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觀世音菩薩!
這明晃晃的劇情都快擺到陳啟臉上了,他還能想不起來眼前人是誰?
正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西行取經時唐僧的直屬領導!
這一段也正是原著裏猴子頑劣,棄唐僧而走,所以觀世音菩薩送上反製手段的經典橋段。
從這以後,猴子就被籠罩在了緊箍咒兒的陰影下,再也無法無拘無束,開始了被師父唐僧嚴加管教的十幾年生涯……
至於為什麽他明明跟猴子相處的十分融洽,菩薩還來送金箍兒和咒,陳啟隻能認為實在是猴子頑劣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他本身的實力又強,要是哪天萬一猴子本性發作了,一棒子要打死了自己,又沒人能掣肘,那玩笑就開大發了。
就算觀音菩薩和如來再神通廣大,能把自己救回來,他倆的麵子也是丟光了。
所以為了上保險,觀音菩薩自然不會吝嗇這個金箍兒和咒,擺明了要強塞給他。
想明白了這一切以後,陳啟眨了眨眼,麵對菩薩的好意,還是堅定再拒道:
“綁住一個人的身體簡單,綁住一個人的心又何其難呢?憑借外物,終究是下下之選。”
“我那徒兒曾經確實頑劣,但本性不壞,如今已是在改邪歸正了,我如今以此物咒壓他,莫非是不信任他嗎?”
“信任塑造艱難,崩塌卻可在一息之間,我與徒弟之間,也是憑的純正師徒感情,我視他為徒,他視我為師。作師父的,又豈能在外物上動心思,強拴住徒弟的心呢?”
“莫說我信我徒弟會一路護送我上西天,就是他哪天不願了,那也就是緣分已盡,當好聚好散,成全這段師徒情誼罷了。”
陳啟說出自己的道理,也是真實的內心想法。
他知道對麵是菩薩,自然不敢玩撒謊這種小手段,於是字字發出肺腑。
嗯,就是西天這個名頭確實不好聽,平常說起來,感覺自己是天天想著找死也就算了,今天這一段說來,總感覺猴子的護送上西天,捷徑就是他的那一根大鐵棒。
鐵棒敲頭,西天直達術,六賊用了都說好!
“好好好,長老這一番話卻說的擲地有聲,字字珠璣。”
被陳啟拒絕,菩薩也不惱,反而笑意愈盛,對自己選的這個取經人愈發滿意。
“但是長老也需小心人心難測,此衣冠與真言就留給長老吧,用或不用,全看長老取舍。”
觀音菩薩將衣服帽子強塞進陳啟手裏,又湊到陳啟耳邊,默念隻有陳啟能聽見的咒文,重複三遍後,轉身化作一道金光遠去。
知道這是菩薩不演了,陳啟馬上將衣冠抱進懷裏,對著金光遠去的方向行禮:“禮敬南海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度世人。”
禮畢,看著懷裏的衣帽,撓了撓頭。
稍後,陳啟細細打量起手裏的金箍。
這是他剛剛拆開帽子邊沿,掏出來的。
金光暗沉,圍成一個圈兒的金線樣式,正前方一個斷口處未銜接,而是金箍的兩端翹起,圈成一個小小祥雲模樣。
“我要再提醒你一次,金箍戴上之後你再也不是個凡人,人世間的情欲不能再沾半點。如果動心這個金箍就會在你頭上越收越緊,苦不堪言。”
“戴上這個金箍,我就不能愛你,不戴它,我又無法保護你。”
“only you,能保我取西經……”
陳啟舉起金箍,作勢欲戴,臉上作些悲壯之色,心裏還不由默念起那些經典台詞。
當然,真戴是不敢的,這金箍落肉生根,戴在頭上容易,取下來可就難了。
陳啟隻是拿它耍耍,可沒想丟個大臉麵。
…………
足足過了一把cos y的癮後,陳啟才將這金箍壓進了行李底,好好珍藏起來。
這可是如來禦賜的好寶貝,原著裏連猴子都能製得服服帖帖,雖然陳啟現在沒想到用處,但留著總沒錯。
而在陳啟剛收拾完,猴子也已經化緣回來了。
“師父,師父!老孫回來了!這方圓幾十裏沒有半個人家,寒冬臘月的也不好尋水果,所以走的遠了些,師父你沒事吧?”
猴子舉著滿滿當當的紫金缽,裏麵盛著野菜糊糊,拎著沉甸甸的水袋,湊到陳啟近前關切道。
“我能有什麽事,”陳啟笑了笑,接過紫金缽放在一邊,又在行李裏掏出猴子用的木碗,那是這幾天用野外木頭新刻的。
邊對半分邊道:“我剛剛攏了些柴火,架了鍋爐,你把打來的水燒了吧。”
陳啟保留了上輩子的習慣,有條件的話,盡量不喝生水。
猴子聽了,咧嘴一笑,轉身去點火燒水,還和陳啟閑話道,“師父,那人家也不富裕,要不是俺老孫願意給銅錢,他還舍不得給哩。”
“唉,普通平民,能活著不餓肚子,就已經不錯啦。糧食自然十分珍貴,哪舍得平白給人呢?”
“悟空,你沒虧待人家吧?”
陳啟搖頭歎氣,他從沒對古代背景下平民的日子抱有很高期望,哪怕這是在背景下的古代。
就是老唐給他留下來的記憶裏,接觸的大都是些達官貴人,不愁吃喝。
但在些記憶的邊邊角角,隻言片語裏,總能感受到時代的一些黑暗恐怖。
除了太平盛世,古代平民一般都是饑寒交迫,能活著就不錯了。
而從古至今有多少太平盛世呢?
所幸如今的大唐是貞觀年間,正是盛世之始。
可天下何其大?
大唐雖大,但也隻是一隅之地啊。
“沒有沒有,俺老孫可是足足給了他五個銅板,那人歡歡喜喜的接過去了,可做不得假。”
這裏離大唐尚近,大唐的銅板也能通用。
猴子的回話打斷了陳啟心裏的鬱鬱,笑著回道,“那就好,那就好。”
點完火,倆人便圍著篝火,看著鍋裏的水汽不斷氤氳著飛起,散去,吃完各自缽裏的野菜糊糊。
飯後,猴子主動的收拾起鍋爐缽碗,洗幹淨瀝幹後塞回行李,準備繼續西行。
“噫,師父,這哪來的好看衣服?”
一碰到行李,眼尖的猴子就發現了不對,自包袱裏抽出了那件光豔豔的綿布直裰,邊緣破損了的花帽。
“好看,真是好看。”
猴子抖起那直?,在身上比劃著道,絲毫不掩飾喜愛之情。
看來,菩薩挑的樣式,還是特意合猴子胃口的。難怪原著裏猴子上當上的一個絲滑。
“你若要,那就拿去穿吧,”陳啟看著這猴子鬧騰的樣,也不攔他瞞他,徑道,“這是剛剛菩薩來過,送予我的,本就說要給你穿的。”
“菩薩?觀音菩薩?給我的?”猴子一聽,喜孜孜的脫下舊衣服換上道,“俺老孫早就知道菩薩是個好人哩,竟然還不忘給老孫送新衣服穿。”
“呃……”看著猴子一副被賣了還要幫忙數錢的樣子,陳啟有些無語。
但想想菩薩的好意,也就不將金箍的事兒告訴他了。
這猴子現在還是野性難馴,聽完一氣之下要去打菩薩就完辣……那八成這次得去南海海底坐牢五百年了……
搖搖頭,收起那些無厘頭的想法,陳啟隻是吩咐道,“菩薩送的還有一頂花帽,為師不小心給弄壞了,今晚上給你補補,就能戴了。”
“不用,不用。”孫悟空是個性急的,拿起花帽歡喜的看了看,就往頭上戴去,又在包袱裏翻出針線,“不用勞煩師父,俺老孫也會些針線活,我們邊走邊縫,邊走邊縫!”
這明晃晃的劇情都快擺到陳啟臉上了,他還能想不起來眼前人是誰?
正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西行取經時唐僧的直屬領導!
這一段也正是原著裏猴子頑劣,棄唐僧而走,所以觀世音菩薩送上反製手段的經典橋段。
從這以後,猴子就被籠罩在了緊箍咒兒的陰影下,再也無法無拘無束,開始了被師父唐僧嚴加管教的十幾年生涯……
至於為什麽他明明跟猴子相處的十分融洽,菩薩還來送金箍兒和咒,陳啟隻能認為實在是猴子頑劣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他本身的實力又強,要是哪天萬一猴子本性發作了,一棒子要打死了自己,又沒人能掣肘,那玩笑就開大發了。
就算觀音菩薩和如來再神通廣大,能把自己救回來,他倆的麵子也是丟光了。
所以為了上保險,觀音菩薩自然不會吝嗇這個金箍兒和咒,擺明了要強塞給他。
想明白了這一切以後,陳啟眨了眨眼,麵對菩薩的好意,還是堅定再拒道:
“綁住一個人的身體簡單,綁住一個人的心又何其難呢?憑借外物,終究是下下之選。”
“我那徒兒曾經確實頑劣,但本性不壞,如今已是在改邪歸正了,我如今以此物咒壓他,莫非是不信任他嗎?”
“信任塑造艱難,崩塌卻可在一息之間,我與徒弟之間,也是憑的純正師徒感情,我視他為徒,他視我為師。作師父的,又豈能在外物上動心思,強拴住徒弟的心呢?”
“莫說我信我徒弟會一路護送我上西天,就是他哪天不願了,那也就是緣分已盡,當好聚好散,成全這段師徒情誼罷了。”
陳啟說出自己的道理,也是真實的內心想法。
他知道對麵是菩薩,自然不敢玩撒謊這種小手段,於是字字發出肺腑。
嗯,就是西天這個名頭確實不好聽,平常說起來,感覺自己是天天想著找死也就算了,今天這一段說來,總感覺猴子的護送上西天,捷徑就是他的那一根大鐵棒。
鐵棒敲頭,西天直達術,六賊用了都說好!
“好好好,長老這一番話卻說的擲地有聲,字字珠璣。”
被陳啟拒絕,菩薩也不惱,反而笑意愈盛,對自己選的這個取經人愈發滿意。
“但是長老也需小心人心難測,此衣冠與真言就留給長老吧,用或不用,全看長老取舍。”
觀音菩薩將衣服帽子強塞進陳啟手裏,又湊到陳啟耳邊,默念隻有陳啟能聽見的咒文,重複三遍後,轉身化作一道金光遠去。
知道這是菩薩不演了,陳啟馬上將衣冠抱進懷裏,對著金光遠去的方向行禮:“禮敬南海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度世人。”
禮畢,看著懷裏的衣帽,撓了撓頭。
稍後,陳啟細細打量起手裏的金箍。
這是他剛剛拆開帽子邊沿,掏出來的。
金光暗沉,圍成一個圈兒的金線樣式,正前方一個斷口處未銜接,而是金箍的兩端翹起,圈成一個小小祥雲模樣。
“我要再提醒你一次,金箍戴上之後你再也不是個凡人,人世間的情欲不能再沾半點。如果動心這個金箍就會在你頭上越收越緊,苦不堪言。”
“戴上這個金箍,我就不能愛你,不戴它,我又無法保護你。”
“only you,能保我取西經……”
陳啟舉起金箍,作勢欲戴,臉上作些悲壯之色,心裏還不由默念起那些經典台詞。
當然,真戴是不敢的,這金箍落肉生根,戴在頭上容易,取下來可就難了。
陳啟隻是拿它耍耍,可沒想丟個大臉麵。
…………
足足過了一把cos y的癮後,陳啟才將這金箍壓進了行李底,好好珍藏起來。
這可是如來禦賜的好寶貝,原著裏連猴子都能製得服服帖帖,雖然陳啟現在沒想到用處,但留著總沒錯。
而在陳啟剛收拾完,猴子也已經化緣回來了。
“師父,師父!老孫回來了!這方圓幾十裏沒有半個人家,寒冬臘月的也不好尋水果,所以走的遠了些,師父你沒事吧?”
猴子舉著滿滿當當的紫金缽,裏麵盛著野菜糊糊,拎著沉甸甸的水袋,湊到陳啟近前關切道。
“我能有什麽事,”陳啟笑了笑,接過紫金缽放在一邊,又在行李裏掏出猴子用的木碗,那是這幾天用野外木頭新刻的。
邊對半分邊道:“我剛剛攏了些柴火,架了鍋爐,你把打來的水燒了吧。”
陳啟保留了上輩子的習慣,有條件的話,盡量不喝生水。
猴子聽了,咧嘴一笑,轉身去點火燒水,還和陳啟閑話道,“師父,那人家也不富裕,要不是俺老孫願意給銅錢,他還舍不得給哩。”
“唉,普通平民,能活著不餓肚子,就已經不錯啦。糧食自然十分珍貴,哪舍得平白給人呢?”
“悟空,你沒虧待人家吧?”
陳啟搖頭歎氣,他從沒對古代背景下平民的日子抱有很高期望,哪怕這是在背景下的古代。
就是老唐給他留下來的記憶裏,接觸的大都是些達官貴人,不愁吃喝。
但在些記憶的邊邊角角,隻言片語裏,總能感受到時代的一些黑暗恐怖。
除了太平盛世,古代平民一般都是饑寒交迫,能活著就不錯了。
而從古至今有多少太平盛世呢?
所幸如今的大唐是貞觀年間,正是盛世之始。
可天下何其大?
大唐雖大,但也隻是一隅之地啊。
“沒有沒有,俺老孫可是足足給了他五個銅板,那人歡歡喜喜的接過去了,可做不得假。”
這裏離大唐尚近,大唐的銅板也能通用。
猴子的回話打斷了陳啟心裏的鬱鬱,笑著回道,“那就好,那就好。”
點完火,倆人便圍著篝火,看著鍋裏的水汽不斷氤氳著飛起,散去,吃完各自缽裏的野菜糊糊。
飯後,猴子主動的收拾起鍋爐缽碗,洗幹淨瀝幹後塞回行李,準備繼續西行。
“噫,師父,這哪來的好看衣服?”
一碰到行李,眼尖的猴子就發現了不對,自包袱裏抽出了那件光豔豔的綿布直裰,邊緣破損了的花帽。
“好看,真是好看。”
猴子抖起那直?,在身上比劃著道,絲毫不掩飾喜愛之情。
看來,菩薩挑的樣式,還是特意合猴子胃口的。難怪原著裏猴子上當上的一個絲滑。
“你若要,那就拿去穿吧,”陳啟看著這猴子鬧騰的樣,也不攔他瞞他,徑道,“這是剛剛菩薩來過,送予我的,本就說要給你穿的。”
“菩薩?觀音菩薩?給我的?”猴子一聽,喜孜孜的脫下舊衣服換上道,“俺老孫早就知道菩薩是個好人哩,竟然還不忘給老孫送新衣服穿。”
“呃……”看著猴子一副被賣了還要幫忙數錢的樣子,陳啟有些無語。
但想想菩薩的好意,也就不將金箍的事兒告訴他了。
這猴子現在還是野性難馴,聽完一氣之下要去打菩薩就完辣……那八成這次得去南海海底坐牢五百年了……
搖搖頭,收起那些無厘頭的想法,陳啟隻是吩咐道,“菩薩送的還有一頂花帽,為師不小心給弄壞了,今晚上給你補補,就能戴了。”
“不用,不用。”孫悟空是個性急的,拿起花帽歡喜的看了看,就往頭上戴去,又在包袱裏翻出針線,“不用勞煩師父,俺老孫也會些針線活,我們邊走邊縫,邊走邊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