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紅燒小雞腿
嬌軟知青太會撩,糙漢老公吃不消 作者:杞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台壞收音機還能再便宜一點嗎?”洛海棠敲了敲老式收音機的外殼,紅色脫漆,還挺重。
從外麵看,倒是沒有什麽缺陷。
“這台收音機喇叭壞了。”小販實誠的說道。
洛海棠掃了眼,這種老配件,很難找到替代品去修。
“這兩台壞收音機,我都買下,能便宜一點嗎?”洛海棠指了指麵前的綠雙喜牌收音機,她準備收集零件自己組裝,這兩台剛好可以相互補充一下。
“妹子,我見你實在,這樣吧,兩台17塊錢,就當我交你這個朋友了。”小販內心狂喜,這些收音機極其占地方,他每次帶來都是碰運氣的。
“15吧,反正你留著也沒用。”洛海棠拍了拍收音機,一台喇叭和電路板壞了,另一台按鈕缺失、天線斷了、電池倉發黴。
在現代,收音機的價格早就被打下來了,在小橙色軟件上十幾塊錢就能買到新的,而且方便攜帶。
七十年代的收音機比現代賣的還要貴。
小販咬牙,“15就15。”
15他也有的賺!
於是,洛海棠成功收獲兩台壞收音機。小販成功收獲15塊錢。
皆大歡喜。
“你買這些幹什麽?”鄭成功好奇極了,他家也有一台收音機,但是太費電了,半個月就得換一次電池。
因而家裏的收音機其實都不怎麽拿出來用。
“我組裝一台收音機,自己在家聽。”洛海棠說道,要不是鄉下沒接電線,她甚至想買電視機。
鄭成功沒有再多問。
都是有本事的人。
江擒有能耐,他身邊的人也都不是等閑之輩。
她順便買了兩節電池,一塊錢一節。
這邊攤子賣的東西很雜,而且都不要票。
洛海棠又換了一匹淺黃色的布料,準備讓江擒給她縫小裙子。
這種亮色布料,放在外麵服裝廠,屬於一放貨出來,就會被搶空。
在黑市裏,五塊錢扯十尺,剛好能做兩件長裙,秋天快到了,她要換新衣服了!
江擒淪為扛包工,跟在後麵提包。
洛海棠又在一個老鄉那買了三斤葡萄。
鄭成功在一旁瞠目結舌,他記得江擒來自鄉下,這媳婦的消費能力也太可怕了。
“好了,謝謝你帶我們來這,要不中午一起去國營飯店吃個飯吧?”洛海棠十分大方的說道。
青陵縣大大小小的黑市有十幾個,但能淘到好東西的黑市很少。
要不是鄭成功有熟人,他們很難買到牛肉和壞收音機。
“不用了,小事。你們以後沒事多關照我生意就好,我老婆在家給我做飯了。”鄭成功真誠說道。
他目送兩人離開,隨後又轉身回到周武六那裏。
“快來看看,我今天的運勢怎麽樣?”鄭成功扔給他一毛錢,然後連忙伸出左手。
“剛剛那兩人是什麽來曆?”周武六放下紙紮人。
“就是我常客,人不錯。”鄭成功沒放在心上。
“他們的氣運很強,和他們處好關係,你的運勢也會受到影響。你今天不要往北方走,隻要一路朝東,就不會破運。”周武六高深莫測的收好地上的攤子,迅速打包好。
“哎?你今天這麽早就收攤?”鄭成功十分疑惑,以往這家夥恨不得紮根在這賺錢,一分錢都不舍得,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周武六沒有理會他,背著包裹朝著小巷子深處走去。
*
這是洛海棠第二次來國營飯店,中午,店裏人滿為患。
“今天中午素菜更多,所以便宜一點。”服務員禮貌的介紹道。
牆上翻開的木牌上書寫著今日菜單。
葷菜隻有魚香肉絲和紅燒雞腿,素菜很豐盛。
想來也是為了照顧來店裏吃飯的客戶群體,這邊國營飯店的售價大多比較親民友好。
“紅燒雞腿一盤多少個?”洛海棠已經透過窗戶看見裏麵大鍋中紅油油的雞腿了。
看起來就很有食欲的樣子。
“12個。”服務員友好的說道。
12個小雞腿,一共一塊八毛錢,不要肉票。
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挺貴的,就算在廠裏上班,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二三十塊錢。
一塊錢都夠買10個白麵饅頭了。
“我們要一份紅燒雞腿和魚香肉絲,兩份大米飯,素菜就上紅燒油麥菜、香辣土豆絲和青椒炒幹子。”洛海棠說道。
紅燒小雞腿真的很誘人!
她點的都是容易下飯的菜。
大中午,國營飯店裏麵人擠人,飯桌都擠在一起,吃飯還是很燥熱的。
上菜的速度很快,五個菜,兩個人吃能吃的很飽。
洛海棠迫不及待的伸筷子夾了個小雞腿,上麵的醬汁是鹹辣口味的,肉質飽滿,很鮮,而且雞肉燉的恰到好處。
雞腿上的脆骨也好吃,脆脆的。
紅燒小雞腿的湯汁滴在米飯裏,米飯吸收了湯汁,超級下飯,越吃越上頭。
魚香肉絲沒有江擒做的好吃,雖然也是家常菜,但是鹽放多了,而且沒有用他們獨家的辣椒肉沫醬調味,但也還湊合,最主要是肉放的多。
份量真的很足。
洛海棠吃了四個小雞腿,就著素菜將米飯拌著吃掉,就差不多飽了。
剩下的全都由江擒負責解決。
光盤行動。
吃飽後,江擒去照相館取他們前兩天拍的照片。洛海棠則是坐在外麵陰涼的地方,吃才買的糖水冰棍。
她一邊嗦冰棍一邊觀望走過路過的行人。
發現大家的穿著都很樸素,女生大多穿著工裝或者製服,沒看到幾個穿裙子的。
發飾也比較單一。
可能這隻是個普通縣城,往市區繁華地帶走,應該人群就更時尚一點。
“這位同誌,請問你是洛海棠嗎?”穿著綠色製服的男人推著自行車,車尾兩邊都掛著存放郵件的布袋。
他手裏拿著一份報紙。
“我是,怎了?”洛海棠將最後一口糖水冰咬碎咽下,嘴裏冰涼涼的。
“你是大魚村的知青吧?之前你們村投的稿件,這邊已經刊登上青年報了。”郵遞員說著,把報紙給她看。
隻見整個報紙最大的那個版麵上,正好繪製著在農田裏勞作的一對年輕男女。
不得不說,畫的還真像她和江擒,下麵一大篇都是有關洪水後重建家園的故事,以及大魚村的整體風貌。
從外麵看,倒是沒有什麽缺陷。
“這台收音機喇叭壞了。”小販實誠的說道。
洛海棠掃了眼,這種老配件,很難找到替代品去修。
“這兩台壞收音機,我都買下,能便宜一點嗎?”洛海棠指了指麵前的綠雙喜牌收音機,她準備收集零件自己組裝,這兩台剛好可以相互補充一下。
“妹子,我見你實在,這樣吧,兩台17塊錢,就當我交你這個朋友了。”小販內心狂喜,這些收音機極其占地方,他每次帶來都是碰運氣的。
“15吧,反正你留著也沒用。”洛海棠拍了拍收音機,一台喇叭和電路板壞了,另一台按鈕缺失、天線斷了、電池倉發黴。
在現代,收音機的價格早就被打下來了,在小橙色軟件上十幾塊錢就能買到新的,而且方便攜帶。
七十年代的收音機比現代賣的還要貴。
小販咬牙,“15就15。”
15他也有的賺!
於是,洛海棠成功收獲兩台壞收音機。小販成功收獲15塊錢。
皆大歡喜。
“你買這些幹什麽?”鄭成功好奇極了,他家也有一台收音機,但是太費電了,半個月就得換一次電池。
因而家裏的收音機其實都不怎麽拿出來用。
“我組裝一台收音機,自己在家聽。”洛海棠說道,要不是鄉下沒接電線,她甚至想買電視機。
鄭成功沒有再多問。
都是有本事的人。
江擒有能耐,他身邊的人也都不是等閑之輩。
她順便買了兩節電池,一塊錢一節。
這邊攤子賣的東西很雜,而且都不要票。
洛海棠又換了一匹淺黃色的布料,準備讓江擒給她縫小裙子。
這種亮色布料,放在外麵服裝廠,屬於一放貨出來,就會被搶空。
在黑市裏,五塊錢扯十尺,剛好能做兩件長裙,秋天快到了,她要換新衣服了!
江擒淪為扛包工,跟在後麵提包。
洛海棠又在一個老鄉那買了三斤葡萄。
鄭成功在一旁瞠目結舌,他記得江擒來自鄉下,這媳婦的消費能力也太可怕了。
“好了,謝謝你帶我們來這,要不中午一起去國營飯店吃個飯吧?”洛海棠十分大方的說道。
青陵縣大大小小的黑市有十幾個,但能淘到好東西的黑市很少。
要不是鄭成功有熟人,他們很難買到牛肉和壞收音機。
“不用了,小事。你們以後沒事多關照我生意就好,我老婆在家給我做飯了。”鄭成功真誠說道。
他目送兩人離開,隨後又轉身回到周武六那裏。
“快來看看,我今天的運勢怎麽樣?”鄭成功扔給他一毛錢,然後連忙伸出左手。
“剛剛那兩人是什麽來曆?”周武六放下紙紮人。
“就是我常客,人不錯。”鄭成功沒放在心上。
“他們的氣運很強,和他們處好關係,你的運勢也會受到影響。你今天不要往北方走,隻要一路朝東,就不會破運。”周武六高深莫測的收好地上的攤子,迅速打包好。
“哎?你今天這麽早就收攤?”鄭成功十分疑惑,以往這家夥恨不得紮根在這賺錢,一分錢都不舍得,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周武六沒有理會他,背著包裹朝著小巷子深處走去。
*
這是洛海棠第二次來國營飯店,中午,店裏人滿為患。
“今天中午素菜更多,所以便宜一點。”服務員禮貌的介紹道。
牆上翻開的木牌上書寫著今日菜單。
葷菜隻有魚香肉絲和紅燒雞腿,素菜很豐盛。
想來也是為了照顧來店裏吃飯的客戶群體,這邊國營飯店的售價大多比較親民友好。
“紅燒雞腿一盤多少個?”洛海棠已經透過窗戶看見裏麵大鍋中紅油油的雞腿了。
看起來就很有食欲的樣子。
“12個。”服務員友好的說道。
12個小雞腿,一共一塊八毛錢,不要肉票。
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挺貴的,就算在廠裏上班,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二三十塊錢。
一塊錢都夠買10個白麵饅頭了。
“我們要一份紅燒雞腿和魚香肉絲,兩份大米飯,素菜就上紅燒油麥菜、香辣土豆絲和青椒炒幹子。”洛海棠說道。
紅燒小雞腿真的很誘人!
她點的都是容易下飯的菜。
大中午,國營飯店裏麵人擠人,飯桌都擠在一起,吃飯還是很燥熱的。
上菜的速度很快,五個菜,兩個人吃能吃的很飽。
洛海棠迫不及待的伸筷子夾了個小雞腿,上麵的醬汁是鹹辣口味的,肉質飽滿,很鮮,而且雞肉燉的恰到好處。
雞腿上的脆骨也好吃,脆脆的。
紅燒小雞腿的湯汁滴在米飯裏,米飯吸收了湯汁,超級下飯,越吃越上頭。
魚香肉絲沒有江擒做的好吃,雖然也是家常菜,但是鹽放多了,而且沒有用他們獨家的辣椒肉沫醬調味,但也還湊合,最主要是肉放的多。
份量真的很足。
洛海棠吃了四個小雞腿,就著素菜將米飯拌著吃掉,就差不多飽了。
剩下的全都由江擒負責解決。
光盤行動。
吃飽後,江擒去照相館取他們前兩天拍的照片。洛海棠則是坐在外麵陰涼的地方,吃才買的糖水冰棍。
她一邊嗦冰棍一邊觀望走過路過的行人。
發現大家的穿著都很樸素,女生大多穿著工裝或者製服,沒看到幾個穿裙子的。
發飾也比較單一。
可能這隻是個普通縣城,往市區繁華地帶走,應該人群就更時尚一點。
“這位同誌,請問你是洛海棠嗎?”穿著綠色製服的男人推著自行車,車尾兩邊都掛著存放郵件的布袋。
他手裏拿著一份報紙。
“我是,怎了?”洛海棠將最後一口糖水冰咬碎咽下,嘴裏冰涼涼的。
“你是大魚村的知青吧?之前你們村投的稿件,這邊已經刊登上青年報了。”郵遞員說著,把報紙給她看。
隻見整個報紙最大的那個版麵上,正好繪製著在農田裏勞作的一對年輕男女。
不得不說,畫的還真像她和江擒,下麵一大篇都是有關洪水後重建家園的故事,以及大魚村的整體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