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此精美的寶物!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襲 作者:吃愛蝦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親政以來,他的生活日夜忙碌,天還沒亮就要上早朝,直到深夜處理完奏章才能休息。妃子們都覺得他老了,故難以生育子嗣。實際上,這些年幾乎沒有空暇臨幸妃子們。他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那些閨房之事,每日早朝和批閱奏章已經讓他疲憊不堪!
然而,自從太子協助處理朝政以來,他的生活質量提高不少。如今有這樣一位能幹的兒子管理政事,他甚至可以多點時間在後宮與妃嬪們共度。太子如真能獨攬大局,那麽國家未來也更加穩固。他也更可以心無旁騖地享受宮廷生活!
\"末官見過殿下!”眾大臣異口同聲向踏入殿堂中的嬴子夜施禮,剛才還對他指責不休,此刻則恭敬萬分。
“夜兒,朕知道你疲憊不堪,但今天確實有些棘手的問題需要你在早朝上共同商議。”
“等散朝後,你再回去休息吧。”
嬴政看著太子尚未行禮,帶著一絲歉意開了口。他本已答應讓自己的兒子今天不必參與早朝,可事態發展卻逼迫他食言了。今天的形勢,由眾大臣呈報的情況來看極有可能會發生問題,為了防止意外,他隻能傳喚自己的兒子前來。
一則為了穩定朝臣的心;另一則,憑借夜兒的機智和才智,這些困難或許能夠順利解決。“多謝父皇!”
嬴子夜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隨即站到了龍案前,俯視底下的群臣們。一見他這樣,文武百官紛紛低首,不敢與之對視,仿佛做了錯事的孩子般。
“剛才諸位所提之事,勞請你們向太子再複述一遍!” 嬴政清了嗓子,高聲下令。
這命令一出,百官頓時心生慌亂。
若照說,恐怕會泄露他們在針對太子的真實意圖;如果不說是違背聖旨。
一時之間眾臣皆麵麵相覷,忐忑不安。
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早知道會有這般結果,方才就不會輕言插嘴。
若是激怒了太子,怕是整個家族都會因此受害。
李斯冷眼掃過這群惶恐的臉孔,輕哼一聲表示不屑:
誰讓你們平時愛亂進言。今日惹了禍端還自取其咎。
從今後大家日子都不會好過。
麵對下麵混亂局麵竟無人敢接招,嬴政也不禁皺起眉頭:“難道真要我替你們轉達不成?”
最終,還是馮去疾這位年長的禦史大夫硬著頭皮率先開口:
“那就讓老臣先來講吧。”
他本就第一個稟報情況,此時隻好站出來帶頭。內心暗自期望太子千萬別生氣,否則一家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啊!
“自從殿下頒布新的稅收和土地分配政策之後,國家收入有了近三千萬金,”說到這裏,馮去疾稍稍停頓一下,“加上征得的其他財產、房產約五千萬金,這樣的舉措真是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使百姓歡悅!”
原本坐在上麵聽報告的嬴政不由得挑了挑眉,心想,這位老臣之前的語氣可不是這麽說的,竟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變話?膽量不小啊!
不過他接著道:
“然而即使這些政策很好,朝廷開支終究有盡的時候。目前雜稅已經減免,在財政耗空時又該怎麽辦?”
“軍隊給養軍費及建造宮殿等所需費用甚多,另外地方官府也少了雜費這項收入來源,亦依賴國庫撥款維持。”
馮去疾恭敬的說道,
“望殿下調配良策以保國家府庫永固。”
就在嬴政心中暗自咒罵的時候,馮去疾繼續滔滔不絕。“這個老狐狸!”
他驚訝地發現,馮去疾竟然能將同一件事講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效果。嬴政聽到這裏,怒意才逐漸平息。還好這老家夥之前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否則今天一定治他的欺君之罪!
李斯也在心底暗暗罵了一句:“老狐狸!”平時他對馮去疾就有看法,兩人經常意見相左。
要不是因為太子限期內的稅製改革要求,他們兩人也不可能攜手合作處理賦稅征收。目睹馮去疾用甜言蜜語把原本批評太子的話扭轉為讚美,李斯內心有些遺憾。這下子,馮去疾這場生死劫算是順利闖過去了。
“還有誰有話要說?”嬴政果然沒生氣,隻是一掃群臣淡淡問了一句。
“殿下雖然英明果決,對貴族豪紳課以重稅。然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應提早考慮如何開源。”
右丞相王綰也立即響應,並學著把批判的話說成了讚譽。他那張利口確實不簡單,聽上去非常受用。但一直被大家視為耿直的王綰現在竟然拍馬屁連眼皮都沒眨一下,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王綰接著頌揚太子誅殺豪紳、分土地給百姓的行為是仁政之舉。“千古聖賢也不過如此。”但同時表示,“如果鹹陽的事件泄露出去,各地豪紳恐怕人人自危,局麵或會失控。”
然而,在拍馬屁上比起淳於越,王綰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那位素來頑固守舊的老儒這時一本正經地歌頌起太子,言辭誠懇而堅定。那些溢美之詞讓在場的人目瞪口呆,簡直是肉麻不已。
曾經被他批得體無完膚的太子一眨眼變成了名垂千古的偉大人物。淳於越大步退歸本位,神態昂首,仿佛剛剛獲得一場巨大勝利。
在眾人看來,所謂的尊嚴、聲望,在太子嬴子夜前都不如一家老小要緊。晚節與臉麵更是微不足道。
之後,眾大臣也開始將之前的諫言再度翻唱成對太子的阿諛奉承。原本的大秦國危亡言論,轉眼間變為了太平盛世的美好讚歌。
這一場戲看得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捂住臉,真是一群不知羞恥的老滑頭!
“眾位大臣言之有理,夜兒,你有何應對之策嗎?”嬴政耐著性子,在聽完眾大臣的報告後問道。
“回父皇,錢糧之事,不過是小事一樁,不必太過在意。”嬴子夜微微拱手,輕描淡寫地回答道。
“錢糧之事竟是小事?”嬴政眨了眨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廢除了口賦和雜賦之後,朝廷收入驟減,而征繳自貴族豪紳的錢財也幾近耗盡。如果再無良策,國庫將再次陷入匱乏。而剛才的大臣們也都對此毫無頭緒,可到兒子這兒,就成了區區小事?
他的心中既疑惑又半信半疑。不僅是他,朝中的大臣們聽到嬴子夜這番話後也都麵麵相覷,滿臉驚詫。他們實在想不通在稅收枯竭、富豪凋敝的情況下,這年輕人憑什麽說解決財政問題是小菜一碟?然而若真有解決之道,他們自己則顯得過於無能了。
“確實如此,”嬴子夜不緊不慢地說著,“父皇請看這份名單。”
隻見他遞上了一幅絲帛。
“這是什麽?”嬴政迅速掃視了一眼那上麵密密麻麻的人名,甚至看到了巴清的名字。
“這是一份大秦境內富商的名單,”嬴子夜解釋道,“排在前六的全都是靠鹽業致富的巨賈,各個財富足以敵國。”
隨後,他反問眾人:“父皇可知,這些人為何坐擁如此巨大的財富?”
“自然是因為做鹽生意獲利頗豐。”嬴政不假思索答道,自古以來,商鞅變法以後放鬆了對鹽鐵管控,並允許平民製鹽販鹽。
“非也!”嬴子夜否定道。“他們的巨額財富並非來源於食鹽銷售,而是源於兩個字:壟斷。盡管我大秦允許民間製售鹽鐵,但他們卻勾結官府,嚴禁競爭對手入市,僅讓自己一家的鹽得以銷售。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了現今六大鹽商壟斷整個市場的局麵。他們通過控製市場,哄抬鹽價賺取了大量的不義之財。”
講到這裏,嬴子夜看到嬴政眉頭深鎖,便直奔主題。“父皇可知道我的辦法?其實很簡單。”
“首先,抄沒這六大鹽商家產;然後,朝廷接手所有鹽鐵專賣業務;這樣一來,每年所獲得的利潤足以支持整個國家一年的支出。此外,還有製造宣紙這一項業務,也會為朝廷帶來可觀的收入。”
嬴政聽罷心中已有了底,同時也更覺兒子的方案頗具前瞻性,當即表示讚許並決定采納。
好的,我將這段文字的意思用不同但等效的方式重新表達,並保留所有名字:
---
“僅這兩項改革措施,府庫每年的收入便足以確保無需擔憂錢財和糧食的問題。”
“此外,還有按田地麵積征稅的賦稅,每年也可帶來相當豐厚的收益。”
嬴子夜簡要介紹了他的生財之道後,嬴政不斷點頭。剛剛還半信半疑的父親,在聽完之後忽然覺得財力物力的困擾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最新的造紙術生產出來的宣紙,請父皇過目。”
嬴子夜說畢,便將巴清早先送來的一遝新造紙張交給了嬴政。“真不錯!”
“真是不可思議!沒想到世間還有如此精美的寶物!”
嬴政急切地接過,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裏,撫摩著平整細膩的紙麵,目光中流露出驚訝與讚歎。
“對了,這樣的寶物想必製造材料也非常昂貴吧?”嬴政若有所思地問道。
然而,自從太子協助處理朝政以來,他的生活質量提高不少。如今有這樣一位能幹的兒子管理政事,他甚至可以多點時間在後宮與妃嬪們共度。太子如真能獨攬大局,那麽國家未來也更加穩固。他也更可以心無旁騖地享受宮廷生活!
\"末官見過殿下!”眾大臣異口同聲向踏入殿堂中的嬴子夜施禮,剛才還對他指責不休,此刻則恭敬萬分。
“夜兒,朕知道你疲憊不堪,但今天確實有些棘手的問題需要你在早朝上共同商議。”
“等散朝後,你再回去休息吧。”
嬴政看著太子尚未行禮,帶著一絲歉意開了口。他本已答應讓自己的兒子今天不必參與早朝,可事態發展卻逼迫他食言了。今天的形勢,由眾大臣呈報的情況來看極有可能會發生問題,為了防止意外,他隻能傳喚自己的兒子前來。
一則為了穩定朝臣的心;另一則,憑借夜兒的機智和才智,這些困難或許能夠順利解決。“多謝父皇!”
嬴子夜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隨即站到了龍案前,俯視底下的群臣們。一見他這樣,文武百官紛紛低首,不敢與之對視,仿佛做了錯事的孩子般。
“剛才諸位所提之事,勞請你們向太子再複述一遍!” 嬴政清了嗓子,高聲下令。
這命令一出,百官頓時心生慌亂。
若照說,恐怕會泄露他們在針對太子的真實意圖;如果不說是違背聖旨。
一時之間眾臣皆麵麵相覷,忐忑不安。
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早知道會有這般結果,方才就不會輕言插嘴。
若是激怒了太子,怕是整個家族都會因此受害。
李斯冷眼掃過這群惶恐的臉孔,輕哼一聲表示不屑:
誰讓你們平時愛亂進言。今日惹了禍端還自取其咎。
從今後大家日子都不會好過。
麵對下麵混亂局麵竟無人敢接招,嬴政也不禁皺起眉頭:“難道真要我替你們轉達不成?”
最終,還是馮去疾這位年長的禦史大夫硬著頭皮率先開口:
“那就讓老臣先來講吧。”
他本就第一個稟報情況,此時隻好站出來帶頭。內心暗自期望太子千萬別生氣,否則一家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啊!
“自從殿下頒布新的稅收和土地分配政策之後,國家收入有了近三千萬金,”說到這裏,馮去疾稍稍停頓一下,“加上征得的其他財產、房產約五千萬金,這樣的舉措真是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使百姓歡悅!”
原本坐在上麵聽報告的嬴政不由得挑了挑眉,心想,這位老臣之前的語氣可不是這麽說的,竟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變話?膽量不小啊!
不過他接著道:
“然而即使這些政策很好,朝廷開支終究有盡的時候。目前雜稅已經減免,在財政耗空時又該怎麽辦?”
“軍隊給養軍費及建造宮殿等所需費用甚多,另外地方官府也少了雜費這項收入來源,亦依賴國庫撥款維持。”
馮去疾恭敬的說道,
“望殿下調配良策以保國家府庫永固。”
就在嬴政心中暗自咒罵的時候,馮去疾繼續滔滔不絕。“這個老狐狸!”
他驚訝地發現,馮去疾竟然能將同一件事講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效果。嬴政聽到這裏,怒意才逐漸平息。還好這老家夥之前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否則今天一定治他的欺君之罪!
李斯也在心底暗暗罵了一句:“老狐狸!”平時他對馮去疾就有看法,兩人經常意見相左。
要不是因為太子限期內的稅製改革要求,他們兩人也不可能攜手合作處理賦稅征收。目睹馮去疾用甜言蜜語把原本批評太子的話扭轉為讚美,李斯內心有些遺憾。這下子,馮去疾這場生死劫算是順利闖過去了。
“還有誰有話要說?”嬴政果然沒生氣,隻是一掃群臣淡淡問了一句。
“殿下雖然英明果決,對貴族豪紳課以重稅。然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應提早考慮如何開源。”
右丞相王綰也立即響應,並學著把批判的話說成了讚譽。他那張利口確實不簡單,聽上去非常受用。但一直被大家視為耿直的王綰現在竟然拍馬屁連眼皮都沒眨一下,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王綰接著頌揚太子誅殺豪紳、分土地給百姓的行為是仁政之舉。“千古聖賢也不過如此。”但同時表示,“如果鹹陽的事件泄露出去,各地豪紳恐怕人人自危,局麵或會失控。”
然而,在拍馬屁上比起淳於越,王綰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那位素來頑固守舊的老儒這時一本正經地歌頌起太子,言辭誠懇而堅定。那些溢美之詞讓在場的人目瞪口呆,簡直是肉麻不已。
曾經被他批得體無完膚的太子一眨眼變成了名垂千古的偉大人物。淳於越大步退歸本位,神態昂首,仿佛剛剛獲得一場巨大勝利。
在眾人看來,所謂的尊嚴、聲望,在太子嬴子夜前都不如一家老小要緊。晚節與臉麵更是微不足道。
之後,眾大臣也開始將之前的諫言再度翻唱成對太子的阿諛奉承。原本的大秦國危亡言論,轉眼間變為了太平盛世的美好讚歌。
這一場戲看得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捂住臉,真是一群不知羞恥的老滑頭!
“眾位大臣言之有理,夜兒,你有何應對之策嗎?”嬴政耐著性子,在聽完眾大臣的報告後問道。
“回父皇,錢糧之事,不過是小事一樁,不必太過在意。”嬴子夜微微拱手,輕描淡寫地回答道。
“錢糧之事竟是小事?”嬴政眨了眨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廢除了口賦和雜賦之後,朝廷收入驟減,而征繳自貴族豪紳的錢財也幾近耗盡。如果再無良策,國庫將再次陷入匱乏。而剛才的大臣們也都對此毫無頭緒,可到兒子這兒,就成了區區小事?
他的心中既疑惑又半信半疑。不僅是他,朝中的大臣們聽到嬴子夜這番話後也都麵麵相覷,滿臉驚詫。他們實在想不通在稅收枯竭、富豪凋敝的情況下,這年輕人憑什麽說解決財政問題是小菜一碟?然而若真有解決之道,他們自己則顯得過於無能了。
“確實如此,”嬴子夜不緊不慢地說著,“父皇請看這份名單。”
隻見他遞上了一幅絲帛。
“這是什麽?”嬴政迅速掃視了一眼那上麵密密麻麻的人名,甚至看到了巴清的名字。
“這是一份大秦境內富商的名單,”嬴子夜解釋道,“排在前六的全都是靠鹽業致富的巨賈,各個財富足以敵國。”
隨後,他反問眾人:“父皇可知,這些人為何坐擁如此巨大的財富?”
“自然是因為做鹽生意獲利頗豐。”嬴政不假思索答道,自古以來,商鞅變法以後放鬆了對鹽鐵管控,並允許平民製鹽販鹽。
“非也!”嬴子夜否定道。“他們的巨額財富並非來源於食鹽銷售,而是源於兩個字:壟斷。盡管我大秦允許民間製售鹽鐵,但他們卻勾結官府,嚴禁競爭對手入市,僅讓自己一家的鹽得以銷售。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了現今六大鹽商壟斷整個市場的局麵。他們通過控製市場,哄抬鹽價賺取了大量的不義之財。”
講到這裏,嬴子夜看到嬴政眉頭深鎖,便直奔主題。“父皇可知道我的辦法?其實很簡單。”
“首先,抄沒這六大鹽商家產;然後,朝廷接手所有鹽鐵專賣業務;這樣一來,每年所獲得的利潤足以支持整個國家一年的支出。此外,還有製造宣紙這一項業務,也會為朝廷帶來可觀的收入。”
嬴政聽罷心中已有了底,同時也更覺兒子的方案頗具前瞻性,當即表示讚許並決定采納。
好的,我將這段文字的意思用不同但等效的方式重新表達,並保留所有名字:
---
“僅這兩項改革措施,府庫每年的收入便足以確保無需擔憂錢財和糧食的問題。”
“此外,還有按田地麵積征稅的賦稅,每年也可帶來相當豐厚的收益。”
嬴子夜簡要介紹了他的生財之道後,嬴政不斷點頭。剛剛還半信半疑的父親,在聽完之後忽然覺得財力物力的困擾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最新的造紙術生產出來的宣紙,請父皇過目。”
嬴子夜說畢,便將巴清早先送來的一遝新造紙張交給了嬴政。“真不錯!”
“真是不可思議!沒想到世間還有如此精美的寶物!”
嬴政急切地接過,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裏,撫摩著平整細膩的紙麵,目光中流露出驚訝與讚歎。
“對了,這樣的寶物想必製造材料也非常昂貴吧?”嬴政若有所思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