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江東一帶現在由誰鎮守?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襲 作者:吃愛蝦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侍衛的回答,嬴子夜這才意識到,這些女孩子中,有好多是以前這具身體的前任主人曾經輕薄或調侃過的對象,所以他感到分外熟悉。
“參見太子殿下!”就在他思索的時候,眾位大臣齊齊行禮,仿佛覲見皇帝一般恭敬地鞠躬。
“免禮吧……!”嬴子夜掃視了一圈花枝招展的女子,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今天的會議為何帶著家眷前來?”
“回殿下,小女聽聞您書法非凡,堅決要求過來一睹風采,我實在拗不過她,隻能鬥膽帶了過來。”一位大臣解釋道。
“下官的孫女一直仰慕殿下,執意要來求見,不得已才將她帶來,希望殿下寬恕。”另一位大臣說道。
“小女久困家中,擔心生病,便帶她出來呼吸新鮮空氣。”又有人大聲匯報。
“小孫女半年前曾冤枉殿下舉止失禮,現在良心發現,一定要向殿下賠罪,攔也攔不住……”另外一位官員歎氣表示。
還有的大臣繼續稟告:“小女去年誣陷殿下行為不端,下官不敢徇私,隻好今日將她送來由殿下處理。”
“一年前她險些摔倒時,承蒙殿下降貴相扶,但她不僅不感謝反而誣蔑殿下耍流氓,今日特地帶她前來陪罪。”
“當年小女冒犯,竟闖入您的馬車意圖不軌,後又反誣殿下擄掠,至今讓下官心懷愧疚,今天把女兒送來,請殿下處置!”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慷慨激昂地上奏,態度十分堅定,說得冠冕堂皇。
聽罷,嬴子夜目瞪口呆,幾乎無法應答。今天的大臣們是怎麽了?居然理直氣壯地把加害者的身份說成受害人。
就在這混亂之中,幾個稚嫩的聲音忽然響起:
“父親……?”
“祖父……?”
嬴子夜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心中不禁泛起陣陣複雜的情緒,不知該如何回應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景。
眾大臣的話讓那些衣著華麗的少女們一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怎麽能夠這樣黑白顛倒?
片刻之後,沉默被打破了,眾女子紛紛激動起來:
“誣陷?半年前太子的確無禮於我!”
“誰說我們要道歉了?分明是您哄騙我們來的,我們憑什麽要給他道歉?”
“說什麽摔抱之事,分明是他強拉硬扯,還讓我感恩?這世界還有沒有公平?”
“鑽他的馬車,企圖非禮?其實都是他強行將我擄進他的馬車!父親,你怎麽能這樣說?”
“還有沒有公道了?”
這些女子清醒過來後,立刻激烈反駁起來。回想從前,當她們受九公子欺負嬉戲時,她們的父親從未有過這樣荒唐的說法,甚至向皇帝申訴過。今天怎麽突然替九公子翻案,而且把她們當年作為受害者,反說成加害者?這是自己的親爹親爺嗎?
況且之前還說出去遊玩兒,結果卻來到了太子府。不僅這樣,竟然還要她們向九公子賠罪!好人向壞人道歉!受害者向施暴者謝罪!難道世上真沒有王法和正義了?
一時間,眾女心緒激憤,齊聲譴責起自己父輩。
“這群老狐狸!簡直在效仿李斯!”
嬴子夜看著喧囂的人群,總算明白事情原委。所謂的歉意和不徇私情,不過是為了一步妙計罷了!以前對待他們的女兒可以吹胡子瞪眼,現在風水輪轉,老狐狸們居然主動送來自己曾 過的女子!
正當少女們爭論之際,李斯忽然站了出來,高聲道:“稟太子,下官有話要說。”
一瞬間,議事殿內靜下來。
“你有何話說?說吧!”
“臣以為,做官應該以國君的憂愁為己任,應懷天下的大義。”
“若是隻想著阿諛奉承,會耽誤國家和君主的治理。同僚們都絞盡腦汁把自己女兒、孫女送與太子,實為巧言取寵之舉,此做法必然會損害君國利益,微臣認為這種行為不可行。”
“身為秦國官員,應該正直剛正,何以從事如此投機會之策呢?對此類討好之舉,微臣深感恥辱。”
此時,議政殿裏一片肅穆,李斯慷慨陳詞地批判各位大臣送女的行為。今日出席的人中隻有他一人獨身前來,並未帶上自家子女。
“李斯,你說……?”
眾大臣憤怒至極,尤其是王綰、馮去疾和淳於越三位更甚,氣到渾身發抖。
這老人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了太子,卻抱怨他們投機鑽營、阿諛奉承?這不是典型的自己吃了肉還不讓別人舔舔骨頭?
不過,盡管眾大臣內心憤怒難平,卻無言以對,畢竟他們確實為太子送去了自己的女兒,並且確實是用了種種手段謀得這些機會。
要是就此和李斯爭吵起來,吃虧的隻會是他們。因此,他們隻好勉強壓下怒火,不敢發作。
“哼……!”
李斯麵不改色地看著眾人憤恨的眼神,毫不在意。
他想:自己女兒一個嫁給太子就夠了,怎麽可能再給其他大臣占便宜的機會?再者說,太子娶的妃子越多,自家女兒在後宮的地位也就越低。
為了李家,也為了女兒的前途,他必須堅定地反對,就算得罪所有大臣也在所不惜!
“好了!討論正事吧!”
“江東一帶現在由誰鎮守?”
嬴子夜不願意看他們繼續鉤心鬥角,便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開始商議正經國事。“殿下,江東各地除了郡縣駐軍,並無其他將領坐鎮。”
“每個縣設置縣尉一人,有士兵一千人。”
“每個郡有校尉一位,帶領兩千士兵。”
“此外,再也沒有其他兵力駐守。”
當前,百越地區激戰連連,原先三十萬的大軍如今僅剩十萬,急需增援。同時,為了抵禦匈奴,鹹陽周邊的軍隊都被抽調出去了。
“如今再派兵到江東,實在無法抽出額外兵力。”
朝中大臣們停止了明爭暗鬥,轉向國家大事討論,而那些花哨的年輕女子也都安靜下來。
她們望著嬴子夜嚴肅的神情,心中暗暗驚訝。雖然容貌依舊,但眼前這位太子似乎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公子。
“傳令章邯和王賁,盡快擊退匈奴,隨後安排兵力駐守江東。”
眼見一時難以調動兵力,嬴子夜決定從北方調兵。
“參見太子殿下!”就在他思索的時候,眾位大臣齊齊行禮,仿佛覲見皇帝一般恭敬地鞠躬。
“免禮吧……!”嬴子夜掃視了一圈花枝招展的女子,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今天的會議為何帶著家眷前來?”
“回殿下,小女聽聞您書法非凡,堅決要求過來一睹風采,我實在拗不過她,隻能鬥膽帶了過來。”一位大臣解釋道。
“下官的孫女一直仰慕殿下,執意要來求見,不得已才將她帶來,希望殿下寬恕。”另一位大臣說道。
“小女久困家中,擔心生病,便帶她出來呼吸新鮮空氣。”又有人大聲匯報。
“小孫女半年前曾冤枉殿下舉止失禮,現在良心發現,一定要向殿下賠罪,攔也攔不住……”另外一位官員歎氣表示。
還有的大臣繼續稟告:“小女去年誣陷殿下行為不端,下官不敢徇私,隻好今日將她送來由殿下處理。”
“一年前她險些摔倒時,承蒙殿下降貴相扶,但她不僅不感謝反而誣蔑殿下耍流氓,今日特地帶她前來陪罪。”
“當年小女冒犯,竟闖入您的馬車意圖不軌,後又反誣殿下擄掠,至今讓下官心懷愧疚,今天把女兒送來,請殿下處置!”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慷慨激昂地上奏,態度十分堅定,說得冠冕堂皇。
聽罷,嬴子夜目瞪口呆,幾乎無法應答。今天的大臣們是怎麽了?居然理直氣壯地把加害者的身份說成受害人。
就在這混亂之中,幾個稚嫩的聲音忽然響起:
“父親……?”
“祖父……?”
嬴子夜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心中不禁泛起陣陣複雜的情緒,不知該如何回應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景。
眾大臣的話讓那些衣著華麗的少女們一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怎麽能夠這樣黑白顛倒?
片刻之後,沉默被打破了,眾女子紛紛激動起來:
“誣陷?半年前太子的確無禮於我!”
“誰說我們要道歉了?分明是您哄騙我們來的,我們憑什麽要給他道歉?”
“說什麽摔抱之事,分明是他強拉硬扯,還讓我感恩?這世界還有沒有公平?”
“鑽他的馬車,企圖非禮?其實都是他強行將我擄進他的馬車!父親,你怎麽能這樣說?”
“還有沒有公道了?”
這些女子清醒過來後,立刻激烈反駁起來。回想從前,當她們受九公子欺負嬉戲時,她們的父親從未有過這樣荒唐的說法,甚至向皇帝申訴過。今天怎麽突然替九公子翻案,而且把她們當年作為受害者,反說成加害者?這是自己的親爹親爺嗎?
況且之前還說出去遊玩兒,結果卻來到了太子府。不僅這樣,竟然還要她們向九公子賠罪!好人向壞人道歉!受害者向施暴者謝罪!難道世上真沒有王法和正義了?
一時間,眾女心緒激憤,齊聲譴責起自己父輩。
“這群老狐狸!簡直在效仿李斯!”
嬴子夜看著喧囂的人群,總算明白事情原委。所謂的歉意和不徇私情,不過是為了一步妙計罷了!以前對待他們的女兒可以吹胡子瞪眼,現在風水輪轉,老狐狸們居然主動送來自己曾 過的女子!
正當少女們爭論之際,李斯忽然站了出來,高聲道:“稟太子,下官有話要說。”
一瞬間,議事殿內靜下來。
“你有何話說?說吧!”
“臣以為,做官應該以國君的憂愁為己任,應懷天下的大義。”
“若是隻想著阿諛奉承,會耽誤國家和君主的治理。同僚們都絞盡腦汁把自己女兒、孫女送與太子,實為巧言取寵之舉,此做法必然會損害君國利益,微臣認為這種行為不可行。”
“身為秦國官員,應該正直剛正,何以從事如此投機會之策呢?對此類討好之舉,微臣深感恥辱。”
此時,議政殿裏一片肅穆,李斯慷慨陳詞地批判各位大臣送女的行為。今日出席的人中隻有他一人獨身前來,並未帶上自家子女。
“李斯,你說……?”
眾大臣憤怒至極,尤其是王綰、馮去疾和淳於越三位更甚,氣到渾身發抖。
這老人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了太子,卻抱怨他們投機鑽營、阿諛奉承?這不是典型的自己吃了肉還不讓別人舔舔骨頭?
不過,盡管眾大臣內心憤怒難平,卻無言以對,畢竟他們確實為太子送去了自己的女兒,並且確實是用了種種手段謀得這些機會。
要是就此和李斯爭吵起來,吃虧的隻會是他們。因此,他們隻好勉強壓下怒火,不敢發作。
“哼……!”
李斯麵不改色地看著眾人憤恨的眼神,毫不在意。
他想:自己女兒一個嫁給太子就夠了,怎麽可能再給其他大臣占便宜的機會?再者說,太子娶的妃子越多,自家女兒在後宮的地位也就越低。
為了李家,也為了女兒的前途,他必須堅定地反對,就算得罪所有大臣也在所不惜!
“好了!討論正事吧!”
“江東一帶現在由誰鎮守?”
嬴子夜不願意看他們繼續鉤心鬥角,便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開始商議正經國事。“殿下,江東各地除了郡縣駐軍,並無其他將領坐鎮。”
“每個縣設置縣尉一人,有士兵一千人。”
“每個郡有校尉一位,帶領兩千士兵。”
“此外,再也沒有其他兵力駐守。”
當前,百越地區激戰連連,原先三十萬的大軍如今僅剩十萬,急需增援。同時,為了抵禦匈奴,鹹陽周邊的軍隊都被抽調出去了。
“如今再派兵到江東,實在無法抽出額外兵力。”
朝中大臣們停止了明爭暗鬥,轉向國家大事討論,而那些花哨的年輕女子也都安靜下來。
她們望著嬴子夜嚴肅的神情,心中暗暗驚訝。雖然容貌依舊,但眼前這位太子似乎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公子。
“傳令章邯和王賁,盡快擊退匈奴,隨後安排兵力駐守江東。”
眼見一時難以調動兵力,嬴子夜決定從北方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