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耒有言,無法直言於太子,但我必告於太子,邢國需戒備北方之狄人。
今天下不寧,若狄人南侵邢國,恐邢隻得憑一己之力而禦敵。今齊侯助燕滅戎,晉國與赤狄戰,若狄兵南下侵邢,天下已無人能助邢國者。
今木耒所作所為,皆為邢國,為邢人,為諸兄妹。木耒可發誓,絕不做有愧於邢國及諸兄弟之事。”
“其他之事,煩請太子勸君父,勿飲酒,飲酒傷身。常飲我所製之白玉漿,食我所製之白玉方,其身體將漸愈。”
兩人又談了幾句,太子便打道回府了。太子覺得今天木耒很是奇怪。
木耒的頭腦越發聰明了,發明了這多東西,可是看他的樣子好像憂心忡忡?到底是什麽事,讓他這麽急著想離開邢都?難道域叔說的話真的嚇到他了?
或是真的有什麽大事要發生?難道是狄人真的要入侵邢國?他是不是得到什麽消息了?
今年邢國的氣候有些反常,春季正常的下了幾場雨,自入了初夏,天氣便驟然變得酷熱難耐,從仲夏開始,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滴雨未降,大地已經幹涸,有的農田已然龜裂。
春播之時種下的作物,許多都已漸漸枯萎,大地失去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邢國的隸農與奴隸們,整日不得停歇,都在忙碌地打水灌溉禾苗。
他們頂著烈日,艱難地往返於水源與農田之間。老天根本沒理會人間的疾苦,仍舊無情地炙烤著大地。
今年的桑葚格外的甜,在一棵桑樹下,木耒吃著桑葚,自言自語道:“這溫度怕是有四十度了吧。”
好在翟坊去年的冬麥收獲了,而且產量還不低,達到了畝產1.5石左右(邢用周禮,一畝約今300平米,一石120斤(現30公斤)),這在當時算是高產了。
麥收後是極度的幹旱,夏播都沒辦法進行了,還好已經收了一季。
翟坊現在是十分的高興,另一季能不能收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今年春播的作物收獲的幾率也不大,木耒的這冬麥種植法太好了,況且現在麥價已經比肩粟米了。
木耒後院今年種的是他帶過來的花生,幾棵西葫蘆,還有2棵紅薯,其他的則是本世界的葵、莧、蔥、韭等。紅薯是帶來的拇指粗的紅薯尾巴,這玩意原來都是喂豬用的。
花生帶過來的是最多的,可能有三四斤吧,種的時候惠還偷偷吃過幾顆,問木耒這是哪裏來的,木耒則戲謔的回答:從夢裏帶過來的。
木耒的2個仆人,隻伺候這隻有幾分地的菜園,菜園內都是綠油油的,木耒特別囑咐仆人和惠,誰也不要去掐紅薯的葉子, 那玩意有毒,秋後才能吃。
天氣正熱的時候,公子蒿回來了。公子蒿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木耒。
“二哥送伯姬出嫁,為何往返達四月之久?一路可順利?”
“一路還算順遂,木耒弟不知,宋國遙途,此次前往宋國,先到魯國,後至宋國。此去單程一千五百餘裏。我在宋國逗留二十日,待伯姬完婚,我便即刻返回。“
“我若七月往代你迎親,歸來之時恐已至歲末矣。我還需待太子大婚之後方可出發,也不知域叔何時歸來。”
“從邢至齊國,路途稍近,僅1000餘裏,單程二三十日可達。域叔至今未歸,或許是在臨淄耽誤了。”
“域叔出行已達七十餘日,近日必當歸邢。
“弟,我在宋國結識數名有用之人。待你至宋國後,可一一拜訪之,則迎娶之事必當順遂。”
然後公子蒿和木耒便說起,迎娶路上的一些見聞,並介紹了一些自己在宋國結交的卿大夫。
……
域叔過了兩日真的回來了,順利的迎回了太子的夫人,邢都也如這天氣一般,到處充滿了熱情。
再過幾天,太子就要大婚了。太子大婚,木耒肯定要送上一份賀禮的,木耒不知道給他送什麽好,本打算給他送一麵後世的鏡子,但又覺得這樣的東西拿出來太惹眼了。
錢帛布匹之類的肯定是要送的,木耒還想送一些獨特的禮品,比如珍寶玉石之類的寶物。
除了有點普通的玉石,其他的木耒都沒有,最終他和惠親自動手,為太子做了幾把折扇和宮扇,在封箱之前,木耒又放進去一把梳子。
這梳子是網購的9塊9包郵的牛角梳,算是作為他的新婚賀禮。
蠶婦和惠看到那梳子,眼睛都看直了,這樣的寶物,竟然直接和那破扇子放在一個盒子裏。這等珍寶他從哪弄來的?
接下來幾日邢都是異常的熱鬧,連那暑氣都被壓下去了幾分。
先是祭天,然後才是婚禮。
此時的邢宮,到處都是旗幡招展。從宮門至大殿鋪著很長的紅麻毯,道路兩側,皆是豔服女仆和黑甲衛士。宮內外無數的樂師列隊,一聲令下,便是鼓樂齊鳴。
主持婚禮的,是邢國的大司禮兼巫祝——祁巫,木耒被雷劈之後,哭鬧不止,祁巫曾給木耒收過魂兒,木耒也不知道自己連通兩個世界,是不是和他有點關係。
“時維吉日,太子大婚,舉國同慶,八方來賀。……”
新娘身穿黑紅相間的婚服,麵若桃花,美目流盼,乘坐步輦一直到大殿外,身後儀仗,浩浩蕩蕩,然後獨自一人步行至邢宮大殿。
太子於大殿門口等候,然後二人攜手步入大殿,在大殿中向國君和夫人行禮。大殿內再次奏起禮樂,然後便是宣讀國君的冊文……
再往後就是正式拜堂行禮,合巹之禮、結發之禮、接受朝臣朝拜、大宴群臣、鼓樂歌舞……
這一天的各種禮,累的木耒夠嗆,宮內的婚宴也沒吃飽,更別提看那歌舞表演的事了。心裏感歎到:結個婚怎麽這麽費事啊。
太子大婚後的第三日,邢國下了一場大雨,這可是把整個邢國的人都給樂壞了,趁著時節還不算太晚,大家趕緊的搶種了粟米和菽豆,今年地裏至少還有些指望。
這等天恩浩蕩之事,文舍的士子又作起了詩。
太子婚成,邢降甘霖。
久旱逢雨,大地潤滋。
禾苗展翠,百姓盈心。
天佑邢國,瑞滿乾坤。
……
今天下不寧,若狄人南侵邢國,恐邢隻得憑一己之力而禦敵。今齊侯助燕滅戎,晉國與赤狄戰,若狄兵南下侵邢,天下已無人能助邢國者。
今木耒所作所為,皆為邢國,為邢人,為諸兄妹。木耒可發誓,絕不做有愧於邢國及諸兄弟之事。”
“其他之事,煩請太子勸君父,勿飲酒,飲酒傷身。常飲我所製之白玉漿,食我所製之白玉方,其身體將漸愈。”
兩人又談了幾句,太子便打道回府了。太子覺得今天木耒很是奇怪。
木耒的頭腦越發聰明了,發明了這多東西,可是看他的樣子好像憂心忡忡?到底是什麽事,讓他這麽急著想離開邢都?難道域叔說的話真的嚇到他了?
或是真的有什麽大事要發生?難道是狄人真的要入侵邢國?他是不是得到什麽消息了?
今年邢國的氣候有些反常,春季正常的下了幾場雨,自入了初夏,天氣便驟然變得酷熱難耐,從仲夏開始,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滴雨未降,大地已經幹涸,有的農田已然龜裂。
春播之時種下的作物,許多都已漸漸枯萎,大地失去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邢國的隸農與奴隸們,整日不得停歇,都在忙碌地打水灌溉禾苗。
他們頂著烈日,艱難地往返於水源與農田之間。老天根本沒理會人間的疾苦,仍舊無情地炙烤著大地。
今年的桑葚格外的甜,在一棵桑樹下,木耒吃著桑葚,自言自語道:“這溫度怕是有四十度了吧。”
好在翟坊去年的冬麥收獲了,而且產量還不低,達到了畝產1.5石左右(邢用周禮,一畝約今300平米,一石120斤(現30公斤)),這在當時算是高產了。
麥收後是極度的幹旱,夏播都沒辦法進行了,還好已經收了一季。
翟坊現在是十分的高興,另一季能不能收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今年春播的作物收獲的幾率也不大,木耒的這冬麥種植法太好了,況且現在麥價已經比肩粟米了。
木耒後院今年種的是他帶過來的花生,幾棵西葫蘆,還有2棵紅薯,其他的則是本世界的葵、莧、蔥、韭等。紅薯是帶來的拇指粗的紅薯尾巴,這玩意原來都是喂豬用的。
花生帶過來的是最多的,可能有三四斤吧,種的時候惠還偷偷吃過幾顆,問木耒這是哪裏來的,木耒則戲謔的回答:從夢裏帶過來的。
木耒的2個仆人,隻伺候這隻有幾分地的菜園,菜園內都是綠油油的,木耒特別囑咐仆人和惠,誰也不要去掐紅薯的葉子, 那玩意有毒,秋後才能吃。
天氣正熱的時候,公子蒿回來了。公子蒿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木耒。
“二哥送伯姬出嫁,為何往返達四月之久?一路可順利?”
“一路還算順遂,木耒弟不知,宋國遙途,此次前往宋國,先到魯國,後至宋國。此去單程一千五百餘裏。我在宋國逗留二十日,待伯姬完婚,我便即刻返回。“
“我若七月往代你迎親,歸來之時恐已至歲末矣。我還需待太子大婚之後方可出發,也不知域叔何時歸來。”
“從邢至齊國,路途稍近,僅1000餘裏,單程二三十日可達。域叔至今未歸,或許是在臨淄耽誤了。”
“域叔出行已達七十餘日,近日必當歸邢。
“弟,我在宋國結識數名有用之人。待你至宋國後,可一一拜訪之,則迎娶之事必當順遂。”
然後公子蒿和木耒便說起,迎娶路上的一些見聞,並介紹了一些自己在宋國結交的卿大夫。
……
域叔過了兩日真的回來了,順利的迎回了太子的夫人,邢都也如這天氣一般,到處充滿了熱情。
再過幾天,太子就要大婚了。太子大婚,木耒肯定要送上一份賀禮的,木耒不知道給他送什麽好,本打算給他送一麵後世的鏡子,但又覺得這樣的東西拿出來太惹眼了。
錢帛布匹之類的肯定是要送的,木耒還想送一些獨特的禮品,比如珍寶玉石之類的寶物。
除了有點普通的玉石,其他的木耒都沒有,最終他和惠親自動手,為太子做了幾把折扇和宮扇,在封箱之前,木耒又放進去一把梳子。
這梳子是網購的9塊9包郵的牛角梳,算是作為他的新婚賀禮。
蠶婦和惠看到那梳子,眼睛都看直了,這樣的寶物,竟然直接和那破扇子放在一個盒子裏。這等珍寶他從哪弄來的?
接下來幾日邢都是異常的熱鬧,連那暑氣都被壓下去了幾分。
先是祭天,然後才是婚禮。
此時的邢宮,到處都是旗幡招展。從宮門至大殿鋪著很長的紅麻毯,道路兩側,皆是豔服女仆和黑甲衛士。宮內外無數的樂師列隊,一聲令下,便是鼓樂齊鳴。
主持婚禮的,是邢國的大司禮兼巫祝——祁巫,木耒被雷劈之後,哭鬧不止,祁巫曾給木耒收過魂兒,木耒也不知道自己連通兩個世界,是不是和他有點關係。
“時維吉日,太子大婚,舉國同慶,八方來賀。……”
新娘身穿黑紅相間的婚服,麵若桃花,美目流盼,乘坐步輦一直到大殿外,身後儀仗,浩浩蕩蕩,然後獨自一人步行至邢宮大殿。
太子於大殿門口等候,然後二人攜手步入大殿,在大殿中向國君和夫人行禮。大殿內再次奏起禮樂,然後便是宣讀國君的冊文……
再往後就是正式拜堂行禮,合巹之禮、結發之禮、接受朝臣朝拜、大宴群臣、鼓樂歌舞……
這一天的各種禮,累的木耒夠嗆,宮內的婚宴也沒吃飽,更別提看那歌舞表演的事了。心裏感歎到:結個婚怎麽這麽費事啊。
太子大婚後的第三日,邢國下了一場大雨,這可是把整個邢國的人都給樂壞了,趁著時節還不算太晚,大家趕緊的搶種了粟米和菽豆,今年地裏至少還有些指望。
這等天恩浩蕩之事,文舍的士子又作起了詩。
太子婚成,邢降甘霖。
久旱逢雨,大地潤滋。
禾苗展翠,百姓盈心。
天佑邢國,瑞滿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