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深秋風寒,農聖多加件衣服
開局天道黑戶,活成武道祖師爺 作者:鹽罐裏的龍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是....皇上親弟逍遙王,還有伏魔寺方丈,靜言寺方丈,金剛寺方丈和白龍寺方丈!”
“不錯,是他們!”
“這一趟果然來對了,沒想到再次能見到四位大師齊聚!”
身後有認得這幾位的江湖俠客頓時瞪大了雙眼,臉上滿是震驚與激動。
這些可都是江湖中難得一見的武林名宿,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夠一下子見到三位。
這怎麽能讓他們不激動?
身後傳來的聲音一字不落的落入了謝荀的耳中。
他看向了那三位老僧和壯漢,卻絲毫沒有從他們身上感知到一絲一毫的氣勢,仿佛他們就隻是普通人一般。
返璞歸真!
這四個字第一時間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大俠者,胸中意氣可動天地,一劍可斷江,一刀可開山,一人可擋千軍萬馬。
鋒芒畢露,仿佛天地之間,再無何事可以阻擋他們。
可殊不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
過剛易折,太過於鋒銳的寶劍,也易傷到自己!
寶劍歸於劍鞘之內,平時鋒芒不露,待到拔劍之時,一劍可動天下!
刹那之間,謝荀便想明白了這一層關係。
原本抵達大俠之後,對前路還有些迷茫的他,頓時感覺天寬地闊。
果然,這江湖之中,一山更有一山高。
看見高山,而征服高山!
他不怕眼前有高山橫亙,就怕放眼天下,無一山峰更高。
想到這,謝荀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身上的氣勢也有所變化。
一旁的黃湖、獨孤流雲、淳於景豐等,能夠感知到氣勢的當代大俠紛紛側目看向謝荀,眉頭微皺。
他們發現了,謝荀身上的氣勢正在緩緩下降,像是心中信念受到了衝擊。
然而下一刻,謝荀身上的氣勢再度回升,恢複到了之前的程度。
“看來,我還沒到利劍歸鞘的層次。”
感受著自己身上的變化,謝荀心中並沒有沮喪,隻是對自己的層次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定位。
“朝中大小官員,還有一位王爺出城迎接!”
“伏魔寺、靜言寺、金剛寺,北齊三大佛門,外加往昔的佛門魁首白龍寺也都來了。”
“孟兄,看來你們這皇帝很看重你這個農聖啊!”
謝荀看向身旁的孟元,臉上帶著微笑,以內力傳音說道。
“全賴謝兄弟,我孟元才能夠有今天成就。”孟元心中同樣有些激動。
“哎~我不過隻是提了一嘴,是孟兄與李老一連堅持了二十年,才成就了這農聖之名。”
謝荀拍了拍孟元的肩膀,臉上帶著淳樸的笑容。
他這位孟兄哪都好,就是為人太正直。
早些時候,謝荀還在擔心,孟元回京之後會不會被人排擠。
不過現在有四位大師站位,看來他的擔心倒是多餘的了!
一行人很快在城外不遠處停駐,淳於景豐僅率五十精兵,外加孟元、李聞聲以及包括謝荀在內的幾位大俠。
隨後他們駕馬,來到了城門口處,紛紛翻身下馬。
“見過王爺!”
眾人齊聲對著眼前的逍遙王拱手一拜。
“奉聖上之命,本王攜帶文武百官,在此恭候農聖回京!”
逍遙王毫無架子,連忙上前將眾人扶起,態度親切。
謝荀還發現,這位王爺在看向孟元時的眼神之中,還帶著激動與崇拜。
“我等見過農聖大人!”
身後的文武百官亦紛紛躬身行禮,場麵莊重而熱烈。
“見過諸位!”眾人同樣回禮。
“想必這位就是萬裏救友,義薄雲天謝大俠吧?”
“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真當是大俠風範!”
逍遙王看向謝荀,眼中也是帶著熾熱與崇敬。
“王爺過獎了!”謝荀不卑不亢的回道。
“來孟聖、李聖、謝大俠,本王來為你們介紹一番。”
“這位是伏魔寺方丈渡厄大師,這一位乃是靜言寺方丈寂言大師,金剛寺的方丈宏力大師,還有白龍寺方丈枯榮大師!”
逍遙王熱情的牽著孟元和李聞聲的手臂,將他們帶到了四位方丈麵前,將四位方丈一一介紹給眾人。
“阿彌陀佛!”
“見過四位方丈大師!”
“四位方丈聽聞農聖回京,可是連夜從各地趕來的。”
末了,逍遙王還補充了一句。
“農聖乃我大齊根基,此事不算什麽。”渡厄大師開口說道。
“深秋風寒,農聖之軀事關我大齊千秋萬代,還請保重身軀!”
隨後,渡厄大師取下了自己身上的袈裟,將其披在了孟元的身上。
“這...這如何使得!?”孟元惶恐。
“狼神教秘術詭異,恐有萬裏詛咒之術,我等袈裟有佛法護佑,可保農聖無虞!”
一旁的宏力大師也是解下了身上的袈裟,將其披在了李聞聲身上。
“阿彌陀佛!”
枯榮大師頌唱一句佛號,取下了自身的袈裟,遞給了謝荀。
“謝大師!”謝荀伸手接過,將其披在了身上。
你別說,還挺暖和的!
一旁的哮天抬頭看著謝荀身上的袈裟,眼中滿是好奇。
寂言大師雙手合十,雖無言語,但隨後同樣是取下了袈裟,遞給了孟元。
“多謝諸位方丈厚愛。”孟元再度接過袈裟後,對著眼前四人深深一拜。
“阿彌陀佛!”
“好了,本王已經在府中備好了酒菜,為諸位接風洗塵!”
“諸位請!”
“王爺請!”
逍遙王轉身入城,眾人緊隨其後,文武百官和鐵山軍五十親衛走在最後。
一入京城,便看到了整條街道早已經被清空,四周有禁軍護衛。
在禁軍之後,密密麻麻的百姓緊緊簇擁,他們滿心期待,就隻為見傳說中的農聖一眼。
街道兩側,亭台樓閣林立。
其上人群摩肩接踵,放眼看去,綾羅綢緞交織成的華服比比皆是,盡是達官顯貴!
很快,周圍的百姓越來越少,一座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王府赫然映入眼簾。
王府大門之上,懸掛著一塊牌匾。
其上四個大字‘逍遙王府’筆力遒勁,猶如龍騰蛇走,不僅字形矯健,更透出一股震撼人心的磅礴氣勢,
顯然,這提筆之人的功力,絕對不低!
“不錯,是他們!”
“這一趟果然來對了,沒想到再次能見到四位大師齊聚!”
身後有認得這幾位的江湖俠客頓時瞪大了雙眼,臉上滿是震驚與激動。
這些可都是江湖中難得一見的武林名宿,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夠一下子見到三位。
這怎麽能讓他們不激動?
身後傳來的聲音一字不落的落入了謝荀的耳中。
他看向了那三位老僧和壯漢,卻絲毫沒有從他們身上感知到一絲一毫的氣勢,仿佛他們就隻是普通人一般。
返璞歸真!
這四個字第一時間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大俠者,胸中意氣可動天地,一劍可斷江,一刀可開山,一人可擋千軍萬馬。
鋒芒畢露,仿佛天地之間,再無何事可以阻擋他們。
可殊不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
過剛易折,太過於鋒銳的寶劍,也易傷到自己!
寶劍歸於劍鞘之內,平時鋒芒不露,待到拔劍之時,一劍可動天下!
刹那之間,謝荀便想明白了這一層關係。
原本抵達大俠之後,對前路還有些迷茫的他,頓時感覺天寬地闊。
果然,這江湖之中,一山更有一山高。
看見高山,而征服高山!
他不怕眼前有高山橫亙,就怕放眼天下,無一山峰更高。
想到這,謝荀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身上的氣勢也有所變化。
一旁的黃湖、獨孤流雲、淳於景豐等,能夠感知到氣勢的當代大俠紛紛側目看向謝荀,眉頭微皺。
他們發現了,謝荀身上的氣勢正在緩緩下降,像是心中信念受到了衝擊。
然而下一刻,謝荀身上的氣勢再度回升,恢複到了之前的程度。
“看來,我還沒到利劍歸鞘的層次。”
感受著自己身上的變化,謝荀心中並沒有沮喪,隻是對自己的層次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定位。
“朝中大小官員,還有一位王爺出城迎接!”
“伏魔寺、靜言寺、金剛寺,北齊三大佛門,外加往昔的佛門魁首白龍寺也都來了。”
“孟兄,看來你們這皇帝很看重你這個農聖啊!”
謝荀看向身旁的孟元,臉上帶著微笑,以內力傳音說道。
“全賴謝兄弟,我孟元才能夠有今天成就。”孟元心中同樣有些激動。
“哎~我不過隻是提了一嘴,是孟兄與李老一連堅持了二十年,才成就了這農聖之名。”
謝荀拍了拍孟元的肩膀,臉上帶著淳樸的笑容。
他這位孟兄哪都好,就是為人太正直。
早些時候,謝荀還在擔心,孟元回京之後會不會被人排擠。
不過現在有四位大師站位,看來他的擔心倒是多餘的了!
一行人很快在城外不遠處停駐,淳於景豐僅率五十精兵,外加孟元、李聞聲以及包括謝荀在內的幾位大俠。
隨後他們駕馬,來到了城門口處,紛紛翻身下馬。
“見過王爺!”
眾人齊聲對著眼前的逍遙王拱手一拜。
“奉聖上之命,本王攜帶文武百官,在此恭候農聖回京!”
逍遙王毫無架子,連忙上前將眾人扶起,態度親切。
謝荀還發現,這位王爺在看向孟元時的眼神之中,還帶著激動與崇拜。
“我等見過農聖大人!”
身後的文武百官亦紛紛躬身行禮,場麵莊重而熱烈。
“見過諸位!”眾人同樣回禮。
“想必這位就是萬裏救友,義薄雲天謝大俠吧?”
“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真當是大俠風範!”
逍遙王看向謝荀,眼中也是帶著熾熱與崇敬。
“王爺過獎了!”謝荀不卑不亢的回道。
“來孟聖、李聖、謝大俠,本王來為你們介紹一番。”
“這位是伏魔寺方丈渡厄大師,這一位乃是靜言寺方丈寂言大師,金剛寺的方丈宏力大師,還有白龍寺方丈枯榮大師!”
逍遙王熱情的牽著孟元和李聞聲的手臂,將他們帶到了四位方丈麵前,將四位方丈一一介紹給眾人。
“阿彌陀佛!”
“見過四位方丈大師!”
“四位方丈聽聞農聖回京,可是連夜從各地趕來的。”
末了,逍遙王還補充了一句。
“農聖乃我大齊根基,此事不算什麽。”渡厄大師開口說道。
“深秋風寒,農聖之軀事關我大齊千秋萬代,還請保重身軀!”
隨後,渡厄大師取下了自己身上的袈裟,將其披在了孟元的身上。
“這...這如何使得!?”孟元惶恐。
“狼神教秘術詭異,恐有萬裏詛咒之術,我等袈裟有佛法護佑,可保農聖無虞!”
一旁的宏力大師也是解下了身上的袈裟,將其披在了李聞聲身上。
“阿彌陀佛!”
枯榮大師頌唱一句佛號,取下了自身的袈裟,遞給了謝荀。
“謝大師!”謝荀伸手接過,將其披在了身上。
你別說,還挺暖和的!
一旁的哮天抬頭看著謝荀身上的袈裟,眼中滿是好奇。
寂言大師雙手合十,雖無言語,但隨後同樣是取下了袈裟,遞給了孟元。
“多謝諸位方丈厚愛。”孟元再度接過袈裟後,對著眼前四人深深一拜。
“阿彌陀佛!”
“好了,本王已經在府中備好了酒菜,為諸位接風洗塵!”
“諸位請!”
“王爺請!”
逍遙王轉身入城,眾人緊隨其後,文武百官和鐵山軍五十親衛走在最後。
一入京城,便看到了整條街道早已經被清空,四周有禁軍護衛。
在禁軍之後,密密麻麻的百姓緊緊簇擁,他們滿心期待,就隻為見傳說中的農聖一眼。
街道兩側,亭台樓閣林立。
其上人群摩肩接踵,放眼看去,綾羅綢緞交織成的華服比比皆是,盡是達官顯貴!
很快,周圍的百姓越來越少,一座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王府赫然映入眼簾。
王府大門之上,懸掛著一塊牌匾。
其上四個大字‘逍遙王府’筆力遒勁,猶如龍騰蛇走,不僅字形矯健,更透出一股震撼人心的磅礴氣勢,
顯然,這提筆之人的功力,絕對不低!