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耒送走章臘後,便開始思索起造紙之事。現在看來,造紙這件事確實應當加快進度了。
木耒實在不想再用那種笨重的竹簡木簡,一方麵,用竹簡寫字很不方便;另一方麵,竹木簡的成本也不低。
竹簡和木簡的削製,以及裝冊的過程,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竹簡需要削平一麵,並且要進行磨平、曬幹等工序。
木簡也是如此,在沒有刨子的時候,僅僅將木板一麵打磨光滑就極為費力。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刨子,但木耒絕對不會讓人用刨子拿來製作木簡,等造出紙來,竹木簡的意義就不大了。
造紙雖也費力,但是一旦熟練起來,每天也能造出上千張紙,足夠封地的人們使用。而且不單單是在封地使用,還可以往外發賣。
負責造紙工作的人叫帛縷,是由大婦親自安排的,他曾經是典婦功手下的府人。由於是試驗階段,從事這項工作的總共不過七八個人。
造紙的地點在離河很近的地方,這是木耒選定的位置。
他深知造紙過程中,無論是泡料、煮料、洗料,還是後續的撈紙,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將造紙坊建在水源旁邊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當然,在另一個世界的造紙企業,也往往是水汙染的大戶。
木耒前往查看造紙的進度,第一批試驗型的紙已經曆經泡料、煮料、洗料的過程。
按照木耒提供的進度,現在的紙漿正處於曬白階段,當然,洗料還未徹底完成。洗料雖未完成,但已接近尾聲。
木耒看著打出來的紙漿,有的黃乎乎、有的灰白色、有的是土色,感覺和後世的紙箱一個顏色。
桑樹木頭的紙漿發灰白,稻草、雜草的紙漿發黃,而用竹葉、竹子所熬出的紙漿顏色還略淺一些,呈土白色。
這個曬料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個月之久,木耒等不及了,覺得帶點顏色也無妨,於是要求他們取出一部分竹紙漿,直接進行下一道工序。
下一道工序是打料,木耒讓奴工取出一小部分紙漿,然後放入石臼中,接著拿木杵一點點砸起來。
四五個奴工輪流進行,每人打一會兒便抱不動木杵了,看得木耒直搖頭。哎,自己什麽都想好了,卻為什麽就是沒有給他們做一個腳踏碓呢?
“帛縷,速去,尋幾個木匠來!” 木耒衝著帛縷喊道。
隨後,帛縷小跑著去找人了。過了沒多久,便帶來了幾個木匠。
接著,木耒便向木匠們交代起來,還在地上畫了一個腳踏碓的簡圖,要求他們在兩個時辰之內,必須做出一個簡易的腳踏碓來。
以前這位公子很好說話,今日卻這般急躁,這幾個木匠一點也不敢怠慢。
木匠們當然也知道,這位公子剛剛發明了好多木匠的工具,他們對此很眼饞,也很佩服,他們也想在他的指導下做幾樣新的器物。
腳踏碓的一端是一塊石頭,現在還得去找石匠,尋一塊差不多的石頭,最好是中間已經打孔的那種。唉,兩個時辰,恐怕根本做不出來。
木耒給木匠畫的簡圖上,中間是一根主梁,主梁中間有兩個側耳,側耳架在兩個石墩上。
主梁一端穿著一個石碓,另一端則是供人踩踏的,控製的難點就在那兩個支耳的位置和石墩的高度。
年長的木匠立刻安排人去找那幾根木材,但是石碓卻成了問題。
長者木匠麵露難色,問向木耒:“公子,石碓今日恐難做成。”
但是木耒心急得不行,拍拍腦袋道:“哎。”
“汝等之頭腦,為何如此不開竅乎?若石錐改為木杵,如何?兩個時辰能否做成?” 木耒急切地問道。
長者木匠回應道:“公子,中間之橫木需打孔、開槽,恐仍來不及也。”
“汝等速速將木料尋來,複去尋些許麻繩,吾做與汝等觀之。” 木耒似乎有些發怒。
這些匠人也沒有辦法,人家是主人,自己隻是一個奴仆。很快,那些木匠便找來了木材和麻繩。
木耒找了一根粗細合適的木料做主梁,然後命人將木杵綁在了這根主梁的一端。
隨後,木耒在這根主梁中間的位置,綁上了一根短一些的橫木。
又命人搬來兩個高度基本一致的石頭,將橫木墊了起來。
再之後,便命人按照所畫的那樣布置好。
布置好後,一端的木杵在石臼裏麵,另一端的主梁高高地翹了起來,竟然翹起來有半米多高。
實在太高了,沒辦法幹活,木耒又命人將墊著的石頭下挖了一個坑,將石頭往下移了一些。
至此,這個腳踏碓基本上算做成了。
木耒踩了兩腳試了試,感覺有些費力,他意識到應該是杠杆支點的問題。便又將橫木向木杵那邊稍微挪了一尺多,再踩的時候便很輕鬆了。
那些匠人以及帛縷,看完這一切也都吃驚不已。就這麽簡單的一個裝置,腳稍稍一踩,可省了很大的力氣。再也不用抱著那幾十斤重的木杵一下一下地去砸了。
“明日汝等照此,將橫木處開槽固定,木杵處則直接與主梁連接,不可再如此用麻繩綁著矣,如何?尚有,此二墊石改為墊木。”
“諾!” 眾工匠趕緊答道。
“還有,於此腳踏之處,做一拱形橫木,腳踏之人可趴在橫木上,踩此舂碓,如此即便踩上一日亦不覺累矣。”
眾工匠再次應允,這隻是為了打紙漿,但大部分人也都看出來了,這東西不僅僅能打紙漿,還可舂米。
公子這是又發明了一種新的器械呀,眾人心中不禁感歎。
現在這個器械也可以用來舂米,並且可省大力氣。在有的國家,舂米還是一種刑法呢。
用這腳踏碓,不僅造紙的效率能夠大大提高,舂米等工作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由於木耒發明的石磨沒辦法碾米和碾稻,所以這個腳踏碓的出現彌補了這個空白。
它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生產效率,讓人們在處理穀物時更加輕鬆快捷。
木耒沒有管這些人在想什麽,直接吆喝著那些奴隸趕緊去給他打紙漿。
終於在下午太陽西斜的時候,木耒感覺那個紙漿打得軟軟乎乎的,似乎快成了,便命人將打好的紙漿放入了一口大缸中,加上水,慢慢攪拌起來。
等攪拌均勻,纖維在水裏慢慢浮動時,木耒親自下手,拿起紙簾,從裏麵慢慢開始撈那竹纖維。
片刻之後,便撈出一張褐色的、好似麻布的東西,將水慢慢瀝淨,然後從竹簾上扣在石板上,終於撈出了第一張植物纖維紙。
而帛縷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用這種方法,他們也做過類似的紙,隻不過那些紙是用碎蠶絲做的,稱為帛紙。
有些破碎的蠶繭纖維,根本沒辦法提取蠶絲,便剪碎之後將其分化,做成這種類似的帛紙以供書寫。
然而這個東西做的很少,主要原因是蠶絲太貴了。
但是木耒發明的這種植物纖維紙,成本基本上很低,隻是在人工上費一些力罷了。如果說還有其他特殊的東西,便是那些石灰。
對於這一切,帛縷反而不感到吃驚,他已經習慣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都是誕生於這個公子之手。
如今看來,自己跟隨他來是沒有走錯的。
做紙之時,木耒隻是說是做書寫之用,隻是不知道這紙,在幹了之後是否能達到那個效果。帛縷心中想著,且行且看吧。
木耒實在不想再用那種笨重的竹簡木簡,一方麵,用竹簡寫字很不方便;另一方麵,竹木簡的成本也不低。
竹簡和木簡的削製,以及裝冊的過程,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竹簡需要削平一麵,並且要進行磨平、曬幹等工序。
木簡也是如此,在沒有刨子的時候,僅僅將木板一麵打磨光滑就極為費力。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刨子,但木耒絕對不會讓人用刨子拿來製作木簡,等造出紙來,竹木簡的意義就不大了。
造紙雖也費力,但是一旦熟練起來,每天也能造出上千張紙,足夠封地的人們使用。而且不單單是在封地使用,還可以往外發賣。
負責造紙工作的人叫帛縷,是由大婦親自安排的,他曾經是典婦功手下的府人。由於是試驗階段,從事這項工作的總共不過七八個人。
造紙的地點在離河很近的地方,這是木耒選定的位置。
他深知造紙過程中,無論是泡料、煮料、洗料,還是後續的撈紙,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將造紙坊建在水源旁邊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當然,在另一個世界的造紙企業,也往往是水汙染的大戶。
木耒前往查看造紙的進度,第一批試驗型的紙已經曆經泡料、煮料、洗料的過程。
按照木耒提供的進度,現在的紙漿正處於曬白階段,當然,洗料還未徹底完成。洗料雖未完成,但已接近尾聲。
木耒看著打出來的紙漿,有的黃乎乎、有的灰白色、有的是土色,感覺和後世的紙箱一個顏色。
桑樹木頭的紙漿發灰白,稻草、雜草的紙漿發黃,而用竹葉、竹子所熬出的紙漿顏色還略淺一些,呈土白色。
這個曬料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個月之久,木耒等不及了,覺得帶點顏色也無妨,於是要求他們取出一部分竹紙漿,直接進行下一道工序。
下一道工序是打料,木耒讓奴工取出一小部分紙漿,然後放入石臼中,接著拿木杵一點點砸起來。
四五個奴工輪流進行,每人打一會兒便抱不動木杵了,看得木耒直搖頭。哎,自己什麽都想好了,卻為什麽就是沒有給他們做一個腳踏碓呢?
“帛縷,速去,尋幾個木匠來!” 木耒衝著帛縷喊道。
隨後,帛縷小跑著去找人了。過了沒多久,便帶來了幾個木匠。
接著,木耒便向木匠們交代起來,還在地上畫了一個腳踏碓的簡圖,要求他們在兩個時辰之內,必須做出一個簡易的腳踏碓來。
以前這位公子很好說話,今日卻這般急躁,這幾個木匠一點也不敢怠慢。
木匠們當然也知道,這位公子剛剛發明了好多木匠的工具,他們對此很眼饞,也很佩服,他們也想在他的指導下做幾樣新的器物。
腳踏碓的一端是一塊石頭,現在還得去找石匠,尋一塊差不多的石頭,最好是中間已經打孔的那種。唉,兩個時辰,恐怕根本做不出來。
木耒給木匠畫的簡圖上,中間是一根主梁,主梁中間有兩個側耳,側耳架在兩個石墩上。
主梁一端穿著一個石碓,另一端則是供人踩踏的,控製的難點就在那兩個支耳的位置和石墩的高度。
年長的木匠立刻安排人去找那幾根木材,但是石碓卻成了問題。
長者木匠麵露難色,問向木耒:“公子,石碓今日恐難做成。”
但是木耒心急得不行,拍拍腦袋道:“哎。”
“汝等之頭腦,為何如此不開竅乎?若石錐改為木杵,如何?兩個時辰能否做成?” 木耒急切地問道。
長者木匠回應道:“公子,中間之橫木需打孔、開槽,恐仍來不及也。”
“汝等速速將木料尋來,複去尋些許麻繩,吾做與汝等觀之。” 木耒似乎有些發怒。
這些匠人也沒有辦法,人家是主人,自己隻是一個奴仆。很快,那些木匠便找來了木材和麻繩。
木耒找了一根粗細合適的木料做主梁,然後命人將木杵綁在了這根主梁的一端。
隨後,木耒在這根主梁中間的位置,綁上了一根短一些的橫木。
又命人搬來兩個高度基本一致的石頭,將橫木墊了起來。
再之後,便命人按照所畫的那樣布置好。
布置好後,一端的木杵在石臼裏麵,另一端的主梁高高地翹了起來,竟然翹起來有半米多高。
實在太高了,沒辦法幹活,木耒又命人將墊著的石頭下挖了一個坑,將石頭往下移了一些。
至此,這個腳踏碓基本上算做成了。
木耒踩了兩腳試了試,感覺有些費力,他意識到應該是杠杆支點的問題。便又將橫木向木杵那邊稍微挪了一尺多,再踩的時候便很輕鬆了。
那些匠人以及帛縷,看完這一切也都吃驚不已。就這麽簡單的一個裝置,腳稍稍一踩,可省了很大的力氣。再也不用抱著那幾十斤重的木杵一下一下地去砸了。
“明日汝等照此,將橫木處開槽固定,木杵處則直接與主梁連接,不可再如此用麻繩綁著矣,如何?尚有,此二墊石改為墊木。”
“諾!” 眾工匠趕緊答道。
“還有,於此腳踏之處,做一拱形橫木,腳踏之人可趴在橫木上,踩此舂碓,如此即便踩上一日亦不覺累矣。”
眾工匠再次應允,這隻是為了打紙漿,但大部分人也都看出來了,這東西不僅僅能打紙漿,還可舂米。
公子這是又發明了一種新的器械呀,眾人心中不禁感歎。
現在這個器械也可以用來舂米,並且可省大力氣。在有的國家,舂米還是一種刑法呢。
用這腳踏碓,不僅造紙的效率能夠大大提高,舂米等工作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由於木耒發明的石磨沒辦法碾米和碾稻,所以這個腳踏碓的出現彌補了這個空白。
它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生產效率,讓人們在處理穀物時更加輕鬆快捷。
木耒沒有管這些人在想什麽,直接吆喝著那些奴隸趕緊去給他打紙漿。
終於在下午太陽西斜的時候,木耒感覺那個紙漿打得軟軟乎乎的,似乎快成了,便命人將打好的紙漿放入了一口大缸中,加上水,慢慢攪拌起來。
等攪拌均勻,纖維在水裏慢慢浮動時,木耒親自下手,拿起紙簾,從裏麵慢慢開始撈那竹纖維。
片刻之後,便撈出一張褐色的、好似麻布的東西,將水慢慢瀝淨,然後從竹簾上扣在石板上,終於撈出了第一張植物纖維紙。
而帛縷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用這種方法,他們也做過類似的紙,隻不過那些紙是用碎蠶絲做的,稱為帛紙。
有些破碎的蠶繭纖維,根本沒辦法提取蠶絲,便剪碎之後將其分化,做成這種類似的帛紙以供書寫。
然而這個東西做的很少,主要原因是蠶絲太貴了。
但是木耒發明的這種植物纖維紙,成本基本上很低,隻是在人工上費一些力罷了。如果說還有其他特殊的東西,便是那些石灰。
對於這一切,帛縷反而不感到吃驚,他已經習慣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都是誕生於這個公子之手。
如今看來,自己跟隨他來是沒有走錯的。
做紙之時,木耒隻是說是做書寫之用,隻是不知道這紙,在幹了之後是否能達到那個效果。帛縷心中想著,且行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