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詩仙之名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作者:煙雲客橫渡積水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詩詞關前,一眾文人學子駐足在此,望著正中央那首桃花庵久久難以平靜。
詩人那種安貧樂道,逍遙自在的曠達胸懷讓人震驚。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很難有人相信這首詩竟然出自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郎君。
楊林已經離開了第二關直通梅莊。
現場沒人有意見,這首桃花庵比趙卓然那首桃花仙還要略勝一籌。
小趙郎君一雙杏眼癡癡地看著眼前這首桃花庵,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楊林那放浪不羈的身影,不知為何,臉上竟然升起一抹紅霞。
隻不過眾人都被這首桃花庵所吸引,並沒有看到剛才那一抹風情。
“有意思的人,竟然比王姐還要有才華。”
小趙郎君自然就是喬裝打扮之後的趙雲汐,她原本是想去找她王姐趙蒹葭的,隻不過遠遠的就被趙蒹葭用眼神製止住了。
對於這位王姐,趙雲汐是既崇拜又害怕,無奈之下隻能自己在文會上瞎溜達。
結果就碰巧遇到了楊林和孫玉文賭鬥,覺得好玩就多停留了一會,沒想到竟然見證了一篇絕世佳作橫空出世。
梅莊閣樓內,常翡、鄭光渠正在恭喜孟徵教出了一位好學生。
孟徵聽到兩人的讚美聲,忍不住看了一眼端坐在上首位的魏王趙崢。
趙崢也是一臉笑意地看向孟徵。
“兩位謬讚了,卓然今年剛拜入我門下,對他我教導得很少,這都是他之前努力的結果。”
聽到孟徵的話,鄭光渠笑道:“孟老謙虛了,海陽如今有了趙卓然,再加上翠竹書院的王不器,明年春闈,我海陽學子必將名動上京。”
常翡苦笑一聲說道:“單論詩詞,不器的詩詞造詣還遠遠比不上趙卓然,另外我還聽說你們學館出了一位詩仙一般的人物,不知道他今日有沒有來參加文會,要是來了,想必就更熱鬧了。”
聽到常翡的話,鄭光渠好奇道:“就是前段時間出現在翠竹書院賣折扇的那位少年郎君?原來他是海陽學館的學子啊,怎麽沒聽孟老提起過?”
孟徵苦笑一聲:“說來慚愧,那位叫楊林的學子早已經從學館休學了,老夫也是前不久才知道我們學館還有這麽一位學生,原本我想找個時間去尋他,隻不過文會在即,耽誤了。”
魏王趙崢也聽說過前段時間發生在翠竹書院門口的事情,不過他一個馬背上的王爺,一向對於那些無病呻吟的詩詞文章不感興趣,因此隻是聽了一耳,並沒有多加在意。
“既然那位叫楊林的有如此才華,為何不繼續讀書,反而休學了呢?”趙崢隨口問道。
常翡和鄭光渠也是看向孟徵。
孟徵搖頭一歎:“據我所知,他幾次參加童生試都落榜了,家中也沒有錢財繼續供他讀書,於是就休息回家了。”
“什麽?他能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詩詞,竟然會通不過童生試?”
鄭光渠很是驚訝。
常翡也是一臉不解。
不過孟徵的話也解釋了為何楊林前段時間會出現在翠竹書院賣折扇,想來也是生活所迫吧。
“怪不得有市井傳言說那位楊林乃是欺世盜名之輩,折扇上所記錄的詩詞皆是他冒名頂替的。”常翡本來就對這件事抱著懷疑的態度,現在聽到孟徵這麽說,他心中更加確定了那些詩詞的出處另有其人。
隻是以他的學識和見識也想不出海陽,乃至大景還有這麽一位隱藏的詩詞大家。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又捧著幾首詩詞走了進來,這些詩詞都是重新抄錄下來的,能被送到這裏的都是已經闖過第二關的文人學子。
王不器的詩也在其中,常翡看了之後,內心歎息一聲,王不器的詩詞造詣確實比不上那個趙卓然,看來今歲這次海陽文會的魁首就要被海陽學館奪走了。
突然鄭光渠驚疑了一聲,接著三人就看到鄭光渠整個人都激動起來,就連他那兩撇胡子都上下跳動著。
“好詩!”
鄭光渠忍不住誇讚一聲,接著目光一凝,看到了底下備注的作者姓名。
然後目光火熱的看著孟徵:“孟老,你們學館當真是出了一位詩仙般的人物啊!”
“什麽意思?”
孟徵不解。
“你們自己看!”
鄭光渠說話的時候將那張謄抄著桃花庵的詩放到桌上,孟徵一把抓起,接著呼吸頓時變得急促起來。
趙崢原本還在悠閑自得的喝著茶,他今日之所以會坐在這裏,另有他因。
隻是現在孟徵的反應倒是引起了他的興趣,到底是一首什麽樣的詩竟然引得雲州士林泰鬥孟徵如此反應。
常翡也不由得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孟徵身邊觀看,這一看也瞬間將其鎮住了。
“此子大才,腹有鉛華,錯失他,實乃我海陽學館一大憾事啊!不行,此子不能在家蹉跎光陰,我要去請他回來繼續讀書!”
聽到孟徵的話,趙崢好奇道:“這首詩是那個叫楊林的學子寫的?拿來本王也看看。”
從孟徵那裏接過那首桃花庵,趙崢也細細品讀了一下,即使如他這種不喜歡詩詞的人,在看到這首詩之後,也不得不誇讚一聲,這首詩寫得極妙。
詩中那種曠達逍遙的生活態度,讓人很有共情,並且最後那兩句更是將全詩的意境上升到另一種維度。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趙崢在看完這首詩之後,對楊林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於是起身說道:“諸位,我們要不去第三關看看,想來現在那些闖關成功的學子應該都匯聚在那裏了。”
“好,同去。”
“王爺先請!”
幾人在閣樓內也坐不住了,很想親眼看下楊林的風采。
此時楊林和王不器已經來到了第三關的亭子內,那個趙卓然也在亭子中站著。
第三關是要等全部闖關之人都到齊後才會開始。
趙卓然在這裏楊林不意外,意外的是孫玉文那隻蒼蠅竟然也隨後來到了亭子中。
在楊林的印象中,孫玉文也就比原主強一點,這也是為何孫玉文喜歡欺負原主,喜歡從原主身上找優越感的原因。
孫玉文此時已經收起了對楊林的輕視,心中更是隱隱有種不安之感,楊林的轉變簡直超乎意料之外。
要是這第三關他也通過了,那豈不是說自己要輸他五千兩銀子?
同時,他原本想讓楊林在文會上身敗名裂的計劃也就胎死腹中了。
“散錢童子你好啊,你那五千兩銀票,我等下就卻之不恭了。”
楊林看著孫玉文嘴角掀起一抹弧度。
“哼,別得意的太早,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希望你能一直好運下去。”
孫玉文冷哼一聲,嘴硬道。
詩人那種安貧樂道,逍遙自在的曠達胸懷讓人震驚。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很難有人相信這首詩竟然出自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郎君。
楊林已經離開了第二關直通梅莊。
現場沒人有意見,這首桃花庵比趙卓然那首桃花仙還要略勝一籌。
小趙郎君一雙杏眼癡癡地看著眼前這首桃花庵,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楊林那放浪不羈的身影,不知為何,臉上竟然升起一抹紅霞。
隻不過眾人都被這首桃花庵所吸引,並沒有看到剛才那一抹風情。
“有意思的人,竟然比王姐還要有才華。”
小趙郎君自然就是喬裝打扮之後的趙雲汐,她原本是想去找她王姐趙蒹葭的,隻不過遠遠的就被趙蒹葭用眼神製止住了。
對於這位王姐,趙雲汐是既崇拜又害怕,無奈之下隻能自己在文會上瞎溜達。
結果就碰巧遇到了楊林和孫玉文賭鬥,覺得好玩就多停留了一會,沒想到竟然見證了一篇絕世佳作橫空出世。
梅莊閣樓內,常翡、鄭光渠正在恭喜孟徵教出了一位好學生。
孟徵聽到兩人的讚美聲,忍不住看了一眼端坐在上首位的魏王趙崢。
趙崢也是一臉笑意地看向孟徵。
“兩位謬讚了,卓然今年剛拜入我門下,對他我教導得很少,這都是他之前努力的結果。”
聽到孟徵的話,鄭光渠笑道:“孟老謙虛了,海陽如今有了趙卓然,再加上翠竹書院的王不器,明年春闈,我海陽學子必將名動上京。”
常翡苦笑一聲說道:“單論詩詞,不器的詩詞造詣還遠遠比不上趙卓然,另外我還聽說你們學館出了一位詩仙一般的人物,不知道他今日有沒有來參加文會,要是來了,想必就更熱鬧了。”
聽到常翡的話,鄭光渠好奇道:“就是前段時間出現在翠竹書院賣折扇的那位少年郎君?原來他是海陽學館的學子啊,怎麽沒聽孟老提起過?”
孟徵苦笑一聲:“說來慚愧,那位叫楊林的學子早已經從學館休學了,老夫也是前不久才知道我們學館還有這麽一位學生,原本我想找個時間去尋他,隻不過文會在即,耽誤了。”
魏王趙崢也聽說過前段時間發生在翠竹書院門口的事情,不過他一個馬背上的王爺,一向對於那些無病呻吟的詩詞文章不感興趣,因此隻是聽了一耳,並沒有多加在意。
“既然那位叫楊林的有如此才華,為何不繼續讀書,反而休學了呢?”趙崢隨口問道。
常翡和鄭光渠也是看向孟徵。
孟徵搖頭一歎:“據我所知,他幾次參加童生試都落榜了,家中也沒有錢財繼續供他讀書,於是就休息回家了。”
“什麽?他能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詩詞,竟然會通不過童生試?”
鄭光渠很是驚訝。
常翡也是一臉不解。
不過孟徵的話也解釋了為何楊林前段時間會出現在翠竹書院賣折扇,想來也是生活所迫吧。
“怪不得有市井傳言說那位楊林乃是欺世盜名之輩,折扇上所記錄的詩詞皆是他冒名頂替的。”常翡本來就對這件事抱著懷疑的態度,現在聽到孟徵這麽說,他心中更加確定了那些詩詞的出處另有其人。
隻是以他的學識和見識也想不出海陽,乃至大景還有這麽一位隱藏的詩詞大家。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又捧著幾首詩詞走了進來,這些詩詞都是重新抄錄下來的,能被送到這裏的都是已經闖過第二關的文人學子。
王不器的詩也在其中,常翡看了之後,內心歎息一聲,王不器的詩詞造詣確實比不上那個趙卓然,看來今歲這次海陽文會的魁首就要被海陽學館奪走了。
突然鄭光渠驚疑了一聲,接著三人就看到鄭光渠整個人都激動起來,就連他那兩撇胡子都上下跳動著。
“好詩!”
鄭光渠忍不住誇讚一聲,接著目光一凝,看到了底下備注的作者姓名。
然後目光火熱的看著孟徵:“孟老,你們學館當真是出了一位詩仙般的人物啊!”
“什麽意思?”
孟徵不解。
“你們自己看!”
鄭光渠說話的時候將那張謄抄著桃花庵的詩放到桌上,孟徵一把抓起,接著呼吸頓時變得急促起來。
趙崢原本還在悠閑自得的喝著茶,他今日之所以會坐在這裏,另有他因。
隻是現在孟徵的反應倒是引起了他的興趣,到底是一首什麽樣的詩竟然引得雲州士林泰鬥孟徵如此反應。
常翡也不由得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孟徵身邊觀看,這一看也瞬間將其鎮住了。
“此子大才,腹有鉛華,錯失他,實乃我海陽學館一大憾事啊!不行,此子不能在家蹉跎光陰,我要去請他回來繼續讀書!”
聽到孟徵的話,趙崢好奇道:“這首詩是那個叫楊林的學子寫的?拿來本王也看看。”
從孟徵那裏接過那首桃花庵,趙崢也細細品讀了一下,即使如他這種不喜歡詩詞的人,在看到這首詩之後,也不得不誇讚一聲,這首詩寫得極妙。
詩中那種曠達逍遙的生活態度,讓人很有共情,並且最後那兩句更是將全詩的意境上升到另一種維度。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趙崢在看完這首詩之後,對楊林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於是起身說道:“諸位,我們要不去第三關看看,想來現在那些闖關成功的學子應該都匯聚在那裏了。”
“好,同去。”
“王爺先請!”
幾人在閣樓內也坐不住了,很想親眼看下楊林的風采。
此時楊林和王不器已經來到了第三關的亭子內,那個趙卓然也在亭子中站著。
第三關是要等全部闖關之人都到齊後才會開始。
趙卓然在這裏楊林不意外,意外的是孫玉文那隻蒼蠅竟然也隨後來到了亭子中。
在楊林的印象中,孫玉文也就比原主強一點,這也是為何孫玉文喜歡欺負原主,喜歡從原主身上找優越感的原因。
孫玉文此時已經收起了對楊林的輕視,心中更是隱隱有種不安之感,楊林的轉變簡直超乎意料之外。
要是這第三關他也通過了,那豈不是說自己要輸他五千兩銀子?
同時,他原本想讓楊林在文會上身敗名裂的計劃也就胎死腹中了。
“散錢童子你好啊,你那五千兩銀票,我等下就卻之不恭了。”
楊林看著孫玉文嘴角掀起一抹弧度。
“哼,別得意的太早,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希望你能一直好運下去。”
孫玉文冷哼一聲,嘴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