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嗯,你看著辦就行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襲 作者:吃愛蝦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釋之帶著一臉好奇,不解地說出心中的疑問。
“別自作聰明了,你知道什麽!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目前最有可能取代秦人的隻有這兩家。”
呂公嚴厲地道,“他們的家族本就來自過去的六個國家之一,在當地頗具影響力。如果真的發起反秦 ,肯定會吸引不少舊部投奔。特別是項梁,他所屬的項氏一家單族人口就可組成上萬的兵力。若再聯合原來的楚 隊成員,這股力量不容忽視。”
“眼見著,天下大變局很快就會到來,也隻有他們才真正有可能在這個動蕩局麵中崛起。”
“至於年齡問題,並不影響大局的發展方向,畢竟古往今來不乏後來成功者。”
另外,“就算他們自身並非是未來的領袖,也會產生出自其家族中人。” 爹派你去送兩份重禮就是為了與他們建立起初步聯係,希望將來如果真有所作為的話能對我們有好處!
看著自己兒子依然不重視這個任務的樣子, 呂公便把派他前去江東的具體目的解釋清楚:
聽到呂公的打算後,呂婆的眼睛睜大,神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小心翼翼的聲音壓低了不少, 問道,“你是想勾結反秦勢力,對吧?”
呂公用一隻手捂住她的嘴,小聲說:“說什麽勾結反秦,我這隻是跟隨天意行事。”心裏恨鐵不成鋼,這個女兒怎麽說話都沒個準,不懂得權衡輕重利弊。
如果有人把這話傳到泗水郡或者鹹陽,我們呂家恐怕會大禍臨頭!
“以後這樣的話千萬不要隨便說。” “這是要滅九族的大罪!”
“盡管陳縣令和父親交情深厚,但一旦這種消息流傳出去,他也無法保全我們一家老小。” 呂公低聲警告著自己的三女兒,餘怒未消地說道。 “女兒記住了。”
呂婆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失言,心裏有些忐忑不安,連忙點頭示意。
“可是父親,你一直說大秦將要氣數已盡,天下會大亂,都已經一年多過去了,可大秦還是安穩如故!”
“而且之前百姓們對大秦恨之入骨,但自從太子實施稅改和分田令後,現在的百姓不僅不再怨恨朝廷和太子,反而感恩戴德。孩兒實在看不出大秦有什麽快 的跡象?”
旁邊捏著下巴思考的呂釋之滿臉疑惑地質問道。“你能懂多少?” 父親不耐煩道。
“恰恰是那個秦太子強行推行稅改和分田令,才導致大秦更快衰敗!” “要知道,天下的最大勢力是什麽?”
“當然是六國貴族和那些豪強權貴!”
“大秦本應拉攏他們以安定天下,但那位九公子成為太子之後,卻肆意 大臣,並清洗鹹陽城中的數百個六國貴族家庭!”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讓各地的豪紳和權貴繳納高額稅款、沒收他們的土地,將這些人逼到了絕路。”
“如今秦太子一政令出,咱們也差點傾家蕩產。好在逃到了沛縣,還能保住一些家財。”
“而那些貴族豪紳就沒咱們這麽幸運了,他們或被斬殺,或家破人亡。”“這個太子愣頭青直接逼著這些人走上絕路。”
“要是這些勢力聯合反抗,大秦必定大亂!”
“所以我們呂家必須早做準備,盡快為可能到來的亂世做好布局。”
“我已經和你的陳叔商量好了,萬一亂世真的來臨,他將在沛縣率鄉勇起兵!”
“手中有軍隊就可以爭奪天下。”
“退一步講,即便投靠未來的真龍天子,將來也有立功受封的機會。”
“此次江東之行非常重要,你可不能敷衍對待這件事。”
“要是再辦砸了,老子非要打斷你的腿不可!” 呂公分析完當前局勢,並反複叮囑,擔心兒子不在意影響大事。
“放心吧,這涉及我們呂家的命運,兒子不敢輕忽。”
聽完父親的一番話,呂釋之精神一振。
本來他計劃隨便應付一下這次任務,畢竟魏豹、項梁跟他們並無親屬關係。他父親讓自己去攀附已經很難得,還非得送厚禮,著實讓他心痛。但聽完了父親的話,他明白了這次江東之行的重要意義。
“明天讓你大哥和你一起去吧!” “爹不放心你自己一個人前往。”
“況且,你大哥過去與項氏子弟有些商業往來,還跟魏咎的一位手下有不錯的交情,或許能對你幫上大忙!”
呂公仍然有點不放心二兒子,想了想後,決定讓兩個兒子一起明天去江東。
“是啊!”
“讓澤兒和釋之一同前往,路上也可以互相照應!”
“我們呂家之前也經常幫助那些經過單父縣的反秦義士,現在也是讓他們報答我們的時候了!”
呂夫人點頭表示讚同。過去,當呂公和那些反秦勢力走得密切時,她心疼家裏的錢財,覺得老公花錢太大手大腳了。而現在,她才發現原來他很早就為將來做了準備!
“來呀,快把賀禮抬進來!”
正當一家人充滿雄心壯誌地討論如何未來發達之際,陳縣令帶著下屬進入了院子,陪同的還有泗水郡守府上的管家王福。
“哎喲,陳老弟何必客氣呢,隻要你能來就成,還帶什麽禮物啊!”“王大人請進裏麵坐!”
“娥姁,婆婆,你們快去沏茶!”
看到兩人到來,呂公滿臉笑容相迎,並吩咐兩個女兒親自為他們沏茶。
“李兄,凡是有意祝福的,禮品金額低於一千錢一律在堂下就座;超過一千錢的,可進入貴賓席。”“你看怎麽樣?”
呂家新宅的大門口,負責招待來賓的蕭何向旁邊的李由問道。
“嗯,你看著辦就行!”
李由擺擺手,淡淡地同意了。他之所以和蕭何、曹參一同站在門口迎客,其實是收請柬用的,然後對照清單查看太子想要見的人是否到場。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剛剛進門的十幾個人全都在名單上,雖然他們每個人的禮金隻有幾文錢,但他毫不在意。反正這次的喬遷之喜不過是他和王福設下的圈套,目的是將所有太子所需要的人都一網打盡!
“駕,駕,駕……”“籲……”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傳令兵來到院門口,跳下戰馬,附在耳邊悄聲密語幾句。
“別自作聰明了,你知道什麽!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目前最有可能取代秦人的隻有這兩家。”
呂公嚴厲地道,“他們的家族本就來自過去的六個國家之一,在當地頗具影響力。如果真的發起反秦 ,肯定會吸引不少舊部投奔。特別是項梁,他所屬的項氏一家單族人口就可組成上萬的兵力。若再聯合原來的楚 隊成員,這股力量不容忽視。”
“眼見著,天下大變局很快就會到來,也隻有他們才真正有可能在這個動蕩局麵中崛起。”
“至於年齡問題,並不影響大局的發展方向,畢竟古往今來不乏後來成功者。”
另外,“就算他們自身並非是未來的領袖,也會產生出自其家族中人。” 爹派你去送兩份重禮就是為了與他們建立起初步聯係,希望將來如果真有所作為的話能對我們有好處!
看著自己兒子依然不重視這個任務的樣子, 呂公便把派他前去江東的具體目的解釋清楚:
聽到呂公的打算後,呂婆的眼睛睜大,神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小心翼翼的聲音壓低了不少, 問道,“你是想勾結反秦勢力,對吧?”
呂公用一隻手捂住她的嘴,小聲說:“說什麽勾結反秦,我這隻是跟隨天意行事。”心裏恨鐵不成鋼,這個女兒怎麽說話都沒個準,不懂得權衡輕重利弊。
如果有人把這話傳到泗水郡或者鹹陽,我們呂家恐怕會大禍臨頭!
“以後這樣的話千萬不要隨便說。” “這是要滅九族的大罪!”
“盡管陳縣令和父親交情深厚,但一旦這種消息流傳出去,他也無法保全我們一家老小。” 呂公低聲警告著自己的三女兒,餘怒未消地說道。 “女兒記住了。”
呂婆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失言,心裏有些忐忑不安,連忙點頭示意。
“可是父親,你一直說大秦將要氣數已盡,天下會大亂,都已經一年多過去了,可大秦還是安穩如故!”
“而且之前百姓們對大秦恨之入骨,但自從太子實施稅改和分田令後,現在的百姓不僅不再怨恨朝廷和太子,反而感恩戴德。孩兒實在看不出大秦有什麽快 的跡象?”
旁邊捏著下巴思考的呂釋之滿臉疑惑地質問道。“你能懂多少?” 父親不耐煩道。
“恰恰是那個秦太子強行推行稅改和分田令,才導致大秦更快衰敗!” “要知道,天下的最大勢力是什麽?”
“當然是六國貴族和那些豪強權貴!”
“大秦本應拉攏他們以安定天下,但那位九公子成為太子之後,卻肆意 大臣,並清洗鹹陽城中的數百個六國貴族家庭!”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讓各地的豪紳和權貴繳納高額稅款、沒收他們的土地,將這些人逼到了絕路。”
“如今秦太子一政令出,咱們也差點傾家蕩產。好在逃到了沛縣,還能保住一些家財。”
“而那些貴族豪紳就沒咱們這麽幸運了,他們或被斬殺,或家破人亡。”“這個太子愣頭青直接逼著這些人走上絕路。”
“要是這些勢力聯合反抗,大秦必定大亂!”
“所以我們呂家必須早做準備,盡快為可能到來的亂世做好布局。”
“我已經和你的陳叔商量好了,萬一亂世真的來臨,他將在沛縣率鄉勇起兵!”
“手中有軍隊就可以爭奪天下。”
“退一步講,即便投靠未來的真龍天子,將來也有立功受封的機會。”
“此次江東之行非常重要,你可不能敷衍對待這件事。”
“要是再辦砸了,老子非要打斷你的腿不可!” 呂公分析完當前局勢,並反複叮囑,擔心兒子不在意影響大事。
“放心吧,這涉及我們呂家的命運,兒子不敢輕忽。”
聽完父親的一番話,呂釋之精神一振。
本來他計劃隨便應付一下這次任務,畢竟魏豹、項梁跟他們並無親屬關係。他父親讓自己去攀附已經很難得,還非得送厚禮,著實讓他心痛。但聽完了父親的話,他明白了這次江東之行的重要意義。
“明天讓你大哥和你一起去吧!” “爹不放心你自己一個人前往。”
“況且,你大哥過去與項氏子弟有些商業往來,還跟魏咎的一位手下有不錯的交情,或許能對你幫上大忙!”
呂公仍然有點不放心二兒子,想了想後,決定讓兩個兒子一起明天去江東。
“是啊!”
“讓澤兒和釋之一同前往,路上也可以互相照應!”
“我們呂家之前也經常幫助那些經過單父縣的反秦義士,現在也是讓他們報答我們的時候了!”
呂夫人點頭表示讚同。過去,當呂公和那些反秦勢力走得密切時,她心疼家裏的錢財,覺得老公花錢太大手大腳了。而現在,她才發現原來他很早就為將來做了準備!
“來呀,快把賀禮抬進來!”
正當一家人充滿雄心壯誌地討論如何未來發達之際,陳縣令帶著下屬進入了院子,陪同的還有泗水郡守府上的管家王福。
“哎喲,陳老弟何必客氣呢,隻要你能來就成,還帶什麽禮物啊!”“王大人請進裏麵坐!”
“娥姁,婆婆,你們快去沏茶!”
看到兩人到來,呂公滿臉笑容相迎,並吩咐兩個女兒親自為他們沏茶。
“李兄,凡是有意祝福的,禮品金額低於一千錢一律在堂下就座;超過一千錢的,可進入貴賓席。”“你看怎麽樣?”
呂家新宅的大門口,負責招待來賓的蕭何向旁邊的李由問道。
“嗯,你看著辦就行!”
李由擺擺手,淡淡地同意了。他之所以和蕭何、曹參一同站在門口迎客,其實是收請柬用的,然後對照清單查看太子想要見的人是否到場。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剛剛進門的十幾個人全都在名單上,雖然他們每個人的禮金隻有幾文錢,但他毫不在意。反正這次的喬遷之喜不過是他和王福設下的圈套,目的是將所有太子所需要的人都一網打盡!
“駕,駕,駕……”“籲……”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傳令兵來到院門口,跳下戰馬,附在耳邊悄聲密語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