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多謝老官兒,多謝老官兒!”
見老君多少顧念舊情,給了自己一份麵子,猴子頓時喜笑顏開,拱著手對老君道謝起來。
而見眼前這猴子死皮賴臉的樣子,老君心累的歎了口氣,對那邊扇風煉丹的童子招手道:“去,給這猴子取一粒丹來。”
那銀仙童本低著頭扇風,見老君點名,眼珠子微轉了轉,起身領命,轉去了後麵的丹房裏。
自牆上取下一青皮葫蘆,傾倒出一丸,又複裝進地上的“紫金葫蘆”裏,狠狠搖了搖後,忍著惡心,倒回了手上,在袖袍上胡亂擦了擦,擦去那金丹上麵可疑的水漬後。
方才捧著金丹,走出丹房,低眉順眼的獻給了正等候的大聖。
老君看著那低頭的童子,眼皮微不可查的跳了跳,微挪遠了距離,對猴子突得和顏悅色道:
“止有此了,拿去吧,送你這一粒,醫活那皇帝,就算你的功果罷。”
猴子接過了金丹,眼珠子一轉,忽笑道:“且休忙,等我嚐嚐看,隻怕是假的,莫被他哄了。”
說完,撚起金丹就要往嘴裏丟去。
隻是老君看這猴子胡鬧,浪費金丹,卻不阻他,反和身旁的童子一樣,瞪大眼睛,嘴角上翹,就想看這猴王吞丹入腹。
隻是那金丹被猴子拋起,落得不是猴子的嘴裏,反被他一把撈住,握在了手心。
見那金丹沒進嘴,老君和童子的臉上都出現一股失望之色,再看那猴子,正冷笑著握拳望著他們呢!
“咳咳,你個猴頭胡鬧什麽?我這還魂丹可就這一粒了!哪容你浪費?所幸沒進你那無底洞的肚子裏,去休去休,快去救人吧,莫來擾我清淨了!”
老君心虛的咳了咳,方才佯怒對猴子揮袖驅趕道。
“嘿嘿,救人確實要緊,”猴子笑眯了眼,危險的目光落在一旁低頭瑟縮的銀仙童上,咧嘴一笑道:“待我老孫辦完最後一件事就走!”
說完,迅速握拳反抬,露出兩個手指關節,對著那銀仙童的後腦勺上狠狠的敲下,見那上麵快速鼓起個肉眼可見的大包後,才一轉身,風風火火的下界去了。
隻留下一陣大笑在兜率宮回響道:“哈哈哈!小銀角,想戲弄我老孫,你還嫩個十萬八千裏哩!”
兜率宮裏因猴子的一番動作,如何鬧的亂作一團,是不被猴子放在心上了。
反正猴子自己的心情還是蠻好的,回去的路上,見到輪值的增長天王,還有心思露出個大大的笑臉,點頭示意。
駭得增長天王忙招呼下屬,去天界查查,可曾丟了甚貴重珍奇好味之物!
…………
筋鬥雲不愧極速之名,千條瑞靄離瑤闕,萬道祥雲降世塵,須臾間便下了南天門,帶著猴子返回了旅店。
隻是在天上稍耽擱了些許時間,如今已是快正午時分了。
猴子推門而入,屋內三人等他等得正各自瞌睡,見他終於歸來,精神一振,方才自凳子,床邊坐起,上前喜迎。
猴子也握著拳,上前歡喜道:“師父,師弟,幸不辱命,我老孫已帶回金丹,可救這位國主了!”
說完,攤開手掌,露出掌心,那一顆黃澄澄的金丹。
見著那金丹,八戒不自覺的咽了口口水,也是喜上眉梢道:“哥嘞,還是你有麵子,說去兜率宮求丹,轉眼間也就求來了,快,快救活這國主吧。”
不然再拖下去,俺老豬怕也想嚐嚐金丹味道啊!
沙僧是個有眼力勁的,已自桌上拎起茶壺,隨侍在國主旁,隻等猴子喂丹。
猴子對八戒莫名的笑了笑,來到國主身邊,蹲下身子,撬開唇齒,將金丹塞進去,又示意沙僧將手裏的茶壺嘴對準國主,一口氣灌完一壺。
生生把金丹衝灌下肚,方才放下國主,後退開來,靜等這國主還魂。
隻是足足過去了半個時辰,倒是能聽見那國主肚子裏呼呼的亂響,卻不見身體有任何動彈的跡象。
“乖乖,這國主怎還不醒?我老豬聽他這肚子裏的動靜,不會是要竄了吧?我老豬肚子不舒服的時候,也是這模樣啊!”
八戒扯了扯旁邊等得打瞌睡的陳啟,麵色擔憂道。
“嗯?”
連續兩天沒怎麽睡好的陳啟,被八戒扯醒,看著躺在地上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國主,抹了把臉,捏著下巴猜測道:
“應該不是吧,國主落水三年未食,莫非是肚子餓的叫了?八戒你晚上肚子餓了,也是這般叫啊!”
“依我看,怕是餓得沒力氣動了,需要喂點粥水,讓他好有力氣起身!”
“他這三年沒吃,他落水前不是吃了嗎?”八戒持不同意見,他堅定認為這國主就是要排穢了,急需淨桶。
一旁回來後,去外間洗了好幾遍手的猴子,也在一旁有些心虛道:
“這金丹可是老君煉的,應該沒問題吧?我看還是師父說得對,這國主三年沒吃飯,餓得沒力氣了!”
還是沙僧看不下去了,攔住搬淨桶的八戒,無奈的對這三個不靠譜的師父和師兄道:
“師父,師兄啊,這是金丹之仙力也。自金丹入腹,卻就腸鳴了,腸鳴乃血脈和動,隻是氣絕不能回生,這國主的元氣盡絕了,還得個人度他一口氣便好。”
“哦,少口氣是吧?我老豬來救他!”
眼瞅著這國主離回魂就差臨門一腳了,還能撿點功勞。八戒聞言一樂,放下手裏的淨桶,扭身上前就要給國主吹一口大大的“口氣”。
隻是又被沙僧攔住,解釋道:“師兄啊,這度得是一口清氣,我們倆當和尚前,都吃過葷腥,牛羊不少食,卻是不可,唯有師父和大師兄方可。”
陳啟是因為老唐自小當和尚,一直是個胎裏素;猴子則是從小修持,咬鬆嚼柏,吃桃果為生。
所以在沙僧眼裏,兩個人才是一口清氣。
而看著烏雞國王那雖然長得英武,但嘴唇上還留著胡子的“硬漢”臉,陳啟扯了扯嘴角,主動抬頭望天開口道:
“咳咳,為師過流沙河前,因不忍那些魚蝦浪費,吃了不少,怕是不行了。”
而猴子看著剛吞下“金丹”的烏雞國王,也是尷尬笑道:“嗬嗬,沙師弟啊,這除了度氣,還有別的法子麽?不行我再去找個自小吃素的和尚來?”
流沙河那個鬼地方,哪來的魚蝦?要是有的話,我還至於餓的幹擺渡生意?
壞了,不會是我和二師兄打鬥的時候,打破了哪家水神的景池吧?
沙僧撓著頭,心頭滴下一滴冷汗,一時不知眼前的師父師兄在別扭什麽,又是打定主意再也不能回流沙河那個鬼地方了,便憋出了個主意道:
“大師兄你法力高強,一口清氣也許不用度過去,隻吹進去,效果應該也能一樣。”
“呼,好說,好說,我來試一試。”
鬆了口氣的猴子,聞言立馬蹲在國主身旁,捏住他的鼻子,小心掰開他的嘴唇,一口清氣被他遠距離吹入其中。
帶著些許技巧法力,這氣直透咽喉,下重樓,轉明堂,徑至丹田,從湧泉倒返泥垣宮。
“轟”
那國主肚內的腸鳴聲凝聚一起,大作一聲後,消失不見。
那國主也是猛的睜開了眼睛,對身前正看著自己的,莫名心虛笑的猴子拱手道謝,又翻身而起,對著陳啟拜下大禮道:
“師父啊!前日夜間還隻能在夢中以鬼魂之身拜謁申冤,今日卻複返凡塵!”
“師父此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啊,還請受我三禮!”
說罷,喜極而泣的烏雞國王,就是雙膝跪地,對著陳啟磕了三個響亮的頭。
陳啟見這位國主如此激動,多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忙避開了那三個響頭,上前攙扶道:
“國主啊,此番還陽之功,貧僧不敢占,全賴我徒弟之力也。”
“我那二徒弟月夜下辛苦為你背屍而回,大徒弟為救你,上三十三天求來的還魂金丹,三徒弟見多識廣,知你還陽需氣。”
“最後還是我大徒弟吹的一口清氣,助國主還陽的,國主要謝,還是謝他們吧,我一介凡人,此中並未立功。”
“欸,師父說得哪裏話,你是我們師父,若無你同意,我們又怎敢救得國主?如何沒有功勞?”
猴子聽了一笑,上前勸慰道。
便是八戒,沙僧也在一旁認同的點頭。
烏雞國王也是再向三位徒弟道謝後,再向陳啟感激拜道:“師父啊,我非是那不知好歹之人,豈能不知師父之功!”
“還望師父垂憐,也收我作弟子吧,此去西行,願執鞭墜鐙,伏侍老爺,同行上西天去也,以報師父重生之恩。”
嗯,這位倒是不結拜了,改拜師了。
對這些西遊路上,奇葩的各個國王,陳啟也是哭笑不得的扶起國主道:
“這西天路漫漫,非是凡人可走的,若帶上國主,不過是枉添冤魂,徒造罪孽罷了。”
“今既國主複生,便與我們一同前去朝拜吧,待降了那作亂的妖怪,國主重登大寶,善待這烏雞國內的黎民百姓,也就算是報答我們師徒的恩情了。”
一番感激拉扯後,這位烏雞國王,才肯停下了動作,平複了心中還陽轉生的激蕩喜悅。
而見國主已活,本還想吃頓午飯再去王宮的陳啟,被八戒扯了扯袖子,暗自提醒了好幾遍“禦宴,禦宴!”
也隻得遂了這呆子的意,帶上國主,一行人徑向王宮走去。
為了讓國主的登場更有震撼力和說服力,又委屈了烏雞國王,繼續穿著那水淋淋的衣服,隻在外麵披了一件八戒貢獻出來的外袍,罩在身上,再戴了一鬥笠一黑布蒙麵遮掩。
好在外麵正是烈日當空,倒也不愁這位國主好不容易回魂後,又因風寒纏綿病榻。
猴子頭前開路,八戒挑擔緊跟,中間走著陳啟和蒙麵戴笠的一個黑衣漢子,最後麵是牽著白龍馬的沙僧。
一行稍微有些奇怪的人,就這樣大搖大擺的走在街頭,在周邊人群的指指點點下,到了王宮門外,與閣門大使言道:
“勞駕,我等乃是自東土大唐而來的僧人,將要去往西天拜佛求經,今到此倒換關文,還請大使替我等上秉天聽。”
那大使聽聞此言,麵有異色,眼前人就是傳說中一路西行,留下無數誌怪小說的唐朝僧人?
竟至我烏雞國矣!
但隻是打量了一番眼前人,看向陳啟,猴子等人微微頷首,似乎在對應著心裏的印象,但在看到那蒙麵遮掩的黑衣漢子,眉頭一皺,正要開口相問。
斜剌裏穿出一隻手來,搭在大使肩上,“眼前人乃是自東土而來的大德聖僧、長老,豈能怠慢?還不去殿內通傳?”
原來是烏雞國的太子,他自昨天知道了真相,又知陳啟一行人的計劃。
自今日早朝時,就在左等右等。
隻是半天不見陳啟等人蹤影,急得下了朝,站在宮門城牆上不時張望。
如今見陳啟等人終於到來,方才下了宮牆,欲要上前相見。
但見那守門的黃門似要阻攔,急出聲為陳啟一行人解圍道。
而有了太子的命令,那黃門也不詢問了,恭敬的朝太子行禮,轉身急匆匆入了大殿,向上首的國王跪下啟奏道:
“朝門外有五眾僧人,言是東土唐國長老上西天拜佛求經,今至此倒換關文,不敢擅入,現在門外聽宣。”
“宣。”
長期一心處理朝政,日夜操勞不得休的假國王,哪有閑心看甚麽話本小說?
如今聽說有僧人前來倒換關文,正在翻看奏折,與大臣問對的他,隻輕抬了抬眼皮道。
有了假國王的命令,宮門侍衛痛快的放了陳啟一行人入朝。
便是真國主如今身形可疑,但有太子在側開道擔保,也無人敢質問。
眼睜睜的看著一眾人離去。
而太子在擔保時,看著那鬥笠下微微顫抖的黑衣蒙麵人,也是有些驚疑。
奇怪,聖僧他們不是說要帶我父屍骨上朝麽?
怎麽不見屍骨包袱,反多了個形跡可疑,又有些熟悉的人來?
莫非……
不待太子多想,一行人便已入朝登殿,直麵了那坐駕金鑾寶座,身穿龍袍,頭戴冠冕的妖魔假國王!
金殿中,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一個個威嚴端肅,像貌軒昂,正站在白玉階下,或威嚴,或好奇,或友善,或淡漠的凝視著他們。
見老君多少顧念舊情,給了自己一份麵子,猴子頓時喜笑顏開,拱著手對老君道謝起來。
而見眼前這猴子死皮賴臉的樣子,老君心累的歎了口氣,對那邊扇風煉丹的童子招手道:“去,給這猴子取一粒丹來。”
那銀仙童本低著頭扇風,見老君點名,眼珠子微轉了轉,起身領命,轉去了後麵的丹房裏。
自牆上取下一青皮葫蘆,傾倒出一丸,又複裝進地上的“紫金葫蘆”裏,狠狠搖了搖後,忍著惡心,倒回了手上,在袖袍上胡亂擦了擦,擦去那金丹上麵可疑的水漬後。
方才捧著金丹,走出丹房,低眉順眼的獻給了正等候的大聖。
老君看著那低頭的童子,眼皮微不可查的跳了跳,微挪遠了距離,對猴子突得和顏悅色道:
“止有此了,拿去吧,送你這一粒,醫活那皇帝,就算你的功果罷。”
猴子接過了金丹,眼珠子一轉,忽笑道:“且休忙,等我嚐嚐看,隻怕是假的,莫被他哄了。”
說完,撚起金丹就要往嘴裏丟去。
隻是老君看這猴子胡鬧,浪費金丹,卻不阻他,反和身旁的童子一樣,瞪大眼睛,嘴角上翹,就想看這猴王吞丹入腹。
隻是那金丹被猴子拋起,落得不是猴子的嘴裏,反被他一把撈住,握在了手心。
見那金丹沒進嘴,老君和童子的臉上都出現一股失望之色,再看那猴子,正冷笑著握拳望著他們呢!
“咳咳,你個猴頭胡鬧什麽?我這還魂丹可就這一粒了!哪容你浪費?所幸沒進你那無底洞的肚子裏,去休去休,快去救人吧,莫來擾我清淨了!”
老君心虛的咳了咳,方才佯怒對猴子揮袖驅趕道。
“嘿嘿,救人確實要緊,”猴子笑眯了眼,危險的目光落在一旁低頭瑟縮的銀仙童上,咧嘴一笑道:“待我老孫辦完最後一件事就走!”
說完,迅速握拳反抬,露出兩個手指關節,對著那銀仙童的後腦勺上狠狠的敲下,見那上麵快速鼓起個肉眼可見的大包後,才一轉身,風風火火的下界去了。
隻留下一陣大笑在兜率宮回響道:“哈哈哈!小銀角,想戲弄我老孫,你還嫩個十萬八千裏哩!”
兜率宮裏因猴子的一番動作,如何鬧的亂作一團,是不被猴子放在心上了。
反正猴子自己的心情還是蠻好的,回去的路上,見到輪值的增長天王,還有心思露出個大大的笑臉,點頭示意。
駭得增長天王忙招呼下屬,去天界查查,可曾丟了甚貴重珍奇好味之物!
…………
筋鬥雲不愧極速之名,千條瑞靄離瑤闕,萬道祥雲降世塵,須臾間便下了南天門,帶著猴子返回了旅店。
隻是在天上稍耽擱了些許時間,如今已是快正午時分了。
猴子推門而入,屋內三人等他等得正各自瞌睡,見他終於歸來,精神一振,方才自凳子,床邊坐起,上前喜迎。
猴子也握著拳,上前歡喜道:“師父,師弟,幸不辱命,我老孫已帶回金丹,可救這位國主了!”
說完,攤開手掌,露出掌心,那一顆黃澄澄的金丹。
見著那金丹,八戒不自覺的咽了口口水,也是喜上眉梢道:“哥嘞,還是你有麵子,說去兜率宮求丹,轉眼間也就求來了,快,快救活這國主吧。”
不然再拖下去,俺老豬怕也想嚐嚐金丹味道啊!
沙僧是個有眼力勁的,已自桌上拎起茶壺,隨侍在國主旁,隻等猴子喂丹。
猴子對八戒莫名的笑了笑,來到國主身邊,蹲下身子,撬開唇齒,將金丹塞進去,又示意沙僧將手裏的茶壺嘴對準國主,一口氣灌完一壺。
生生把金丹衝灌下肚,方才放下國主,後退開來,靜等這國主還魂。
隻是足足過去了半個時辰,倒是能聽見那國主肚子裏呼呼的亂響,卻不見身體有任何動彈的跡象。
“乖乖,這國主怎還不醒?我老豬聽他這肚子裏的動靜,不會是要竄了吧?我老豬肚子不舒服的時候,也是這模樣啊!”
八戒扯了扯旁邊等得打瞌睡的陳啟,麵色擔憂道。
“嗯?”
連續兩天沒怎麽睡好的陳啟,被八戒扯醒,看著躺在地上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國主,抹了把臉,捏著下巴猜測道:
“應該不是吧,國主落水三年未食,莫非是肚子餓的叫了?八戒你晚上肚子餓了,也是這般叫啊!”
“依我看,怕是餓得沒力氣動了,需要喂點粥水,讓他好有力氣起身!”
“他這三年沒吃,他落水前不是吃了嗎?”八戒持不同意見,他堅定認為這國主就是要排穢了,急需淨桶。
一旁回來後,去外間洗了好幾遍手的猴子,也在一旁有些心虛道:
“這金丹可是老君煉的,應該沒問題吧?我看還是師父說得對,這國主三年沒吃飯,餓得沒力氣了!”
還是沙僧看不下去了,攔住搬淨桶的八戒,無奈的對這三個不靠譜的師父和師兄道:
“師父,師兄啊,這是金丹之仙力也。自金丹入腹,卻就腸鳴了,腸鳴乃血脈和動,隻是氣絕不能回生,這國主的元氣盡絕了,還得個人度他一口氣便好。”
“哦,少口氣是吧?我老豬來救他!”
眼瞅著這國主離回魂就差臨門一腳了,還能撿點功勞。八戒聞言一樂,放下手裏的淨桶,扭身上前就要給國主吹一口大大的“口氣”。
隻是又被沙僧攔住,解釋道:“師兄啊,這度得是一口清氣,我們倆當和尚前,都吃過葷腥,牛羊不少食,卻是不可,唯有師父和大師兄方可。”
陳啟是因為老唐自小當和尚,一直是個胎裏素;猴子則是從小修持,咬鬆嚼柏,吃桃果為生。
所以在沙僧眼裏,兩個人才是一口清氣。
而看著烏雞國王那雖然長得英武,但嘴唇上還留著胡子的“硬漢”臉,陳啟扯了扯嘴角,主動抬頭望天開口道:
“咳咳,為師過流沙河前,因不忍那些魚蝦浪費,吃了不少,怕是不行了。”
而猴子看著剛吞下“金丹”的烏雞國王,也是尷尬笑道:“嗬嗬,沙師弟啊,這除了度氣,還有別的法子麽?不行我再去找個自小吃素的和尚來?”
流沙河那個鬼地方,哪來的魚蝦?要是有的話,我還至於餓的幹擺渡生意?
壞了,不會是我和二師兄打鬥的時候,打破了哪家水神的景池吧?
沙僧撓著頭,心頭滴下一滴冷汗,一時不知眼前的師父師兄在別扭什麽,又是打定主意再也不能回流沙河那個鬼地方了,便憋出了個主意道:
“大師兄你法力高強,一口清氣也許不用度過去,隻吹進去,效果應該也能一樣。”
“呼,好說,好說,我來試一試。”
鬆了口氣的猴子,聞言立馬蹲在國主身旁,捏住他的鼻子,小心掰開他的嘴唇,一口清氣被他遠距離吹入其中。
帶著些許技巧法力,這氣直透咽喉,下重樓,轉明堂,徑至丹田,從湧泉倒返泥垣宮。
“轟”
那國主肚內的腸鳴聲凝聚一起,大作一聲後,消失不見。
那國主也是猛的睜開了眼睛,對身前正看著自己的,莫名心虛笑的猴子拱手道謝,又翻身而起,對著陳啟拜下大禮道:
“師父啊!前日夜間還隻能在夢中以鬼魂之身拜謁申冤,今日卻複返凡塵!”
“師父此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啊,還請受我三禮!”
說罷,喜極而泣的烏雞國王,就是雙膝跪地,對著陳啟磕了三個響亮的頭。
陳啟見這位國主如此激動,多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忙避開了那三個響頭,上前攙扶道:
“國主啊,此番還陽之功,貧僧不敢占,全賴我徒弟之力也。”
“我那二徒弟月夜下辛苦為你背屍而回,大徒弟為救你,上三十三天求來的還魂金丹,三徒弟見多識廣,知你還陽需氣。”
“最後還是我大徒弟吹的一口清氣,助國主還陽的,國主要謝,還是謝他們吧,我一介凡人,此中並未立功。”
“欸,師父說得哪裏話,你是我們師父,若無你同意,我們又怎敢救得國主?如何沒有功勞?”
猴子聽了一笑,上前勸慰道。
便是八戒,沙僧也在一旁認同的點頭。
烏雞國王也是再向三位徒弟道謝後,再向陳啟感激拜道:“師父啊,我非是那不知好歹之人,豈能不知師父之功!”
“還望師父垂憐,也收我作弟子吧,此去西行,願執鞭墜鐙,伏侍老爺,同行上西天去也,以報師父重生之恩。”
嗯,這位倒是不結拜了,改拜師了。
對這些西遊路上,奇葩的各個國王,陳啟也是哭笑不得的扶起國主道:
“這西天路漫漫,非是凡人可走的,若帶上國主,不過是枉添冤魂,徒造罪孽罷了。”
“今既國主複生,便與我們一同前去朝拜吧,待降了那作亂的妖怪,國主重登大寶,善待這烏雞國內的黎民百姓,也就算是報答我們師徒的恩情了。”
一番感激拉扯後,這位烏雞國王,才肯停下了動作,平複了心中還陽轉生的激蕩喜悅。
而見國主已活,本還想吃頓午飯再去王宮的陳啟,被八戒扯了扯袖子,暗自提醒了好幾遍“禦宴,禦宴!”
也隻得遂了這呆子的意,帶上國主,一行人徑向王宮走去。
為了讓國主的登場更有震撼力和說服力,又委屈了烏雞國王,繼續穿著那水淋淋的衣服,隻在外麵披了一件八戒貢獻出來的外袍,罩在身上,再戴了一鬥笠一黑布蒙麵遮掩。
好在外麵正是烈日當空,倒也不愁這位國主好不容易回魂後,又因風寒纏綿病榻。
猴子頭前開路,八戒挑擔緊跟,中間走著陳啟和蒙麵戴笠的一個黑衣漢子,最後麵是牽著白龍馬的沙僧。
一行稍微有些奇怪的人,就這樣大搖大擺的走在街頭,在周邊人群的指指點點下,到了王宮門外,與閣門大使言道:
“勞駕,我等乃是自東土大唐而來的僧人,將要去往西天拜佛求經,今到此倒換關文,還請大使替我等上秉天聽。”
那大使聽聞此言,麵有異色,眼前人就是傳說中一路西行,留下無數誌怪小說的唐朝僧人?
竟至我烏雞國矣!
但隻是打量了一番眼前人,看向陳啟,猴子等人微微頷首,似乎在對應著心裏的印象,但在看到那蒙麵遮掩的黑衣漢子,眉頭一皺,正要開口相問。
斜剌裏穿出一隻手來,搭在大使肩上,“眼前人乃是自東土而來的大德聖僧、長老,豈能怠慢?還不去殿內通傳?”
原來是烏雞國的太子,他自昨天知道了真相,又知陳啟一行人的計劃。
自今日早朝時,就在左等右等。
隻是半天不見陳啟等人蹤影,急得下了朝,站在宮門城牆上不時張望。
如今見陳啟等人終於到來,方才下了宮牆,欲要上前相見。
但見那守門的黃門似要阻攔,急出聲為陳啟一行人解圍道。
而有了太子的命令,那黃門也不詢問了,恭敬的朝太子行禮,轉身急匆匆入了大殿,向上首的國王跪下啟奏道:
“朝門外有五眾僧人,言是東土唐國長老上西天拜佛求經,今至此倒換關文,不敢擅入,現在門外聽宣。”
“宣。”
長期一心處理朝政,日夜操勞不得休的假國王,哪有閑心看甚麽話本小說?
如今聽說有僧人前來倒換關文,正在翻看奏折,與大臣問對的他,隻輕抬了抬眼皮道。
有了假國王的命令,宮門侍衛痛快的放了陳啟一行人入朝。
便是真國主如今身形可疑,但有太子在側開道擔保,也無人敢質問。
眼睜睜的看著一眾人離去。
而太子在擔保時,看著那鬥笠下微微顫抖的黑衣蒙麵人,也是有些驚疑。
奇怪,聖僧他們不是說要帶我父屍骨上朝麽?
怎麽不見屍骨包袱,反多了個形跡可疑,又有些熟悉的人來?
莫非……
不待太子多想,一行人便已入朝登殿,直麵了那坐駕金鑾寶座,身穿龍袍,頭戴冠冕的妖魔假國王!
金殿中,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一個個威嚴端肅,像貌軒昂,正站在白玉階下,或威嚴,或好奇,或友善,或淡漠的凝視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