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允炆:屬於我的,我都將奪回來!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 作者:朝朝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高煦還是不太甘心,說道:“大哥,皇爺爺現在昏迷不醒,我們也不知道他之前的安排到底是什麽。”
“萬一這隻是那些人的陰謀,皇爺爺其實並無安排?”
朱高熾皺了皺眉頭,嚴肅地說:“二弟,不要亂了分寸。”
“皇爺爺雖然昏迷,但他之前的話猶在耳邊。”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定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被外界的變化所幹擾。”
他深知在這種時候,穩定軍心是至關重要的。
朱高燧想了想,說:“大哥,那我們具體要怎麽做?總不能真的什麽都不做吧?”
朱高熾來回踱步,思考了一會兒說:“我們要密切關注皇宮內的情況,確保皇爺爺的安全。”
“同時,對於那些異動的官員,我們先不要打草驚蛇,暗中派人監視他們的舉動就好。”
他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掌握局勢,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朱高煦和朱高燧對視一眼,點了點頭說:“大哥,我們明白了。我們聽你的安排。”
……
緊接著,皇宮內又傳出來消息,朱元璋已經昏迷不醒了。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瞬間在皇宮內外炸開了鍋。
宮女們嚇得臉色蒼白,太監們也在角落裏竊竊私語,整個皇宮都被一種恐慌和不安的情緒籠罩著。
官員們得到消息,迅速開始行動起來。
終於等到了他們認為的最佳時機!
一位官員興奮地喊道:“諸位,時機已到,我們籌備良久的計劃今日就要付諸行動了。”
另一位官員搓著手,眼中滿是貪婪與急切:“哈哈,終於等到這一刻了。這金陵城很快就要在我們的掌控之下了。”
負責錢糧物資的官員站出來說道:“我那邊已經安排妥當,那些商賈朋友早就等著這一刻,現在已經把物資牢牢把控,工程停滯是必然的了。”
“甚好,我這邊市井無賴們也已經撒開了去傳播謠言,百姓們現在人心惶惶,隻等我們進一步動作。” 負責煽動民意的官員滿臉得意。
他們各司其職,妄圖攪亂金陵城的平靜。
一位看起來較為謹慎的官員提醒道:“各位大人,雖然我們看似進展順利,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皇宮那邊的防守森嚴,還有朱高熾等人也不容小覷。”
之前那位興奮的官員不屑地說:“朱高熾他能有什麽辦法?至於皇宮,我們的人已經在裏麵做好了內應,隻要我們按計劃行事,定能成功。”
“沒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把皇太孫迎出來,讓他成為我們的旗幟,這樣我們師出有名。”
“那還等什麽?趕緊行動!”
眾人齊聲高呼。
於是,他們迅速調動各方勢力,指揮著自己的心腹手下,在金陵城的各個角落奔走忙碌。
整個金陵城瞬間戒嚴,城門緊閉。
那厚重的城門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握住,緩緩關閉。
負責關閉城門的士兵們滿臉嚴肅。
他們用力推動著巨大的門栓,門栓在卡槽中發出 “嘎吱嘎吱” 的聲響。
最後 “轟” 的一聲,城門徹底關閉。
戒嚴的命令讓這座城市瞬間充滿了壓抑的氣氛。
城牆上的守軍嚴陣以待,他們迅速增加了數倍的兵力。
士兵們手持長矛和弓箭,整齊地排列在城垛後麵,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城外的一切。
他們身上的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那冷峻的表情如同寒冬的冰霜。
將領們在城牆上不斷地來回巡視,大聲喝令著士兵們保持警惕。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眼睛瞪大了,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許放過!”
在城門附近,更多的士兵被調集過來,他們組成了一道嚴密的防線。
盾牌手們將盾牌緊緊相連,形成了一堵堅固的盾牆,後麵的弓箭手則張弓搭箭,隨時準備射擊。
士兵們的腳步聲、盔甲的碰撞聲、武器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
百姓們見狀雖然不明所以,但紛紛緊閉家門不出來。
街頭巷尾原本還有些孩童在嬉戲玩耍,突然聽到戒嚴的鑼聲敲響,那急促而刺耳的聲音讓孩子們嚇得丟掉手中的玩具,慌張地跑回家中。
大人們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臉上滿是疑惑與擔憂。
一位老婦人站在自家門口,手搭涼棚張望著,嘴裏念叨著:“這是怎麽了?好好的怎麽突然就戒嚴了?”
旁邊的年輕媳婦趕忙拉著她往屋裏走,說道:“娘,不管咋回事,咱們先回屋裏去,可別在外麵惹麻煩。”
街邊的小販們也顧不上收拾攤位,匆忙挑起擔子往家趕。
賣菜的老王一邊走一邊對旁邊賣布的老李說:“老李啊,今天這事兒透著邪乎,咱也別管了,趕緊回家才是。”
老李連連點頭,腳步匆匆。
百姓們就像驚弓之鳥,選擇躲進自己的小窩。
不一會兒,大街小巷就變得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更增添了幾分緊張的氣氛。
皇宮內外,也開始戒備森嚴起來。
侍衛們增加了巡邏的頻次,他們的腳步聲在宮牆內回響。
皇宮的大門緊緊關閉,門前的侍衛如同一尊尊雕塑。
朱允炆也被放了出來。
他踏出囚室的那一刻,先是呆立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真的重獲自由。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裏麵滿是驚愕與驚喜交織的神色。
“我終於出來了,這一天我等得太久了。”
“那些人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看來我的機會來了。”
隨後,他的臉上漸漸浮現出一抹狂喜的笑容。
他的身體也開始微微顫抖,但那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激動與興奮。
他緩緩抬起頭,望著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氣。
四周的人則是恭喜他出來。
一位官員滿臉堆笑地走上前,深深一揖,說道:“太孫殿下,您受苦了。”
“今日得以重見天日,實乃上天庇佑,也是我等臣子的福分。”
“如今這金陵城已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萬事俱備,隻等殿下您登上皇位。”
另一個人也趕忙附和:“是啊,太孫殿下。您看這城中如今的局勢,都是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進行的。”
“那些曾經對殿下不敬之人,很快就會受到懲罰的。”
朱允炆聽著這些話,心中更加得意。
他微微抬起下巴,說道:“諸位辛苦了。”
“本太孫不會忘記你們今日之功,待我登上皇位,定有重賞。”
朱允炆眼中閃過一絲疑慮,問道:“那桂王朱允熥那邊呢?他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本太孫被囚禁期間,聽說他可是風光得很。”
朱允炆大笑,笑聲在空氣中回蕩,透著一股誌得意滿的氣息。
然後他說:“走,去見皇爺爺。”
“萬一這隻是那些人的陰謀,皇爺爺其實並無安排?”
朱高熾皺了皺眉頭,嚴肅地說:“二弟,不要亂了分寸。”
“皇爺爺雖然昏迷,但他之前的話猶在耳邊。”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定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被外界的變化所幹擾。”
他深知在這種時候,穩定軍心是至關重要的。
朱高燧想了想,說:“大哥,那我們具體要怎麽做?總不能真的什麽都不做吧?”
朱高熾來回踱步,思考了一會兒說:“我們要密切關注皇宮內的情況,確保皇爺爺的安全。”
“同時,對於那些異動的官員,我們先不要打草驚蛇,暗中派人監視他們的舉動就好。”
他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掌握局勢,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朱高煦和朱高燧對視一眼,點了點頭說:“大哥,我們明白了。我們聽你的安排。”
……
緊接著,皇宮內又傳出來消息,朱元璋已經昏迷不醒了。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瞬間在皇宮內外炸開了鍋。
宮女們嚇得臉色蒼白,太監們也在角落裏竊竊私語,整個皇宮都被一種恐慌和不安的情緒籠罩著。
官員們得到消息,迅速開始行動起來。
終於等到了他們認為的最佳時機!
一位官員興奮地喊道:“諸位,時機已到,我們籌備良久的計劃今日就要付諸行動了。”
另一位官員搓著手,眼中滿是貪婪與急切:“哈哈,終於等到這一刻了。這金陵城很快就要在我們的掌控之下了。”
負責錢糧物資的官員站出來說道:“我那邊已經安排妥當,那些商賈朋友早就等著這一刻,現在已經把物資牢牢把控,工程停滯是必然的了。”
“甚好,我這邊市井無賴們也已經撒開了去傳播謠言,百姓們現在人心惶惶,隻等我們進一步動作。” 負責煽動民意的官員滿臉得意。
他們各司其職,妄圖攪亂金陵城的平靜。
一位看起來較為謹慎的官員提醒道:“各位大人,雖然我們看似進展順利,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皇宮那邊的防守森嚴,還有朱高熾等人也不容小覷。”
之前那位興奮的官員不屑地說:“朱高熾他能有什麽辦法?至於皇宮,我們的人已經在裏麵做好了內應,隻要我們按計劃行事,定能成功。”
“沒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把皇太孫迎出來,讓他成為我們的旗幟,這樣我們師出有名。”
“那還等什麽?趕緊行動!”
眾人齊聲高呼。
於是,他們迅速調動各方勢力,指揮著自己的心腹手下,在金陵城的各個角落奔走忙碌。
整個金陵城瞬間戒嚴,城門緊閉。
那厚重的城門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握住,緩緩關閉。
負責關閉城門的士兵們滿臉嚴肅。
他們用力推動著巨大的門栓,門栓在卡槽中發出 “嘎吱嘎吱” 的聲響。
最後 “轟” 的一聲,城門徹底關閉。
戒嚴的命令讓這座城市瞬間充滿了壓抑的氣氛。
城牆上的守軍嚴陣以待,他們迅速增加了數倍的兵力。
士兵們手持長矛和弓箭,整齊地排列在城垛後麵,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城外的一切。
他們身上的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那冷峻的表情如同寒冬的冰霜。
將領們在城牆上不斷地來回巡視,大聲喝令著士兵們保持警惕。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眼睛瞪大了,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許放過!”
在城門附近,更多的士兵被調集過來,他們組成了一道嚴密的防線。
盾牌手們將盾牌緊緊相連,形成了一堵堅固的盾牆,後麵的弓箭手則張弓搭箭,隨時準備射擊。
士兵們的腳步聲、盔甲的碰撞聲、武器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
百姓們見狀雖然不明所以,但紛紛緊閉家門不出來。
街頭巷尾原本還有些孩童在嬉戲玩耍,突然聽到戒嚴的鑼聲敲響,那急促而刺耳的聲音讓孩子們嚇得丟掉手中的玩具,慌張地跑回家中。
大人們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臉上滿是疑惑與擔憂。
一位老婦人站在自家門口,手搭涼棚張望著,嘴裏念叨著:“這是怎麽了?好好的怎麽突然就戒嚴了?”
旁邊的年輕媳婦趕忙拉著她往屋裏走,說道:“娘,不管咋回事,咱們先回屋裏去,可別在外麵惹麻煩。”
街邊的小販們也顧不上收拾攤位,匆忙挑起擔子往家趕。
賣菜的老王一邊走一邊對旁邊賣布的老李說:“老李啊,今天這事兒透著邪乎,咱也別管了,趕緊回家才是。”
老李連連點頭,腳步匆匆。
百姓們就像驚弓之鳥,選擇躲進自己的小窩。
不一會兒,大街小巷就變得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更增添了幾分緊張的氣氛。
皇宮內外,也開始戒備森嚴起來。
侍衛們增加了巡邏的頻次,他們的腳步聲在宮牆內回響。
皇宮的大門緊緊關閉,門前的侍衛如同一尊尊雕塑。
朱允炆也被放了出來。
他踏出囚室的那一刻,先是呆立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真的重獲自由。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裏麵滿是驚愕與驚喜交織的神色。
“我終於出來了,這一天我等得太久了。”
“那些人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看來我的機會來了。”
隨後,他的臉上漸漸浮現出一抹狂喜的笑容。
他的身體也開始微微顫抖,但那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激動與興奮。
他緩緩抬起頭,望著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氣。
四周的人則是恭喜他出來。
一位官員滿臉堆笑地走上前,深深一揖,說道:“太孫殿下,您受苦了。”
“今日得以重見天日,實乃上天庇佑,也是我等臣子的福分。”
“如今這金陵城已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萬事俱備,隻等殿下您登上皇位。”
另一個人也趕忙附和:“是啊,太孫殿下。您看這城中如今的局勢,都是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進行的。”
“那些曾經對殿下不敬之人,很快就會受到懲罰的。”
朱允炆聽著這些話,心中更加得意。
他微微抬起下巴,說道:“諸位辛苦了。”
“本太孫不會忘記你們今日之功,待我登上皇位,定有重賞。”
朱允炆眼中閃過一絲疑慮,問道:“那桂王朱允熥那邊呢?他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本太孫被囚禁期間,聽說他可是風光得很。”
朱允炆大笑,笑聲在空氣中回蕩,透著一股誌得意滿的氣息。
然後他說:“走,去見皇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