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朱允熥帶著朱元璋參觀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 作者:朝朝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後是旗語展示。
海軍將士們在不同的船上,通過揮舞旗幟,傳遞著各種信號。
隻見旗幟在空中快速翻動,不同的顏色和動作組合傳達著不同的指令,有的表示前進,有的表示轉向,有的表示集合。
這展示了海軍之間高效的通訊能力。
講解員:“這看似簡單的旗幟揮舞,是我大明海軍在海戰中指揮調度的重要手段,高效且精準。”
緊接著是水雷演示。
一艘小船緩緩駛向一片特定的海域,然後將幾個看似普通的圓球投入海中。
片刻之後,隨著一聲沉悶的爆炸聲,海麵湧起巨大的水柱。
這水雷的威力讓觀看的人們都倒吸一口涼氣。
講解員:“諸位,這便是我大明海軍新研製的水雷,別看它貌不驚人,一旦引爆,威力驚人,在海戰中定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再之後是海軍的泅水部隊展示。
一群光著膀子的士兵,身上綁著短刀,迅速跳入海中。
他們在水中如魚得水,時而潛入水底,時而浮出水麵,還能在水中進行簡單的格鬥動作。
最後就是船上大炮朝著一艘靶子船隻齊射。
在這之前,講解員提高了聲音,充滿激情地介紹道:“陛下,各位大人,全城的百姓們,接下來將是本次閱兵最為震撼的環 ——船上大炮齊射演示。”
“這些大炮乃是我大明海軍的利器,它們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巨大,足以在海戰中扭轉乾坤。”
“此刻,那艘遠處孤零零的靶子船,便是我們今日大炮威力的見證者。”
隨著講解員的話音落下,一艘艘戰船有條不紊地調整炮口方向,對準了那艘靶子船。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炮聲轟鳴,火光衝天。
炮彈如雨點般朝著靶子船飛去,那艘靶子船瞬間被炮彈擊中,木屑飛濺,船身劇烈搖晃。
講解員繼續激動地解說道:“諸位請看,這炮彈擊中之處,船身已開始破損,這便是大炮強大威力的體現。”
“每一顆炮彈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足以穿透厚實的木板。”
緊接著,更多的炮彈接踵而至,靶子船根本無法承受如此猛烈的攻擊,船身開始斷裂,海水洶湧而入。
講解員的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看啊,這船身已經開始斷裂,海水正在大量灌入。”
“在這等強大的炮火麵前,靶子船毫無還手之力,就如同在真正的海戰中,麵對我大明海軍的敵軍一般。”
不一會兒,整艘船就被轟得粉碎,緩緩沉了下去。
講解員此時也難掩激動之情,大聲說道:“諸位,這就是我大明海軍大炮的威力,如此強大的火力,定能讓我大明海軍在四海之上所向披靡,保我大明海疆永固。”
朱元璋被這武器的威力震驚得瞪大了眼睛,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咱從未想過這船上的大炮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這等火力,莫說是普通的戰船,便是再堅固的堡壘,怕也難以抵擋。”
官員們也都被這一幕驚得呆若木雞,隨後便爆發出一陣驚歎的議論。
“兄台,你可曾見過這等威力的大炮?這靶子船瞬間就被轟得粉碎,若是敵軍的戰船,恐怕也是同樣的下場。”
“這大炮的威力遠超我的想象,以前隻聽聞桂王殿下研製了厲害的武器,今日一見,才知這等厲害之處。”
“這大炮的威力,怕是能改變海戰的格局了,我大明的國力必將因之更加強盛。”
百姓們也都被這震撼的場景驚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然後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這大炮也太厲害了!那靶子船就像紙糊的一樣,一下子就被轟沒了。咱大明的海軍有這武器,肯定誰都不怕了。”
“老夫活了這麽多年,從未見過如此厲害的東西。”
講解員聲音洪亮地宣布:“陛下,各位大人,全城的百姓們,今日的海上閱兵就此結束。”
朱允熥與藍玉和鄭和帶著滿臉的自豪與喜悅,邁著穩健的步伐回到了觀看台。
朱元璋看著他們,龍顏大悅,站起身來,爽朗地笑道:“允熥、藍玉、鄭和,你們今日做得甚好。”
“這閱兵儀式,規模宏大,內容精彩,咱甚是滿意。”
“咱的大明海軍在你們的努力下,如此威武雄壯,咱心甚悅。”
朱允熥恭敬地行禮道:“皇爺爺謬讚了,這都是藍玉將軍和鄭和大人在海上曆經艱險,帶回諸多經驗,孫兒不過是做了些統籌安排之事。”
朱元璋微笑著擺擺手,說道:“允熥,你莫要過謙。咱看這閱兵之中,諸多安排盡顯你的智慧與謀略。”
“這戰船的編排、將士的演練,還有那新奇武器的展示,皆井井有條。”
之後,朱允熥帶著朱元璋和官員們上船參觀。
剛踏上船板,朱元璋就好奇地問道:“允熥,這船板看起來甚是厚實,卻又不顯得笨重,是何道理?”
朱允熥恭敬地回答:“皇爺爺,這船板乃是選用了多層不同的木材疊加而成。”
“外層是堅韌的橡木,中間夾雜著輕便且富有韌性的杉木,這樣既保證了船板的堅固,又不會讓船過於沉重,影響航行速度。”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這其中的門道還不少呢。”
朱允熥站在船頭,繼續介紹道:“皇爺爺,各位大人,且看這船的架構。”
“這船頭部分,采用了堅固的鐵木打造,外層包裹著一層精鋼,既能抵禦敵人的撞擊,又能防止海水的侵蝕。”
“船身兩側的木板,並非普通木材,而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柚木,這種木材密度大,防水性極佳,且不易變形,大大增加了船身的堅固程度。”
朱元璋用手輕輕撫摸著船頭的精鋼,說道:“允熥,這精鋼的包裹可是個巧妙的設計,不過這造價怕是不低?”
朱允熥回答道:“皇爺爺,這精鋼雖造價頗高,但船頭乃是戰船的關鍵部位,關乎整艘船的安危。”
“若是在海戰中船頭受損,戰船的機動性和戰鬥力都會大打折扣,所以這精鋼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朱元璋笑道:“嗯,你考慮得很周全。”
海軍將士們在不同的船上,通過揮舞旗幟,傳遞著各種信號。
隻見旗幟在空中快速翻動,不同的顏色和動作組合傳達著不同的指令,有的表示前進,有的表示轉向,有的表示集合。
這展示了海軍之間高效的通訊能力。
講解員:“這看似簡單的旗幟揮舞,是我大明海軍在海戰中指揮調度的重要手段,高效且精準。”
緊接著是水雷演示。
一艘小船緩緩駛向一片特定的海域,然後將幾個看似普通的圓球投入海中。
片刻之後,隨著一聲沉悶的爆炸聲,海麵湧起巨大的水柱。
這水雷的威力讓觀看的人們都倒吸一口涼氣。
講解員:“諸位,這便是我大明海軍新研製的水雷,別看它貌不驚人,一旦引爆,威力驚人,在海戰中定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再之後是海軍的泅水部隊展示。
一群光著膀子的士兵,身上綁著短刀,迅速跳入海中。
他們在水中如魚得水,時而潛入水底,時而浮出水麵,還能在水中進行簡單的格鬥動作。
最後就是船上大炮朝著一艘靶子船隻齊射。
在這之前,講解員提高了聲音,充滿激情地介紹道:“陛下,各位大人,全城的百姓們,接下來將是本次閱兵最為震撼的環 ——船上大炮齊射演示。”
“這些大炮乃是我大明海軍的利器,它們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巨大,足以在海戰中扭轉乾坤。”
“此刻,那艘遠處孤零零的靶子船,便是我們今日大炮威力的見證者。”
隨著講解員的話音落下,一艘艘戰船有條不紊地調整炮口方向,對準了那艘靶子船。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炮聲轟鳴,火光衝天。
炮彈如雨點般朝著靶子船飛去,那艘靶子船瞬間被炮彈擊中,木屑飛濺,船身劇烈搖晃。
講解員繼續激動地解說道:“諸位請看,這炮彈擊中之處,船身已開始破損,這便是大炮強大威力的體現。”
“每一顆炮彈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足以穿透厚實的木板。”
緊接著,更多的炮彈接踵而至,靶子船根本無法承受如此猛烈的攻擊,船身開始斷裂,海水洶湧而入。
講解員的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看啊,這船身已經開始斷裂,海水正在大量灌入。”
“在這等強大的炮火麵前,靶子船毫無還手之力,就如同在真正的海戰中,麵對我大明海軍的敵軍一般。”
不一會兒,整艘船就被轟得粉碎,緩緩沉了下去。
講解員此時也難掩激動之情,大聲說道:“諸位,這就是我大明海軍大炮的威力,如此強大的火力,定能讓我大明海軍在四海之上所向披靡,保我大明海疆永固。”
朱元璋被這武器的威力震驚得瞪大了眼睛,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咱從未想過這船上的大炮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這等火力,莫說是普通的戰船,便是再堅固的堡壘,怕也難以抵擋。”
官員們也都被這一幕驚得呆若木雞,隨後便爆發出一陣驚歎的議論。
“兄台,你可曾見過這等威力的大炮?這靶子船瞬間就被轟得粉碎,若是敵軍的戰船,恐怕也是同樣的下場。”
“這大炮的威力遠超我的想象,以前隻聽聞桂王殿下研製了厲害的武器,今日一見,才知這等厲害之處。”
“這大炮的威力,怕是能改變海戰的格局了,我大明的國力必將因之更加強盛。”
百姓們也都被這震撼的場景驚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然後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這大炮也太厲害了!那靶子船就像紙糊的一樣,一下子就被轟沒了。咱大明的海軍有這武器,肯定誰都不怕了。”
“老夫活了這麽多年,從未見過如此厲害的東西。”
講解員聲音洪亮地宣布:“陛下,各位大人,全城的百姓們,今日的海上閱兵就此結束。”
朱允熥與藍玉和鄭和帶著滿臉的自豪與喜悅,邁著穩健的步伐回到了觀看台。
朱元璋看著他們,龍顏大悅,站起身來,爽朗地笑道:“允熥、藍玉、鄭和,你們今日做得甚好。”
“這閱兵儀式,規模宏大,內容精彩,咱甚是滿意。”
“咱的大明海軍在你們的努力下,如此威武雄壯,咱心甚悅。”
朱允熥恭敬地行禮道:“皇爺爺謬讚了,這都是藍玉將軍和鄭和大人在海上曆經艱險,帶回諸多經驗,孫兒不過是做了些統籌安排之事。”
朱元璋微笑著擺擺手,說道:“允熥,你莫要過謙。咱看這閱兵之中,諸多安排盡顯你的智慧與謀略。”
“這戰船的編排、將士的演練,還有那新奇武器的展示,皆井井有條。”
之後,朱允熥帶著朱元璋和官員們上船參觀。
剛踏上船板,朱元璋就好奇地問道:“允熥,這船板看起來甚是厚實,卻又不顯得笨重,是何道理?”
朱允熥恭敬地回答:“皇爺爺,這船板乃是選用了多層不同的木材疊加而成。”
“外層是堅韌的橡木,中間夾雜著輕便且富有韌性的杉木,這樣既保證了船板的堅固,又不會讓船過於沉重,影響航行速度。”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這其中的門道還不少呢。”
朱允熥站在船頭,繼續介紹道:“皇爺爺,各位大人,且看這船的架構。”
“這船頭部分,采用了堅固的鐵木打造,外層包裹著一層精鋼,既能抵禦敵人的撞擊,又能防止海水的侵蝕。”
“船身兩側的木板,並非普通木材,而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柚木,這種木材密度大,防水性極佳,且不易變形,大大增加了船身的堅固程度。”
朱元璋用手輕輕撫摸著船頭的精鋼,說道:“允熥,這精鋼的包裹可是個巧妙的設計,不過這造價怕是不低?”
朱允熥回答道:“皇爺爺,這精鋼雖造價頗高,但船頭乃是戰船的關鍵部位,關乎整艘船的安危。”
“若是在海戰中船頭受損,戰船的機動性和戰鬥力都會大打折扣,所以這精鋼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朱元璋笑道:“嗯,你考慮得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