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朱元璋驚呆了!朱元璋讓朱允熥負責開海事宜!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 作者:朝朝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陵皇宮的大殿內。
朱元璋和殿下的百官正在商議朱允熥遞上來的有關開海的建議。
朱元璋率先開口,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咱今日召眾卿前來,乃是為了桂王所提的開海之議。”
“這開海之事,關乎我大明的發展,眾卿可暢所欲言。”
一位大臣站了出來,恭敬地說道:“陛下,桂王殿下此議,臣以為大有可為。”
“如今我大明雖國力強盛,但土地所產畢竟有限。”
“開海若能施行,可與海外諸國通商,將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運往海外,必能換回大量的金銀財寶,充盈國庫。”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咱亦有此考量。”
“桂王在奏疏中提及,開海之後,不僅可增財富,還能使我大明文化遠播海外,揚我大明國威。”
這時,黃子澄上前一步,他看了看齊泰,然後恭敬地對朱元璋說道:“陛下,桂王殿下的想法雖好,但開海畢竟是大事,需謹慎行事。”
“臣以為,若要試行開海,金陵乃是不二之選。”
“金陵乃我大明都城,繁華昌盛,若在此地試行開海,一來便於管理,二來也能讓這開海之利先惠及我大明的中心之地。”
齊泰緊接著附和道:“陛下,黃大人所言極是。”
“金陵的商業本就發達,若開海,必能如虎添翼。”
“而且,金陵的諸多商家也定能迅速適應這新的商機,為開海之事做出表率。”
其他江南地區的官員們也紛紛跟著附和。
“陛下,若在金陵開海,必能帶動整個江南的繁榮,到時候朝廷賦稅定然能多征收許多。”
“是啊,陛下,金陵的港口條件也十分優越,適合大型商船停靠。”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這些官員的話,心中卻明白他們的心思。
他心中暗自思忖:“這些官員,無非就是看到了開海背後的巨大利益,想把這好處都攬到自己的地盤上。”
朱元璋微微皺了皺眉頭,然後說道:“咱知道你們的心思。”
“但金陵乃是我大明都城,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輕易作為試驗之地。”
官員們聽了朱元璋的話,都不敢再吭聲,大殿內陷入了一片寂靜。
朱元璋接著說道:“既然這開海之議是桂王提出來的,那就讓他來負責此事。”
“咱看瓊州府就不錯,瓊州府地處沿海,遠離我大明的中心,即便試行開海有何變數,也不會對大明的根基造成太大影響。”
“另外,把廣東布政使司的廣州府也交給他,讓他一並負責,先拿這兩個地方實驗一下。”
停頓了一下,朱元璋繼續說道:“此事就這麽定了。”
“咱會下旨給桂王,讓他盡快著手準備。”
“眾卿要全力支持桂王的工作,不得有任何阻撓。”
朱元璋的旨意一出,朝堂上的官員們頓時震驚不已。
“陛下竟然直接讓桂王負責開海之事,還把瓊州府和廣州府都交給他。”
“這可是莫大的信任啊,陛下以前可從未對哪位皇子皇孫有過如此的信任。”
“難道陛下真的動了更換繼承人的念頭?”
“桂王殿下在南洋群島就已經建立了不小的勢力,如今又讓他負責開海之事,這權勢恐怕會越來越大。”
“陛下對桂王殿下的信任已經超乎尋常了。”
“這開海之事,關乎巨大的利益,陛下卻毫不猶豫地交給桂王殿下,看來桂王殿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已經遠超太孫了。”
朱允炆站在朝堂的一側,聽到朱元璋的決定後,隻覺得天都塌了。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毫無血色,身體也微微顫抖起來。
“皇爺爺這是要放棄我了嗎?”
他深知,一旦桂王的權勢繼續膨脹,他皇太孫之位恐怕就真的保不住了。
黃子澄和齊泰也被朱元璋的決定驚到了,不過他們很快就回過神來。
齊泰急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對朱元璋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問道:“齊愛卿,你為何這般說?”
齊泰恭敬地回答:“陛下,如今桂王的權勢已經足夠大。”
“他在南洋群島就擁有眾多的財富和兵力,這是陛下您也知曉的。”
“如今再給他負責開海之事的權利,這開海所涉及的貿易往來、稅收管理等諸多事務,皆有巨大的利益可圖。”
“桂王殿下若全權負責,那他所掌控的財富和勢力將難以估量,恐怕會對朝廷產生諸多影響。”
黃子澄也緊接著上前,補充道:“陛下,齊大人所言極是。”
“桂王殿下雖然有才能,但權力過大容易滋生野心。”
“可能會引發諸多不穩定的因素。”
“開海之事涉及麵廣,從商船的往來、貨物的交易,到關稅的征收,每一個環節都關係到朝廷的根基。”
“如果都由桂王殿下掌控,那朝廷的監管恐怕會形同虛設。”
朱元璋聽了他們的話,臉色有些不悅,說道:“桂王有能力,咱信任他,這才委以重任。”
“咱相信他不會做出有損朝廷之事。”
齊泰忙說道:“桂王殿下如今遠在瓊州府等地,陛下難以時刻監管。”
“萬一桂王殿下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做出一些不利於朝廷的決策,到時候恐怕就難以挽回了。”
黃子澄也附和道:“陛下,臣等也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著想。”
其實,黃子澄和齊泰嘴上這麽說,心裏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
他們深知,如果桂王繼續強大下去,朱允炆這個太孫的地位就真的要靠邊站了。
到時候,他們作為朱允炆的支持者,也必然會失勢。
而且,他們之前已經得罪了朱允熥,如果朱允熥真的得勢,他們怕是性命難保。
朱元璋剛準備開口反駁黃子澄和齊泰的話,突然,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聲音:“陛下,急報!”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問道:“何事如此慌張?”
傳信的士兵氣喘籲籲地跑進朝堂,跪下說道:“廣西布政使司傳來急報,桂王發兵倭國。”
“另外,東南沿海地區傳來急報。”
“桂王殿下已經消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此時正在朝著倭國進發!”
聽到這個消息,朱元璋和滿朝文武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倭寇可是東南沿海地區多年的禍患!
朱允熥竟然這麽輕易的將其消滅。
還直奔倭寇大本營倭國。
真真是敢想敢幹!
朱元璋和殿下的百官正在商議朱允熥遞上來的有關開海的建議。
朱元璋率先開口,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咱今日召眾卿前來,乃是為了桂王所提的開海之議。”
“這開海之事,關乎我大明的發展,眾卿可暢所欲言。”
一位大臣站了出來,恭敬地說道:“陛下,桂王殿下此議,臣以為大有可為。”
“如今我大明雖國力強盛,但土地所產畢竟有限。”
“開海若能施行,可與海外諸國通商,將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運往海外,必能換回大量的金銀財寶,充盈國庫。”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咱亦有此考量。”
“桂王在奏疏中提及,開海之後,不僅可增財富,還能使我大明文化遠播海外,揚我大明國威。”
這時,黃子澄上前一步,他看了看齊泰,然後恭敬地對朱元璋說道:“陛下,桂王殿下的想法雖好,但開海畢竟是大事,需謹慎行事。”
“臣以為,若要試行開海,金陵乃是不二之選。”
“金陵乃我大明都城,繁華昌盛,若在此地試行開海,一來便於管理,二來也能讓這開海之利先惠及我大明的中心之地。”
齊泰緊接著附和道:“陛下,黃大人所言極是。”
“金陵的商業本就發達,若開海,必能如虎添翼。”
“而且,金陵的諸多商家也定能迅速適應這新的商機,為開海之事做出表率。”
其他江南地區的官員們也紛紛跟著附和。
“陛下,若在金陵開海,必能帶動整個江南的繁榮,到時候朝廷賦稅定然能多征收許多。”
“是啊,陛下,金陵的港口條件也十分優越,適合大型商船停靠。”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這些官員的話,心中卻明白他們的心思。
他心中暗自思忖:“這些官員,無非就是看到了開海背後的巨大利益,想把這好處都攬到自己的地盤上。”
朱元璋微微皺了皺眉頭,然後說道:“咱知道你們的心思。”
“但金陵乃是我大明都城,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輕易作為試驗之地。”
官員們聽了朱元璋的話,都不敢再吭聲,大殿內陷入了一片寂靜。
朱元璋接著說道:“既然這開海之議是桂王提出來的,那就讓他來負責此事。”
“咱看瓊州府就不錯,瓊州府地處沿海,遠離我大明的中心,即便試行開海有何變數,也不會對大明的根基造成太大影響。”
“另外,把廣東布政使司的廣州府也交給他,讓他一並負責,先拿這兩個地方實驗一下。”
停頓了一下,朱元璋繼續說道:“此事就這麽定了。”
“咱會下旨給桂王,讓他盡快著手準備。”
“眾卿要全力支持桂王的工作,不得有任何阻撓。”
朱元璋的旨意一出,朝堂上的官員們頓時震驚不已。
“陛下竟然直接讓桂王負責開海之事,還把瓊州府和廣州府都交給他。”
“這可是莫大的信任啊,陛下以前可從未對哪位皇子皇孫有過如此的信任。”
“難道陛下真的動了更換繼承人的念頭?”
“桂王殿下在南洋群島就已經建立了不小的勢力,如今又讓他負責開海之事,這權勢恐怕會越來越大。”
“陛下對桂王殿下的信任已經超乎尋常了。”
“這開海之事,關乎巨大的利益,陛下卻毫不猶豫地交給桂王殿下,看來桂王殿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已經遠超太孫了。”
朱允炆站在朝堂的一側,聽到朱元璋的決定後,隻覺得天都塌了。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毫無血色,身體也微微顫抖起來。
“皇爺爺這是要放棄我了嗎?”
他深知,一旦桂王的權勢繼續膨脹,他皇太孫之位恐怕就真的保不住了。
黃子澄和齊泰也被朱元璋的決定驚到了,不過他們很快就回過神來。
齊泰急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對朱元璋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問道:“齊愛卿,你為何這般說?”
齊泰恭敬地回答:“陛下,如今桂王的權勢已經足夠大。”
“他在南洋群島就擁有眾多的財富和兵力,這是陛下您也知曉的。”
“如今再給他負責開海之事的權利,這開海所涉及的貿易往來、稅收管理等諸多事務,皆有巨大的利益可圖。”
“桂王殿下若全權負責,那他所掌控的財富和勢力將難以估量,恐怕會對朝廷產生諸多影響。”
黃子澄也緊接著上前,補充道:“陛下,齊大人所言極是。”
“桂王殿下雖然有才能,但權力過大容易滋生野心。”
“可能會引發諸多不穩定的因素。”
“開海之事涉及麵廣,從商船的往來、貨物的交易,到關稅的征收,每一個環節都關係到朝廷的根基。”
“如果都由桂王殿下掌控,那朝廷的監管恐怕會形同虛設。”
朱元璋聽了他們的話,臉色有些不悅,說道:“桂王有能力,咱信任他,這才委以重任。”
“咱相信他不會做出有損朝廷之事。”
齊泰忙說道:“桂王殿下如今遠在瓊州府等地,陛下難以時刻監管。”
“萬一桂王殿下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做出一些不利於朝廷的決策,到時候恐怕就難以挽回了。”
黃子澄也附和道:“陛下,臣等也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著想。”
其實,黃子澄和齊泰嘴上這麽說,心裏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
他們深知,如果桂王繼續強大下去,朱允炆這個太孫的地位就真的要靠邊站了。
到時候,他們作為朱允炆的支持者,也必然會失勢。
而且,他們之前已經得罪了朱允熥,如果朱允熥真的得勢,他們怕是性命難保。
朱元璋剛準備開口反駁黃子澄和齊泰的話,突然,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聲音:“陛下,急報!”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問道:“何事如此慌張?”
傳信的士兵氣喘籲籲地跑進朝堂,跪下說道:“廣西布政使司傳來急報,桂王發兵倭國。”
“另外,東南沿海地區傳來急報。”
“桂王殿下已經消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此時正在朝著倭國進發!”
聽到這個消息,朱元璋和滿朝文武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倭寇可是東南沿海地區多年的禍患!
朱允熥竟然這麽輕易的將其消滅。
還直奔倭寇大本營倭國。
真真是敢想敢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