給了紅櫻和趙姨娘。
趙姨娘雖然愛作愛鬧,但她也是府裏的主子,有紅櫻的一份,就少不了她的。
周隊頭在府裏用完飯就回了家,周隊頭的母親是府裏的老人,因為伺候得好,老太君給了她賣身契,讓她成了自由人。
周隊頭一進門就被她的老娘陳嬤嬤給打了幾笤帚,“娘,你打我幹什麽!”
“你還不知道打你為什麽?那就更該打了。”陳嬤嬤嘴裏說著話,手裏也沒有閑著,笤帚一下下地落在周隊頭的身上。
陳嬤嬤年輕時是老太君的丫鬟,到了年齡就被放了出去,侯府對下人寬容,陳嬤嬤年輕時攢了一筆不菲的錢財,自己出錢買了一個宅院,陳嬤嬤的丈夫沒什麽錢,在她麵前也不硬氣,家裏都是陳嬤嬤做主,所以她的日子過得格外舒坦。
老公聽話,兒子常年走商隊,家裏銀錢豐厚,這種小門小戶的日子平淡且愉悅,但是陳嬤嬤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周隊頭已經二十好幾了還沒有媳婦,這麽好的條件,居然沒有姑娘願意跟他。
“你看看隔壁二寶,孩子都能打醋了,你還吊兒郎當沒有著落,你說該不該打!”
“娘,你也不看看我成日裏都做的什麽差事,有空娶媳婦嗎?”周隊頭一臉委屈地反駁道。
“少找理由,你去求老夫人,她會不給你假期?”陳嬤嬤揪著兒子的耳朵說道。
“我倒是成親了,那一大攤子活誰幹呢?”
“全侯府就你最精靈,沒人做得了那些活嗎?”陳嬤嬤拿著笤帚疙瘩就往兒子身上招呼。
“娘,你要講道理,不是全侯府你兒子最精靈,是我最熟悉商隊的事情。”
“我不管你說什麽,你必須成親了,我們家不能絕後。”陳嬤嬤跳著腳威脅周隊頭。
周隊頭在商隊中威風凜凜,走南闖北見識過大風大浪,可是在母親麵前,他沒有一點脾氣。
“一天盡催他,他也要有空嘛。”此時周老爹回來了。
周老爹年輕時家境貧寒,好在他聰明好學,有做木匠的手藝,而且他長相俊俏,陳嬤嬤就是看上了他這一點,所以願意招他做婿。
“有你什麽事!兒子的事情,我不操心誰操心!”陳嬤嬤叉腰吼道。
周老爹見陳嬤嬤生氣了,也不敢再多說什麽了,此時閉嘴是最好的方法。
“爹,你來評評理,哪裏有這樣的娘。”周隊頭見老爹過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可是周老爹哪裏敢說話,再說話估計自己也要挨上笤帚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