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令紙可有幾何也?” 寒氏中一人問道。


    木耒立刻吩咐侍女去取一令紙來。其實,木耒早就有所準備,已按 500 張紙為一令打好了包裝。


    片刻之後,侍女抱來一大包紙,放在桌案上。木耒親自動手打開包裝,最外層是麻布包裹,裏層是一張縫合起來的獸皮,獸皮裏包裹著整整齊齊的一大摞紙,這是為了防潮。


    這紙比木耒剛才寫清單用的紙大了一倍,其尺寸為長兩尺、寬一尺半(46x35 厘米),比a3紙稍微大一些。


    木耒拿起一張顏色灰白的紙,遞給寒氏頭人,說道:“此紙長二尺,寬一尺半,我將其定為標紙。百張為一刀,五百張為一令。”


    寒氏頭人雙手接過紙,細細看起來,這紙比清單的用紙還要好上一些,更是光滑細膩,一眾韓氏之人不禁交口稱讚。


    “此紙竟如此之大,莫說八百字,寫上千字亦不成問題。”一位寒氏之人說道。


    確實如此,先秦出土的竹木簡,小部分寬度在 1.5 - 1.2 厘米,大部分寬度在 1 厘米甚至 0.6 厘米左右,一根 1 尺(23 厘米)長的竹簡上都能寫25-30字,那這麽大的紙寫上一千字也是很輕鬆的。


    不過,寫小字的時候大多不用毛筆,而是用木筆和竹筆。


    木筆是削尖的木頭,竹筆是削尖的竹管,類似於鋼筆尖的樣子,用這些東西蘸著墨寫字,寫出來的字可以很小。


    但這兩種筆在紙上寫字,很容易戳破紙張,若在這種紙上寫字,需用細小的毛筆。


    “公子,此一令紙汝欲售幾何錢?”寒氏一人問道。


    木耒是真沒想好這紙賣多少錢,他查過相關的資料,知道古代的紙很貴,但是就是沒查到多錢。


    而且他對自己造的紙也不太滿意,也僅僅就比奶奶上墳用的燒紙好一點點,現在拿出來給寒氏,還是最初的那幾天造的紙。


    “諸位觀價幾何為宜,吾實不知此紙值幾錢。”


    “公子,汝有幾多此種紙?”


    “至多能予汝等五包,即五令也。此物難得,數十人忙碌三月,總共方作出十幾令紙。”木耒惋惜的說道。


    “未想此物這般難得,公子,這樣如何?此五令紙,吾等先付公子一千錢,待試銷而後定價,何如?”


    木耒聽到五令紙能值 1000 錢,心裏著實小小吃驚了一下,他覺得這些古人挺可憐,一點草紙都值這麽多錢。


    這紙的製作周期雖說是兩三個月,但每天能產出數千張。若是每令紙能穩定賣到 200 錢,這簡直是擁有了一台印鈔機啊。


    木耒說道:“你們盡管把這紙拿去試售。我馬上加派人手重新生產,力求每年能產出幾百令、上千令的紙供你們買賣,怎麽樣?”


    寒氏之人聽木耒這樣一說,心中有點小小的感動。賺錢是大家共同的事,這位公子確實在為自己著想,在不清楚價錢時,寧可低價讓他們拿去試賣。


    這紙很有可能每刀賣到 200 錢,每令就是 1000 錢,若真如此,這可是筆大買賣!


    寒氏頭人說道:“謝公子,如此甚善。公子尚有其他新奇之物?一並示於吾等,吾等亦好拿去試售。”


    木耒眼珠轉了兩圈,心想似乎沒什麽能拿給他們賣的,總不能讓他們去賣馬鞍馬鐙吧。


    木耒隨後說道:“暫無新奇之物。若有可售賣之物,吾一旦做成,即速通知汝等。汝等手中所執之紙,自我製出至今,不過二十餘日。”


    “公子於吾寒氏誠善矣。彼皮毛衣物及此紙張,吾必付之家主,且向家主陳說公子之恩情。誠如家主所言,公子誠為合作營商之不二選也。”


    木耒接著又補充道:“此種紙懼火且畏潮,汝等於運輸、使用與保存之時皆需留意此些。


    尚有,此種紙宜以毛筆書寫,若用木筆或竹筆寫字,不甚宜也,或會戳破紙張。


    過些時日,吾將製出一批毛筆,乃專為於紙上寫字者,屆時一並付與汝等,汝等可一同售賣。”


    隨後,木耒將寒氏之人送出廳外,剩下的事讓他們直接去和大婦交接。大婦對那毛衣物愛不釋手,自然不會讓他們把價錢壓得很低。


    剩下的,就是考慮製作毛筆的事了。蒙恬還要 300 多年才會出生,木耒決定趁現在直接把毛筆改良了。


    兔毛比較容易獲取,隻要放在生石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脫去油脂,再加上一些羊毛,就能直接用來做筆了。


    其他方麵並沒有太多難題,隻是如果有現成的造筆工匠就更好了,要是沒有,那就隻能自己慢慢摸索了。


    木耒決定造筆這事,就交給計吏籌去弄,讓他找兩個人來做。隻要是給毛發脫脂去油的細節保密,其他人就很難學去。


    再者就是產量,如果一個人一天能做幾十支筆,哪怕一支筆賣一兩個刀幣,也是能賺到錢的。


    木耒邊想邊得意,這麽算起來,賺錢的方法其實有很多。隻不過是因為自己,擁有領先兩千年的知識和見識罷了。


    時間來到了七月中旬,天氣變得十分炎熱。


    封地的莊稼長得很好,實驗田裏的莊稼長得更好。


    章臘正指揮弓邑和車邑的奴隸大肆蓋房,木耒要求奴隸們今年都能住上房子。


    白駟現在已經去隘口訓練奴隸了,木耒要求他在一個月是時間內,給自己選拔出一百個有效的士卒。


    帛縷造紙也越來越嫻熟,他們基本已經能日產三千張紙了。


    絡繕負責的部門,已經燒出了相當數量的石灰。


    早在一個月前,木耒還安排絡繕命人燒製焦炭,中途木耒還去查看過一次,燒出的焦炭質量還算不錯,拿在手裏輕飄飄的,和他在另一個世界路邊撿到的焦炭差不多。


    到目前為止,煉出的焦炭可能已有幾萬斤了。木耒補習班的課程已完成大半,他對化學也有了初步認識,現在打算開始琢磨煉鐵的事了。


    趁著雨季還未到,木耒趕緊命人去盤高爐。


    這些燒生石灰和焦炭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人曾經是陶匠,所以什麽土耐高溫,這些人是門清。


    木耒畫了一張草圖,是一個直徑一米,高4米的高爐。還要求在塔頂處搭建了一個平台,用來投料使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逐夢的中年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逐夢的中年人並收藏春秋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