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師父,佛寶已經奪回,你看看。”
雖在路上一陣嬉戲打鬧,但駕雲來到王宮上空後,兩人還是整了整神情衣著,下了雲頭,將手裏的渾金匣子規規矩矩遞給陳啟笑道。
而待猴子八戒歸來之時,招待陳啟,沙僧的禦宴自然早就結束了,兩人都被那國王請到了接待使臣貴客的殿建章宮裏飲茶。
如今見猴子兩人安然回歸,陳啟忙站起身來迎接,身後,沙僧,國王等人自然跟上不提。
“這就是祭賽國遺失的佛寶?”
接過猴子遞來的金匣,除卻老唐記憶裏,還從來沒有接觸過佛骨舍利的陳啟,心生好奇,索性為了長長見識,也為了安那國王的心。
當下便不猶豫,輕推匣口,露出了裏麵流光溢彩,綻放光明,半透明琉璃色,形狀並不規則的一塊溫潤玉石來。
‘這就是舍利子?’
看著匣口一開,散發出的光芒便將整個宮殿映的生輝熠熠,陳啟眼裏閃過一絲異色,雖知這光芒應該是正統的佛光,與人無害。
但還是不動聲色的往後挪了挪,將手裏的匣子遞給了一旁激動萬分,望眼欲穿的祭賽國國王。
舍利子是一種在佛教中被認為具有特殊意義的物質,它們被認為是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的象征,也是佛教信仰的重要象征之一。
因此,舍利子在佛教中被視為非常珍貴的物品,通常被供奉在寺廟中,供信徒們瞻仰和禮拜。
但這玩意的造就過程……
有些不太和諧。
一般是被傳說為佛陀,或者大德高僧在功行圓滿,圓寂之後,身體火化後剩下殘骸裏的產出物。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的本質上其實就是沒完全燒毀或者高溫熔煉下出現的骨灰結晶……
而且舍利子不僅出現的規律不定,其形狀和大小顏色等等都各不一樣,有紅有黑有白……像珍珠,像寶石像米粒等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吧,身體焚燒以後出現的結晶體顏色各異,還能散發光芒……
有沒有讓人想到很熟悉的一點?
據說在居裏夫人發現鐳元素這一放射性元素時,當時的普通民眾以及絕大部分科學家都沒認識到所謂“放射”對人體的危害。
(甚至居裏夫人及很多同時代的研究人員都因此喪命)
而因為“鐳”不需要充能就能發出幽幽綠光……
所以為了宣傳這一新發現的元素,當時的廣告商想出來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宣稱這個新元素“鐳”,具備極強大的能量,可以殺菌消毒,喝下去包治百病,甚至可以擊敗恐怖的癌症!(確實有效,就是勁大了點)
之後就以“鐳”為原料,發售了許多摻有“鐳”元素的飲料、衣物、化妝品……
如此操作之下,自然導致了當時大批的狂熱追求者,早早就英年早逝不說,死後的屍骨還不斷的散發幽幽綠光,連埋葬都需要用特製的鉛製棺材……
咳咳,當然,那都是上輩子的事了啊!上輩子的世界講究科學,所以要是上輩子的陳啟撞見這種能夠自主發光發熱的東西那自然是有多遠跑多遠。
而這金匣裏的舍利子自然也與什麽輻射啊,放射性無關,是真正正統神話裏,大德高僧圓寂後的產物,甚至大膽點,都有可能是某個佛陀成道前,亦或成道後下凡的化身圓寂後燒出來的。
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佛法!佛法無邊懂嗎?!
在心裏這樣強行說服著自己,但還是止不住的背後發涼,小心髒有點毛毛的陳啟,將這金匣合上,推了出去。
算了,這寶貝與貧僧無緣,大抵是佛法相性不合,還是拿遠點吧。
“就是此物!此物就是我國佛寶!”
與陳啟不同,祭賽國王接過這金匣子可是顯得興奮異常,雙手顫抖,看著匣子的目光十分火熱,要不是顧忌陳啟等人在身邊,他都恨不得將這匣子裏的舍利取出來親上兩口了!
不僅是因為這佛寶綻放光芒,更因為在國王眼裏,這哪是舍利子?
分明是自家王朝的威名,四夷的進貢,自己死後,足以傳唱的功績!
寡人在位時,雖有妖邪盜寶,但亦有佛陀菩薩下凡保佑,親取佛寶而回,致使四夷知國之威名,重返朝貢。
聽聽,多麽順耳,多麽完美!
寡人,是有仙佛庇護保佑的!
“咳咳,既然已經取回此寶,那貧僧師徒的任務業已功成,待將此物物歸原主,置回黃金寶塔塔頂,貧僧等人也當告辭離去了。”
看著國王激動的樣子,陳啟咳嗽了一聲提醒道。
醒醒,這東西是人家金光寺的吧?你因為那離譜的原因,治罪僧人也就罷了,不會還想當著貧僧的麵強取豪奪吧?
真要是這樣,貧僧今日也隻能動用拳腳,和你好好討論一番什麽叫“佛法無邊”了!
佛爺我打不了妖怪還打不了你?!
“啊,是極,是極,當重將其置回塔頂,好教四夷知我國重得天府青睞。”
國王被陳啟從幻想中拉回實際,忙點頭應道。
這舍利子雖然神異,但這國王也不是沒見過寶貝的目光短淺之輩,像這種可以發光的東西,例如夜明珠之流,他庫房裏還是足夠多的。
再加上陳啟等人當麵,還都是和尚打扮,他就算起了小心思,也不敢展露,早早就自我打散了。
而且這種東西肯定是要以佛法供奉的,他留著也要重鑄寶塔,選摘僧人日夜祈福誦念,既如此,還不如重新放回金光寺裏呢!
反正這寺裏的也是他的……
心裏打完算盤,國王這才注意到陳啟的後半截話,麵露不舍的邀請道:
“老佛這就離去?寡人還沒好好宴請老佛與三位菩薩,若容情,還請在舍國多留些時日吧,寡人也好多多感謝酬勞幾位之功。”
佛光哪有真佛厲害?
要是這幾位肯駐留下來助陣,寡人都敢直接打下四夷!
“陛下客氣了,貧僧等人還有取經重擔在肩,不便久留,此間既已功成,自當西行離去。
陛下若真心懷感激,還是多關心關心治下百姓吧,慈悲為懷,光明正大,方是正道。”
麵對國王的挽留,陳啟自然是禮貌拒絕了,甚至看在中午被請了一餐飯的份上,勸誡了這位一句。
當然,這位有沒有聽進去就不是陳啟能管的了。
另外,佛寶舍利子重歸黃金寶塔,也是一件大事。
在挽留陳啟等人無果後,國王率領著一眾文武大臣,並那些王宮侍衛,跟在陳啟一行人身後,眼看著猴子駕雲登上塔頂,將舍利子放好。
再複返地麵,取了一水囊灌入口中,最後朝著塔頂噴出一口水來,呼上一口氣
——但見風起雨淋,那黃金寶塔上,被九頭蟲和萬聖龍王汙穢的地方,就快速褪去了血色斑駁,霞光萬道,瑞氣千條,重顯光耀景象。
國王等人見了,皆喜不自勝,群情激昂,又試圖挽留陳啟等人。
挽留不得後,更是命人搬來金玉百箱,欲作功勞酬謝。
對此,陳啟還是選擇了堅辭不受,就連八戒這次都沒動心,搖著頭捂著眼,純當沒看見。
畢竟,這國王的謝禮其實早就付過了,隻是他猴哥還沒去取罷了。
一陣喧鬧過後,見陳啟等人油鹽不進,那國王也就熄了心思,乘著鑾駕,一路將陳啟等人送出了城外。
嗯,不用擔心通關文碟的事,那東西早在猴子和八戒離去的時候,陳啟就拿出來讓國王蓋章了。
當時見識過猴子,八戒兩人騰雲駕霧本事的國王,心中驚詫之下,早已將陳啟幾人視作佛陀菩薩,自然不會不允,大手一揮,印章即下。
不過這國王的糾纏沒了,另外一批人又纏上陳啟一行人了——正是金光寺剩下的僧人。
他們見識過了猴子的本事,又得神人托夢,認定了陳啟他們是佛陀菩薩在人間行走的化身。
一直跟在他們屁股後頭不散,說要同上西天,好隨他們修行服侍。
可猴子他們保陳啟一個凡人就夠麻煩的了,哪還有閑心閑力再保他們西行?
當即就逼得猴子拔出毫毛,變出來三四十隻斑斕猛虎,駭住了這些僧人,方才脫身。
“嘿嘿,這些家夥,也是惱人的很,想去西天就去,想修行就修行,反賴上我們作甚?”
收回毫毛的猴子,聽著身後隱隱約約還能聽到的僧人哭泣聲,嘴角一咧,雙手抱頭,昂著身子,大踏步向前說笑道。
“他們也知這西行路漫漫又凶險無比,故想搭個方便罷了。”
陳啟牽著白龍馬,手中錫杖一步一頓,笑著回應猴子道。
隻是先不說人多了拖延腳力,浪費時間,就是真心軟了,帶上他們,不同於陳啟自己,沒有諸神保佑的他們,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被沿路撞見的妖怪吃掉。
而且路上的武力擔當是猴子,顯然,他可不想當其他人的免費保姆,因此,陳啟也就沒怎麽動過拉其他凡人一起上路的心思。
“嗨呀,師父別替他們找補了,依我老豬看,他們哪裏是想跟著我們去西天?分明是以為我們是下凡曆練的佛陀菩薩,想跟著我們後頭,好沾點光,混上靈山得自在呢!”
八戒正和沙僧一左一右的挑著擔子,聞言撇了撇嘴不屑道。
對此,陳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人之常情嘛,他們這一行人之所以西行,最開始的目的不也是為了正果?
“對了,師父,”猴子在前頭領路,看見了天邊的斜陽,撓了撓頭,想起了什麽來道:
“今晚紮營以後,我老孫就去地府一趟,把先前應你的事辦了吧,省的拖著拖著,不小心給忘了。”
正好,他老孫也有一些私事要去地府一趟,兩事合在一起,剛剛好。
“嗯,此去路上小心點,若是事不可為,那便算了,莫要因此和十殿府君他們鬧起來。”
聽見猴子的話,陳啟微微沉默後,對猴子囑咐道。
他雖然管不平事,但一向量“力”而為。而這個“力”……大部分時候都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純粹仰仗猴子。
畢竟說到底,他也不過是一個凡人,很多事情他想辦到,完全就是有心無力,隻能借助猴子的力量。
而猴子雖然大多數時候和他一樣,樂於做些打抱不平的事,但其中也有不少的事情,完全是看在他的麵子上才會費心費力去做的。
既然如此,陳啟拜托猴子辦這種“私事”時,自然不會想讓猴子為難——猴子把他當作了良師益友,他亦然。
“放寬心,師父,我老孫的能耐你還不清楚?要知道,這天地間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
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仆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可都與我情深麵熟!”
猴子見了陳啟麵上的擔憂之色,轉過身來,一邊倒走,一邊故意蹭了蹭鼻子,雙手掄圓,嘴角一咧,搖頭晃腦,作起了搞怪誇張的動作笑道。
“哈哈哈!猴哥你說的情深麵熟,是不是你知道人家的名字,人家聽過你大鬧天宮的名聲,就算了?”
陳啟幾人都被猴子這一番話語動作逗得莞爾一笑,八戒更是毫不客氣的邊笑邊揭起猴子的短來。
“哼哼,你個呆子,仰慕已久這個詞聽過沒?我聽過他的名聲,他聽過我的名聲,互相仰慕,再一見麵,不就是老友了?”
猴子也不介意八戒的話,擺了擺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起來。
這交情嘛,見麵互相通傳個姓名,再一攀扯,不就攀出來了?
四海八荒,就沒有他孫悟空交不了的朋友!
是夜,陳啟一行人尋了個地方紮營過夜。猴子在吃過八戒做的晚飯後,打了個嗝,便向陳啟打了個招呼,翻起筋鬥雲,直奔幽冥地界。
離去前,為防萬一,猴子還特地在營地周邊畫了一道圈子,正是一道安身法兒,省得有甚妖魔鬼怪趁他不在,前來暗害。
猴子的這一去,時間不長也不短,就在幾人坐在篝火前,等得開始打瞌睡時,猴子也就駕雲歸來了。
隻是回來的時候,猴子的臉色有些不太一般,臉上帶著些許的心虛,還不停的搓著手,探頭探腦的,一看就有異常。
雖在路上一陣嬉戲打鬧,但駕雲來到王宮上空後,兩人還是整了整神情衣著,下了雲頭,將手裏的渾金匣子規規矩矩遞給陳啟笑道。
而待猴子八戒歸來之時,招待陳啟,沙僧的禦宴自然早就結束了,兩人都被那國王請到了接待使臣貴客的殿建章宮裏飲茶。
如今見猴子兩人安然回歸,陳啟忙站起身來迎接,身後,沙僧,國王等人自然跟上不提。
“這就是祭賽國遺失的佛寶?”
接過猴子遞來的金匣,除卻老唐記憶裏,還從來沒有接觸過佛骨舍利的陳啟,心生好奇,索性為了長長見識,也為了安那國王的心。
當下便不猶豫,輕推匣口,露出了裏麵流光溢彩,綻放光明,半透明琉璃色,形狀並不規則的一塊溫潤玉石來。
‘這就是舍利子?’
看著匣口一開,散發出的光芒便將整個宮殿映的生輝熠熠,陳啟眼裏閃過一絲異色,雖知這光芒應該是正統的佛光,與人無害。
但還是不動聲色的往後挪了挪,將手裏的匣子遞給了一旁激動萬分,望眼欲穿的祭賽國國王。
舍利子是一種在佛教中被認為具有特殊意義的物質,它們被認為是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的象征,也是佛教信仰的重要象征之一。
因此,舍利子在佛教中被視為非常珍貴的物品,通常被供奉在寺廟中,供信徒們瞻仰和禮拜。
但這玩意的造就過程……
有些不太和諧。
一般是被傳說為佛陀,或者大德高僧在功行圓滿,圓寂之後,身體火化後剩下殘骸裏的產出物。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的本質上其實就是沒完全燒毀或者高溫熔煉下出現的骨灰結晶……
而且舍利子不僅出現的規律不定,其形狀和大小顏色等等都各不一樣,有紅有黑有白……像珍珠,像寶石像米粒等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吧,身體焚燒以後出現的結晶體顏色各異,還能散發光芒……
有沒有讓人想到很熟悉的一點?
據說在居裏夫人發現鐳元素這一放射性元素時,當時的普通民眾以及絕大部分科學家都沒認識到所謂“放射”對人體的危害。
(甚至居裏夫人及很多同時代的研究人員都因此喪命)
而因為“鐳”不需要充能就能發出幽幽綠光……
所以為了宣傳這一新發現的元素,當時的廣告商想出來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宣稱這個新元素“鐳”,具備極強大的能量,可以殺菌消毒,喝下去包治百病,甚至可以擊敗恐怖的癌症!(確實有效,就是勁大了點)
之後就以“鐳”為原料,發售了許多摻有“鐳”元素的飲料、衣物、化妝品……
如此操作之下,自然導致了當時大批的狂熱追求者,早早就英年早逝不說,死後的屍骨還不斷的散發幽幽綠光,連埋葬都需要用特製的鉛製棺材……
咳咳,當然,那都是上輩子的事了啊!上輩子的世界講究科學,所以要是上輩子的陳啟撞見這種能夠自主發光發熱的東西那自然是有多遠跑多遠。
而這金匣裏的舍利子自然也與什麽輻射啊,放射性無關,是真正正統神話裏,大德高僧圓寂後的產物,甚至大膽點,都有可能是某個佛陀成道前,亦或成道後下凡的化身圓寂後燒出來的。
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佛法!佛法無邊懂嗎?!
在心裏這樣強行說服著自己,但還是止不住的背後發涼,小心髒有點毛毛的陳啟,將這金匣合上,推了出去。
算了,這寶貝與貧僧無緣,大抵是佛法相性不合,還是拿遠點吧。
“就是此物!此物就是我國佛寶!”
與陳啟不同,祭賽國王接過這金匣子可是顯得興奮異常,雙手顫抖,看著匣子的目光十分火熱,要不是顧忌陳啟等人在身邊,他都恨不得將這匣子裏的舍利取出來親上兩口了!
不僅是因為這佛寶綻放光芒,更因為在國王眼裏,這哪是舍利子?
分明是自家王朝的威名,四夷的進貢,自己死後,足以傳唱的功績!
寡人在位時,雖有妖邪盜寶,但亦有佛陀菩薩下凡保佑,親取佛寶而回,致使四夷知國之威名,重返朝貢。
聽聽,多麽順耳,多麽完美!
寡人,是有仙佛庇護保佑的!
“咳咳,既然已經取回此寶,那貧僧師徒的任務業已功成,待將此物物歸原主,置回黃金寶塔塔頂,貧僧等人也當告辭離去了。”
看著國王激動的樣子,陳啟咳嗽了一聲提醒道。
醒醒,這東西是人家金光寺的吧?你因為那離譜的原因,治罪僧人也就罷了,不會還想當著貧僧的麵強取豪奪吧?
真要是這樣,貧僧今日也隻能動用拳腳,和你好好討論一番什麽叫“佛法無邊”了!
佛爺我打不了妖怪還打不了你?!
“啊,是極,是極,當重將其置回塔頂,好教四夷知我國重得天府青睞。”
國王被陳啟從幻想中拉回實際,忙點頭應道。
這舍利子雖然神異,但這國王也不是沒見過寶貝的目光短淺之輩,像這種可以發光的東西,例如夜明珠之流,他庫房裏還是足夠多的。
再加上陳啟等人當麵,還都是和尚打扮,他就算起了小心思,也不敢展露,早早就自我打散了。
而且這種東西肯定是要以佛法供奉的,他留著也要重鑄寶塔,選摘僧人日夜祈福誦念,既如此,還不如重新放回金光寺裏呢!
反正這寺裏的也是他的……
心裏打完算盤,國王這才注意到陳啟的後半截話,麵露不舍的邀請道:
“老佛這就離去?寡人還沒好好宴請老佛與三位菩薩,若容情,還請在舍國多留些時日吧,寡人也好多多感謝酬勞幾位之功。”
佛光哪有真佛厲害?
要是這幾位肯駐留下來助陣,寡人都敢直接打下四夷!
“陛下客氣了,貧僧等人還有取經重擔在肩,不便久留,此間既已功成,自當西行離去。
陛下若真心懷感激,還是多關心關心治下百姓吧,慈悲為懷,光明正大,方是正道。”
麵對國王的挽留,陳啟自然是禮貌拒絕了,甚至看在中午被請了一餐飯的份上,勸誡了這位一句。
當然,這位有沒有聽進去就不是陳啟能管的了。
另外,佛寶舍利子重歸黃金寶塔,也是一件大事。
在挽留陳啟等人無果後,國王率領著一眾文武大臣,並那些王宮侍衛,跟在陳啟一行人身後,眼看著猴子駕雲登上塔頂,將舍利子放好。
再複返地麵,取了一水囊灌入口中,最後朝著塔頂噴出一口水來,呼上一口氣
——但見風起雨淋,那黃金寶塔上,被九頭蟲和萬聖龍王汙穢的地方,就快速褪去了血色斑駁,霞光萬道,瑞氣千條,重顯光耀景象。
國王等人見了,皆喜不自勝,群情激昂,又試圖挽留陳啟等人。
挽留不得後,更是命人搬來金玉百箱,欲作功勞酬謝。
對此,陳啟還是選擇了堅辭不受,就連八戒這次都沒動心,搖著頭捂著眼,純當沒看見。
畢竟,這國王的謝禮其實早就付過了,隻是他猴哥還沒去取罷了。
一陣喧鬧過後,見陳啟等人油鹽不進,那國王也就熄了心思,乘著鑾駕,一路將陳啟等人送出了城外。
嗯,不用擔心通關文碟的事,那東西早在猴子和八戒離去的時候,陳啟就拿出來讓國王蓋章了。
當時見識過猴子,八戒兩人騰雲駕霧本事的國王,心中驚詫之下,早已將陳啟幾人視作佛陀菩薩,自然不會不允,大手一揮,印章即下。
不過這國王的糾纏沒了,另外一批人又纏上陳啟一行人了——正是金光寺剩下的僧人。
他們見識過了猴子的本事,又得神人托夢,認定了陳啟他們是佛陀菩薩在人間行走的化身。
一直跟在他們屁股後頭不散,說要同上西天,好隨他們修行服侍。
可猴子他們保陳啟一個凡人就夠麻煩的了,哪還有閑心閑力再保他們西行?
當即就逼得猴子拔出毫毛,變出來三四十隻斑斕猛虎,駭住了這些僧人,方才脫身。
“嘿嘿,這些家夥,也是惱人的很,想去西天就去,想修行就修行,反賴上我們作甚?”
收回毫毛的猴子,聽著身後隱隱約約還能聽到的僧人哭泣聲,嘴角一咧,雙手抱頭,昂著身子,大踏步向前說笑道。
“他們也知這西行路漫漫又凶險無比,故想搭個方便罷了。”
陳啟牽著白龍馬,手中錫杖一步一頓,笑著回應猴子道。
隻是先不說人多了拖延腳力,浪費時間,就是真心軟了,帶上他們,不同於陳啟自己,沒有諸神保佑的他們,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被沿路撞見的妖怪吃掉。
而且路上的武力擔當是猴子,顯然,他可不想當其他人的免費保姆,因此,陳啟也就沒怎麽動過拉其他凡人一起上路的心思。
“嗨呀,師父別替他們找補了,依我老豬看,他們哪裏是想跟著我們去西天?分明是以為我們是下凡曆練的佛陀菩薩,想跟著我們後頭,好沾點光,混上靈山得自在呢!”
八戒正和沙僧一左一右的挑著擔子,聞言撇了撇嘴不屑道。
對此,陳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人之常情嘛,他們這一行人之所以西行,最開始的目的不也是為了正果?
“對了,師父,”猴子在前頭領路,看見了天邊的斜陽,撓了撓頭,想起了什麽來道:
“今晚紮營以後,我老孫就去地府一趟,把先前應你的事辦了吧,省的拖著拖著,不小心給忘了。”
正好,他老孫也有一些私事要去地府一趟,兩事合在一起,剛剛好。
“嗯,此去路上小心點,若是事不可為,那便算了,莫要因此和十殿府君他們鬧起來。”
聽見猴子的話,陳啟微微沉默後,對猴子囑咐道。
他雖然管不平事,但一向量“力”而為。而這個“力”……大部分時候都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純粹仰仗猴子。
畢竟說到底,他也不過是一個凡人,很多事情他想辦到,完全就是有心無力,隻能借助猴子的力量。
而猴子雖然大多數時候和他一樣,樂於做些打抱不平的事,但其中也有不少的事情,完全是看在他的麵子上才會費心費力去做的。
既然如此,陳啟拜托猴子辦這種“私事”時,自然不會想讓猴子為難——猴子把他當作了良師益友,他亦然。
“放寬心,師父,我老孫的能耐你還不清楚?要知道,這天地間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
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仆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可都與我情深麵熟!”
猴子見了陳啟麵上的擔憂之色,轉過身來,一邊倒走,一邊故意蹭了蹭鼻子,雙手掄圓,嘴角一咧,搖頭晃腦,作起了搞怪誇張的動作笑道。
“哈哈哈!猴哥你說的情深麵熟,是不是你知道人家的名字,人家聽過你大鬧天宮的名聲,就算了?”
陳啟幾人都被猴子這一番話語動作逗得莞爾一笑,八戒更是毫不客氣的邊笑邊揭起猴子的短來。
“哼哼,你個呆子,仰慕已久這個詞聽過沒?我聽過他的名聲,他聽過我的名聲,互相仰慕,再一見麵,不就是老友了?”
猴子也不介意八戒的話,擺了擺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起來。
這交情嘛,見麵互相通傳個姓名,再一攀扯,不就攀出來了?
四海八荒,就沒有他孫悟空交不了的朋友!
是夜,陳啟一行人尋了個地方紮營過夜。猴子在吃過八戒做的晚飯後,打了個嗝,便向陳啟打了個招呼,翻起筋鬥雲,直奔幽冥地界。
離去前,為防萬一,猴子還特地在營地周邊畫了一道圈子,正是一道安身法兒,省得有甚妖魔鬼怪趁他不在,前來暗害。
猴子的這一去,時間不長也不短,就在幾人坐在篝火前,等得開始打瞌睡時,猴子也就駕雲歸來了。
隻是回來的時候,猴子的臉色有些不太一般,臉上帶著些許的心虛,還不停的搓著手,探頭探腦的,一看就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