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和遼王朱植一路風塵仆仆,終於回到了金陵。


    金陵城依舊是那般繁華熱鬧。


    朝堂之上。


    朱元璋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朱允熥身上,眼神中滿是欣慰與讚賞。


    他緩緩開口,聲音洪亮而莊重:“允熥,此次你在東北平定叛亂,拿下朝鮮半島。”


    “又對東北地區的治理提出諸多良策,實乃大功一件。”


    朱元璋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充滿了對朱允熥的認可。


    眾臣聽聞,心中各有想法。


    有的羨慕,有的則暗自盤算著如何與這位得寵的桂王拉近關係。


    “咱還給你一個特權,皇宮之中的禁衛,以及錦衣衛,你皆可隨意調度。”


    此封賞一出,朝堂上一片低聲的驚歎。


    眾人都清楚,朱允熥權力也更大了。


    朱允熥說道:“孫兒惶恐。”


    “孫兒年紀尚輕,雖有些許功績,但仍需不斷學習成長。”


    “孫兒定當全力以赴,不負皇爺爺的信任。”


    朱允熥的話讓朱元璋眼中的讚賞更濃,也讓一些大臣對他又多了幾分敬重。


    緊接著,朱元璋又對朱植進行了新的封賞。


    朝堂之上的氣氛一片祥和。


    但,這時,一位負責管理戶籍和田賦的戶部官員站了出來。


    他是朱允熥安排在戶部的人。


    “陛下,清查土地和人口的結果已經出現。”


    “臣發現如今的人口和土地數量都比原本戶部記載的增加了不少。”


    戶部官員的話讓朝堂上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這背後可能隱藏著戶部管理上的重大問題。


    朱元璋聽聞此言,臉色頓時一沉,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


    他盯著那戶部官員,又看向戶部尚書鬱新,聲音低沉卻透著威嚴:


    “咱且問你,戶部掌管戶籍和田賦之事,這人口和土地數量為何與記載相差如此之多?”


    “你們戶部平日就是這般辦事的?”


    朱元璋的質問如同雷霆之怒,朝堂上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戶部官員感覺如芒在背。


    周圍的大臣們也都噤若寒蟬,不敢出聲,生怕被牽連。


    戶部尚書鬱新嚇得撲通一聲跪下,額頭觸地,結結巴巴地回答:


    “陛下,臣等……臣等也甚是疑惑。”


    “臣等一直按照舊例行事,隻是這清查結果……”


    “臣等也不知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


    鬱新的惶恐盡顯無遺。


    他的回答顯然不能讓朱元璋滿意。


    周圍的大臣們都在心中默默歎息,覺得他可能要大禍臨頭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不知?”


    “咱養你們這些官員,就是讓你們遇事不知的嗎?”


    他的憤怒已經難以抑製,戶部官員更是嚇得身體瑟瑟發抖。


    鬱新顫抖著身子,趕忙解釋:“陛下,臣等推測。”


    “或許是因為各地官員在統計之時有所疏漏。”


    “亦或是……”


    “亦或是有刁民故意隱匿人口和土地,以逃避賦稅。”


    鬱新試圖為自己找借口,但這個借口在朱元璋的怒火麵前顯得蒼白無力,


    朱元璋皺著眉頭,大聲嗬斥:“疏漏?隱匿?”


    “咱看是你們戶部監管不力!”


    “若是各地官員都這般辦事,咱的大明江山如何能治理得好?”


    戶部官員不敢再吭聲,隻是一個勁兒地磕頭。


    朱允熥見狀,向前一步,沉穩地說道:“皇爺爺,孫兒以為,這其中緣由實則是收稅的問題。”


    “如今我大明施行的人頭稅,使得百姓為了少交稅,隻能謊報人口。”


    “長此以往,不僅人口數量統計不實,土地的隱匿不報也會增多。”


    “孫兒有一法,或許可解此難題,那便是攤丁入畝。”


    朱允熥的話打破了朝堂上的緊張氣氛。


    他沉穩的聲音讓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一些大臣心中對他的大膽發言感到驚訝,同時也好奇他所謂的 “攤丁入畝” 到底是什麽。


    朱元璋聽聞 “攤丁入畝” 這個詞,好奇地問道:“何為攤丁入畝?你且細細說來。”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解釋道:“皇爺爺,攤丁入畝便是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


    “不再以人為對象征收人頭稅,而是以田賦為依據征收賦稅。”


    “如此一來,百姓不必再為了逃避人頭稅而隱匿人口,人口數量自然能如實統計。”


    “而且,這也有利於鼓勵百姓開墾荒地。”


    “因為多開墾的土地隻需按照規定交賦稅,而不會增加額外的人頭稅負擔。”


    朱允熥詳細的解釋讓朝堂上的大臣們陷入了沉思。


    一些有見識的大臣似乎已經意識到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而另一些則在思考這對自己的利益會有什麽影響。


    朱元璋聽著朱允熥的解釋,不住地點頭。


    他覺得這個方法很有道理,且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然而,朝堂上不少官員聽到朱允熥提出的 “攤丁入畝”,卻露出了負麵反應。


    “陛下,此策萬萬不可,自古以來以人頭稅為主,這攤丁入畝乃是違背之舉,恐怕會引起天下大亂。”


    “老臣也覺得這攤丁入畝太過激進。”


    “陛下,臣等在這朝堂為官多年,深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


    “這攤丁入畝看似隻是賦稅製度的改變,但實則涉及諸多方麵,如地方治理、百姓生計等。”


    “臣等擔心一旦推行,會引發一係列難以預料的問題,還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聽著這些官員的反對之聲,臉色再次陰沉下來。


    他嗬斥道:“都給咱噤聲!”


    “咱看你們是守著舊製,不思進取。”


    “咱覺得桂王提出的攤丁入畝之策大有可為,你們若是再這般頑固,莫要怪咱不客氣。”


    朱元璋的嗬斥聲讓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他的堅決態度表明了他對朱允熥的支持,也顯示出他改革的決心。


    大臣們不敢再吭聲,隻是眼神中仍帶著不甘和憂慮。


    他們知道,這場關於賦稅製度的變革恐怕難以阻擋,但他們心中的擔憂和抵觸依然存在。


    朱允熥則靜靜地站在那裏。


    他知道,自己提出的這個改革方案雖然得到了朱元璋的初步認可,但要真正推行,還麵臨著諸多的阻力。


    不過,他心中已經下定決心。


    一定要為大明的發展推行這個有利於民生和國家財政的政策。


    他深知改革之路艱難。


    但為了大明的長遠利益,他願意去挑戰舊有的製度和利益集團。


    誰要是阻攔阻擋,那他就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朝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朝和並收藏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