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老夫在你基礎上改進紡織機並不難!就像之前的八牛弩機那樣。”


    公輸家傳承已久,不僅擅長鑄造攻城武器,還精通農業機械和各種精巧技藝。


    隻因為效力於大秦,才更多參與軍需事務。


    適才猶豫,是因為這點改良並不困難罷了。


    張落遞給他時,明顯是希望他能夠對其進行改良的。


    “既如此,那我們說定了。”張落微笑道,“如果不成,繼續研究腳踏紡車也無妨。”


    公輸裘連忙接話:“請張上卿放心,若論技藝,天底下怕難找出能與我公輸家比肩之人!”


    “那你瞧瞧這東西能不能仿製?”張落拿出了望遠鏡。


    這項發明一旦能夠被研究出來,投入量產將對戰局產生巨大助力。


    公輸裘接過來左看右看,隨即就將它放在眼睛前。


    “咦?千裏目?”


    細看之後,他知道其中的關鍵隻在鏡片。


    至於外殼材料沒見過也沒關係,總有可替代之物。


    公輸裘沒有問為什麽張落會擁有這種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懂得這個道理是他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礎。


    “上卿大人,老朽可以拆解看看嗎?”


    “公輸大家盡可隨意。”


    張落後退一步,離開了將作府。


    對於玻璃的燒製他已經送去了專門燒瓷器的地方,等結果便可。


    他還計劃前往典客卿頓弱處拜訪一下,聊聊東胡或者更多其他事務。


    嬴政已然決定開鑿靈渠,預計工程可能一年完成但實際時間仍要等到現場考察才能確認。


    征南越之前,最好先掃平扶餘、肅慎以及箕子 等地,這樣更有利。


    至於東胡……也許會自己崩潰呢。


    正在想著,忽然一馬車在他麵前停下,簾子被揭開露 出了嬴陰嫚充滿笑意的臉。


    “張上卿,請吧!”張落瞥了一眼身邊屬於懸翦、那個讓人不敢親近的男人後對他打了個手勢示意其返回,然後走向嬴陰嫚 的馬車。


    與巴清相對含蓄不同,她表現得更為直接。


    “三四日後,蒙恬他們便回鹹陽,父皇將會給予賞賜以嘉許你們功勞。”她提到了丁零人和呼揭人也被一起帶回。


    還提到巴清夫人派去月氏的商隊。


    “這些信息讓 張落若有所思,漠北如今匈奴的地盤已空蕩,秦人還未有大量遷入而他的目光 更多在箕子 所處的遼東半島或是月氏所在的河西走廊——那些更適合農耕的土地。


    “也許真該好好考慮利用下這些新帶來的族人”張落在內心說道。


    嬴陰嫚好奇追問 ,他隻是微笑敷衍過去。


    嬴陰嫚似乎有點不自覺變得溫柔靦腆。


    “我說的話……像不像不夠大家閨秀的樣子 ?”


    張落表示不解:“怎麽會。”她因此顯得更活躍了些並開始談起亥的事。


    “近來沒有再見過他,不過聽說確實有些變了。”


    張落獨自 。


    “我們從匈奴手中繳獲的那些牛,把能用作耕牛的出租後,這段時間百姓們自發申報的新耕地麵積就增加了十多萬畝。”


    “未來還會有更多。”


    “除了關中地區,明年其它地方的土地租稅也將會進一步增加。” 張落露出了一絲笑意,百姓們也很聰明。


    通常他們不會單獨租一頭牛,而是一家三家或五家聯合租賃,一般是兩頭牛:一頭公牛和一頭母牛。


    租牛需要額外繳納一定的賦稅,這筆費用是按照之前耕種的土地數量計算,並且由幾家分攤。


    隻有當母牛所生下的第一胎需要還給內史府外,再沒有其他的附加條件了。


    三年之後,牛歸他們所有。


    不過張落提醒自己,不要讓百姓太急於開荒,導致耕作不力或者毀壞山林。


    秦朝對濫砍濫伐有嚴厲的懲罰措施。


    而太倉中的陳年糧食仍未賣完,即使他已經用於釀酒,“大約還有四十萬石……”他想道。


    “或許我們需要新建一個倉庫,專門存放這些陳糧吧。” 他提筆寫了一份文書送交右丞相馮去疾處,等待其審閱並轉呈將作府實施建造。


    由內史府撥款給將作府進行建設。


    “會稽郡的情況有點不同。”張落的目光掃過放在一旁的文書。


    今年各地田租均有提升,隻有楚地的會稽與齊地的臨淄保持平穩,漲幅很小。


    “也許要再次普查天下的土地情況,然後才能量化審查會稽的具體情況。”他還建議廷尉府合作徹查貴族豪強的 行為,特別是在齊地和楚地!


    這時,外邊有人前來。


    “太史令請留步,我先入稟告內史。” “不用了,我自己進去吧。”


    聽到通報,張落抬頭一看,見是胡毋敬。


    “允許太史令進來。”


    “上卿大人,我需要一個人手幫忙。”胡毋敬略顯疲憊的眼眸看向張落。


    “誰?”張落有些意外。


    “伏勝!”胡毋敬歎息說:“我不十分喜歡儒生,但少了伏勝,很多資料都要重新收集。”


    “其他年紀大的儒生脾氣不好,常常爭論個沒完沒了。”


    “可這個伏勝不一樣,在履行內史府職責的同時還能出色地完成博士館的工作,並處理好其他資深儒士的問題。”


    張落沉思了一會說,


    “你錯啦!他是我的平準令,兼職在你的博士館做事。”


    “無所謂,這人天生就是搞學術的,不適合做行政。


    今天我是來要人的,同時也可以給你推薦另一個人選”。


    張落陷入了沉思。


    他對伏勝並不完全了解。


    但也別忘了他身後還有司馬遷的 ,這位竟也享年百歲,或許確實是一介學者。


    “太史令,您看能推薦誰呢?伏勝在內史府工作得很不錯。”


    胡毋敬聽後說道:“你自己來看看不就知道了,進來!”他朝外麵喊了一嗓子。


    隻見一位胖子匆匆走進來,“禦史張蒼參見張上卿,參見太史令。”


    看到張蒼,張落目光一凝。


    他是荀子的學生,和李斯、韓非同為師門。


    胡毋敬示意了一下:“你覺得如何?他可是荀子的學生,以他的能力應該不需要懷疑。


    我在想他在禦史台有些屈才了。”


    張落摸了摸腦袋,“這……但目前伏勝已經在前往齊地執行平準令任務的路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治粟內史的狂想宏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峰並收藏大秦:治粟內史的狂想宏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