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官員們拍馬屁!鐵甲艦下水!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 作者:朝朝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員們聽到這個消息,雖然已經對朱棣在海外的捷報習以為常,但還是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殿下聖明,在殿下的領導下,大明真的是越來越強大了。”
“想當初,燕王殿下剛出征海外時,還有些人擔心會有諸多不順。”
“可如今呢?這海外征戰屢傳捷報,國內建設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實乃大明之福。”
“這各地陪都的建設規劃得如此周全,既有利於加強大明對各地的掌控,又能促進地方的發展。”
“而燕王殿下在海外開疆拓土,更是讓大明威名遠揚。”
“這就好比是一個人的兩隻手,一手抓國內建設,一手抓海外擴張,兩手都硬。”
旁邊一位中年官員點頭附和:“老大人說得極是。殿下年紀輕輕,卻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
“就拿這各地陪都的建設來說,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北方陪都的城牆建設得如此堅固,南方陪都的水利工程又如此利民,這都是殿下決策英明的體現。”
“而且啊,殿下對人才的任用也是恰到好處。”
“讓懂建築的官員負責陪都建設,讓有軍事才能的燕王殿下出征海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最大的作用。”
又有一位年輕官員興奮地說:“是啊,我大明如今是內有繁榮建設,外有軍事勝利。”
“這在以前可是難以想象的。”
“殿下的決策總是高瞻遠矚,咱們這些做臣子的,隻需緊跟殿下的步伐,就能見證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而且,殿下對待百姓也是關懷備至,這國內建設的成果,最終受益的還是咱大明的百姓。”
“百姓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朱允熥聽到官員們的感慨,心中很是受用,但他也深知不能驕傲自滿。
他在心裏默默告誡自己:“咱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不可懈怠。”
“這天下之大,還有許多事情等著咱去做。”
“咱得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尋找大明發展的新方向。”
隨後,朱允熥想起了鐵甲艦的事情,他目光掃視了一圈官員,然後問道:“鐵甲艦的建造情況如何了?”
負責鐵甲艦建造的官員趕忙出列,回答道:“殿下,鐵甲艦的建造已經進入到實驗階段。”
朱允熥聽聞,大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大家就一起去看看吧,鐵甲艦乃是國之利器,這也算是見證曆史。”
官員們聽到皇太孫的話,紛紛露出興奮的神情。
……
朱元璋正他閉著眼睛,微微後仰著頭小憩。
朱允熥微笑著說:“皇爺爺,孫兒今日前來,是有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訴您。”
他的眼睛裏閃爍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就像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朱元璋緩緩睜開眼睛,好奇問道:“大孫啊,是何事讓你如此興奮?”
“皇爺爺,那鐵甲艦的建造即將完工了。”
“鐵甲艦?這可是個新鮮玩意兒,咱可是期待許久了。”
“實驗下水那一天,咱們爺孫兩個一起去看看?”
“必須要去看看!”
很快,這眾人期待的日子就到了。
朱允熥便對一位官員說道:“你通知城中百姓,鐵甲艦即將亮相,感興趣的百姓可以一同前往造船廠觀看。”
那官員領命,快步走出朝堂。
他站在一個高台之上,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們,今日皇太孫殿下有令。”
“鐵甲艦即將完工亮相,特邀請大家一同前往造船廠觀看。”
他的聲音在集市裏回蕩,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下麵的百姓們一聽,頓時議論起來。
“鐵甲艦?那是什麽厲害的東西,俺們也能去看?”
“皇太孫殿下仁慈,這等新鮮事兒也讓咱老百姓開開眼。”
“官爺,這鐵甲艦是不是很大很威風啊?”
那官員笑著回答:“那是自然,此艦威力巨大,堅固無比,各位去看了便知。”
“這鐵甲艦若是建成,我大明海軍定能更加強盛,此乃國之幸事。”
百姓們紛紛點頭,然後各自回家準備,跟著官員朝著造船廠的方向走去。
於是,街道上熱鬧非凡,百姓們扶老攜幼,跟在隊伍的後麵。
這長長的隊伍出了金陵城,一路往南邊走。
這一路上,不斷有百姓加入進來。
每一個新加入的百姓都帶著滿心的好奇和疑惑,迫不及待地加入到關於鐵甲艦的討論之中。
“俺聽說是用了什麽特殊的法子,才能讓鐵船浮起來。”
“啥法子?你快說說。”
“俺也不太清楚,隻聽說是和船的形狀還有啥重量分布有關。”
終於,他們到達了造船廠。
廠長帶著一群工匠,恭敬地前來迎接朱允熥和朱元璋。
廠長率先向前一步,恭敬地行禮,說道:“陛下,皇太孫殿下,歡迎您們駕臨造船廠。”
“臣等日夜趕工,終不負所望,鐵甲艦已準備妥當。”
廠長的聲音中透著自豪,他的衣服上還沾著一些木屑和油漬,顯然是剛剛還在忙碌著。
他的頭發有些淩亂,臉上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眼睛裏閃爍著對自己作品的熱愛。
朱元璋看著廠長,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咱今日倒要好好看看這鐵甲艦,你們辛苦了。”
朱允熥也微笑著說道:“廠長,咱聽聞這鐵甲艦的建造困難重重,你們能建成,必定是花費了諸多心血。”
廠長忙回道:“殿下,這鐵甲艦的建造確實不易。”
“從設計圖紙到尋找合適的材料,再到一點點打造船身,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但臣等有幸,得陛下和殿下支持,又有眾多能工巧匠齊心協力,這才得以完成。”
廠長身後的一位老工匠也開口說道:“殿下,陛下,這鐵甲艦的船身,我們可是反複試驗,確保每一塊鐵板都嚴絲合縫,就像給它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
朱允熥讚許地看著他們,說道:“咱相信你們的技藝,今日便要目睹這鐵甲艦的風采了。”
朱元璋也大笑道:“咱已經迫不及待了。”
“廠長,這鐵甲艦的情況如何?”
廠長恭敬地回答:“陛下,皇太孫殿下,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就等著陛下和皇太孫來,然後下水進行實驗了。”
朱允熥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奮,說道:“那就開始。”
“殿下聖明,在殿下的領導下,大明真的是越來越強大了。”
“想當初,燕王殿下剛出征海外時,還有些人擔心會有諸多不順。”
“可如今呢?這海外征戰屢傳捷報,國內建設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實乃大明之福。”
“這各地陪都的建設規劃得如此周全,既有利於加強大明對各地的掌控,又能促進地方的發展。”
“而燕王殿下在海外開疆拓土,更是讓大明威名遠揚。”
“這就好比是一個人的兩隻手,一手抓國內建設,一手抓海外擴張,兩手都硬。”
旁邊一位中年官員點頭附和:“老大人說得極是。殿下年紀輕輕,卻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
“就拿這各地陪都的建設來說,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北方陪都的城牆建設得如此堅固,南方陪都的水利工程又如此利民,這都是殿下決策英明的體現。”
“而且啊,殿下對人才的任用也是恰到好處。”
“讓懂建築的官員負責陪都建設,讓有軍事才能的燕王殿下出征海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最大的作用。”
又有一位年輕官員興奮地說:“是啊,我大明如今是內有繁榮建設,外有軍事勝利。”
“這在以前可是難以想象的。”
“殿下的決策總是高瞻遠矚,咱們這些做臣子的,隻需緊跟殿下的步伐,就能見證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而且,殿下對待百姓也是關懷備至,這國內建設的成果,最終受益的還是咱大明的百姓。”
“百姓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朱允熥聽到官員們的感慨,心中很是受用,但他也深知不能驕傲自滿。
他在心裏默默告誡自己:“咱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不可懈怠。”
“這天下之大,還有許多事情等著咱去做。”
“咱得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尋找大明發展的新方向。”
隨後,朱允熥想起了鐵甲艦的事情,他目光掃視了一圈官員,然後問道:“鐵甲艦的建造情況如何了?”
負責鐵甲艦建造的官員趕忙出列,回答道:“殿下,鐵甲艦的建造已經進入到實驗階段。”
朱允熥聽聞,大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大家就一起去看看吧,鐵甲艦乃是國之利器,這也算是見證曆史。”
官員們聽到皇太孫的話,紛紛露出興奮的神情。
……
朱元璋正他閉著眼睛,微微後仰著頭小憩。
朱允熥微笑著說:“皇爺爺,孫兒今日前來,是有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訴您。”
他的眼睛裏閃爍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就像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朱元璋緩緩睜開眼睛,好奇問道:“大孫啊,是何事讓你如此興奮?”
“皇爺爺,那鐵甲艦的建造即將完工了。”
“鐵甲艦?這可是個新鮮玩意兒,咱可是期待許久了。”
“實驗下水那一天,咱們爺孫兩個一起去看看?”
“必須要去看看!”
很快,這眾人期待的日子就到了。
朱允熥便對一位官員說道:“你通知城中百姓,鐵甲艦即將亮相,感興趣的百姓可以一同前往造船廠觀看。”
那官員領命,快步走出朝堂。
他站在一個高台之上,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們,今日皇太孫殿下有令。”
“鐵甲艦即將完工亮相,特邀請大家一同前往造船廠觀看。”
他的聲音在集市裏回蕩,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下麵的百姓們一聽,頓時議論起來。
“鐵甲艦?那是什麽厲害的東西,俺們也能去看?”
“皇太孫殿下仁慈,這等新鮮事兒也讓咱老百姓開開眼。”
“官爺,這鐵甲艦是不是很大很威風啊?”
那官員笑著回答:“那是自然,此艦威力巨大,堅固無比,各位去看了便知。”
“這鐵甲艦若是建成,我大明海軍定能更加強盛,此乃國之幸事。”
百姓們紛紛點頭,然後各自回家準備,跟著官員朝著造船廠的方向走去。
於是,街道上熱鬧非凡,百姓們扶老攜幼,跟在隊伍的後麵。
這長長的隊伍出了金陵城,一路往南邊走。
這一路上,不斷有百姓加入進來。
每一個新加入的百姓都帶著滿心的好奇和疑惑,迫不及待地加入到關於鐵甲艦的討論之中。
“俺聽說是用了什麽特殊的法子,才能讓鐵船浮起來。”
“啥法子?你快說說。”
“俺也不太清楚,隻聽說是和船的形狀還有啥重量分布有關。”
終於,他們到達了造船廠。
廠長帶著一群工匠,恭敬地前來迎接朱允熥和朱元璋。
廠長率先向前一步,恭敬地行禮,說道:“陛下,皇太孫殿下,歡迎您們駕臨造船廠。”
“臣等日夜趕工,終不負所望,鐵甲艦已準備妥當。”
廠長的聲音中透著自豪,他的衣服上還沾著一些木屑和油漬,顯然是剛剛還在忙碌著。
他的頭發有些淩亂,臉上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眼睛裏閃爍著對自己作品的熱愛。
朱元璋看著廠長,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咱今日倒要好好看看這鐵甲艦,你們辛苦了。”
朱允熥也微笑著說道:“廠長,咱聽聞這鐵甲艦的建造困難重重,你們能建成,必定是花費了諸多心血。”
廠長忙回道:“殿下,這鐵甲艦的建造確實不易。”
“從設計圖紙到尋找合適的材料,再到一點點打造船身,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但臣等有幸,得陛下和殿下支持,又有眾多能工巧匠齊心協力,這才得以完成。”
廠長身後的一位老工匠也開口說道:“殿下,陛下,這鐵甲艦的船身,我們可是反複試驗,確保每一塊鐵板都嚴絲合縫,就像給它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
朱允熥讚許地看著他們,說道:“咱相信你們的技藝,今日便要目睹這鐵甲艦的風采了。”
朱元璋也大笑道:“咱已經迫不及待了。”
“廠長,這鐵甲艦的情況如何?”
廠長恭敬地回答:“陛下,皇太孫殿下,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就等著陛下和皇太孫來,然後下水進行實驗了。”
朱允熥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奮,說道:“那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