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落見狀問道:“發生了什麽?”頓弱迅速將兩張紙卷塞回竹筒,旋開底部,掏出一根類似火折子的東西輕輕一吹,小竹筒立即燃起火焰,冒出白煙,隨即被扔出。過去這類消息通常是寫在薄布上的,而現在的紙則更容易焚毀。


    “那位曾與趙地遊俠合作的人名叫休,在這次行動中,他主動帶人引開了一些匈奴追兵。”頓弱繼續道,“幸好休幸存了下來,不過他的密探隊伍幾乎全滅。”他又提到:“你告訴陛下的那件事——有關箕子王朝附近采摘的人參已經找到幾株,正在運來的路上。”


    張落點了點頭:“能夠活下去就好。”


    頓弱咬牙切齒地說:“不過,他短期內將無法行走。”接著又問張落:“對烏氏倮之事和誘敵策略,你的勝算有多大?”


    張落抬頭看了看天:“有五成把握!無論什麽事,結局不外乎勝或敗兩個結果。”


    由於知曉馬邑之謀的曆史,張落努力設法避免同樣的陷阱。當前的匈奴尚處於早期階段,文明化程度低於後世。


    前方有一隊人馬靠近。


    “那是淳於越。”嗯?


    張落注意到淳於越車沿上懸掛了一圈人頭,心中不禁疑問:這老人做了什麽?兩支隊伍不久在路中相遇。


    “淳於仆射,這是怎麽回事?”張落感到事態有些蹊蹺,還發現淳於越身旁抱著一個小孩坐在馬夫旁邊。


    淳於越看著張落和他後麵的秦軍戰士:“你們還是要開戰嗎?”


    張落聞言大笑:“嗬,你說要和平,可現在你帶著這麽多戰利品回來,怎麽突然改口?倒是收集了不少遺骸嘛。”


    淳於越命令隊伍移往路邊,並說:“我找回了許多義骨。”


    “義骨?”張落看向車內的人頭。


    “是不是被匈奴殺害的趙地遊俠們?”“不錯。”淳於越歎道:“張落,我可能錯怪了你。”


    “軍事鬥爭非常凶險,一個不小心就會國破家亡,務必保證不會失敗!”“我……我也要去打擊匈奴!”趙破奴喊著,望著威武的秦軍士兵興奮不已,手中拿著千夫長贈與的一柄秦劍。


    張落拱手向淳於越行禮說:“放心吧老淳於,大秦必會取勝!對了,既然你帶回這些遊俠遺骸,不如上書陛下,請旨送歸趙地,公之於眾。”


    “樹立一座紀念碑,記錄下他們的事跡,這些勇士不該被遺忘。”淳於越點頭同意。


    經曆過這場胡人之戰,他的思想似乎變得更加開放,能理解張落提議的意義。“明白了,那你去吧。”


    他並未詢問張落為何此刻隻剩五千人馬。軍事部署不在他職責範圍內,因此他也不作聲。


    直到他們分開後,頓弱提出自己的憂慮。


    “少俠,樹立義士碑的確是一件好事。然而,倘若趙地遊俠聞訊激憤而起,此情一旦為匈奴所知,可能會影響整個計劃。”


    張落搖頭示意無礙。


    “不會有影響的,時間剛好吻合。屆時他們正好趕上對抗匈奴!”


    “既然如此,我此次任務不過是通過 ** 協助你罷了。”頓弱輕歎,而張落則淡然一笑。


    “那麽請你先給我談談烏氏一族的情狀。”


    身為典客卿的他知道,在像烏氏倮這般顯赫的部落中沒有 ** 幾乎不可能。烏氏倮所屬的烏氏族不僅已經歸順秦朝,還有不少與中原人相混居者。這些人有的已經完全融入秦朝生活,說著秦國的話語、姓著秦人的名姓。尤其是烏氏倮更是成為北秦和各部落間最大且最有影響力的商牧頭領。


    擁有成千上萬的馬匹,以山巒計算牛羊的數量,不從事農業而專注於畜牧業和商業,並且借助其獨特的地理優勢,頻繁在大秦同周邊民族之間往來貿易;用大量的財富購得奇珍異寶,綢緞茶茗,及各種必需品。


    當張落接近烏氏倮時,突然宵鳳顯現。


    “未能找到烏氏內部道家信徒。”她說,“因放牧區域太過遼闊,難以全麵搜尋。”


    但她繼續描述:“該部族確實有兩千兵卒,並包含眾多胡人和戎狄成員,且其財產之豐裕簡直令人震驚。”即使是見識過外界無數財富後的宵鳳也被震撼。


    聽罷,張落神情一凝。


    前方斥候來報,稱烏氏倮已經親自迎接。


    而宵鳳又悄然隱匿暗處保護左右,她現身時驚到了身邊的大司命紅夭與少司命小夕。不久之後……


    一處山穀口前,半秦半戎裝的烏氏倮向張落行禮。


    昨天已被告知此事的烏氏倮恭敬地說道:


    “烏氏倮在此拜見張上卿。”


    張落回應卻端坐在馬上:


    “張先生有禮了,”但眼神始終未曾挪開對麵的身影,“我們不妨入營帳詳談,已準備了美酒美食。”


    但張落卻不慌不忙環視四周,


    確認這是一個進退兩難之地,


    對伏擊匈奴有利無弊!


    “烏氏大牧主,我這次可不是隨意前來,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需要與您商量。”烏氏倮輕笑一聲:“不知上卿有何要事?”


    他從張落領兵到達時,就預感到情況不妙。


    頂多就是朝廷想要一些好處吧……而且他也問心無愧,沒做過什麽違抗秦法的事。他所藏匿的人也沒被人發現。


    天下誰家沒有點藏匿的事呢?


    更別說藏在他這裏的人,想要找出來絕非易事,單單是他用來放牧牛羊的山穀就有二十多處。


    隻要不被發現就好。


    試想這麽廣袤的世界,朝廷又發了多少海捕文書四處通緝,怎麽可能一直找不到?


    最近關中地區頻繁調動軍隊,昨日聽說還有十萬兵馬正前往北方。


    他知道秦國即將和匈奴開戰了。


    對於河套地區的重要性烏氏倮心知肚明,這片地方遲早會歸秦所有。


    但張落帶兵來這裏究竟有什麽目的呢?難道擔心我會與胡人勾結?


    但他覺得這樣做沒有任何利益可言,胡人退出河套豈不是更苦寒,反而給自己更多生意機會。


    奪回河套後,或許還能有更多的牧場,族人數量日漸增多,也許以後整片河套都將是烏氏一族的牧場,也等於他的了!


    這時,張落微笑說道,“我希望向烏氏大牧主要借些東西。”


    這個看似隨和的人,實際城府頗深。


    “上卿想借什麽?”烏氏倮心中暗暗警惕起來。今日恐怕難以逃脫此劫。


    “我想借貴府上的全部財產。” 張落依然保持著和藹的笑容。


    一聽這話,烏氏倮頓時麵色慘白。


    想要奪取烏氏的財富!


    這簡直比要了他的命還讓他難受啊!


    “上卿……如果有冒犯之處,烏氏願改正。若有違秦法,亦願意接受懲罰……我們對秦室一向忠心,為什麽要如此對我們!”


    “誤會誤解,” 張落揮手示意,“隻是打算借用這些財富,以引誘更多的匈奴過來而已。”


    為了增加這句話的真實性,


    背後的五千秦兵齊步向前邁了一步。 烏氏倮的表情刹那間變了顏色。


    已經……無法緩和了嗎?


    *


    * 那些 ** 手中的弩,據說威力遠遠超過以往。


    “滾!”烏氏倮踢開了幾個試圖阻攔的族人,


    “你們怎敢在上卿麵前使用武器!”


    被罵得服服帖帖地退回到烏氏倮身後的族人小心翼翼,但是已拉開架勢的烏氏騎兵卻沒有返回原來的位置。


    頓弱見狀立刻意識到:


    烏氏一家的表現遠不及原先想象般服從秦室。


    盡管烏氏倮受到過皇上的嘉獎。


    不過目前情況如若不及時解決,將來的隱患難控。


    *


    烏氏倮見狀,心中凜然。


    張從馬上躍下,對烏氏倮說:“大牧主,你在胡人與戎狄中的名聲,可謂如雷貫耳。你的牛羊多得讓人心生妒忌,尤其是那貪婪的匈奴人,恐怕難以抗拒這份 ** 。”


    他繼續道,“你的領地位於上郡與北地郡之間,遠離秦都,深入大秦腹地。若是你投降胡人,他們想要運走這裏的牛羊和財富,必然會出動大量兵力。”


    頓了一頓,他問道:“那麽你覺得這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烏氏倮的眼神微微一閃,忽然明白了:如果自己真的投降了胡人,這片地方將淪為戰場!無論是勝負如何,自己的損失都會是慘重的。


    “我……上卿,這難道沒有辦法了嗎?”烏氏倮顯得十分焦慮。


    “我們烏氏族熟悉河套和漠北的道路,也許可以當向導協助大秦攻打胡人。” 烏氏倮接著說道,“我們或許可以幫助大秦奪回河套!”


    聽到這裏,張落輕輕挑了下眉,詢問是否真有如此熟悉的程度。烏氏倮見到對方反應,連忙點頭肯定,表示可以帶著兵馬去襲擊匈奴人並取回落入敵手的領土。


    然而,一旁的頓弱發出冷笑,吸引住了眾人的目光。


    頓弱掃視了一下房間。“我還以為這位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大牧主是一個聰明的人。不曾想到,原來不過是貪圖眼前利益,短淺的眼光局限了他的視野。他若能配合,其實可以使烏氏真正成為秦帝國的一份子。但他這樣自曝所熟悉之地域,張大人反倒不會放過他們的可能性更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治粟內史的狂想宏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峰並收藏大秦:治粟內史的狂想宏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