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母親親啟:


    見字如麵,兒在六百裏鑽頭號山修行,卻巧遇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去西天拜佛取經的師父一行人。


    蒙聖僧唐三藏師父不棄,父王的結拜兄弟齊天大聖孫悟空叔叔引薦,兒深感到聖僧的佛法廣大,自身的修行不足,故拜入了聖僧門下做一童子,願隨其一路西去修行,完善己道。


    兒已數月不曾前去拜見侍奉父母,今隨師父西行,不知何年才能再相見。


    惟願父母安康,諸行有常,可諒解孩兒的不孝之處。


    另:兒在此使喚山神土地,欠下薪資若幹,請父王母親見信後,速發薪金償還,以了斷因果。(附:各山神土地的薪資條以及計算清單)


    不孝子牛聖嬰留


    …………


    在笑眯眯的陳啟和猴子的暴力鎮壓下,紅孩兒不僅飽含熱淚的接受了自己多了一個叫小紅的愛稱,並且在猴子的“親切”指導下,親筆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了手底下的一眾小妖。


    “雲裏霧,急如火,你們都認得老大王家吧?”


    紅孩兒將書信遞給為首的健將,確認了一遍道。


    “大王放心,我等都認得。”六健將看著赤紅眼眶的紅孩兒,感受到那份猶如托孤般的信任感,莊重的點頭道。


    “好,那你們就帶著我的書信,日夜兼程,速速送到老大王手上,切莫讓我父王,還有這些欠了賠償的地袛久等,知道吧?”


    紅孩兒咬著牙,看著遠處的那些山神土地,加重了語氣道。


    (快去找我父王母親,搖人前來救我!到時候再讓這些落井下石的毛神好看!)


    而那些健將妖精也都會意的點頭道:“大王放心,我等一定速去速回!”


    (大王放心!我們拚了命也要用最快速度將信送到老大王手上,讓他來救你!)


    那邊紅孩兒和手底下的小妖,臨別相敘,說著話裏有話的囑托。


    這邊廂,則是猴子笑著安撫那些略微惶恐的土地山神道:


    “放寬心,我那老大哥我了解,最為好麵,如今他親兒子,我大侄子還在我老孫身邊,他收到信件,肯定不會找你們麻煩,要先找也是找我老孫!”


    “你們要是真怕了,等什麽時候聽到我老孫被他收拾了的消息,再跑路不遲。”


    “不過,就憑他麽?哈哈,還收拾不了我老孫!你們有我撐腰,屆時有小妖送來賠償,照收就是。”


    “還有那些薪資,這天底下,哪還有白使喚人不給錢的道理?”


    “他們給了,你們收著就是!”


    兩邊近乎同時送走了山神土地和小妖,待完事了的紅孩兒看著離去的小妖背影發呆時,猴子也在此時將毛茸大手蓋在他的頭上,狠狠搓弄了番笑道:


    “還在看什麽?怎麽,舍不得他們了?”


    “哼!小爺隻是在想什麽時候那封信能送到父王母親那裏!”


    然後等他們來給你們好看!


    紅孩兒一把拍開猴子的大手,冷著臉道。


    “哦?小小年紀,知錯就改嘛,盼著大哥大嫂替你發薪金補償?好,很好,不愧是我孫悟空的大侄子!”


    猴子明知道紅孩兒的意思,還是故意拍著他的肩膀取笑道。


    隨後更是邊拉著鼓起臉頰的紅孩兒向陳啟走去,邊笑道:“走啦,莫想那些有的沒的了,先隨你叔叔我西行去吧!”


    “要是表現良好的話,我會讓師父酌情早點放你回家哦~”


    那裏,收拾好行李,挑著擔子的八戒沙僧,以及牽著白龍馬的陳啟,皆在那穿過了枝葉樹杈,散落的碎金光斑林蔭下,笑盈盈的等著他們。


    隻可惜,迎接紅孩兒的,不僅僅是其他人的笑容,還有那陰險狡猾的唐僧,一句句笑眯眯的問話。


    “小紅,你讀過書嗎?”


    “讀的什麽書?讀了幾年了?”


    …………


    小紅是讀過書的,更是在鐵扇公主的督促下,讀過不少的道家典籍。


    畢竟要是沒這些知識打底,人家也練不成三昧真火不是?


    真論起來,上輩子的陳啟,十個加起來,在道教文化底蘊上都不一定比得上人家。


    不過沒關係,誰讓紅孩兒現在是陳啟的童子呢?


    於是……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


    離了號山已經一個多月了,陳啟一行西去的隊伍裏,多了個小娃娃,正咬牙切齒的背誦著一篇名為《勸學》的古文。


    該死,小爺為什麽要念這勞什子文章?


    還要這麽羞恥的大聲念誦?


    這該死的唐朝和尚,就是故意在羞辱我!


    紅孩兒越想越氣,背誦?背個鳥!


    一把合了這陳啟抄寫的文章,紅孩兒閉上了嘴,一言不發,踢踏著地上的土坷草結,悶著頭趕起路來。


    “怎麽不念了?”


    正看著風景,聽著紅孩兒背誦,懷念青春的陳啟,回過頭來笑問道。


    這一個多月來,他對紅孩兒也不是來什麽耳提麵命的嘮叨教導,隻是默寫了些自己學習過的,在老唐記憶裏也有的古文,詩歌詞。


    都是些闡述哲理,導人向善的,特意用來磨一磨紅孩兒的性子,讓他在路上朗誦背的。


    嗯,書接上言,陳啟被紅孩兒在某些文化上麵碾壓的情況,是不能算上老唐的哦……


    (老唐:沒文化?這詞能和我扯上關係?)


    而被陳啟問起,紅孩兒的眼珠子轉了轉,低著頭悶聲道:


    “這都寫錯了,還背什麽?”


    “寫錯了?”陳啟撓了撓光頭,有些疑惑,不應該呀,這是我參考老唐的記憶寫的啊?怎麽會錯?


    於是接過了紅孩兒手裏的紙張,翻看掃視道:“錯哪了?”


    “錯在那句蟹六跪而二螯,這天下哪來的六隻腳的螃蟹?”


    紅孩兒暗暗勾起嘴角,指出錯漏道。


    螃蟹……螃蟹幾隻腳來著?


    陳啟被紅孩兒問得一懵,開始數起記憶裏螃蟹的腳來。


    還是一旁對吃的最有研究的八戒開口道:


    “是啊,師父,這螃蟹除了兩隻鉗子,都是八隻腿的,哪有六隻腳的?”


    “莫不是你寫錯了?”


    見猴子在內的幾個徒弟都看向自己,陳啟當場陷入了沉思。


    不是,真是我寫錯了?


    但反複回憶了記憶裏的文章,陳啟肯定,不是他錯了,是荀子那個大佬錯了!


    於是淡定的對幾個徒弟道:


    “不是為師寫錯了,乃是這文章裏就是這樣寫的,至於文章為什麽會這樣寫麽……”


    陳啟折騰起腦海裏的回憶,想起上輩子偶然聽過的說辭,開玩笑道:


    “又或許是寫這篇文章的那位囊中羞澀,沒吃過螃蟹,不清楚細節,所以才有此筆誤吧。”


    “…………”


    好牽強的解釋!


    眾徒弟一時無語,倒是八戒想起來了獻殷勤道:


    “師父啊,我們雖然囊中也不太寬裕,但你有我們這群好徒弟啊!”


    “隻要不犯戒,什麽樣的好東西,我們都能給你弄來,讓你嚐嚐鮮!”


    行了,謝謝你送我吃的鞭子了。


    八戒不提還好,一提這個,陳啟就想起當初發現猴子偷摘了人參果後,這呆子嘴裏的“孝心”了。


    可真夠哄堂大“孝”的。


    還有,我們的囊中不太寬裕的主要原因是誰你心裏沒點數嗎?


    翻了個白眼,正要謝過這呆子的殷勤,又忽聞那澎湃的水聲,笑道:


    “巧了,剛說到螃蟹,我就聽到水聲了,前麵怕是有條大河。”


    可惜,蝦蟹魚也算葷腥,除非是像上次流沙河的天賜良機,這次是吃不上河鮮了。


    一旁的八戒明顯也和陳啟想到一處了,歎口氣道:


    “師父啊,這河裏的東西又不能吃,還攔我們去路,這可算不上什麽好巧事。”


    “嗬,你這呆子,這西行之路,本就滿是崎嶇魔障,區區河流攔路,有什麽好歎氣的,遇山開路,逢河搭橋乘舟就是。”


    猴子雙手搭在肩頭橫背著著的金箍棒上,嗤笑了聲道:“要是取經取得輕易,哪還有我等的正果?”


    “哼,誰不知道啊,就你門清,喜歡教訓人!”八戒不滿的頂了頂行李,對一旁聽著他們吵鬧,兩隻眼亮晶晶起來的紅孩兒道:“大侄子,莫學你那叔叔,就好顯擺!”


    “嘿,你個呆子!”


    見八戒對著紅孩兒損他的麵子,猴子忍不住了,伸手就要八戒好看。


    卻被早有準備的八戒一個虛晃,挑著擔子躲過,咧嘴道:“嘿嘿,抓不著,抓不著!”


    一行人打打鬧鬧著,也走到了那傳出水聲的大河處。


    隻見眼前有了一條河流,黑水滔滔。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近觀不照人身影,遠望難尋樹木形。滾滾一地墨,滔滔千裏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


    “乖乖,這是哪家的大靛缸整個倒進去哩,整這麽黑!”


    八戒躲著猴子的追逐,挑著擔子,站在河邊停住了腳步感歎道。


    “不像是靛缸,更像是誰家在此洗筆硯的。”緊隨著趕到的沙僧也開著玩笑道。


    “去去去,哪家好人用這麽大的河來倒靛缸,洗筆硯?”


    見兩個師弟在河邊插科打諢起來,猴子故作嫌棄的趕趕手,趁機拍了拍八戒的腦袋幾下,才又搭起眼簾,了望一番後回頭對陳啟道:


    “師父啊,這河十來裏寬,我們得找渡口渡船了。”


    “那就沿著河邊找一找吧。”


    見著眼前河流裏漆黑如墨的河水,又動輒十裏寬闊,已經經曆過鷹愁澗,流沙河洗禮的陳啟,還是忍不住感到驚奇。


    更是蹲下了身,掬了一捧河水,聞了聞,沒甚異味,嚐……是不可能嚐的,隻散了這捧,又用手指攪了攪河水,見手指染了河水都變黑了幾度,站起身來,對其他人笑道:


    “這河水和普通河水無異,隻就異常的黑,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哼,這算什麽,你若是到了那火焰山,見到的場景才會讓你更驚訝。”


    紅孩兒抱著胳膊,在一旁淡淡道。


    這都一個多月了,父王和母親竟然還沒來救他。


    這讓紅孩兒不禁深深懷疑起那群送信的小妖是不是路上出了問題。


    不過在渡過最開始的慌張後,紅孩兒也就不擔心了。


    一來是父親雖然交的狐朋狗友多,但消息也一向靈通,自己受困唐僧的消息,他遲早能知道,到時自然會來救他。


    二來嘛……


    自然是紅孩兒發現這群和尚西去的路線——剛剛好和火焰山撞上了!


    這哪是去西天取經的路啊,這不就是他紅孩兒回家的路麽?


    哼哼,等到了火焰山,哼哼哼……


    “哦?火焰山的景色更絕嗎?希望有機會能讓貧僧一睹那風光吧。”


    早知會路過火焰山的陳啟在身上擦了擦手指,和紅孩兒對視一眼後笑著。


    嗬,你會得償所願的。x2


    紅孩兒也笑了,笑得十分開心。


    卻不知,和自己當初被吊在樹上時,笑得一樣。


    恍惚間,猴子好像不僅聽見了眼前的黑水翻湧的聲音,更聽見了別的壞水翻湧聲。


    猴子甩了甩頭,甩去那些奇怪的聲音後,忽的看見那上遊棹下一隻小船兒來,便指著船對陳啟笑道:


    “師父,駕舟渡我們的來了。”


    “真的是一駕小舟!”陳啟順著猴子的手指望去,有些驚訝。


    又想到上次這麽出場的,好像是鷹愁澗的水神……


    那沒事了。


    正常操作,勿驚。


    沙僧則在此時卸了擔子,攏掌大喊道:


    “哎!那船家!請來河邊一敘!”


    應是聽見了沙僧的大嗓門,那小船搖搖晃晃的行駛在河麵上,逐漸靠了岸,朝陳啟這邊轉來。


    待到了離他們岸邊兩米遠的位置,方才停了舟,一個穿著蓑衣,戴著鬥笠的船家探出頭來,拄槳打量著一行人道:


    “你們找我作甚?”


    “還請船家行個方便,渡我們過河。”


    沙僧憨厚一笑,對著船家行禮道。


    有求於人,除了紅孩兒還在那抱著胳膊,臭著臉外,其他人也都跟著行了一禮。


    “欸,不行不行,我這船小,又不是渡船,如何載得動你們這麽多人?你們想別得法子吧!”


    那船家聽了沙僧的要求,卻是搖著頭,擺著手推辭道,轉身就欲離去。


    …………


    某不知名處。


    三位老者正在河邊垂釣。


    居中濃眉長須老者忽的一笑,對左邊的老者笑道:“有人說你寫的文章錯漏,乃是因為囊中羞澀,吃不起螃蟹?”


    “哼,荒謬,我曾曆仕齊,楚,楚又有蟹之鄉之稱,如何沒有吃過螃蟹?”


    左邊的嚴肅老者拂了拂衣袖,有些不悅道。


    “哦,那是為何呢?”右邊的祥和老者笑問道。


    嚴肅老者眯了眯眼,盯著河麵上的浮漂,嘴角微微勾起,淡淡道:“師門不幸,出了個饞嘴愛偷吃的弟子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旅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天命玄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天命玄鳥並收藏西遊旅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