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們得令,便上前架起朱允炆。


    朱允炆沒有反抗,他像是失了魂一般,任由侍衛們拖著他離開。


    此時他的內心充滿了絕望,他想大聲呼喊,想為母妃抗爭,可是他卻無能為力。


    朱允炆被帶走後,禦書房裏隻剩下朱元璋和朱允熥。


    朱元璋看著朱允熥,緩緩開口問道:“允熥啊,對於呂氏,你準備怎麽處置呢?”


    朱允熥恭敬地行了一禮,平靜地說道:“皇爺爺拿定主意即可。”


    他把決定權交還給朱元璋,然後瀟灑地離開。


    隨後,朱元璋便將呂氏做的事情公之於眾。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朝堂,緩緩開口:


    “呂氏身為太子妃,卻妄圖在祭天大典上生事,陰謀算計,其心可誅。”


    “此等行徑,不僅有違婦德,更是對咱、對大明的不敬與冒犯。”


    百官們聽聞,頓時一片嘩然。


    “陛下,此事實在太過驚人,呂氏一向看似端莊,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朱元璋冷哼一聲:“哼,咱豈會冤枉她。證據確鑿,不容置疑。”


    另一位官員也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這……這可是宮廷大事,還請陛下慎重。”


    朱元璋目光一凜:“咱已然查明真相,無需再議。咱意已決,下旨處死呂氏。”


    行刑日!


    呂氏被侍衛們押解著走向刑場。


    她那曾經端莊高貴的儀容如今已不複存在。


    她的雙眼充滿了驚恐與絕望,曾經的高傲與自信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行刑的隊伍跟在她身後,刀斧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宮女和太監們都低著頭,不敢抬眼。


    在刑場上,呂氏被強按在地上跪著。


    她的身體止不住地顫抖,嘴唇哆嗦著,卻再也發不出那曾經溫柔的聲音。


    監刑官麵無表情地宣讀著她的罪行:“呂氏,你身為太子妃,卻妄圖在祭天大典上陰謀算計,犯下大逆不道之罪。”


    “今奉陛下旨意,賜你死刑,以正朝綱。”


    呂氏像是突然從絕望中驚醒,瘋狂地掙紮著大喊:“陛下,陛下饒命,臣妾是為了允炆!”


    然而,她的呼喊在這空曠的刑場上顯得那麽微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隨著監刑官一聲令下,劊子手舉起了屠刀。


    呂氏絕望地閉上雙眼,隨著刀光落下,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刑場的土地。


    被囚禁在東宮的朱允炆,得知母親呂氏被賜死的消息時,就像靈魂被抽離了身體。


    他的臉瞬間變得慘白如紙,眼神中滿是無法置信和無盡的悲痛。


    “母親……” 朱允炆的嘴唇顫抖著,發出微弱的呼喊。


    他雙手不停地撕扯著自己的頭發,直到頭發變得淩亂不堪。


    “皇爺爺,您怎能如此殘忍,她是我的母親!”


    朱允炆淚流滿麵,心中充滿了對朱元璋的憤怒與怨恨,同時又夾雜著深深的無助。


    他恨自己的無能,身為兒子,卻無法保護自己的母親。


    他衝向東宮的大門,用力地捶打著,大喊:“皇爺爺,我要見您,我要見您!”


    可是,厚重的大門將他與外界隔絕,回應他的隻有死一般的寂靜。


    朱允炆無力地滑倒在地上,淚水不停地滑落。


    他知道,母親已經永遠地離開了。


    朱允炆被囚禁在東宮,呂氏被賜死,在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如今,百官們都清楚,日後繼承皇位的必然是朱允熥了。


    朱允熥在處理諸多事務以及安排各項計劃時,所用之人皆是他的親信,沒有任用朝堂上的任何一位官員。


    這就使得朝堂上的官員們都很鬱悶。


    在宮廷的偏殿中,幾位官員聚在一起,私下裏議論紛紛。


    一位文官皺著眉頭,滿臉的鬱悶,忍不住發牢騷道:“這桂王殿下,怎麽就不任用我們這些朝廷官員?”


    “我們在朝堂多年,經驗學識哪點不比他那些親信強?”


    “想我為朝廷殫精竭慮這麽多年,如今卻似那無用之人一般。”


    旁邊一位武官也附和著,粗聲粗氣地說:“是啊,咱們為朝廷盡心盡力,本以為新殿下上位會有咱們的用武之地。”


    “現在倒好,連個機會都不給。”


    一位老臣捋著胡須,搖頭歎息:“殿下此舉,實在是讓老夫難以理解。”


    “我等都是一心為大明,如今卻隻能幹看著,有勁使不出。”


    “莫不是殿下覺得我等曾與呂氏或者朱允炆有過往來,便不再信任我等?”


    另一位官員憂心忡忡地說:“這可如何是好?若一直這樣被閑置,我等的仕途也就到頭了。”


    “難道以後就要這樣無所事事地度日?”


    朱允熥這邊,憑借他那高效的情報機構,將所有情況掌握得清清楚楚。


    然而,他對這些事情壓根就不理會。


    在他心中,有一件更為緊要的大事亟待開展,那便是修路。


    朱允熥深知,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如同人體的血脈一樣不可或缺。


    在他的規劃裏,隻有把路修得又寬又平又堅固,才能在瞬息之間把軍隊和糧草運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當下,大明正處於向外開疆拓土的關鍵時期,這樣的路就如同是大明帝國延伸出去的手臂,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所以,他幹脆花費大量的積分,從係統中兌換出了一整個團隊。


    朝堂之上。


    朱允熥朗朗開口:“皇爺爺,孫兒今日有一要事想向皇爺爺提議。”


    朱元璋微微坐直身子,帶著幾分好奇說道:“哦?允熥,你且說來。”


    朱允熥上前一步,沉穩地說道:“皇爺爺,孫兒想在我大明境內大力修路。”


    “路修好了,於我大明有諸多益處。”


    朱元璋摸著胡須,思考片刻後問道:“修路之事,耗費巨大,你可有周全的考慮?”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回答:“皇爺爺,孫兒自是考慮過。”


    他將自己修路的提議詳細闡述了一番。


    官員聽到朱允熥的提議後,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麽。


    他們都覺的朱允熥太急了。


    可偏偏無論是國庫的錢糧,還是其他方麵,大明反而越來越好,絲毫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隻有他們這些官員的地位處境越來越尷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朝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朝和並收藏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