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這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中嗎?
大秦:治粟內史的狂想宏圖 作者:瘋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旦秦人確實開始了與北方民族的貿易往來,那就表明他們無力發動戰爭,那時便是我們出擊之時。”
“我們的進攻將在東胡之後,如果東胡遭遇重創,我們就一舉摧毀他們!”
“否則,我們將直接向北進攻上郡,繼續推進直至攻陷秦都鹹陽,之後再回來消滅東胡。”
王庭之中,眾多匈奴武士紛紛起身響應。
“ ,偉大的大單於——”
隨著夜幕的降臨,第一次踏上草原的淳於越大腦無法平靜。
他不斷回憶著在這荒蠻之地所經曆的種種,令他從內心深處感到不適。
“這是一夥真正的蠻族。”
然而,這裏並沒有看到被擄掠來的漢人士人或百姓,不禁令他心中疑惑。
“難道匈奴並不像外界傳言那樣頻繁侵擾中原邊境?”
就在這時,一陣密集的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思緒,嚇得他瞬間跳了起來。
“發生了什麽事?”
“不太清楚。”帶領他的千夫長麵露不悅之色。
在這樣的地方,匈奴士兵的眼神讓他極為不滿,幸奔回歸的平靜並未引起他的過多猜測。
……
次日清晨,
“趙國奴隸那邊為何有不明人士出沒?”
“所有試圖逃跑的人已經被悉數捕殺了嗎?”
頭曼怒氣衝衝地質問跪在他麵前的匈奴人,怒火難消。
原本為了不讓秦使團發現太多趙奴隸,將他們集中安置一處。
不曾想夜裏居然有人試圖營救,並且有一部分趙奴隸成功逃脫,還帶走了幾匹馬。
“大單於,逃跑者已經被盡數消滅,無人漏網。”
“應該是一些試圖營救的漢族遊俠所為,由於趙奴隸聚集在此,他們可能認為有機可乘。”
“請您放心,絕不會有奴隸僥幸存活。”
頭曼的目光如同惡狼般犀利。
“你們這群廢物!”
“好好看住剩下的人,他們還有價值。”
跪在地上的士兵們頻頻磕頭。
此時,冒頓步入帳篷。
“父親,秦國使者來訪。”
頭曼的神情瞬間柔和了許多,但看到冒頓時,眼神中卻閃過一絲嫌棄。
“快,將客人迎進來。”
“大單於,我此行特來告辭。”
“昨夜還說再留幾天,使君何必急於返回?鹹陽城距離此地也不過十數日路程罷了。”頭曼緊緊拉住淳於越,語氣平和卻帶著明顯的暗示,他必須確認昨夜是否有人潛逃至秦國使節處。
如有此事,這些秦人就無法活著離開草原。
......
......
鹹陽城外圍。
寬闊的演武場上,靜候著新的命令。
此刻,戒備之森從未如此嚴密。
每隔三步便設一崗,每隔五步就見一名哨兵。
李信帶著中尉營駐守在校場最外層。
隨即,遠方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嬴政位於隊首,身後是眾大臣,他們均騎著馬而來。這些馬匹不僅裝備精良,而且每匹都配備上了標準的騎兵裝具。秦國的五萬騎兵及其所騎的十五萬匹戰馬全都裝備完畢。
護送嬴政前來的是他的宮廷衛軍和宮殿城衛。
隊伍很快就進入了校場。下馬之後,嬴政輕拍愛馬,哈哈大笑:“張卿,你確實是天下奇才!”他感慨道,“為何這般簡單的騎兵改良武器,旁人都未想到,唯獨你有此奇思妙想。”
“我也在想,你是不是連領兵打仗也都能勝任?”
頓弱聽罷,忍不住笑道:“陛下還記得嗎?上一任內史葉騰可是帶兵滅過韓國的呢。”
“沒錯。”嬴政點了點頭。
張落連忙謙遜回應:“陛下過獎了,臣並未有此能力。”
身旁的其他大臣如馮去疾和李斯等人有些不敢輕易發表意見——此人年紀輕輕,單靠創新怎能足以擔當起戰事?
轉念又一想,似也有可能。
畢竟從其最初提出滅胡計劃開始,一直在提高對秦軍的信心和戰鬥力。
同時也提倡誘敵深入、圍殲敵軍的戰略。表麵上雖看似簡單平實,實則已顯現出軍事謀略及實戰才能。
真正善於作戰之人,往往並不需要輝煌的功績來彰顯其能力。
“好了,現在讓我們一同觀賞將作府公輸家族改進的車弩。”嬴政說道,並改口為,“嗯……按照張卿所述,應該是這種弓箭了吧,或者稱它為八牛弩更準確。”
言畢,嬴政手按腰間的長劍走入場地。其餘朝臣隨後緊隨。
大秦早已具備了類似車弩的存在,所以聽到張落與公輸裘的話語後立即就理解其中之意。
據張落觀察過的大秦原有車型 裝置,光是弩身就長約兩米。
而以擅長製造聞名的公輸家確實獨具特色,盡管張落並未完全理解所有原理,
但提出了一套由三個組合而成並能共同射箭的新式機械結構——從而提高了弓矢發射力度。
公輸家工匠聞言茅塞頓開般立即著手改進工作;
不出幾日成功改造完成。隨後張落提出一種新形式箭矢“踏撅箭”。
隻見校場正中放置著兩款尺寸不同版本新型巨弓,
一為大型另一款相對較小,
周圍還列陣著三十位秦士兵。
隨著嬴政走近,大部分時間都把目光落在巨大的床弩上,特別是那些形似長槍般的弩箭上,尾部鑲嵌著如寶劍一般的鐵羽毛散發出冰冷金屬光澤。
剛一到這兒看到這個龐然大物,蒙恬立刻像對待珍稀文物一樣小心翼翼撫摸起來。
一邊,公輸裘介紹道:
\"幸得張上卿指點迷津才有了這次重大改進。我們對原本秦軍隊用戰車進行了升級換代。”
\"傳統意義上的戰車間弩已經被超越,”
\"大型戰車站弩即所謂的‘八牛努’。需要三十名士兵協同拉弦放箭,可以達到七百步的有效射擊範圍。而小型則隻需少數幾名士卒操作, 不過相比之下威力和距離較弱一些罷了。\"
嬴政一拍那個大的“八牛弩”: \"試試看吧!\"
“遵命。” 公輸裘應答後,揮手示意,在他指揮之下,三十個強壯秦士兵立即忙碌起來準備弓弦。艱澀地繃緊了那沉重的弓弦。
直到最終一位力士揮舞著大斧用力劈斷牽引繩,伴隨著弓弦釋放的聲音,利箭宛如電掣雷擊一般飛速激射出去。
片刻之間,輕鬆穿透了大約六百步外,堆疊起來的二十餘個箭靶。
“厲害!”蒙恬拍手高聲讚歎。
站在嬴政身後的趙高,眼神微微一跳。
在這等利器前,世上又有誰能擋得住呢?
張落對這種武器的威力感到十分滿意。
“陛下,這八牛弩還能發射踏橛箭,可以將它們成排地釘在城牆之上,為戰士們登城提供便利。”
“而且,無論是八牛弩還是小床弩,都有一種特殊的發射方式,可以在較大的空心箭筒中放置數十支箭,箭筒縛在弓弦上,一發射出時,如同群鴉飛翔,我稱之為‘寒鴉箭’。”
“踏橛箭...寒鴉箭...” 嬴政注視著張落,說道:“張先生,朕突然覺得讓你僅擔任治粟內史一職,真是有些屈才了。”
“陛下過獎了,臣隻是提出了些想法,具體製作還得依靠公輸家的巧匠。”
“哈哈哈,張卿無需過分謙遜。”
嬴政輕笑一聲,隨即變得嚴肅起來:
“馮去疾、蒙恬,從今日起,所有的工匠都要停止其他工作。”
“全心投入到八牛弩和小床弩的製作中。半月之內,要製出五十架八牛弩和一千架小床弩,先行裝備軍隊使用。”
“包括您剛剛提及的踏橛箭、寒鴉箭在內的所有箭矢也需要準備,這一次所需的所有財物均由少府負責調撥。”
張落默默點頭。
有了這些強大的八牛弩與神臂弩等其他先進武器,秦國對付北方的胡人已綽綽有餘!
貧困時期我們用策略周旋,而在富饒之時,則以猛烈的火力覆蓋戰場。
“哎,等等,剛才說到所有的經費都是由少府承擔?”
……
……
在河套之地,位於九原的城市。
淳於越再次拜訪了頭曼單於請求離開。
“單於大人,我已經在此停留了幾日,現在確實應該啟程回國了。”
這幾天的經曆,讓他深切體驗到了所謂荒蠻、野蠻以及無知無畏的生活狀態。
秦朝人民崇尚尊重長輩愛護子女的價值觀。
而匈奴卻看重年輕人的能力而輕視老弱,年輕力壯的人吃最好的,年老體弱隻能分得殘渣;並且他們的婚姻風俗令人難以接受。
看似勇猛善戰的他們實際上卻隻會欺負弱者。
淳於越覺得這次和平談判或許會使對方更加輕視秦國人民。
這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中嗎?
張落啊,張落!
這個向來保守的老學者,如今卻像是頓悟一般。
當他明白之後,內心仍感到一絲不快。
“尊敬的使者,您的學問在匈奴是無人能敵的,是否可以再稍微停留幾天?”
頭曼單於似乎很不願意讓這位學者離境。
之前發生的逃犯事件。
盡管他已經確信逃亡的奴隸並沒有抵達秦人之處,
但通過這段時間與淳於越交流,
他也認識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之處。
在頭曼眼中,淳於越代表的就是知識和學識的象征,
他所知道的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智慧。
甚至超過了在匈奴聖地狼居胥山舉行的盛大祭祀典禮。
“我們的進攻將在東胡之後,如果東胡遭遇重創,我們就一舉摧毀他們!”
“否則,我們將直接向北進攻上郡,繼續推進直至攻陷秦都鹹陽,之後再回來消滅東胡。”
王庭之中,眾多匈奴武士紛紛起身響應。
“ ,偉大的大單於——”
隨著夜幕的降臨,第一次踏上草原的淳於越大腦無法平靜。
他不斷回憶著在這荒蠻之地所經曆的種種,令他從內心深處感到不適。
“這是一夥真正的蠻族。”
然而,這裏並沒有看到被擄掠來的漢人士人或百姓,不禁令他心中疑惑。
“難道匈奴並不像外界傳言那樣頻繁侵擾中原邊境?”
就在這時,一陣密集的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思緒,嚇得他瞬間跳了起來。
“發生了什麽事?”
“不太清楚。”帶領他的千夫長麵露不悅之色。
在這樣的地方,匈奴士兵的眼神讓他極為不滿,幸奔回歸的平靜並未引起他的過多猜測。
……
次日清晨,
“趙國奴隸那邊為何有不明人士出沒?”
“所有試圖逃跑的人已經被悉數捕殺了嗎?”
頭曼怒氣衝衝地質問跪在他麵前的匈奴人,怒火難消。
原本為了不讓秦使團發現太多趙奴隸,將他們集中安置一處。
不曾想夜裏居然有人試圖營救,並且有一部分趙奴隸成功逃脫,還帶走了幾匹馬。
“大單於,逃跑者已經被盡數消滅,無人漏網。”
“應該是一些試圖營救的漢族遊俠所為,由於趙奴隸聚集在此,他們可能認為有機可乘。”
“請您放心,絕不會有奴隸僥幸存活。”
頭曼的目光如同惡狼般犀利。
“你們這群廢物!”
“好好看住剩下的人,他們還有價值。”
跪在地上的士兵們頻頻磕頭。
此時,冒頓步入帳篷。
“父親,秦國使者來訪。”
頭曼的神情瞬間柔和了許多,但看到冒頓時,眼神中卻閃過一絲嫌棄。
“快,將客人迎進來。”
“大單於,我此行特來告辭。”
“昨夜還說再留幾天,使君何必急於返回?鹹陽城距離此地也不過十數日路程罷了。”頭曼緊緊拉住淳於越,語氣平和卻帶著明顯的暗示,他必須確認昨夜是否有人潛逃至秦國使節處。
如有此事,這些秦人就無法活著離開草原。
......
......
鹹陽城外圍。
寬闊的演武場上,靜候著新的命令。
此刻,戒備之森從未如此嚴密。
每隔三步便設一崗,每隔五步就見一名哨兵。
李信帶著中尉營駐守在校場最外層。
隨即,遠方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嬴政位於隊首,身後是眾大臣,他們均騎著馬而來。這些馬匹不僅裝備精良,而且每匹都配備上了標準的騎兵裝具。秦國的五萬騎兵及其所騎的十五萬匹戰馬全都裝備完畢。
護送嬴政前來的是他的宮廷衛軍和宮殿城衛。
隊伍很快就進入了校場。下馬之後,嬴政輕拍愛馬,哈哈大笑:“張卿,你確實是天下奇才!”他感慨道,“為何這般簡單的騎兵改良武器,旁人都未想到,唯獨你有此奇思妙想。”
“我也在想,你是不是連領兵打仗也都能勝任?”
頓弱聽罷,忍不住笑道:“陛下還記得嗎?上一任內史葉騰可是帶兵滅過韓國的呢。”
“沒錯。”嬴政點了點頭。
張落連忙謙遜回應:“陛下過獎了,臣並未有此能力。”
身旁的其他大臣如馮去疾和李斯等人有些不敢輕易發表意見——此人年紀輕輕,單靠創新怎能足以擔當起戰事?
轉念又一想,似也有可能。
畢竟從其最初提出滅胡計劃開始,一直在提高對秦軍的信心和戰鬥力。
同時也提倡誘敵深入、圍殲敵軍的戰略。表麵上雖看似簡單平實,實則已顯現出軍事謀略及實戰才能。
真正善於作戰之人,往往並不需要輝煌的功績來彰顯其能力。
“好了,現在讓我們一同觀賞將作府公輸家族改進的車弩。”嬴政說道,並改口為,“嗯……按照張卿所述,應該是這種弓箭了吧,或者稱它為八牛弩更準確。”
言畢,嬴政手按腰間的長劍走入場地。其餘朝臣隨後緊隨。
大秦早已具備了類似車弩的存在,所以聽到張落與公輸裘的話語後立即就理解其中之意。
據張落觀察過的大秦原有車型 裝置,光是弩身就長約兩米。
而以擅長製造聞名的公輸家確實獨具特色,盡管張落並未完全理解所有原理,
但提出了一套由三個組合而成並能共同射箭的新式機械結構——從而提高了弓矢發射力度。
公輸家工匠聞言茅塞頓開般立即著手改進工作;
不出幾日成功改造完成。隨後張落提出一種新形式箭矢“踏撅箭”。
隻見校場正中放置著兩款尺寸不同版本新型巨弓,
一為大型另一款相對較小,
周圍還列陣著三十位秦士兵。
隨著嬴政走近,大部分時間都把目光落在巨大的床弩上,特別是那些形似長槍般的弩箭上,尾部鑲嵌著如寶劍一般的鐵羽毛散發出冰冷金屬光澤。
剛一到這兒看到這個龐然大物,蒙恬立刻像對待珍稀文物一樣小心翼翼撫摸起來。
一邊,公輸裘介紹道:
\"幸得張上卿指點迷津才有了這次重大改進。我們對原本秦軍隊用戰車進行了升級換代。”
\"傳統意義上的戰車間弩已經被超越,”
\"大型戰車站弩即所謂的‘八牛努’。需要三十名士兵協同拉弦放箭,可以達到七百步的有效射擊範圍。而小型則隻需少數幾名士卒操作, 不過相比之下威力和距離較弱一些罷了。\"
嬴政一拍那個大的“八牛弩”: \"試試看吧!\"
“遵命。” 公輸裘應答後,揮手示意,在他指揮之下,三十個強壯秦士兵立即忙碌起來準備弓弦。艱澀地繃緊了那沉重的弓弦。
直到最終一位力士揮舞著大斧用力劈斷牽引繩,伴隨著弓弦釋放的聲音,利箭宛如電掣雷擊一般飛速激射出去。
片刻之間,輕鬆穿透了大約六百步外,堆疊起來的二十餘個箭靶。
“厲害!”蒙恬拍手高聲讚歎。
站在嬴政身後的趙高,眼神微微一跳。
在這等利器前,世上又有誰能擋得住呢?
張落對這種武器的威力感到十分滿意。
“陛下,這八牛弩還能發射踏橛箭,可以將它們成排地釘在城牆之上,為戰士們登城提供便利。”
“而且,無論是八牛弩還是小床弩,都有一種特殊的發射方式,可以在較大的空心箭筒中放置數十支箭,箭筒縛在弓弦上,一發射出時,如同群鴉飛翔,我稱之為‘寒鴉箭’。”
“踏橛箭...寒鴉箭...” 嬴政注視著張落,說道:“張先生,朕突然覺得讓你僅擔任治粟內史一職,真是有些屈才了。”
“陛下過獎了,臣隻是提出了些想法,具體製作還得依靠公輸家的巧匠。”
“哈哈哈,張卿無需過分謙遜。”
嬴政輕笑一聲,隨即變得嚴肅起來:
“馮去疾、蒙恬,從今日起,所有的工匠都要停止其他工作。”
“全心投入到八牛弩和小床弩的製作中。半月之內,要製出五十架八牛弩和一千架小床弩,先行裝備軍隊使用。”
“包括您剛剛提及的踏橛箭、寒鴉箭在內的所有箭矢也需要準備,這一次所需的所有財物均由少府負責調撥。”
張落默默點頭。
有了這些強大的八牛弩與神臂弩等其他先進武器,秦國對付北方的胡人已綽綽有餘!
貧困時期我們用策略周旋,而在富饒之時,則以猛烈的火力覆蓋戰場。
“哎,等等,剛才說到所有的經費都是由少府承擔?”
……
……
在河套之地,位於九原的城市。
淳於越再次拜訪了頭曼單於請求離開。
“單於大人,我已經在此停留了幾日,現在確實應該啟程回國了。”
這幾天的經曆,讓他深切體驗到了所謂荒蠻、野蠻以及無知無畏的生活狀態。
秦朝人民崇尚尊重長輩愛護子女的價值觀。
而匈奴卻看重年輕人的能力而輕視老弱,年輕力壯的人吃最好的,年老體弱隻能分得殘渣;並且他們的婚姻風俗令人難以接受。
看似勇猛善戰的他們實際上卻隻會欺負弱者。
淳於越覺得這次和平談判或許會使對方更加輕視秦國人民。
這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中嗎?
張落啊,張落!
這個向來保守的老學者,如今卻像是頓悟一般。
當他明白之後,內心仍感到一絲不快。
“尊敬的使者,您的學問在匈奴是無人能敵的,是否可以再稍微停留幾天?”
頭曼單於似乎很不願意讓這位學者離境。
之前發生的逃犯事件。
盡管他已經確信逃亡的奴隸並沒有抵達秦人之處,
但通過這段時間與淳於越交流,
他也認識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之處。
在頭曼眼中,淳於越代表的就是知識和學識的象征,
他所知道的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智慧。
甚至超過了在匈奴聖地狼居胥山舉行的盛大祭祀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