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又來了一個者行孫?他孫悟空的兄弟,還能是結果長出來的不成?一個接一個,有完沒完!”


    聽到小妖的匯報,金角大王氣得一拍石桌,杯中酒水激蕩不停道。


    “哥哥息怒,息怒,”銀角大王見兄長發怒,忙安放好手裏的玉淨瓶,上前寬慰道:


    “左右不過小弟我再出馬一回,如今這紫金葫蘆,玉淨瓶都化著猴頭,不得歇,且讓小弟我帶上芭蕉扇,煽他個萬火焚身,再看還有誰敢前來,打攪我們兄弟的好事。”


    “不用,賢弟安坐,先前已是讓你出馬一次,怎好事事勞煩?這次就讓我帶著七星劍,芭蕉扇迎敵,隻是如今接二連三的有孫悟空兄弟前來叫門,四件寶貝怕是不夠趁手。”


    “待我出去,燒死這新來的甚麽者行孫後,當安排手底下的小妖,前去壓龍山壓龍洞,找老母親討要回幌金繩,用以對敵。”


    金角大王先是怒氣衝衝的擺了擺手道,又想起了什麽,轉身離去前,對銀角大王囑咐道。


    “這……當初幌金繩被我們當作拜壽禮,送給了母親,如今再去討要,豈不顯得我兄弟言而無信,反複無常?”


    銀角大王聽完,有些猶豫道。


    “哎,莫憂此事,直接讓小妖請母親帶著幌金繩一同前來就是,就說我們兄弟捉到了東來的唐僧。”


    “那唐僧肉吃了一口,延年益壽,母親年歲已大,聽到我們這樣說,隻會覺得我們孝心可嘉哩!”


    金角大王穿齊披掛,頂盔貫甲,芭蕉扇插在後項衣領,背對著銀角大王揮揮手,便急匆匆的領著一眾小妖出門應戰去了。


    顯然,對於屢次三番打擾到他宴飲的“不速之客”,感到很是厭煩。


    而這衝天怒火,自然就該當者行孫這個倒黴蛋來承受了。


    及出了門,你看這金角大王何其威風?


    頭上盔纓光焰焰,腰間帶束彩霞鮮。身穿鎧甲龍鱗砌,上罩紅袍烈火然。圓眼睜開光掣電,鋼須飄起亂飛煙。


    七星寶劍輕提手,芭蕉扇子半遮肩。行似流雲離海嶽,聲如霹靂震山川。威風凜凜欺天將,怒帥群妖出洞前。


    見到了洞門前,叫囂的者行孫後,金角不愧與銀角兄弟相稱,心中發出了同樣的感歎後,劍指對方怒道:


    “你就是者行孫?為了孫悟空,行者孫而來?”


    這次前來叫陣的者行孫,不知道是不是看見了行者孫的下場,警覺了起來,閉口不言,隻提起鐵棒,對金角大王做出各種如勾手指,拍屁股之類的挑釁動作。


    氣得金角大王咬碎了鋼牙,也不同這潑猴怪廢話,收起七星劍,拔出後領別著的芭蕉扇,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呼喇的一扇子接一扇子的扇下。


    謔,這下可了不得了!


    隻見那芭蕉扇煽動間,熯天熾地,烈火飛騰!


    那火不是天上火,不是爐中火,也不是山頭火,也不是灶底火,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


    這扇也不是凡間常有之物,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乃是自開辟混沌以來產成的珍寶之物。


    用此扇,搧此火,煌煌燁燁,就如電掣紅綃;灼灼輝輝,卻似霞飛絳綺。


    更無一縷青煙,盡是滿山赤焰,隻燒得嶺上鬆翻成火樹,崖前柏變作燈籠。那窩中走獸貪性命,西撞東奔;這林內飛禽惜羽毛,高飛遠舉。


    如今足足煽夠了有七八下,金角大王才麵帶得意的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液,滿意的看著眼前的場景。


    隻覺心頭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忍不住點頭欣賞起來眼前的大火。


    這神火飄空燎,燒得石爛溪幹遍地紅!


    看這潑猴怪還能怎樣來打擾挑釁他!


    不出金角大王所料,這芭蕉扇一出,那叫者行孫的可惡猴子不過接觸到火焰一瞬,就被喚出的神火焚燒一空,就連手裏的鐵棒,都化為了灰燼!


    “嗬,這孫悟空的眼界也是不行了,拜的都是什麽兄弟?連我芭蕉扇一瞬都不能承擔!”


    見那猴怪焚得輕易快速,金角大王稍有些疑惑,便拋在了腦後,芭蕉扇乃是老爺的寶貝,燒死一個下界的野妖凡妖,如此輕易,豈不應當?


    隻是虧了他多煽了七八下,耗費了多餘的力氣!


    搖搖頭,掐訣收了神火,金角大王帶了手下群妖回洞,對正候著他的銀角大王擺擺手道:


    “這者行孫不濟事,不說與孫悟空相比,就連賢弟你收的行者孫都大大不如,難抵我神火天威,化作灰灰了。”


    見金角大王如此誇讚,銀角大王搖了搖玉淨瓶,見那行者孫還沒化透,心底有了底氣,不心虛了,方道:


    “哥哥呀,既然後來的猴子一個不如一個,那幌金繩可還需請回?”


    “請請請,常言道有備無患,再說將母親請來,也算是盡孝,如何不需請?”


    “這樣吧,精細鬼,伶俐蟲,你兩個尋常時候機靈,今日就派你們兩個前去壓龍山請老奶奶吧。”


    金角大王沉吟了番,大手一揮,叫出兩個洞裏的小妖,吩咐了道:


    “快去快回,到老奶奶處,多多拜上,說好那唐僧肉的好處,再告訴她請吃唐僧肉哩。但要帶幌金繩來,防備那些孫悟空結交的亂七八糟的兄弟。”


    “是,大王!”


    兩個長得各樣,醜的奇怪的小妖站出,熱絡的應道。


    他們兩個平日裏幹的就是這些跑腿走動,傳遞消息的活兒,如今得了大王令信,也不敢拖慢,歡歡喜喜,急急匆匆的出了洞門,直奔壓龍山而去。


    隻是在兩小妖趕路的時候,一處小山頭上,顯化出孫悟空的身影,看著他們的背影,撓著臉頰,頷首笑道:


    “嘿嘿,造化,好造化,那兩魔的四件寶貝,我已經探明,正愁僅剩的一件寶貝又是個甚麽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想到竟在別的妖怪手裏。”


    “如今有了這兩個小妖替我帶路,待到了那勞什子壓龍洞,知道了這幌金繩的功效,這二魔我老孫翻掌可平!”


    卻原來,那在外叫陣的行者孫,者行孫,皆是猴子的毫毛變化,替他上陣試探。


    而他的真身,則一直潛藏在洞裏,跟在兩魔的身邊,看著他們掏出寶貝,如何降得他化身。


    待看清了那四件的寶貝的能為後,猴子自忖,隻要小心應對,皆造不成甚麽大麻煩。


    那七星寶劍神異非常,劍氣呼嘯,奈何執掌的兩個魔王本事不濟,拿在手裏猶如小孩舞大錘,算不上厲害。


    紫金葫蘆、玉淨瓶確實強悍詭異,但隻要不應聲,也不過一件好看的寶貝。


    芭蕉扇煽出的神火雖然厲害,連他的猴毛碰了也是一瞬即化,但到底也就是最多弄他個灰頭土臉,燎了他一身的毛罷了。


    當然,猴子是不願意燒光身上的毛的,那讓他以後怎麽見人?


    左右到時候使個法子,或避火,或收扇,屆時這金角銀角,還有甚本事?


    思罷,猴子搖身一變,化作蚊蠅,跟上了前方帶路的兩個小妖。


    隨他們行了十七八裏路,到了一處黑鬆林處,敲了敲兩扇石門,報了身份道:“我等是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手底下的小妖,奉命前來拜訪奶奶,快開門!”


    “見過奶奶,見過奶奶,大喜事,大喜事啊!”


    待進了壓龍洞府,甫一進門,精細鬼伶俐蟲就齊齊跪下磕頭,對上方端坐的一老太太賀喜道。


    噫?這金銀二魔的老母親如何模樣?


    猴子心生好奇,暗中打量:


    雪鬢蓬鬆,星光晃亮。臉皮紅潤皺文多,牙齒稀疏神氣壯。


    貌似菊殘霜裏色,形如鬆老雨餘顏。頭纏白練攢絲帕,耳墜黃金嵌寶環。


    “哦?喜從何來啊?”


    聽到小妖報喜,座上的老太太放下手裏的茶鍾,笑吟吟道。


    “稟告奶奶呀,我家二位大王抓住了東來西去取經的唐和尚,據說乃是世間難得的寶體,吃一口就能延年益壽,長生不死!”


    “是故派遣了我二人前來,請奶奶前去赴宴,好昭顯我家大王的一片孝心呐!”


    “竟還有此等好事?!”


    老太太聽了小妖的話,驚得站立起來,喜上眉梢。


    想她如今年老體衰,已是沒幾年活頭了,往日裏到處托關係求道友,隻為能多延壽幾載。


    想不到,今日裏,自家的兩個幹兒子,竟為自己帶來了益壽延年,長生不老的好消息!


    思到此,老太太哪還能忍得住,激動的站起身來,顫抖著揮手道:


    “未想我兒竟有如此孝心!快快快,擺轎,扶老身上轎,前往平頂山蓮花洞!”


    見老奶奶如此急切,扶著身邊的侍女就要動身,精細鬼伶俐蟲對視一眼,忙笑道:


    “奶奶啊,莫忘了帶上我家大王所贈的幌金繩,那唐僧手底下有個大徒弟交遊廣闊,被抓了以後,一個個的兄弟為他上門討賬哩!”


    “奶奶還是帶上幌金繩吧,路上有個照應,待到了蓮花洞,也可助我家大王趕走那些惱人蒼蠅一臂之力呀!”


    “說得有理,有理,”這老太太急切著吃唐僧肉,聽著這話,叫出一個侍女,取來幌金繩,就要坐轎離去。


    隻是不等後壁廂的兩個女怪抬出一頂香藤轎,門外就傳來一聲叫罵:


    “洞裏的可是金銀二魔的老母親?你兒子犯事了,快快出來受死!”


    又有一女妖自門口匆匆進來,稟報道:“夫人,外麵來了個自稱者孫行的猴妖,打上門來,說夫人你管教兒子不力,要你償命哩!”


    “壞了,是那孫行者的兄弟打上門來了!”


    精細鬼和伶俐蟲聽了稟報,不敢隱瞞,連忙磕頭道:


    “這孫行者兄弟眾多,前番就有行者孫、者行孫兩個兄弟上門,隻是不敵我家大王神威,一個折在了二大王的手裏,一個死在了大大王的扇下。


    如今又來一個,怕是惹不起我家大王,一路尾隨我們,前來找奶奶報複了!”


    老太太聽了,眼裏閃過一絲不悅與驚悸,但想到那長生不老的唐僧肉,心中貪念大熾,轉笑道:


    “莫慌莫慌,這猴妖不敢去招惹我兒,前來找我麻煩,也是送上門來找死,走,抬上轎子,隨我出洞,待捉了他,就一路急行去我兒洞府。”


    “我兒有孝心請我吃唐僧肉,我給他添個猴腦的名菜,也是我這做老母的一番心意!”


    摸了摸懷裏的幌金繩,老太太露“齒”一笑,擺手豪氣道。


    於是兩個女怪抬上轎子,掛上青絹緯幔打頭開路,精細鬼伶俐蟲跟在被侍女扶著的老太太身後,後有幾個小女怪,捧著減妝,端著鏡架,提著手巾,托著香盒,跟隨左右。


    待出了洞來,老太太瞧了瞧那在門前搔頭撓腮的猴子,看上去不太強,也不太聰明的樣子,鬆了口氣,有了閑心對身後的侍女撇嘴道:


    “你們來怎的?我往自家兒子去處,愁那裏沒人伏侍,要你們去獻勤塌嘴?都回去!關了門看家!”


    趕走了這群狐媚子,老太太才掏出懷裏的幌金繩一扔,對那“行孫者”咧嘴一笑,露出僅剩的幾顆牙齒道:“著!”


    那幌金繩出了老太太的手,迎風招展,眨眼間就扣住了“行孫者”,任他掙紮來掙紮去,也是被縛模樣。


    便是使了個縮小的法子,那老太太嘴裏念念有詞,繩子也便跟著縮小,更是在脖頸處變化出了金圈子套住,想變也變不得了。


    老太太得意一笑,指使精細鬼伶俐蟲道:“你們上前去,綁抬上這個猴子,隨我一同前往蓮花洞,添個活吃猴腦的新鮮菜給我兒。”


    “活吃你個奶奶!”


    話音剛落,還不待兩小妖起身應和,半空中顯出一根鐵棒,狠狠砸在了老太太的天靈蓋上,打了個腦漿迸流,鮮血直冒!


    原是瞧完了幌金繩神妙的猴子,這下也不用再忍著了,撤了變化,幹脆利落的賞了那老嚷嚷著要吃猴腦的老物一棍。


    又見周邊小妖驚恐的看著自己,咧嘴一笑,揮起金箍棒,一個旋風回掃,通通送去了陰曹地府了賬。


    有了陳啟教導,猴子自問自己已經夠修身養性了,這西遊路上,一般偶遇路過的小妖小怪,也不去管他。


    但像這種跟著大妖,阻攔他們西去的妖怪……


    猴子可就不會手下留情了!


    這壓龍洞裏的妖怪就是沾了金角銀角的“福”,被猴子一把掃空。


    待清理幹淨,猴子才歡喜的收起毫毛,撿起地上落空的幌金繩喜道:


    “好好好,正愁到時候那些寶貝掛哪,這就有根腰繩送上門來了,妙妙妙!”


    “到時候,俺老孫腰間栓著幌金繩,左腰掛一把七星寶劍,右腰掛著紫金葫蘆,懷裏揣個淨瓶,背上插一把芭蕉扇,嘿嘿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旅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天命玄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天命玄鳥並收藏西遊旅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