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六零孤女的小姨5
快穿:我家衛生間是時空中轉地 作者:金靈湖的羅刹公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浩說:“爺爺,你的養育之恩,我就算給全部工資都無法償還。這是我和靈靈婚前約定好的。”
“爺爺看,這是小姨給你做的新衣服,試穿一下,合不合身?小姨說不合適拿回去改一改。”
王爺爺笑嗬嗬的說:“合適,一看就合適。不用改了。”
穿上新衣,王爺爺的精神麵貌瞬間上漲了一個層級,粗糙的手輕輕撫摸麵料,這麵料真好。
“浩浩,這得花不少錢吧?”
“爺爺,這是紡織廠裏的瑕疵布,比供銷社便宜。”
後麵幾天,王爺爺穿著新衣服出門,專門到嘲諷王浩倒插門的鄰居門前晃悠。
時間來到七十年代,薑鍾靈生了一兒一女,哥哥取名薑凱,妹妹取名韓玉潔。兩個娃娃相差三歲。
薑鍾靈坐月子的時候,韓彥祖負責洗尿布、帶飯盒。
盆裏放兩片幹淨的做掩飾,實則轉移到空間,用小洗衣機洗,烘幹消毒後從空間拿出來,用水打濕晾在院子裏。
王浩給孩子兌奶粉、哄睡覺,陪薑鍾靈說話解悶。
孩子大了,放廠裏的哺乳室。一歲多,就送托兒所。
一晃眼,兩個娃娃能跑能跳,在家裏鬧騰。
“姨姥姥,姨姥姥,出門買糖,甜甜嘴。”韓玉潔拉著韓彥祖的手往門口走。
“小潔,姨姥姥看你的牙齒。”韓彥祖說。韓玉潔張大嘴巴。
“小潔,牙齒有洞,這是長蛀牙了,不能吃糖。”韓彥祖忽悠道。
韓玉潔捂住嘴,“姨姥姥,沒有蛀牙。”
薑凱在一旁,爆料說:“姨姥姥,昨晚妹妹躲在被子裏吃糖。我聞到了,不能給妹妹買糖。一晚上就吃完了。”
“小潔不乖。刷牙後不能吃東西,特別是甜食。不乖的孩子,姨姥姥不給買糖。”韓彥祖說。
韓玉潔轉身,用頭拱薑凱,“壞哥哥,壞哥哥……”
兩個孩子在院子裏追逐打鬧。
王浩回家,看到活潑好動的倆孩子,上班的疲憊感瞬間消失。
“小潔、小凱,爸爸回來了。看爸爸買了什麽?糖葫蘆!”
“噢,爸爸最好了。”兄妹倆瞬間不打鬧了。
韓玉潔拿著糖葫蘆,先喂韓彥祖,“姨姥姥,吃。爸爸,吃。小潔隻吃兩顆。”
時間再推兩年,韓玉潔的弟弟王超出生了。
薑家三個孩子,每個不同姓。
八十年代末,紡織廠進行勞動合同製改革。韓彥祖下海了,從沿海工廠進服裝,開服裝店,做批發和零售。
薑鍾靈還在紡織廠上班。
王浩工作的機械廠效益低,每個月工資發不起,拖了半年。
王浩眼看著小姨每天坐著收錢,自己作為家裏的男人卻沒有掙錢,心裏不好受。於是王浩跟著韓彥祖下海。
他和朋友搭夥進入家電行業,從外地進貨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到本地零售。
在韓彥祖的提議和投資下,王浩買了一家g市的工廠,做供貨商,內銷和外貿雙開花。
韓彥祖在首都、魔都大城市買房子置業,寫薑鍾靈和三個孩子的名字。以後,光是收租,都能過得很好。
時間來到千禧年,韓彥祖頭上有了白發,她覺得可以離開了。薑鍾靈年過半百,兒女已經長大成人,薑凱和韓玉潔參加工作。
當韓彥祖躺在病床上,薑鍾靈哭紅了雙眼,“小姨,我們差不多大,你不要走。”
“靈靈,小姨年輕時傷了身體,能活到這個年紀滿足了。小姨走後,沒有人看著王浩,要是王浩對不起你,在外麵找女人,你直接讓他淨身出戶。孩子也長大了……”韓彥祖正準備接著說。
王浩進入病房,聽到女人、淨身出戶,說:“小姨,我不是那種人。”
“我這是假設。王浩,你不要當真。”韓彥祖道,“靈靈,退休後不要管孫子孫女,過自由自在的老年生活。孫子孫女交給保姆照顧,孩子精力足、聲線高,吵得很……”
薑凱和韓玉潔進入病房,聽到這,嘴角抽了抽。孫子孫女還沒影,姨姥姥就開始交代媽媽。
他們瞬間回憶起年幼時光。一到星期天,姨姥姥就讓爸爸媽媽帶他們出門玩,公園、動物園、爺爺家、百貨商場。
這是他們最幸福的童年。如今,他們才知道真相,姨姥姥嫌孩子在家裏吵鬧。
韓彥祖絮絮叨叨了一個小時。她隻想將想說的話,全部說給靈靈聽。
累了,韓彥祖閉上眼不說話。幾個小時後,韓彥祖的靈魂脫離身體。病房的儀器上,生命線成一條直線。
葬禮後,薑鍾靈和王浩來到韓彥祖的花園別墅。小姨說給他們留了遺囑,徐律師會公布。
別墅門口,徐律師已經到了。
遺囑上,韓彥祖的全部財產歸薑鍾靈所有,包括別墅、店鋪、保險箱。
薑鍾靈用鑰匙和密碼打開保險箱,裏麵金條、珠寶、大洋堆滿了。還有一封信。
【靈靈,當你打開保險箱,不要驚訝。這不是小姨的收藏,是薑爺爺傳給姐姐姐夫的。姐姐在臨終前叮囑我暫時不要告訴你。姐姐怕你被男人哄騙,小姨也是。】
【其實小姨下海開服裝店的本金是這裏的金條,但小姨後麵買了金條補上。小姨自知時日不多,回看一輩子,對得起姐姐姐夫的囑托。以後的日子,靈靈要好好生活。】
【新時代來了,生活越來越好。靈靈要長命百歲、子孫滿堂、平安喜樂。小姨和姐姐姐夫在天上看著你,你幸福就是我們最高興的事。】
王浩在薑鍾靈的身後支撐著她,“靈靈,小姨不喜歡看你哭,喜歡你高興的樣子。”
薑鍾靈眼睛水止不住,“我忍不住。小姨,我想小姨了。”
這一世,薑鍾靈活了九十歲,丈夫體貼,兒女雙全,孫子孫女滿屋跑。
每次家庭聚會,薑鍾靈感受到了小姨說的“孩子精力足、聲線高,吵得很”。的確很吵,幸好是別墅,不是平層,沒有樓下鄰居來敲門。
然而,人老了就喜歡這種熱鬧。孫兒繞膝,薑鍾靈心態年輕了,學會用智能手機網購、發朋友圈。
“爺爺看,這是小姨給你做的新衣服,試穿一下,合不合身?小姨說不合適拿回去改一改。”
王爺爺笑嗬嗬的說:“合適,一看就合適。不用改了。”
穿上新衣,王爺爺的精神麵貌瞬間上漲了一個層級,粗糙的手輕輕撫摸麵料,這麵料真好。
“浩浩,這得花不少錢吧?”
“爺爺,這是紡織廠裏的瑕疵布,比供銷社便宜。”
後麵幾天,王爺爺穿著新衣服出門,專門到嘲諷王浩倒插門的鄰居門前晃悠。
時間來到七十年代,薑鍾靈生了一兒一女,哥哥取名薑凱,妹妹取名韓玉潔。兩個娃娃相差三歲。
薑鍾靈坐月子的時候,韓彥祖負責洗尿布、帶飯盒。
盆裏放兩片幹淨的做掩飾,實則轉移到空間,用小洗衣機洗,烘幹消毒後從空間拿出來,用水打濕晾在院子裏。
王浩給孩子兌奶粉、哄睡覺,陪薑鍾靈說話解悶。
孩子大了,放廠裏的哺乳室。一歲多,就送托兒所。
一晃眼,兩個娃娃能跑能跳,在家裏鬧騰。
“姨姥姥,姨姥姥,出門買糖,甜甜嘴。”韓玉潔拉著韓彥祖的手往門口走。
“小潔,姨姥姥看你的牙齒。”韓彥祖說。韓玉潔張大嘴巴。
“小潔,牙齒有洞,這是長蛀牙了,不能吃糖。”韓彥祖忽悠道。
韓玉潔捂住嘴,“姨姥姥,沒有蛀牙。”
薑凱在一旁,爆料說:“姨姥姥,昨晚妹妹躲在被子裏吃糖。我聞到了,不能給妹妹買糖。一晚上就吃完了。”
“小潔不乖。刷牙後不能吃東西,特別是甜食。不乖的孩子,姨姥姥不給買糖。”韓彥祖說。
韓玉潔轉身,用頭拱薑凱,“壞哥哥,壞哥哥……”
兩個孩子在院子裏追逐打鬧。
王浩回家,看到活潑好動的倆孩子,上班的疲憊感瞬間消失。
“小潔、小凱,爸爸回來了。看爸爸買了什麽?糖葫蘆!”
“噢,爸爸最好了。”兄妹倆瞬間不打鬧了。
韓玉潔拿著糖葫蘆,先喂韓彥祖,“姨姥姥,吃。爸爸,吃。小潔隻吃兩顆。”
時間再推兩年,韓玉潔的弟弟王超出生了。
薑家三個孩子,每個不同姓。
八十年代末,紡織廠進行勞動合同製改革。韓彥祖下海了,從沿海工廠進服裝,開服裝店,做批發和零售。
薑鍾靈還在紡織廠上班。
王浩工作的機械廠效益低,每個月工資發不起,拖了半年。
王浩眼看著小姨每天坐著收錢,自己作為家裏的男人卻沒有掙錢,心裏不好受。於是王浩跟著韓彥祖下海。
他和朋友搭夥進入家電行業,從外地進貨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到本地零售。
在韓彥祖的提議和投資下,王浩買了一家g市的工廠,做供貨商,內銷和外貿雙開花。
韓彥祖在首都、魔都大城市買房子置業,寫薑鍾靈和三個孩子的名字。以後,光是收租,都能過得很好。
時間來到千禧年,韓彥祖頭上有了白發,她覺得可以離開了。薑鍾靈年過半百,兒女已經長大成人,薑凱和韓玉潔參加工作。
當韓彥祖躺在病床上,薑鍾靈哭紅了雙眼,“小姨,我們差不多大,你不要走。”
“靈靈,小姨年輕時傷了身體,能活到這個年紀滿足了。小姨走後,沒有人看著王浩,要是王浩對不起你,在外麵找女人,你直接讓他淨身出戶。孩子也長大了……”韓彥祖正準備接著說。
王浩進入病房,聽到女人、淨身出戶,說:“小姨,我不是那種人。”
“我這是假設。王浩,你不要當真。”韓彥祖道,“靈靈,退休後不要管孫子孫女,過自由自在的老年生活。孫子孫女交給保姆照顧,孩子精力足、聲線高,吵得很……”
薑凱和韓玉潔進入病房,聽到這,嘴角抽了抽。孫子孫女還沒影,姨姥姥就開始交代媽媽。
他們瞬間回憶起年幼時光。一到星期天,姨姥姥就讓爸爸媽媽帶他們出門玩,公園、動物園、爺爺家、百貨商場。
這是他們最幸福的童年。如今,他們才知道真相,姨姥姥嫌孩子在家裏吵鬧。
韓彥祖絮絮叨叨了一個小時。她隻想將想說的話,全部說給靈靈聽。
累了,韓彥祖閉上眼不說話。幾個小時後,韓彥祖的靈魂脫離身體。病房的儀器上,生命線成一條直線。
葬禮後,薑鍾靈和王浩來到韓彥祖的花園別墅。小姨說給他們留了遺囑,徐律師會公布。
別墅門口,徐律師已經到了。
遺囑上,韓彥祖的全部財產歸薑鍾靈所有,包括別墅、店鋪、保險箱。
薑鍾靈用鑰匙和密碼打開保險箱,裏麵金條、珠寶、大洋堆滿了。還有一封信。
【靈靈,當你打開保險箱,不要驚訝。這不是小姨的收藏,是薑爺爺傳給姐姐姐夫的。姐姐在臨終前叮囑我暫時不要告訴你。姐姐怕你被男人哄騙,小姨也是。】
【其實小姨下海開服裝店的本金是這裏的金條,但小姨後麵買了金條補上。小姨自知時日不多,回看一輩子,對得起姐姐姐夫的囑托。以後的日子,靈靈要好好生活。】
【新時代來了,生活越來越好。靈靈要長命百歲、子孫滿堂、平安喜樂。小姨和姐姐姐夫在天上看著你,你幸福就是我們最高興的事。】
王浩在薑鍾靈的身後支撐著她,“靈靈,小姨不喜歡看你哭,喜歡你高興的樣子。”
薑鍾靈眼睛水止不住,“我忍不住。小姨,我想小姨了。”
這一世,薑鍾靈活了九十歲,丈夫體貼,兒女雙全,孫子孫女滿屋跑。
每次家庭聚會,薑鍾靈感受到了小姨說的“孩子精力足、聲線高,吵得很”。的確很吵,幸好是別墅,不是平層,沒有樓下鄰居來敲門。
然而,人老了就喜歡這種熱鬧。孫兒繞膝,薑鍾靈心態年輕了,學會用智能手機網購、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