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香氣嫋嫋如雲煙,蜿蜒著飄蕩在空中,直到散去。
猴子看著陳啟的做法,撓撓頭不解道,“師父,菩薩這樣就能被請來?”
“她能聽見你說話嘛,我看啊,實在不行還是讓俺老孫去南海請她就是了,省的你在這做無用功。”
“大膽潑猴,丟失了我的錦襴袈裟,燒了我的留雲下院,還敢在此胡言亂語,質疑吾的威能?”
猴子話還沒說完,陳啟還沒起身,禪院上空就出現了一道祥雲,菩薩在祥雲蓮花座上拈指打坐,開口笑斥著孫悟空道。
“菩薩,菩薩顯靈了!”
“真的是菩薩!”
“菩薩救救我等吧!我等皆是虔誠供奉您的出家人啊!”
見到觀音菩薩現身,最先驚訝哄鬧的,就是正在忐忑不安中跪拜的和尚們了。
紛紛向菩薩求情,指望著她大發慈悲。
“啊?真的是菩薩!”猴子擦了擦自己的眼睛,詳細看了看,方才確認道。
心裏對於菩薩的威能,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此處本就是供奉菩薩的觀音禪院,菩薩又向來以遍觀世間苦難聲音最為著名,你我在此做的一切,都是在菩薩的眼皮底下,我撚香供奉,菩薩又如何不知呢?”
陳啟直起身來,對著菩薩禮敬後,與猴子笑著解釋道。
觀音菩薩,全名可是觀世音,更有千手千眼的化身法相。
“三藏不必多禮,”菩薩降下雲頭,暫且沒有理會那些磕頭的僧人,轉向陳啟道,“你今日有疑難請我,為的是何故啊?”
“一為錦襴袈裟失竊,二為這禪院眾僧定罪懲戒。”見菩薩明知故問,陳啟行了一禮後道。
“嘿嘿,是啊,菩薩,那黑熊精仗著有幾分能耐,就霸占了袈裟不還,這禪院裏的和尚,也是六根不淨,想燒死我師徒,霸占袈裟。”
“常言道不看僧麵看佛麵,這袈裟是菩薩你送的,這和尚們也都是拜你的,菩薩你得給個解決辦法啊。”
猴子也算回過味來了,忙湊到菩薩身邊,厚著臉皮笑道。
“你這個潑猴!還不是你非要炫耀袈裟,引來小人妒忌貪念?又恃強逞凶,煽風點火,引來那黑熊精盜袈裟?”
菩薩一把揪起猴子的耳朵,邊擰邊嗔怒道。
陳啟在一旁悄悄低下頭,在這一過程中,他雖然勸導了一下,但實際上還是縱容猴子了。
理論上來說,金池三人的死,是他釣魚執法來的,也就是觀音菩薩大氣,換一個重視香火的菩薩佛尊,他們師徒倆今天都落不到好。
“嘿嘿,菩薩,要是那金池黑熊不起貪心,我這炫耀又何能引禍呢?”
好在猴子講義氣,沒有出賣陳啟,反一個人嘴硬硬撐道。
就是臉上吧,被擰的嘶牙咧嘴,不是很好看。
“好你個潑猴,尖牙利嘴,還不肯認錯!”菩薩放下揪耳朵的右手,拍了猴子頭頂三下,又愛又恨道:
“罷了罷了,雖然是歪理,但也占著幾分道理,看在三藏的麵子上,且就饒了你這一回!”
“多謝菩薩,多謝菩薩!”猴子得了便宜就賣乖,搓了搓耳朵,忙不迭的拱手道謝道。
“你這沒臉沒皮的猢猻。”菩薩美目橫了猴子一眼,沒好氣道,
又看向陳啟道,“袈裟的事情好解決,那黑熊精的神通不亞於這猴子,但有我相助,倒也不足為慮。”
“倒是這禪院的眾僧,助人行凶,但首惡已除,三藏可有言諫我?”
菩薩掃了一眼跪地的僧人,轉回看向陳啟,說道“首惡已除”的時候,加重了字音,看向陳啟的目光,也帶著些許意味深長。
猴子幹的一切,瞞不過觀音菩薩的法眼,陳啟所做所為,自然也是一樣。
“不敢言諫,”陳啟低著頭,“隻是確實有一些想法,菩薩可聽上一聽。”
“哦?一一言來。”菩薩道。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弟子觀這觀音禪院眾僧,因為祖師金池,好享樂,好浮財,六根不淨,心失慈悲,方才犯下如此罪過,有辱我佛門門風。”
“菩薩可遣散眾僧離去行走,設下禁製,不可為惡,每日需日行一善,否則頭痛欲裂,待到十年以後,贖清罪孽,方才許他們自由,或去或留,皆由得他們。”
陳啟表麵上穩如老狗,將自己的想法緩緩道來。
“善。”菩薩含笑點頭,“十年如一日的積德行善,既可讓其贖罪,也可讓其行走時明悟佛法。”
“既如此,便依三藏你所言吧。”
觀音菩薩看向那群跪地不起的眾僧人,麵色慈悲道:“爾等今日助賊逞凶,犯下大過,當受我戒律,以贖罪孽。化為行腳僧,日行一善,十年後枷鎖方去。”
觀音菩薩抬手,撚著楊柳枝對他們灑過,空中浮出點點明光,躥入那些僧人的腦袋裏,在額頭上留下一個“戒”字。
“菩薩慈悲,我等謹受菩薩教誨,不敢違背。”
一眾僧人自光點裏明白了菩薩的意思,不論或喜或悲,情願還是不情願,也隻能站起身來,對著菩薩躬身行禮齊聲道。
隨後,互相攙扶著收拾起行李,各自下山去當行腳僧人去了。
“既然處理完了這些僧人,那菩薩就與我一起去解決那黑熊精,拿回袈裟吧!”
眼見著眾僧二百餘人散去,猴子這個心急的,上前來拉扯著菩薩,就要前往黑風山,找那黑風大王的麻煩。
菩薩也是怕了這沒大沒小的潑猴,撥開這猴頭騷擾的手後,跟著猴子一同駕雲,就前往了黑風山伏魔。
“呼。”
眼見著菩薩離去,知道事情暫一告落的陳啟深吸一口氣吐出,感覺身上骨頭都輕了二兩。
他知道,自己教唆其他僧人動手的事,在菩薩這裏,已經算揭過了。
接下來就等菩薩和猴子倆人帶著袈裟回來就好。
嗯,到時候應該還會跟著被收服詔安的黑熊精。
想想這與原著裏相似又不同的一難。
陳啟站在燒成廢墟的觀音禪院中,豎起手掌,閉目念道,“阿彌陀佛。”
猴子看著陳啟的做法,撓撓頭不解道,“師父,菩薩這樣就能被請來?”
“她能聽見你說話嘛,我看啊,實在不行還是讓俺老孫去南海請她就是了,省的你在這做無用功。”
“大膽潑猴,丟失了我的錦襴袈裟,燒了我的留雲下院,還敢在此胡言亂語,質疑吾的威能?”
猴子話還沒說完,陳啟還沒起身,禪院上空就出現了一道祥雲,菩薩在祥雲蓮花座上拈指打坐,開口笑斥著孫悟空道。
“菩薩,菩薩顯靈了!”
“真的是菩薩!”
“菩薩救救我等吧!我等皆是虔誠供奉您的出家人啊!”
見到觀音菩薩現身,最先驚訝哄鬧的,就是正在忐忑不安中跪拜的和尚們了。
紛紛向菩薩求情,指望著她大發慈悲。
“啊?真的是菩薩!”猴子擦了擦自己的眼睛,詳細看了看,方才確認道。
心裏對於菩薩的威能,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此處本就是供奉菩薩的觀音禪院,菩薩又向來以遍觀世間苦難聲音最為著名,你我在此做的一切,都是在菩薩的眼皮底下,我撚香供奉,菩薩又如何不知呢?”
陳啟直起身來,對著菩薩禮敬後,與猴子笑著解釋道。
觀音菩薩,全名可是觀世音,更有千手千眼的化身法相。
“三藏不必多禮,”菩薩降下雲頭,暫且沒有理會那些磕頭的僧人,轉向陳啟道,“你今日有疑難請我,為的是何故啊?”
“一為錦襴袈裟失竊,二為這禪院眾僧定罪懲戒。”見菩薩明知故問,陳啟行了一禮後道。
“嘿嘿,是啊,菩薩,那黑熊精仗著有幾分能耐,就霸占了袈裟不還,這禪院裏的和尚,也是六根不淨,想燒死我師徒,霸占袈裟。”
“常言道不看僧麵看佛麵,這袈裟是菩薩你送的,這和尚們也都是拜你的,菩薩你得給個解決辦法啊。”
猴子也算回過味來了,忙湊到菩薩身邊,厚著臉皮笑道。
“你這個潑猴!還不是你非要炫耀袈裟,引來小人妒忌貪念?又恃強逞凶,煽風點火,引來那黑熊精盜袈裟?”
菩薩一把揪起猴子的耳朵,邊擰邊嗔怒道。
陳啟在一旁悄悄低下頭,在這一過程中,他雖然勸導了一下,但實際上還是縱容猴子了。
理論上來說,金池三人的死,是他釣魚執法來的,也就是觀音菩薩大氣,換一個重視香火的菩薩佛尊,他們師徒倆今天都落不到好。
“嘿嘿,菩薩,要是那金池黑熊不起貪心,我這炫耀又何能引禍呢?”
好在猴子講義氣,沒有出賣陳啟,反一個人嘴硬硬撐道。
就是臉上吧,被擰的嘶牙咧嘴,不是很好看。
“好你個潑猴,尖牙利嘴,還不肯認錯!”菩薩放下揪耳朵的右手,拍了猴子頭頂三下,又愛又恨道:
“罷了罷了,雖然是歪理,但也占著幾分道理,看在三藏的麵子上,且就饒了你這一回!”
“多謝菩薩,多謝菩薩!”猴子得了便宜就賣乖,搓了搓耳朵,忙不迭的拱手道謝道。
“你這沒臉沒皮的猢猻。”菩薩美目橫了猴子一眼,沒好氣道,
又看向陳啟道,“袈裟的事情好解決,那黑熊精的神通不亞於這猴子,但有我相助,倒也不足為慮。”
“倒是這禪院的眾僧,助人行凶,但首惡已除,三藏可有言諫我?”
菩薩掃了一眼跪地的僧人,轉回看向陳啟,說道“首惡已除”的時候,加重了字音,看向陳啟的目光,也帶著些許意味深長。
猴子幹的一切,瞞不過觀音菩薩的法眼,陳啟所做所為,自然也是一樣。
“不敢言諫,”陳啟低著頭,“隻是確實有一些想法,菩薩可聽上一聽。”
“哦?一一言來。”菩薩道。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弟子觀這觀音禪院眾僧,因為祖師金池,好享樂,好浮財,六根不淨,心失慈悲,方才犯下如此罪過,有辱我佛門門風。”
“菩薩可遣散眾僧離去行走,設下禁製,不可為惡,每日需日行一善,否則頭痛欲裂,待到十年以後,贖清罪孽,方才許他們自由,或去或留,皆由得他們。”
陳啟表麵上穩如老狗,將自己的想法緩緩道來。
“善。”菩薩含笑點頭,“十年如一日的積德行善,既可讓其贖罪,也可讓其行走時明悟佛法。”
“既如此,便依三藏你所言吧。”
觀音菩薩看向那群跪地不起的眾僧人,麵色慈悲道:“爾等今日助賊逞凶,犯下大過,當受我戒律,以贖罪孽。化為行腳僧,日行一善,十年後枷鎖方去。”
觀音菩薩抬手,撚著楊柳枝對他們灑過,空中浮出點點明光,躥入那些僧人的腦袋裏,在額頭上留下一個“戒”字。
“菩薩慈悲,我等謹受菩薩教誨,不敢違背。”
一眾僧人自光點裏明白了菩薩的意思,不論或喜或悲,情願還是不情願,也隻能站起身來,對著菩薩躬身行禮齊聲道。
隨後,互相攙扶著收拾起行李,各自下山去當行腳僧人去了。
“既然處理完了這些僧人,那菩薩就與我一起去解決那黑熊精,拿回袈裟吧!”
眼見著眾僧二百餘人散去,猴子這個心急的,上前來拉扯著菩薩,就要前往黑風山,找那黑風大王的麻煩。
菩薩也是怕了這沒大沒小的潑猴,撥開這猴頭騷擾的手後,跟著猴子一同駕雲,就前往了黑風山伏魔。
“呼。”
眼見著菩薩離去,知道事情暫一告落的陳啟深吸一口氣吐出,感覺身上骨頭都輕了二兩。
他知道,自己教唆其他僧人動手的事,在菩薩這裏,已經算揭過了。
接下來就等菩薩和猴子倆人帶著袈裟回來就好。
嗯,到時候應該還會跟著被收服詔安的黑熊精。
想想這與原著裏相似又不同的一難。
陳啟站在燒成廢墟的觀音禪院中,豎起手掌,閉目念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