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麵對如意真仙的感激,麵上自然是不在意的,淡淡笑著揮揮毛毛手,便算將這事揭過了。
隻是想著路上抽空好奇翻看過的這《五雷法》內容,對比於如意真仙的激動,猴子心裏還有些小小的不好意思:
唉,雷部那些人忒小氣,給我老孫的都是些什麽複雜繁亂的小道法門,祈個小雨還要上香禱告等審批回複什麽的,麻煩麻煩。
老龍王執掌行雲布雨之職,直接把老龍王喚來讓他下雨不就成了?
還是師父(菩提老祖)傳下來的法門方便好用,嗯,不過這師傳的法門,沒有師父的同意,我老孫一般可不想外傳啊。
所以,也隻能讓這如意老弟修這雷部傳下的“正統”《五雷法》了。
這邊廂如意真仙和猴子兩人之間行大禮謝過,一旁的陳啟也在心裏再次感歎:還是猴子的能耐麵子大啊!
上天隨便跑一趟,如意真仙剛被小紅攙扶著坐下,氣都沒喘勻幾口,猴子就拿著小冊子回來了。
果然,猴子就是這西遊路上的yyds(永遠滴神)!
暗暗向猴子豎了個大拇指,投去了個誇獎佩服等情緒的眼神後,陳啟得以重新開始他的計劃,對如意真仙單手豎掌笑道:
“如何?道友有了悟空送來的這本冊子,想來求雨祈風已經不在話下了,可願與我等一同前往女兒國國都,麵見國王?”
“自當如此!”
如意真仙喜笑顏開的拍了拍仔細收好在胸口的《五雷法》,隨即麵色一肅道:
“悟空兄弟願為我求來正法,此恩難報,小道也知聖僧與悟空兄弟的好意,待吩咐我那徒弟幾句,讓他照看好家門後。
便隨聖僧你們西去國都,麵見女王,商談這求雨祈風,保她境內風調雨順之事!”
“那就好,那就好,”眼瞅著計劃終於順利進行到了一半,陳啟有些心累的吐了口氣笑道,但他三言兩語間,也算知道了眼前道人的本性:
對親人的看重,嘴硬,知變通,不怎麽看重麵子,以及最重要的貪財!
這樣的如意真仙,哪怕陳啟給他找了條好營生,也實在放心不下這位的節操操守。
不提這落胎泉水他會不會遵守約定重新放手,還給女兒國國人的公用,就是這新給他找的求雨活計,陳啟都懷疑這貨可能會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一樣不停的漲價要錢……
甚至幹出像靈感大王一樣借風雨之事不斷勒索女兒國的事,陳啟都覺得不是不可能!
那到時候陳啟他們今日的一番好心不就反成了害女兒國陷入水深火熱,又誘導這把持不住的如意真仙走上邪路了嗎?
為了不讓這種悲劇事情發生,陳啟自然還會給如意真仙加個保險,當即笑眯眯的拉過猴子對如意真仙笑眯眯道:
“如意道友可願與我們移步一敘,貧僧還有一點小事與道友商談。”
正暢想未來,被幻想的金銀財寶砸滿周身的如意真仙,還念著猴子的贈術之恩,如何會拒絕?
欣然接受了陳啟的邀請,和陳啟猴子兩人尋了個偏房密談。
隻有紅孩兒一人,懵逼的坐在原位,被陳啟以“這是大人的談話,小孩子不能過來哦”為由,丟了下來。
不是,你個陰險和尚在胡言亂語什麽啊!小爺明明都三百多歲了,不比你個肉體凡胎的家夥多活了一百多倍?
額,等等,好像是十多倍來著。
紅孩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滿意的點點頭後,繼續在心裏聲討起陳啟來。
年齡都差了這麽多,憑什麽在你眼裏就我是孩子,你是大人啊?
還有你剛剛說的時候,雖然臉上在笑,實際上是威脅小爺吧?
該死的陰險和尚,到底背著小爺想幹嘛?!
有些抓狂的紅孩兒坐在原位,雙頰高高鼓起的想道。
隨即有些心煩意亂的紅孩兒一口氣喝光了桌上的茶水後,“嘭”的一聲擲下茶杯,惡狠狠的瞪向了一旁站立靜候的如意真仙大徒弟道:
“看什麽看?沒看見茶水都喝完了嗎?不知道添水去?難道讓小爺我親自去?二叔就是這樣教你的?”
老者道人:???
好好好,拿我出氣是吧?
我……我這就去添!
淪為出氣筒的道人站在原地想了想,驚覺自己在紅孩兒三人來了以後,還是聚仙庵底層地位的悲哀事實。
畢竟陳啟,猴子兩人不是如同往常一樣,前來求水,討好他的凡人,而是師父如意真仙的貴客,那毛臉雷公嘴的和尚更是收拾起他師父如意真仙來都是輕輕鬆鬆。
紅孩兒就更不必提了,大爺的親生兒子,師父的心肝寶貝,哪裏是他一個大徒弟能比的?
想明白了的老者道人苦笑著拱拱手,就乖乖前往了聚仙庵廚房添茶水去了。
而紅孩兒看著道人離去的背影,小眼珠子一轉,壞心思湧上心頭:嘿嘿,二叔你跟外人談話竟然不帶我是吧?看我這回不掏空你那廚房!
想罷,紅孩兒尾隨著老者道人離去,順手無比的,還從腰間抖摟出來了一個大麻袋!
(如意真仙:???不讓你去的不是聖僧唐三藏嗎?關我什麽事?)
聚仙庵一處偏房中。
如意真仙邀著陳啟,猴子兩人入座後,自己也尋了把椅子坐下後笑道:“聖僧,不知要與小道商談些什麽?還要特地丟下我那聖嬰侄兒?”
“阿彌陀佛,”陳啟唱了個喏,看著如意真仙正色道:“如意道友可知我們師徒一行人此次西行所為何事?”
“嗯,”見陳啟神色嚴肅了起來,如意真仙也收起了笑意,撫須正經回道:
“小道雖在此蝸居,但也略有耳聞,據說聖僧乃是欲前往西天世界,麵見佛祖如來,取得真經?”
“正是如此。”陳啟點了點頭肯定,這事隨著他們一行人西行鬧出的動靜,也算是廣為“人”知了,如意真仙隻要不聾不瞎,有個三五好友,便是在女兒國不怎麽挪窩,也會知道。
“貧僧也不瞞道友,我等幾人領受的觀音菩薩和唐皇法旨,前往西天取經,雖然一路上要經曆艱險磨難,殊為不易。
但菩薩也曾承諾與我等幾人功成之日,就是受正果之時。”
陳啟向著如意真仙娓娓道來,惹得妖仙微微羨慕的拱手祝賀道:
“原來如此麽?我隻知聖僧師徒一路堅定不移的要西去取經,更聽聞過關於聖僧肉身的荒誕傳聞,卻不知聖僧等人功成後有如此大的好處。”
“想聖僧如此慈悲多智,悟空兄弟又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不輸我那兄長牛魔王,這西行之路雖然艱難險阻,但對聖僧你們來說肯定不是問題,小道先在此提前恭賀了!”
如意真仙羨慕的是陳啟幾人竟然如此輕易,就能獲得西方的正果,從此以後稱佛做祖,有西方供奉,好不快活。
尤其是眼前的陳啟,更是一介肉體凡胎,隻要走完西遊路,就可以一步登天——用屁股想想,都知道西方給這二人的果位不會低。
畢竟觀音菩薩如此大費周章,連被佛祖親自鎮封的孫悟空都放出來了,就為保唐僧西行,顯然這取經對於西方意義非凡。
更何況眼前二人裏麵還有一個可是曾經嫌棄官小品低就敢反天的慣犯!
且交過手後,如意真仙確信,這猴子當年的威名不是吹噓的,一身武藝戰力,絕不輸於自家兄長牛魔王!
既然如此,西方為了安撫孫悟空,就算給不了佛位,菩薩之位也是跑不了的。
而這唐三藏乃是孫悟空名義上的師父,隻要有這個名頭在,像天庭,西方這種看重麵子秩序的地方,給其的果位,最起碼就不會差於孫悟空!
可以說,眼前兩人最低都是未來的兩尊菩薩!
至於取經路上的磨難,如意真仙直接無視了,有這孫悟空保駕護航,什麽磨難過不去?
不過如意真仙雖然微微有些羨慕,思及自己這些年一步一步的修行成就,對比眼前這位凡人聖僧,更是有種說不出的感慨。
但實際上從心底來說,也就僅此而已了。
是,得正果對於普通修行者來說,確實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打破了腦袋都要搶來一個機會。
但對於如意真仙來說,嘛,就這樣吧。
畢竟得了正果,也意味著背上了職責枷鎖,哪有他如今來得瀟灑快活?
反正他自己也算得了道的真仙,壽命一時無虞,背後還有著好大哥撐腰,也不怕被人欺負。
既然如此,何必上趕著給人當差?
像他兄長牛魔王,也是這個心思,在人間逍遙多少年了?
不然以兄長的能力,去西方也不是不能混個菩薩果位來,隻是沒必要罷了。
咳咳,就是背後沒了依靠供奉,得自食其力,日子嘛,也會過得比較緊湊……
“道友過譽了,過譽了,這正果還得等我們取到真經再說呢!如今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不足為恃。”
陳啟先是苦笑著拒絕了如意真仙的提前開香檳,才繼續道:
“貧僧提到此事,非是為向道友炫耀,而是要向道友說明,菩薩雖然對我師徒許了諾,但是……”
陳啟看了一眼房間外,意有所指道:“這裏麵可沒有聖嬰,他隻是貧僧路上恰逢其會,見其雖然頑劣,卻不是無可救藥,又剛好其與悟空有著緣分在,所以才特意帶在了身旁管教一番的。”
“聖僧的意思是?”
如意真仙聞言皺了皺眉頭,聽出了陳啟的意思。
對啊,唐三藏他們去往西方,是為了真經和果位,自家大侄子隨他們前去幹啥?
真經?
普度眾生?笑死,跟他們一家子有個屁關係!
果位?
他那個侄兒可是他家大哥大嫂唯一的獨苗苗,除非是特別了不得的果位,不然他家怎麽甘心這年紀小小的家夥就出家領職,等閑不得回門不說,以後還不能再娶妻生子了?
他大嫂知道了,得氣到三月吃不下飯!
他大哥就不一定了,估摸著半喜半憂,畢竟他就是那樣一個渾人性子……
咳咳,將背後編排自家兄長的小心思放下,不動聲色的摸了摸後腦勺,如意真仙隻覺曾經被那一拳拳打在身上的地方,還在隱隱作痛。
“所以貧僧的意思是,聖嬰若隨我前往西天,貧僧不僅不能打包票給他討來果位不說,這果位也不一定就是他以及令兄令嫂需要的,所以……”
陳啟看了一眼如意真仙,忽的笑眯眯道:“所以道友可否告知貧僧,若我們繼續西行下去,還需多久便會碰見令兄令嫂,牛魔王夫婦?”
“這,聖僧此言何意?”
如意真仙袖袍下的雙手微微一抖,麵上卻一副聽不懂的訝異樣道。
不好,這唐三藏怎麽會知道嫂子他們要在火焰山堵他們?!
“如意道友何必遮遮掩掩?貧僧既然如此詢問,自然是已經提前知道消息的。”
陳啟看著如意真仙裝糊塗的樣子,好笑的搖了搖頭揭穿道。
“你們是從哪裏得知的?”
如意真仙沉默了,沉默了稍許時間後,第一次在陳啟等人麵前露出了陰沉的神色,一字一句詢問道。
“是在聖嬰那裏得知的。”
陳啟看著如意真仙好似要翻臉的神情,毫不擔憂的繼續笑眯眯道。
這就是為什麽他要把猴子也拉過來的原因了。
“聖嬰如何會告訴你們這種消息?”
如意真仙攥緊了拳頭,隻覺這癡呆和尚在當他像其一般癡愚,說些根本經不起推敲的蠢話。
他那侄兒雖然有些衝動,和他大哥一樣喜歡大意發渾,可怎麽會連這種事情都告訴他們?
“呃……道友誤會了,”陳啟眨了眨眼,笑道:“聖嬰那孩子雖然有時候呆呆的,但這種事還是壓在了心底,守口如瓶,從未與我們說過。”
“隻是吧,這孩子太好懂了,很多事情都寫在臉上,貧僧隻是隨便掃一眼,就看出來他在想什麽了。”
“他被我們帶在身邊後,雖然寫信給牛魔王施主他們後,沒有等來人救他,但從未氣餒,老老實實的隨著我們西行。”
“但在過了通天河以後,這孩子看著西邊卻經常發呆癡笑,他又不像我們一樣盼著西天的真經,那為何如此?”
“想來,便是有人在西邊,且是對他很重要,能救他離開的人物。”
“我想,那人便是令兄牛魔王夫婦?”
陳啟看著咬牙切齒的如意真仙,笑吟吟道。
隻是想著路上抽空好奇翻看過的這《五雷法》內容,對比於如意真仙的激動,猴子心裏還有些小小的不好意思:
唉,雷部那些人忒小氣,給我老孫的都是些什麽複雜繁亂的小道法門,祈個小雨還要上香禱告等審批回複什麽的,麻煩麻煩。
老龍王執掌行雲布雨之職,直接把老龍王喚來讓他下雨不就成了?
還是師父(菩提老祖)傳下來的法門方便好用,嗯,不過這師傳的法門,沒有師父的同意,我老孫一般可不想外傳啊。
所以,也隻能讓這如意老弟修這雷部傳下的“正統”《五雷法》了。
這邊廂如意真仙和猴子兩人之間行大禮謝過,一旁的陳啟也在心裏再次感歎:還是猴子的能耐麵子大啊!
上天隨便跑一趟,如意真仙剛被小紅攙扶著坐下,氣都沒喘勻幾口,猴子就拿著小冊子回來了。
果然,猴子就是這西遊路上的yyds(永遠滴神)!
暗暗向猴子豎了個大拇指,投去了個誇獎佩服等情緒的眼神後,陳啟得以重新開始他的計劃,對如意真仙單手豎掌笑道:
“如何?道友有了悟空送來的這本冊子,想來求雨祈風已經不在話下了,可願與我等一同前往女兒國國都,麵見國王?”
“自當如此!”
如意真仙喜笑顏開的拍了拍仔細收好在胸口的《五雷法》,隨即麵色一肅道:
“悟空兄弟願為我求來正法,此恩難報,小道也知聖僧與悟空兄弟的好意,待吩咐我那徒弟幾句,讓他照看好家門後。
便隨聖僧你們西去國都,麵見女王,商談這求雨祈風,保她境內風調雨順之事!”
“那就好,那就好,”眼瞅著計劃終於順利進行到了一半,陳啟有些心累的吐了口氣笑道,但他三言兩語間,也算知道了眼前道人的本性:
對親人的看重,嘴硬,知變通,不怎麽看重麵子,以及最重要的貪財!
這樣的如意真仙,哪怕陳啟給他找了條好營生,也實在放心不下這位的節操操守。
不提這落胎泉水他會不會遵守約定重新放手,還給女兒國國人的公用,就是這新給他找的求雨活計,陳啟都懷疑這貨可能會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一樣不停的漲價要錢……
甚至幹出像靈感大王一樣借風雨之事不斷勒索女兒國的事,陳啟都覺得不是不可能!
那到時候陳啟他們今日的一番好心不就反成了害女兒國陷入水深火熱,又誘導這把持不住的如意真仙走上邪路了嗎?
為了不讓這種悲劇事情發生,陳啟自然還會給如意真仙加個保險,當即笑眯眯的拉過猴子對如意真仙笑眯眯道:
“如意道友可願與我們移步一敘,貧僧還有一點小事與道友商談。”
正暢想未來,被幻想的金銀財寶砸滿周身的如意真仙,還念著猴子的贈術之恩,如何會拒絕?
欣然接受了陳啟的邀請,和陳啟猴子兩人尋了個偏房密談。
隻有紅孩兒一人,懵逼的坐在原位,被陳啟以“這是大人的談話,小孩子不能過來哦”為由,丟了下來。
不是,你個陰險和尚在胡言亂語什麽啊!小爺明明都三百多歲了,不比你個肉體凡胎的家夥多活了一百多倍?
額,等等,好像是十多倍來著。
紅孩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滿意的點點頭後,繼續在心裏聲討起陳啟來。
年齡都差了這麽多,憑什麽在你眼裏就我是孩子,你是大人啊?
還有你剛剛說的時候,雖然臉上在笑,實際上是威脅小爺吧?
該死的陰險和尚,到底背著小爺想幹嘛?!
有些抓狂的紅孩兒坐在原位,雙頰高高鼓起的想道。
隨即有些心煩意亂的紅孩兒一口氣喝光了桌上的茶水後,“嘭”的一聲擲下茶杯,惡狠狠的瞪向了一旁站立靜候的如意真仙大徒弟道:
“看什麽看?沒看見茶水都喝完了嗎?不知道添水去?難道讓小爺我親自去?二叔就是這樣教你的?”
老者道人:???
好好好,拿我出氣是吧?
我……我這就去添!
淪為出氣筒的道人站在原地想了想,驚覺自己在紅孩兒三人來了以後,還是聚仙庵底層地位的悲哀事實。
畢竟陳啟,猴子兩人不是如同往常一樣,前來求水,討好他的凡人,而是師父如意真仙的貴客,那毛臉雷公嘴的和尚更是收拾起他師父如意真仙來都是輕輕鬆鬆。
紅孩兒就更不必提了,大爺的親生兒子,師父的心肝寶貝,哪裏是他一個大徒弟能比的?
想明白了的老者道人苦笑著拱拱手,就乖乖前往了聚仙庵廚房添茶水去了。
而紅孩兒看著道人離去的背影,小眼珠子一轉,壞心思湧上心頭:嘿嘿,二叔你跟外人談話竟然不帶我是吧?看我這回不掏空你那廚房!
想罷,紅孩兒尾隨著老者道人離去,順手無比的,還從腰間抖摟出來了一個大麻袋!
(如意真仙:???不讓你去的不是聖僧唐三藏嗎?關我什麽事?)
聚仙庵一處偏房中。
如意真仙邀著陳啟,猴子兩人入座後,自己也尋了把椅子坐下後笑道:“聖僧,不知要與小道商談些什麽?還要特地丟下我那聖嬰侄兒?”
“阿彌陀佛,”陳啟唱了個喏,看著如意真仙正色道:“如意道友可知我們師徒一行人此次西行所為何事?”
“嗯,”見陳啟神色嚴肅了起來,如意真仙也收起了笑意,撫須正經回道:
“小道雖在此蝸居,但也略有耳聞,據說聖僧乃是欲前往西天世界,麵見佛祖如來,取得真經?”
“正是如此。”陳啟點了點頭肯定,這事隨著他們一行人西行鬧出的動靜,也算是廣為“人”知了,如意真仙隻要不聾不瞎,有個三五好友,便是在女兒國不怎麽挪窩,也會知道。
“貧僧也不瞞道友,我等幾人領受的觀音菩薩和唐皇法旨,前往西天取經,雖然一路上要經曆艱險磨難,殊為不易。
但菩薩也曾承諾與我等幾人功成之日,就是受正果之時。”
陳啟向著如意真仙娓娓道來,惹得妖仙微微羨慕的拱手祝賀道:
“原來如此麽?我隻知聖僧師徒一路堅定不移的要西去取經,更聽聞過關於聖僧肉身的荒誕傳聞,卻不知聖僧等人功成後有如此大的好處。”
“想聖僧如此慈悲多智,悟空兄弟又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不輸我那兄長牛魔王,這西行之路雖然艱難險阻,但對聖僧你們來說肯定不是問題,小道先在此提前恭賀了!”
如意真仙羨慕的是陳啟幾人竟然如此輕易,就能獲得西方的正果,從此以後稱佛做祖,有西方供奉,好不快活。
尤其是眼前的陳啟,更是一介肉體凡胎,隻要走完西遊路,就可以一步登天——用屁股想想,都知道西方給這二人的果位不會低。
畢竟觀音菩薩如此大費周章,連被佛祖親自鎮封的孫悟空都放出來了,就為保唐僧西行,顯然這取經對於西方意義非凡。
更何況眼前二人裏麵還有一個可是曾經嫌棄官小品低就敢反天的慣犯!
且交過手後,如意真仙確信,這猴子當年的威名不是吹噓的,一身武藝戰力,絕不輸於自家兄長牛魔王!
既然如此,西方為了安撫孫悟空,就算給不了佛位,菩薩之位也是跑不了的。
而這唐三藏乃是孫悟空名義上的師父,隻要有這個名頭在,像天庭,西方這種看重麵子秩序的地方,給其的果位,最起碼就不會差於孫悟空!
可以說,眼前兩人最低都是未來的兩尊菩薩!
至於取經路上的磨難,如意真仙直接無視了,有這孫悟空保駕護航,什麽磨難過不去?
不過如意真仙雖然微微有些羨慕,思及自己這些年一步一步的修行成就,對比眼前這位凡人聖僧,更是有種說不出的感慨。
但實際上從心底來說,也就僅此而已了。
是,得正果對於普通修行者來說,確實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打破了腦袋都要搶來一個機會。
但對於如意真仙來說,嘛,就這樣吧。
畢竟得了正果,也意味著背上了職責枷鎖,哪有他如今來得瀟灑快活?
反正他自己也算得了道的真仙,壽命一時無虞,背後還有著好大哥撐腰,也不怕被人欺負。
既然如此,何必上趕著給人當差?
像他兄長牛魔王,也是這個心思,在人間逍遙多少年了?
不然以兄長的能力,去西方也不是不能混個菩薩果位來,隻是沒必要罷了。
咳咳,就是背後沒了依靠供奉,得自食其力,日子嘛,也會過得比較緊湊……
“道友過譽了,過譽了,這正果還得等我們取到真經再說呢!如今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不足為恃。”
陳啟先是苦笑著拒絕了如意真仙的提前開香檳,才繼續道:
“貧僧提到此事,非是為向道友炫耀,而是要向道友說明,菩薩雖然對我師徒許了諾,但是……”
陳啟看了一眼房間外,意有所指道:“這裏麵可沒有聖嬰,他隻是貧僧路上恰逢其會,見其雖然頑劣,卻不是無可救藥,又剛好其與悟空有著緣分在,所以才特意帶在了身旁管教一番的。”
“聖僧的意思是?”
如意真仙聞言皺了皺眉頭,聽出了陳啟的意思。
對啊,唐三藏他們去往西方,是為了真經和果位,自家大侄子隨他們前去幹啥?
真經?
普度眾生?笑死,跟他們一家子有個屁關係!
果位?
他那個侄兒可是他家大哥大嫂唯一的獨苗苗,除非是特別了不得的果位,不然他家怎麽甘心這年紀小小的家夥就出家領職,等閑不得回門不說,以後還不能再娶妻生子了?
他大嫂知道了,得氣到三月吃不下飯!
他大哥就不一定了,估摸著半喜半憂,畢竟他就是那樣一個渾人性子……
咳咳,將背後編排自家兄長的小心思放下,不動聲色的摸了摸後腦勺,如意真仙隻覺曾經被那一拳拳打在身上的地方,還在隱隱作痛。
“所以貧僧的意思是,聖嬰若隨我前往西天,貧僧不僅不能打包票給他討來果位不說,這果位也不一定就是他以及令兄令嫂需要的,所以……”
陳啟看了一眼如意真仙,忽的笑眯眯道:“所以道友可否告知貧僧,若我們繼續西行下去,還需多久便會碰見令兄令嫂,牛魔王夫婦?”
“這,聖僧此言何意?”
如意真仙袖袍下的雙手微微一抖,麵上卻一副聽不懂的訝異樣道。
不好,這唐三藏怎麽會知道嫂子他們要在火焰山堵他們?!
“如意道友何必遮遮掩掩?貧僧既然如此詢問,自然是已經提前知道消息的。”
陳啟看著如意真仙裝糊塗的樣子,好笑的搖了搖頭揭穿道。
“你們是從哪裏得知的?”
如意真仙沉默了,沉默了稍許時間後,第一次在陳啟等人麵前露出了陰沉的神色,一字一句詢問道。
“是在聖嬰那裏得知的。”
陳啟看著如意真仙好似要翻臉的神情,毫不擔憂的繼續笑眯眯道。
這就是為什麽他要把猴子也拉過來的原因了。
“聖嬰如何會告訴你們這種消息?”
如意真仙攥緊了拳頭,隻覺這癡呆和尚在當他像其一般癡愚,說些根本經不起推敲的蠢話。
他那侄兒雖然有些衝動,和他大哥一樣喜歡大意發渾,可怎麽會連這種事情都告訴他們?
“呃……道友誤會了,”陳啟眨了眨眼,笑道:“聖嬰那孩子雖然有時候呆呆的,但這種事還是壓在了心底,守口如瓶,從未與我們說過。”
“隻是吧,這孩子太好懂了,很多事情都寫在臉上,貧僧隻是隨便掃一眼,就看出來他在想什麽了。”
“他被我們帶在身邊後,雖然寫信給牛魔王施主他們後,沒有等來人救他,但從未氣餒,老老實實的隨著我們西行。”
“但在過了通天河以後,這孩子看著西邊卻經常發呆癡笑,他又不像我們一樣盼著西天的真經,那為何如此?”
“想來,便是有人在西邊,且是對他很重要,能救他離開的人物。”
“我想,那人便是令兄牛魔王夫婦?”
陳啟看著咬牙切齒的如意真仙,笑吟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