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暗流
駕崩後,才知皇後不願與朕合葬 作者:一口小甜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知霜很快就回了信,她表示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讓李淵在那邊也要多注意,她還特意提醒了幾個字——“切記,一定要貪生怕死!”
李淵收到她的回信,嘴角微翹。
“兄長何故如此高興,是因打了勝仗麽?”
又打了一次勝仗,淩靖嶽邀請李淵來參加慶功宴。
前不久被百姓暗中嘲諷了一番,淩靖嶽最近一直在跟李淵聯絡感情,仿佛他還是李淵心目中的那個慈父。
可他們誰都知道,當初他讓李淵代替自己的兒子進京送死,情分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李淵來了慶功宴不假,卻什麽都不做,隻是在那裏坐著,仿佛在走神。
看他在那裏沉默,淩懷瑾就氣不打一處來。
既生瑜何生亮,邊塞有了淩懷瑾,可李淵偏偏又橫空出世。
這些天,李淵的確在他們的計劃下,為邊塞打贏了不少次勝仗。
可負麵效果也十分明顯——李淵受到了百姓的敬重和愛戴,曾經屢敗屢戰的淩懷瑾卻是成了百姓口中的草包廢物。
哪怕淩靖嶽提醒淩懷瑾,用得著李淵的時候絕不能對他做什麽,可淩懷瑾心口的怨氣反倒越積越深。
他知曉分寸,當然不會對李淵做什麽,可冷嘲熱諷總還是沒什麽問題。
聽到了淩懷瑾的問題,李淵冷冷瞥了他一眼,慢慢道:“我隻是在想,為何一場轉轉腦子就能打贏的仗,你一帶兵,便輸得一塌糊塗。”
淩懷瑾瞬間被氣得臉色泛青。
他真不知道為什麽一碰到李淵,自己就如此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明明從小到大,他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很多人都誇他腦子聰明,往後必然謀略驚人。
可事實上,從李淵初露鋒芒開始,淩懷瑾的心態就撐不住了。
淩靖嶽本打算讓李淵輔助淩懷瑾,可淩懷瑾敏感又脆弱,受李淵的影響太大,本應當把心思放在正道上的他,反倒隻盯著一些細枝末節。
越是在打仗上不用心,就越打不了勝仗。
淩靖嶽看出這個問題後,一直在找解決之策。後來有了聖旨,他就一腳將李淵踢去了京城。
李淵進了京城,淩懷瑾多多少少好了一些,也終於有了少主人的威風。
可是他的天賦的確有限,很多戰略缺漏淩靖嶽一眼就能看透,淩懷瑾卻打死都發現不了問題所在。
淩靖嶽對這個兒子頭疼不痛,如今在重點培養他的孫輩。
聽到淩懷瑾和李淵的對話,他將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
“淩懷瑾,淵兒是你的兄長!再對他不敬,你就滾出去領十大板!”
聽到他爹的話,淩懷瑾的臉色灰敗,低低應了一聲:“是……”
一個小小的插曲過去,慶功宴在酒過三巡後也結束了。
淩靖嶽叫住了李淵,兩個人一起去了書房。
“淵兒,這幾年你越發神武,為父心中甚慰。”
淩靖嶽拍了拍已經比他長得高的幹兒子,誇獎了他一句。
“沒有您的教誨,就沒有今日的李淵。”
李淵拱手說道。
淩靖嶽剛要笑,卻忍不住先咳了一陣。
李淵細心給他端上了茶。
淩靖嶽一口氣將茶喝完,長歎了一聲:“我這身子骨越來越老了,往後還能再撐幾年?這邊塞以後就是你和瑾兒的,你不必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李淵再度拱手:“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來此馳援,是為了道義。我無意留在邊塞。待到把梁軍打退,我就帶人回去,從此再不踏入一步,請您放心。”
“淵兒,你這又是何必?當初送你去京城,是我的過錯。你福大命大,重新回來了,我又怎能將你趕出自己的家?這裏是你永遠的家,陵州城算什麽?”
“姓梁的正在與姓蘇的打,如今還抽不出空。可再等一段日子,兩方的交戰有了結果,就輪到我們邊塞與他們抗爭了。到那時,必然還要靠你。”
淩靖嶽再度拍拍他的肩:“我內心把你當成我的親生兒子,所以,你不必擔憂淩懷瑾在對你說些不敬之語。淩懷瑾不適合做將軍,我們父子兩人還要同心協,一起打天下。你不能一走了之,這裏是你的責任。答應我,就留在這裏吧。”
李淵聽著淩靖嶽反複強調兩人的親情,心中一陣荒謬。
做了一世皇帝,回到這裏,再次聽他幹爹遊說,李淵的內心沒有一絲波動。
他靜靜看了看曾經被他當做恩人的淩靖嶽,終於忍不住拱了拱手:“請您讓我回去多考慮一段時間。”
聽他沒有再度拒絕,淩靖嶽眼中流露出了滿意:“你一向是我得力幹將,否則我不會認你做我的幹兒子。我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正確?李淵認為他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占領邊塞,讓德不配位的人少禍害百姓。
這幾個月,李淵一邊帶著行軍作戰,一邊也沒閑著。
頭一個月,抵達邊塞後,李淵找出敵軍布防上出現的疏漏,當機立斷,發動奇襲,梁軍腹背受敵,四散逃竄。
大獲全勝後,李淵並未滿足。
他很清楚,不斬草除根,就是給自己留後患。
既然選擇深入戰局,他就要將梁軍勢力鏟除幹淨。
所以,在第二個月,李淵一邊幫著淩家軍穩固邊塞防線,一邊派出多路暗兵,深入梁軍的勢力範圍。
他的暗使們私下聯絡梁景鑠麾下的各方勢力,對心懷不滿者許以重金高位,成功策反了數位重要將領。
同時,李淵派人散布謠言,進一步迷惑梁軍。
這一方麵,他必須要記下沈知霜的功勞。
這個女人對於輿論的把控能力著實令人驚歎。
她不僅在城中訓練出了一個團隊,給他彰顯威名;同時,她給了李淵一本軍營輿論指導手冊,他的那些暗兵在“造謠生事”方麵的能力顯著提高。
這一次,能挑起梁景鑠陣營內部和淩靖嶽陣營內部的矛盾,沈知霜的那些法子功不可沒。
除此以外,李淵還設下了諸多陷阱,就等著淩靖嶽病倒,到時一起收網。
想到千裏之外的妻兒,李淵不願浪費一絲時間。
這輩子,他總得親眼看著他的孩兒降生。
他不知道的是,遠在陵州城的沈知霜,正在遭遇危機。
李淵收到她的回信,嘴角微翹。
“兄長何故如此高興,是因打了勝仗麽?”
又打了一次勝仗,淩靖嶽邀請李淵來參加慶功宴。
前不久被百姓暗中嘲諷了一番,淩靖嶽最近一直在跟李淵聯絡感情,仿佛他還是李淵心目中的那個慈父。
可他們誰都知道,當初他讓李淵代替自己的兒子進京送死,情分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李淵來了慶功宴不假,卻什麽都不做,隻是在那裏坐著,仿佛在走神。
看他在那裏沉默,淩懷瑾就氣不打一處來。
既生瑜何生亮,邊塞有了淩懷瑾,可李淵偏偏又橫空出世。
這些天,李淵的確在他們的計劃下,為邊塞打贏了不少次勝仗。
可負麵效果也十分明顯——李淵受到了百姓的敬重和愛戴,曾經屢敗屢戰的淩懷瑾卻是成了百姓口中的草包廢物。
哪怕淩靖嶽提醒淩懷瑾,用得著李淵的時候絕不能對他做什麽,可淩懷瑾心口的怨氣反倒越積越深。
他知曉分寸,當然不會對李淵做什麽,可冷嘲熱諷總還是沒什麽問題。
聽到了淩懷瑾的問題,李淵冷冷瞥了他一眼,慢慢道:“我隻是在想,為何一場轉轉腦子就能打贏的仗,你一帶兵,便輸得一塌糊塗。”
淩懷瑾瞬間被氣得臉色泛青。
他真不知道為什麽一碰到李淵,自己就如此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明明從小到大,他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很多人都誇他腦子聰明,往後必然謀略驚人。
可事實上,從李淵初露鋒芒開始,淩懷瑾的心態就撐不住了。
淩靖嶽本打算讓李淵輔助淩懷瑾,可淩懷瑾敏感又脆弱,受李淵的影響太大,本應當把心思放在正道上的他,反倒隻盯著一些細枝末節。
越是在打仗上不用心,就越打不了勝仗。
淩靖嶽看出這個問題後,一直在找解決之策。後來有了聖旨,他就一腳將李淵踢去了京城。
李淵進了京城,淩懷瑾多多少少好了一些,也終於有了少主人的威風。
可是他的天賦的確有限,很多戰略缺漏淩靖嶽一眼就能看透,淩懷瑾卻打死都發現不了問題所在。
淩靖嶽對這個兒子頭疼不痛,如今在重點培養他的孫輩。
聽到淩懷瑾和李淵的對話,他將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
“淩懷瑾,淵兒是你的兄長!再對他不敬,你就滾出去領十大板!”
聽到他爹的話,淩懷瑾的臉色灰敗,低低應了一聲:“是……”
一個小小的插曲過去,慶功宴在酒過三巡後也結束了。
淩靖嶽叫住了李淵,兩個人一起去了書房。
“淵兒,這幾年你越發神武,為父心中甚慰。”
淩靖嶽拍了拍已經比他長得高的幹兒子,誇獎了他一句。
“沒有您的教誨,就沒有今日的李淵。”
李淵拱手說道。
淩靖嶽剛要笑,卻忍不住先咳了一陣。
李淵細心給他端上了茶。
淩靖嶽一口氣將茶喝完,長歎了一聲:“我這身子骨越來越老了,往後還能再撐幾年?這邊塞以後就是你和瑾兒的,你不必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李淵再度拱手:“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來此馳援,是為了道義。我無意留在邊塞。待到把梁軍打退,我就帶人回去,從此再不踏入一步,請您放心。”
“淵兒,你這又是何必?當初送你去京城,是我的過錯。你福大命大,重新回來了,我又怎能將你趕出自己的家?這裏是你永遠的家,陵州城算什麽?”
“姓梁的正在與姓蘇的打,如今還抽不出空。可再等一段日子,兩方的交戰有了結果,就輪到我們邊塞與他們抗爭了。到那時,必然還要靠你。”
淩靖嶽再度拍拍他的肩:“我內心把你當成我的親生兒子,所以,你不必擔憂淩懷瑾在對你說些不敬之語。淩懷瑾不適合做將軍,我們父子兩人還要同心協,一起打天下。你不能一走了之,這裏是你的責任。答應我,就留在這裏吧。”
李淵聽著淩靖嶽反複強調兩人的親情,心中一陣荒謬。
做了一世皇帝,回到這裏,再次聽他幹爹遊說,李淵的內心沒有一絲波動。
他靜靜看了看曾經被他當做恩人的淩靖嶽,終於忍不住拱了拱手:“請您讓我回去多考慮一段時間。”
聽他沒有再度拒絕,淩靖嶽眼中流露出了滿意:“你一向是我得力幹將,否則我不會認你做我的幹兒子。我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正確?李淵認為他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占領邊塞,讓德不配位的人少禍害百姓。
這幾個月,李淵一邊帶著行軍作戰,一邊也沒閑著。
頭一個月,抵達邊塞後,李淵找出敵軍布防上出現的疏漏,當機立斷,發動奇襲,梁軍腹背受敵,四散逃竄。
大獲全勝後,李淵並未滿足。
他很清楚,不斬草除根,就是給自己留後患。
既然選擇深入戰局,他就要將梁軍勢力鏟除幹淨。
所以,在第二個月,李淵一邊幫著淩家軍穩固邊塞防線,一邊派出多路暗兵,深入梁軍的勢力範圍。
他的暗使們私下聯絡梁景鑠麾下的各方勢力,對心懷不滿者許以重金高位,成功策反了數位重要將領。
同時,李淵派人散布謠言,進一步迷惑梁軍。
這一方麵,他必須要記下沈知霜的功勞。
這個女人對於輿論的把控能力著實令人驚歎。
她不僅在城中訓練出了一個團隊,給他彰顯威名;同時,她給了李淵一本軍營輿論指導手冊,他的那些暗兵在“造謠生事”方麵的能力顯著提高。
這一次,能挑起梁景鑠陣營內部和淩靖嶽陣營內部的矛盾,沈知霜的那些法子功不可沒。
除此以外,李淵還設下了諸多陷阱,就等著淩靖嶽病倒,到時一起收網。
想到千裏之外的妻兒,李淵不願浪費一絲時間。
這輩子,他總得親眼看著他的孩兒降生。
他不知道的是,遠在陵州城的沈知霜,正在遭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