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a,你嚇死我了,真糟踐東西。”奶奶看著地上的半個桃兒感覺怪可惜的。


    “村裏現在正拆那大石碾子呢,奶奶,你年輕的時候用過石碾子嗎?我打小就沒見有人用過它(大石碾子)。”


    “現在誰用那玩意,我嫁你爺爺的時候,村裏就有電磨了,78年的時候,磨一袋子棒子麵才5分錢,要是推那大碌碡,得小半天才碾完。


    用自己碾的棒子麵蒸窩窩頭,難咽的不行,忒拉嗓子了。電磨磨的棒子麵多細啊。自從有了電磨,根本就沒人用那大碾子了。”


    奶奶邊說邊把那半個桃撿起來,拿水衝了衝,在沒土的地方又狠狠的咬了一大口,然後扔掉了。


    “那沒電磨的時候呢?你們都是拿那碾子碾米、碾棒子麥子嗎?”


    “石碾子碾棒子、高粱、小米,也能碾麥子。人家財主家裏有自己的石磨,石磨磨的麥子比碾的麥子好,石磨磨的麵細發的多,再過一遍籮,把那麩子籮出來,跟現在吃的這麵沒什麽區別。”


    “哦。”沐雷快步出門,他要回家上電腦上查一下,石磨石碾子的具體情況。


    “別忘了晌午過來吃飯。”沐雷的奶奶扯著嗓子向屋外喊。


    “知道了。”答話的時候,沐雷已出了大門。


    網絡上,沐雷好像發現了新大陸,石碾子,石磨……


    這個曆史時期,石磨還沒有出現,相傳石磨是魯班發明的,而此時的距離魯班出生還有二百多年。


    木耒的舊世界,已經有類似的石碾存在,但是還很原始,是那種小型的單輪石槽碾子,給穀物脫殼效率很低。


    也有奴隸將泡發的麥子,用這種輪式石碾碾碎壓扁,然後煮麥粥或蒸麥飯。那種底部帶大磨盤,大碌碡上帶刻紋的石碾子還沒有出現。


    回到舊世界的木耒,馬上急匆匆的招來2個石匠,在地上不停的畫圈,還不停的手腳比劃。許久,那2個石匠才弄明白,木耒要做的是個什麽玩意兒。


    第一次做石磨,不管是木耒還是石匠,心裏都沒底能成功,於是打算先做一個直徑2尺的(周尺,2尺約等於46厘米)練練手。


    就這麽一個小小的石磨,做了整整10天才做出來,當然這期間木耒往這石坊跑了不知道多少次。


    包括選石、劃線、刻槽刻圓、鑿孔等木耒全程都參與了。等2片磨盤一做完,木耒就找了蠶館的奴隸,用麻布草繩將磨盤包裹的嚴嚴實實,然後將其抬回蠶館。


    剩下一堆石匠麵麵相覷,這是啥寶貝玩意兒啊,難道是祭祀用的禮器?如果是禮器這模樣也太糙了點。


    蠶館內,木耒不停的吆喝著奴仆,石磨被疊放在一個石頭基座上。木耒又親自動手,將一根早已準備好的圓木,插在了磨盤的側孔上,然後興衝衝的推起了石磨。


    但是木耒根本推不動,畢竟他隻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磨盤稍稍轉了一點,他就再也推不動了。1個仆人上前,2個人一起推,磨盤終於慢慢的轉了起來。


    木耒閃到一邊,他興奮極了。衝著惠吼到:“惠,速去取些麥子。”


    不一會,惠抱來了一鈞(周代重量單位,一鈞為周製30斤,約等於現在7.5公斤)麥子。木耒用木瓢取麥,小心的倒在石磨上的小孔裏。


    “速速推磨,速度推磨,不用多久,你們就不用吃難以下咽的麥粥了。”木耒催促道。


    加入了麥子的石磨,似乎變得重了起來,不過1個人還是能推得動,隨著麥子的進入,磨盤又變得輕快起來,一個人也能推著也沒那麽費力了。


    過了好一會兒。從兩片石磨的縫隙裏,一些麥子的麩皮和微微發黃的麥粉。向四周灑落下來。


    木耒捏起一點磨下來的麥粉,眯著眼瞪著,這似乎是成功了。


    木耒覺得磨出的麥粉不夠細,將散落的麥粉收集起來,重新倒入石磨的小孔裏,又讓細細的磨了幾遍。


    前前後後弄了將近2個小時,才將這一鈞(7.5公斤)麥子磨完。木耒抓在手中,這麥粉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啊。褐黃色的,為什麽不是白的呢?


    木耒又想起了什麽,飛奔進了屋子裏。出來時,手裏拿著一個竹籮。這個竹籮是篩麥粉用的,那個篩布是木耒特意讓人用細麻布織的。


    篩布上的網眼兒,比小米粒略小,還在火上高高的烤了一下,燒掉了孔眼內多餘的麻纖維,這樣的篩布更適合籮麵了。


    過了這篩籮的麥粉,終於有幾分麵粉的樣子了,隻是還不像新世界的那麽白,特有的麥香味也出來了。


    惠在一旁伸直了脖子,問道:“公子,這是麥粉?咋吃呀?煮粥喝麽?”


    “過了那篩籮,就不叫麥粉,該叫麵粉,麥粉與麵粉,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


    若以麵粉煮粥,是大材小用,算是糟蹋了這麵粉。


    用這麵粉可以蒸饃,做麵條兒,烙餅。蒸包子等,太多了。一會兒我就做與汝看。”


    等把這一罐麵粉搬到屋裏,準備要做著吃的時候,木耒才想起來,自己似乎不會做飯。平時他隻是看奶奶和媽媽做飯,麵條、烙餅、蒸包子饅頭……


    我能做啥?要是做不好,就做成一鍋漿糊了。漿糊?疙瘩湯!


    前幾天沐雷的奶奶出門,由爺爺給他做午飯,等木耒吃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爺爺做了一鍋漿糊——疙瘩湯,這是他會做的唯一的飯。


    本來爺爺做的賣相就不好,又錯把老抽當醋給放了進去,乍一看簡直就是黑暗料理。沐雷皺著眉頭喝了一口,發現味道還不錯,喝著也還順滑。


    後來沐雷讓奶奶隻做了一次疙瘩湯,味道更好了,他也看到奶奶是怎麽做的了。


    麵粉裏麵打上幾個雞蛋,再放點鹽,加了點水,調成半濕不幹的樣子,等水開鍋了就直接倒進去,又加了一把菜葉子,煮了三五分鍾,加點蔥花就直接出鍋了,連味精都沒放,隻滴了幾滴香油。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也許是太好吃了,沐雷那次吃了三大碗,其實也就半鍋多點,害的他爺爺都沒吃飽……


    木耒想要試做新世界的那種疙瘩湯,但是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有雞蛋。這時木耒也才回想起來,在這個舊世界,自己吃雞肉的次數比吃雞蛋的次數還要多。


    雞蛋在這個時代是奢侈的食材,隻有貴族才能經常享用,自己一個賤庶子,偶爾才會分得幾個雞卵。


    沒有就算了,直接加了點搗碎的粗鹽,加水攪拌,等陶鬲(li)裏麵的水開了後,就直接倒了進去,惠還加了一把洗淨切碎的馬齒莧,最後出鍋前又加了一點韭菜葉。


    惠把這疙瘩湯盛到一個陶碗中,端到木耒麵前。“公子,請食菜麥粥。”


    木耒的臉直抽抽,自己做的這個太像粥了,麵疙瘩像黃豆那麽大,水還放多了,說好的疙瘩湯呢……


    木耒就喝了一口,剩下的就分給惠和周圍的隸們了。


    公子發明的這“菜麥粥”味道比以前的麥粥好喝多了。一點也不拉嗓子,好嚼好下咽,有麥子特有的香味,還有淡淡的鹹味,這在隸們的眼中,已算是上等的饗食了。


    喝完“菜麥粥”的隸們,紛紛向公子行禮致謝。木耒則無精打采的回屋睡覺去了,連磨出麵粉的那喜悅也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逐夢的中年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逐夢的中年人並收藏春秋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