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盡的山中野景,數不清的嶺上風光。


    行過半日,陳啟與劉伯欽幾人來到一處大山前,此山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劉伯欽登此山,卻如履平地,氣定神閑,拉著腳力不足,上馬安歇的陳啟道:“長老可看,此山名為兩界山,東半邊是我大唐的地界,西半邊卻是韃靼的地盤。”


    “那邊的虎狼不伏我管轄,往日裏我也不好擅自越界。但念在我與長老相識一場,稱個朋友,今日便送長老走完兩界山,隻是再往後,伯欽就有心無力了,還望長老原諒則個。”


    “太保能送我一程,已是仁至義盡,貧僧豈是那不識好歹之人?莫提什麽原諒之話。”


    陳啟坐在馬上,對著劉伯欽行禮感激道。


    對方都為自己打破原則了,再得寸進尺,貪得無厭並不是陳啟的性子。


    倒不如好聚好散。


    “我師父來了!是我師父來了!”


    就在倆人交談之時,一陣如雷震動的叫喊傳來,在山間回蕩,讓倆人不由噤聲,麵麵相覷。


    “這叫的必是那山腳下石匣中老猿!”還是一旁的家僮反應快,開口說道。


    “對了,應是他!”劉伯欽聞言恍然道。


    “你們說的老猿,他是……”


    陳啟帶著一絲有所預感的激動道。


    “長老有所不知,此山原名五行山,隻是因為我唐皇征西定國,方才改名兩界山。”


    “據一些先人口口相傳,此山是在王莽篡漢時期,從天而降來的。


    山底下還押著一隻神猴,寒暑不侵,水食不需,由當地的土地神看管,餓了喂鐵做的丸子,渴了喝銅化的汁兒。


    從古至今,依舊不死。”


    “剛才的聲響怕就是他發出的,長老要是覺得稀奇,就和我一起,到山底下仔細瞧瞧。”劉伯欽站定身子,回憶道。


    “同去,同去!”陳啟激動點頭,翻身下馬,與劉伯欽一同急急向山下趕去。


    五行山,五行山,豈不就是五指山?!


    那押的神猴,就是他未來人身保障的孫悟空啊!


    這天天不是被妖怪嚇,就是被猛獸堵路的日子,陳啟已經受夠了!


    一個人趕個路都要擔驚受怕!


    有了孫悟空,他這個唐三藏還能被這樣欺負?


    嗯,再不濟也是有人陪著受難了嘛……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陳啟一路牽馬下山,行過數裏,來到一處石匣前。


    匣中有著一顆猴頭,帶著倆手飛舞道:“師父,你怎麽才來啊?不過來的好,來的好啊!快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


    陳啟打眼細看,隻見這猴頭:


    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餘多。還喜得眼睛轉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


    陳啟見了,隻覺心裏有些酸澀,這猴頭與他印象裏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相差不多,但他印象裏那個頂天立地,無所不能,意氣風發的猴頭,何時這樣落魄了呢?


    陳啟出乎身邊劉伯欽的膽大,徑自上前,細細替他除去汙垢,拔下草莎,整理好儀容後,方才豎掌含笑問道:


    “神猴為何稱我為師父呢?”


    “多謝多謝,”孫悟空靜待陳啟幫他整理完,方才勉強拱起自己的手完成行禮道,眼裏除了一開始的激動欣喜,看向陳啟的目光也帶著幾分柔和問道:


    “不知長老可是受東土大王的命,去往西天取經的嗎?”


    “如果說是受菩薩和我唐皇之命的話,那貧僧正是。”陳啟還禮肯定道。


    “那就好,那就好。”孫悟空激動點頭道,“師父有所不知,我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隻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於此處。”


    “前些年,正好有觀音菩薩路過,她奉佛法旨,要去東土尋個取經人上西天取經。


    我求她救一救我,她勸我莫再行凶,皈依佛法。盡心保護取經人,完成拜佛求經,之後必能洗脫罪責,還有莫大好處。


    所以我自此之後晝夜晨昏,提心吊膽,就等著師父你來救我,逃脫此山啊。待我出來,就拜個師父,保師父西天取經。”


    陳啟聞言,早就知道劇本的他也懶得演了,麵露欣喜道,“好好好,有神猴護我西行,我無憂已。”


    “隻是不知道,暫無斧鑿,該怎麽救出神猴啊?”沒有得意忘形,陳啟克製了下歡喜,走了個流程。


    “不用斧鑿,不用斧鑿,”孫悟空擺了擺手,大聲道,“這山頂上有我佛如來的金色壓貼,我受困至此,都是那壓貼之功,師父隻要上山揭下那貼,我自脫身。”


    “好。”陳啟也不猶豫,幹脆應道,起身就準備去爬山。


    但被一旁的劉伯欽伸手攔住道,“長老,這山峻險,我來陪長老登山頂吧,隻是不知這神猴所說是真是假?”


    劉伯欽看向被困的孫悟空,有些猶豫懷疑道。


    “是真是真!豈敢騙人?!”孫悟空大聲回道。


    “我看神猴目光澄澈,態度赤忱,並非哄騙他人之輩。”


    一旁的陳啟眯眼笑道,又狠狠拉了一波孫悟空的好感。


    有了陳啟的幫襯,劉伯欽也不再反對,留家僮在此看馬,拉扶著陳啟,登上五行山之巔。


    攀葛附藤,倆人上到山頂,果然見到一則金光萬道,瑞氣千條,貼在一四方大石上的金色法帖。


    上寫著:唵、嘛、呢、叭、咪、吽”六個金字。


    麵對這有著如來神力的發帖,陳啟也不敢怠慢,上前豎起佛禮,恭敬一拜後開口道:


    “弟子乃受菩薩唐皇之命,向西天拜佛取經的唐三藏,若我佛願讓神猴出世,伴弟子前往西天,還望佛祖慈悲,讓弟子揭下法帖。”


    說完,陳啟又恭敬的行了一禮,才敢上前揭貼。


    嗯,容不得陳啟不小心,畢竟眾所周知,佛祖他老人家心眼……


    咳咳,好在並沒有意外發生,法帖好像一則隻會發光的普通帖子一般,被陳啟輕而易舉的揭下。


    隻是不等陳啟仔細觀摩一番手裏的傳說級物品法帖,一陣香風翻動,直接將法帖卷飛到空中,還有一道聲音響起:


    “吾乃監押大聖者。今日他的難滿,吾等回見如來,繳此封皮去也。”


    陳啟懵逼的看了下空空如也的倆手,又看著飛遠的法帖,隻得和劉伯欽一起行了個禮,禮送那不知名的神仙們遠去。


    做完事後,陳啟和劉伯欽倆人又自山巔下山,來到石匣子處道,“壓貼已揭,神猴可以出來了。”


    “好好好,”孫悟空激動歡喜,忙道,“那師父你們先退遠些,我出來的動靜大,莫傷了你們。”


    於是陳啟幾人又牽馬向東走了約摸五七裏,卻又聽孫悟空仍喊道:“再遠些,再遠些。”


    陳啟幾人繼續前行,這次走了許久,已記不清多遠,下了一處山坡,便聽到“轟隆隆”炸響,地裂山崩!


    “哈哈哈!俺老孫出來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旅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天命玄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天命玄鳥並收藏西遊旅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